臺灣海峽建隧道意義深遠

2021-01-10 中國臺灣網

 

■香港 林友樹

  交通部出臺的《海峽兩岸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發展規劃指導意見》中提出,擬建一條北京至臺北的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將在兩岸實現「三通」之後,用穿越臺灣海峽的海底隧道或其他方式連接臺灣的公路網,這是保證國家高速公路網完整性的需要,也是今後福建省高速公路網絡的一部分,具有極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工程的前期論證工作還在進行中,已成為兩岸各界人士關注的話題。

最佳選址方案趨共識

  福建與臺灣一衣帶水、隔海相望,建設臺灣海峽隧道的設想,最早是由清華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臺灣海峽隧道論證中心主任吳之明於1996年提出的。1998年至2005年底,兩岸專家學者舉行過5次關於建設臺灣海峽隧道的學術研討會,提出三種供選擇的線路方案。一是南線的廈門—金門—澎湖—嘉義,長約174公裡;二是中線的莆田芴石—南日島—苗慄,長約128公裡;三是北線的福清—平潭—新竹,長約122公裡。三個方案中,北線的距離最短,造價最低,航道較深,且歷史上從未發生過七級以上大地震,兩端靠近福州和臺北等中心城市,可最大限度發揮其涵蓋和輻射作用,因而被一致看好為海峽隧道的首選路線。該線路全長125至150公裡,將是世界上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海峽隧道,建設費用約需4千億至5千億人民幣。目前,經由海運通過臺灣海峽約需4小時,空中航線約需半小時,如建成海底隧道高速公路,2小時就可到達臺灣,這將極大地方便兩岸往來,降低物流和人員往來成本,增強海峽兩岸的國際競爭力,意義深遠。

二十一世紀民族之夢

  共識中的北線海底隧道,其長度相當於歐洲英法隧道的三倍,龐大投資足可造6個三峽工程,堪稱世界之最。若以現時的兩岸關係及工程難度而言,實在有點匪夷所思。但是,該項設想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歐洲各國的民族、語言不盡相同,國情不同,仍可建造這條連接英倫三島與歐洲大陸的隧道,而臺海兩岸同文同源,問題應該容易解決得多,為何不可修造一條連接兩岸的隧道呢?由於臺灣海峽隧道規模空前巨大,工程極其複雜,如果開工,將是相當長時間的世紀工程。隧道一旦建成,將是連接兩岸的「臍帶」,會極大地促進兩岸的經濟建設。兩岸交流交往的日益增多及共同發展的需求,是修建臺海通道的最大動力。有專家指出,隨著海峽隧道的建成,「海西」經濟區將可成為中國經濟的新龍頭,若平潭有幸成為隧道起點,預期可成為第二個深圳,甚至超過深圳。國際上對海峽隧道的建設與研究已有了長足進展,我國跨海橋梁、隧道設計與施工水平也處於世界先進水平,這些都為臺海通道的規劃與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一系列重大工程技術難題亦將有可能被逐一攻克。

地質條件與政治風險

  地質條件與政治風險正是修建海峽隧道所需解決的關鍵問題。臺灣海峽位於地震帶,海中遍布火山,使建設海底隧道難度大增。地質資料缺乏,亟待收集。目前尚不具備建造的技術條件,但十幾二十年後的科技水平提高後,便未必沒可能了。至於兩岸的政治分歧,唯有等待政治問題解決了,亦即國家統一大業即將實現之時,有可能是臺海隧道動工興建之日。現在就只能在技術和學術層面上探討了。

相關焦點

  • 臺灣海峽隧道
    臺灣海峽隧道是一項連接臺灣海峽東西兩側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工程設想,目前尚未進入實質性階段。探討中的臺灣海峽通道全長約125公裡至150公裡,將是世界上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海峽通道。目前,臺海通道還只停留在專家研討階段,勘探資料還很貧乏,不足以為選線提供充分依據,中國大陸專家多傾向於北線方案,而很多臺灣專家卻傾向於南線方案,在橋隧選擇上也各有傾向。
  • 臺灣海峽隧道何時建 政治障礙有待克服
    在福州舉行的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日前再次針對連接兩岸的海峽隧道「北、中、南」三個方案進行對比研究,最終確認北線是最可行的方案,從而使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北線被專家一致看好  建設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最早由清華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臺灣海峽隧道論證中心主任吳之明於1996年提出。此後,海峽兩岸及海外專家先後舉行了4次研討會,進行了大量科學論證。
  • 如建臺灣海峽隧道 前期準備工作至少20年
    昨日下午,本報記者採訪了前來參加「2009年成都國際隧道工程動態報告會」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教授。孫院士認為,我們與發達國家在隧道工程上的差距不在技術,主要在監控管理上。而要提高隧道的抗震能力,關鍵是要修好隧道的洞口。
  • 臺灣海峽隧道初定3個方案
    據海峽都市報報導  昨日,第一屆海峽兩岸通道(橋隧)工程學術研討會新聞發布會在福州舉行。與會專家稱,臺灣海峽隧道工程線路已初步確定北線方案、中線方案、南線方案3個具體方案。建成後,將成為北京、福建等地通往臺灣的最便捷通道。
  • 我國將建世界上最長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以後1小時到臺灣
    我們國家建設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還有一個小時就到臺灣了,我們國家可是遠近聞名的基建狂魔,在建築各種工程方面,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而且還修建出了很多超級工程,打造出了很多堪稱奇蹟的工程,為全球所驚嘆。
  • 臺灣海峽隧道建成 兩小時可以到臺灣
    10月中旬,省發改委在向國家發改委上報的關於《提請研究納入國家「十一五」總體規劃<綱要>相關內容的請示》中建議,加快海峽西岸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積極推進臺灣海峽隧道的前期工作。 而近日,在福州舉行的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日前再次針對連接兩岸的海峽隧道「北、中、南」三個方案進行對比研究,最終確認北線是最可行的方案,從而使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 「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設計圖繪製完成?臺網友九成叫好
    海外網8月8日電「大陸擬建臺灣海峽海底鐵路隧道」,臺媒近日以此為題進行報導,這一話題再次引發島內輿論熱議。臺媒稱,這項工程若建設完成,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鐵路隧道,長度是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的3倍有餘。對此,馬英九辦公室前副秘書長羅智強發起「對臺灣是好事還是壞事?」
  • 臺灣海峽隧道工程方案擬定 將成北京赴臺灣捷徑
    臺灣海峽隧道工程初定三方案  早報訊 昨日,第一屆海峽兩岸通道(橋隧)工程學術研討會新聞發布會在福州舉行。有關方面昨日聯合向社會發布新聞說,興建海峽兩岸通道具有很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即將進入實質性工程的臺灣海峽隧道工程線路已初步確定北線方案、中線方案、南線方案三個具體的方案,屆時可選的結構方案主要有橋梁、隧道以及橋隧結合等方案。海峽隧道一旦開工,將立即成為世界級特大工程。建成後,將成為北京、福建等地通往臺灣的最便捷通道。
  • 前瞻「十三五」:臺灣海峽隧道將照進現實?
    專家認為,隧道方案優於橋梁方案,可採用鐵路隧道形式,汽車通過穿梭列車背負式穿過隧道。建成後,乘坐高速列車到達對岸不到1小時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林凱發自福州 構建一條跨越臺灣海峽的通道,把祖國大陸和臺灣直接相連,是近年來兩岸專業人士持續關注和多次探討的課題。
  • 世界「最長」隧道,150公裡的臺灣海峽隧道,網友:超希望建成的
    臺灣省人口大約有2300多萬人,是香港人口的3倍,新加坡人口的7倍,澳門人口的40倍,而臺灣的經濟也在快速的增長中,因為只是一座小島,所以更啃食無法自給自足的,因此需要大批量貨物進入臺灣,而大陸是地大物博,資源非常豐富,單靠海運和空運因為成本造價的原因也是無法大批量的滿足臺灣的需求。
  • 我國將建世界上「最長」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以後1小時到臺灣
    但是今天想跟大家說的這個超級項目是我國未來重點發展項目我國為這個項目制定了20年的計劃,投資也將達到3000億元,這個偉大的項目就是我們的臺灣海峽隧道,我們都知道這個項目計劃了20年,而且,經過這麼多的研究和探索,現在出現了三個可行的方案,朝鮮的方案是從復廳到平潭島,再到臺灣的新竹,這個房間的距離最短,有122公裡,而且,該地區沒有發生相對穩定的大地震。
  • 跨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建設或提前啟動!全長125公裡
    近日,正在召開的全國會議傳來重磅消息,吳志明聯合呂培榕、曹暉、蔡金釵、陳建華、江爾雄、馬國湘、楊培君等多名全國委員,擬向會議聯名提交《關於儘快啟動京臺高速鐵路海峽西段建設的提案》,建議國家加快北京至臺灣高速鐵路海峽通道西段的建設,打通平潭到臺灣本島的海底隧道,把海峽兩岸連接起來。
  • 【地理探究】海底隧道是怎麼建的?來看看英吉利海峽隧道的故事,附...
    在英國人看來,這個以「2小時馬車就能到法國」為slogan的項目怎麼看都滿是法國佬的惡意,待到第二年兩國真的再次交惡,有關這個海峽工程的第一次提議就很自然的不了了之了。 時間過了30年,一個27歲的年輕人許是對這個連接海峽兩端的想法產生了興趣,開始了他的研究。當時是1834年,離真正的隧道開始動工的時間1988年遠得離譜,很顯然地,那個年輕人一定也是失敗了的。
  • 從平潭島挖海底隧道至臺灣
    N本報記者 關永輝  本報訊從平潭島挖海底隧道到臺灣新竹,這是建造臺灣海峽隧道最經濟、可能的方案。昨日,「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在福州召開,多數專家在對比了「南、北、中」三條線路後下了這樣的結論。
  • 高鐵跨越臺灣海峽,先填兩座人工島?
    高鐵跨越臺灣海峽,中國真的做好準備了嗎?人類改變地球面貌的能力究竟達到了什麼水平? 史無前例的大工程 說起跨海工程,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英吉利海峽隧道了。這條1994年完工的隧道單線全長51公裡,其中海底部分長38公裡,是海底段世界最長的隧道工程。
  • 記者手記:建大橋·修水壩·挖隧道——人類在白令海峽的宏大設想
    新華社「天健」輪9月10日電 記者手記:建大橋·修水壩·挖隧道——人類在白令海峽的宏大設想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從連雲港出發的中國貨輪「天健」輪,目前正行駛在白令海上,將於北京時間11日凌晨進入白令海峽,經北極東北航道前往丹麥埃斯比約港。
  • 十年規劃高鐵線路,我國首條跨臺灣海峽海底隧道,直通臺灣
    大家對於臺灣都非常的熟悉,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璃群島,南街80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總面積3.6萬平方千米,是我們中國的第一大島,有7成為山地和丘陵,平原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較大。
  • 中國將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建成後將成全球最長隧道
    中國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建設後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隧道,說到海底隧道,世界上海底部分長度最長的是位於日本的青函隧道,全長達到了54公裡,海底部分長度達到了23.3公裡, 1988年通行完畢,此後長期保持著最長的記錄, 工程整體的建設需要24年,迄今為止正在通行使用中,我國宣布要建設的臺灣海峽隧道全長
  • 福平快速鐵路有望2019年通車,離臺灣海峽隧道修建又近了一步
    剩下的就是怎麼跨過臺灣海峽。面對臺灣海峽隧道要怎麼修建,在很多年前就有方案了。比如下面這樣:北線、中線、南線。大夥現在發現,這北線就是從平潭島走的。所以未來福平快速鐵路的通車,對臺灣海峽的跨海隧道意義重大。而此前也有官方媒體表示,對於跨海隧道的三套方案,從福建平潭島挖海底隧道到臺灣新竹,這是建造臺灣海峽隧道最經濟、最有可能的方案。所以,是不是很讓人期待呢?
  • 中國將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建成後將成全球最長隧道
    說起海底隧道,全世界海底最長的部分是日本的清艦隧道,全長54公裡,海底部分長度23.3公裡,1988年完工通行後,創下了一段時間的最長紀錄,建造花了24年時間,但至今仍在通行。我國公開表示,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將超過長度面,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隧道,但是現在這條隧道還在計劃中,還沒有確定施工方案。目前,中國國內最長的海底隧道是位於山東的青島教主灣隧道,隧道全長7.8公裡,距海底4公裡,目前我國還沒有與此隧道長度相似的隧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