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峽隧道工程方案擬定 將成北京赴臺灣捷徑

2021-01-10 搜狐網

  臺灣海峽隧道工程初定三方案

  早報訊 昨日,第一屆海峽兩岸通道(橋隧)工程學術研討會新聞發布會在福州舉行。有關方面昨日聯合向社會發布新聞說,興建海峽兩岸通道具有很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即將進入實質性工程的臺灣海峽隧道工程線路已初步確定北線方案、中線方案、南線方案三個具體的方案,屆時可選的結構方案主要有橋梁、隧道以及橋隧結合等方案。

海峽隧道一旦開工,將立即成為世界級特大工程。建成後,將成為北京、福建等地通往臺灣的最便捷通道。

  平潭到新竹線路最短

  研討會認為,臺灣海峽隧道工程線路有北線方案、中線方案、南線方案三個方案。對上述三個方案的優化、比選,海峽兩岸專家及技術人員做了大量工作。就跨海通道工程來說,可選的結構方案主要有橋梁、隧道以及橋隧結合等方案。橋梁或隧道方案各有其優缺點。橋梁方案,對通航水道而言,受制於通航淨空、船舶碰撞和惡劣的自然條件,以及高大橋梁設計施工等一系列問題。

  隧道方案交通不受制於惡劣天氣,但也存在隧道中行車安全度低,在發生災害性事故時受損面大、危及旅客安全及隧道自身安全,事故後修理恢復交通的時間較長,造價和保養維修費用高等問題。而橋隧結合方案,可結合地形、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採用不同結構方案,發揮橋梁和隧道各自的長處。

  據介紹,北線方案為福清—平潭島—臺灣新竹線,長約122公裡,該線由福清半島小山東—平潭娘宮跨海橋梁及平潭島至臺灣新竹海底隧道組成。歷史上,在該路線場未有超過7級的大地震,現今地震活動性一般,僅5級左右中等地震,頻度較低;中線方案為莆田笏石—南日島—臺灣苗粟,128公裡,雖歷史上無超過7級大地震,但一般有5級6級中強地震,現今地震頻度略高;南線方案為廈門—金門—澎湖—嘉義,長約174公裡,也有5級6級地震,而且長度長。專家認為,北線地質穩定,線路最短。

  成立海峽兩岸通道學委會

  目前規劃的海峽通道(橋隧)是國家高速公路網北京至臺北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建成,將成為北京通往臺灣的最便捷通道。據規劃,京臺高速公路始於首都北京,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通往臺灣。這次研討會另一重要成果就是經過充分醞釀成立了「海峽兩岸通道學術委員會」。東方早報 《海峽導報》供稿

(責任編輯:趙健)

相關焦點

  • 臺灣海峽隧道初定3個方案
    據海峽都市報報導  昨日,第一屆海峽兩岸通道(橋隧)工程學術研討會新聞發布會在福州舉行。與會專家稱,臺灣海峽隧道工程線路已初步確定北線方案、中線方案、南線方案3個具體方案。建成後,將成為北京、福建等地通往臺灣的最便捷通道。
  • 臺灣海峽隧道
    臺灣海峽隧道是一項連接臺灣海峽東西兩側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工程設想,目前尚未進入實質性階段。探討中的臺灣海峽通道全長約125公裡至150公裡,將是世界上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海峽通道。目前,臺海通道還只停留在專家研討階段,勘探資料還很貧乏,不足以為選線提供充分依據,中國大陸專家多傾向於北線方案,而很多臺灣專家卻傾向於南線方案,在橋隧選擇上也各有傾向。
  • 臺灣海峽隧道建成 兩小時可以到臺灣
    而近日,在福州舉行的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日前再次針對連接兩岸的海峽隧道「北、中、南」三個方案進行對比研究,最終確認北線是最可行的方案,從而使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又向前推進了一步。該方案採用橋隧組合形式,從福清到平潭島為橋梁,隧道海底段125公裡,陸地段19公裡,全長144公裡。這裡的海面最窄,直線距離最短,工程造價較低,並且通道靠近福州和臺北這些中心城市,最能發揮輻射作用。經過粗估,此條路線的總工期為16年,造價將在4000億—5000億元人民幣之間。
  • 前瞻「十三五」:臺灣海峽隧道將照進現實?
    臺海隧道建成後,兩岸民眾往來將極為便利。新華社    2015,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規劃之年。哪些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和重大政策將寫進「十三五」規劃?    專家認為,隧道方案優於橋梁方案,可採用鐵路隧道形式,汽車通過穿梭列車背負式穿過隧道。
  • 臺灣海峽建隧道意義深遠
    ■香港 林友樹  交通部出臺的《海峽兩岸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發展規劃指導意見》中提出,擬建一條北京至臺北的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將在兩岸實現「三通」之後,用穿越臺灣海峽的海底隧道或其他方式連接臺灣的公路網,這是保證國家高速公路網完整性的需要,也是今後福建省高速公路網絡的一部分
  • 中國將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建成後將成全球最長隧道
    中國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建設後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隧道,說到海底隧道,世界上海底部分長度最長的是位於日本的青函隧道,全長達到了54公裡,海底部分長度達到了23.3公裡, 1988年通行完畢,此後長期保持著最長的記錄, 工程整體的建設需要24年,迄今為止正在通行使用中,我國宣布要建設的臺灣海峽隧道全長
  • 臺灣海峽隧道何時建 政治障礙有待克服
    在福州舉行的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日前再次針對連接兩岸的海峽隧道「北、中、南」三個方案進行對比研究,最終確認北線是最可行的方案,從而使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又向前推進了一步。該方案採用橋隧組合形式,從福清到平潭島為橋梁,隧道海底段125公裡,陸地段19公裡,全長144公裡。這裡的海面最窄,直線距離最短,工程造價較低,並且通道靠近福州和臺北這些中心城市,最能發揮輻射作用。經過粗估,此條路線的總工期為16年,造價將在4000億—5000億元人民幣之間。
  • 中國將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建成後將成全球最長隧道
    我國公開表示,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將超過長度面,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隧道,但是現在這條隧道還在計劃中,還沒有確定施工方案。目前,中國國內最長的海底隧道是位於山東的青島教主灣隧道,隧道全長7.8公裡,距海底4公裡,目前我國還沒有與此隧道長度相似的隧道工程。
  • 我國將建世界上最長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以後1小時到臺灣
    我們國家建設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還有一個小時就到臺灣了,我們國家可是遠近聞名的基建狂魔,在建築各種工程方面,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而且還修建出了很多超級工程,打造出了很多堪稱奇蹟的工程,為全球所驚嘆。
  • 跨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建設或提前啟動!全長125公裡
    近日,正在召開的全國會議傳來重磅消息,吳志明聯合呂培榕、曹暉、蔡金釵、陳建華、江爾雄、馬國湘、楊培君等多名全國委員,擬向會議聯名提交《關於儘快啟動京臺高速鐵路海峽西段建設的提案》,建議國家加快北京至臺灣高速鐵路海峽通道西段的建設,打通平潭到臺灣本島的海底隧道,把海峽兩岸連接起來。
  • 我國將建世界上「最長」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以後1小時到臺灣
    我國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基礎建築迷,在建築的各種工程中,他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位,再加上建設了許多超級項目,創造了很多可以說是奇蹟的項目,受到了全世界的驚嘆。我國最有名的就是最大的水電廠三峽,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非常有名的工程,從開工到完工才15年,我國北京上海高鐵也是代表性的工程,全長1318公裡,也是目前全球最長的高速鐵路項目,投資達2200億元。
  • 「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人們不禁把目光投向了海峽兩岸何時才能實現從大陸坐車去臺灣呢?其實,早在1998年,專家們首次在廈門就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工程的可行性方案等問題進行探討、論證,提出了三條「線路」,即北線、中線和南線。北線方案為福清-平潭島-臺灣新竹,長約122公裡,最受專家們青睞!
  • 「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設計圖繪製完成?臺網友九成叫好
    海外網8月8日電「大陸擬建臺灣海峽海底鐵路隧道」,臺媒近日以此為題進行報導,這一話題再次引發島內輿論熱議。臺媒稱,這項工程若建設完成,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鐵路隧道,長度是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的3倍有餘。對此,馬英九辦公室前副秘書長羅智強發起「對臺灣是好事還是壞事?」
  • 世界「最長」隧道,150公裡的臺灣海峽隧道,網友:超希望建成的
    臺灣省人口大約有2300多萬人,是香港人口的3倍,新加坡人口的7倍,澳門人口的40倍,而臺灣的經濟也在快速的增長中,因為只是一座小島,所以更啃食無法自給自足的,因此需要大批量貨物進入臺灣,而大陸是地大物博,資源非常豐富,單靠海運和空運因為成本造價的原因也是無法大批量的滿足臺灣的需求。
  • 臺灣海峽——何時天塹變通途
    圖為我國臺灣海峽 我國三大海峽,臺灣海峽,渤海海峽和瓊州海峽。 臺灣海峽位居首位。 臺灣是我國的寶島,一峽隔兩岸,臺灣海峽牽動了太多國人的情感,發生了太多的故事。 經過不懈努力,兩岸由「小三通」到「大三通」,兩岸交流融合進一步提升。 但如何實現兩岸「一小時生活圈」,這個可能就不得不提臺灣海峽跨海通道工程了。
  • 高鐵跨越臺灣海峽,先填兩座人工島?
    史無前例的大工程 說起跨海工程,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英吉利海峽隧道了。這條1994年完工的隧道單線全長51公裡,其中海底部分長38公裡,是海底段世界最長的隧道工程。 之所以強調海底段,是因為按全長計算,日本的青函隧道將以54公裡成為世界第一。
  • 臺海隧道可連接中國大陸與臺灣 世紀夢想將實現
    臺海隧道可連接中國大陸與臺灣 世紀夢想將實現構建一條跨越臺灣海峽的通道,把祖國大陸和臺灣直接相連,是近年來兩岸專業人士持續關注和多次探討的課題。2005年初,交通部公布的中遠期(今後20年內)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規劃中已包括了從北京到臺北的高速公路一線,首度表明臺灣海峽通道建設已列入國家長遠交通規劃。專家認為,儘管由於種種原因和諸多條件的制約,臺海通道工程的具體實施尚待時日,但目前有必要開展一定的前期調研、籌劃和論證工作。那麼,「十三五」期間,這條臺海隧道能成形嗎?
  • 從平潭島挖海底隧道至臺灣
    之後,從1998年至2003年,已經舉行過四次關於建設臺灣海峽隧道的研討會。由福州大學、省文化經濟交流中心、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的這次研究會,深入探討了臺灣海峽通道的可能方案,以及隧道方案、橋梁方案、輪渡方案等等組合方案的總體構思等;包括各種方案的工程可能性、運營可行性、生態和環保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等。
  • 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人們不禁把目光投向了海峽兩岸何時才能實現從大陸坐車去臺灣呢?其實,早在1998年,專家們首次在廈門就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工程的可行性方案等問題進行探討、論證,提出了三條「線路」,即北線、中線和南線。北線方案為福清-平潭島-臺灣新竹,長約122公裡,最受專家們青睞!
  • 全球最長難度最大 臺灣海峽通道夢走近現實(圖)
    臺灣海峽通道是一個宏偉的夢想,一旦建成,它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峽通道工程,更是連接兩岸經濟的「臍帶」。而隨著祖國大陸將京臺高速公路列入長期規劃,以及近日臺灣海峽通道學術會議的召開——來自海峽兩岸的32位專家學者,在重點研討了臺灣海峽通道的「北線」工程後,提出了臺灣海峽通道的初步工程方案。    ■世界最長的海峽通道    建設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最初由清華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臺灣海峽隧道論證中心主任吳之明於1996年提出。從1998年至2003年,兩岸專家學者已先後舉行了4次關於建設臺灣海峽通道的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