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設計圖繪製完成?臺網友九成叫好

2021-01-10 人民日報海外網

海外網8月8日電「大陸擬建臺灣海峽海底鐵路隧道」,臺媒近日以此為題進行報導,這一話題再次引發島內輿論熱議。臺媒稱,這項工程若建設完成,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鐵路隧道,長度是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的3倍有餘。對此,馬英九辦公室前副秘書長羅智強發起「對臺灣是好事還是壞事?」的投票,臺灣網友反應呈現一邊倒,高達九成網友認為「絕對是好事」。

圖為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進行電力檢修。(來源:中時電子報)

臺媒: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設計達成共識

臺灣《旺報》7日報導稱,大陸曾提出連接兩岸的「臺灣海峽海底隧道」構想,大陸科學家近日對這條未來世界最長海底鐵路隧道在設計上達成共識。香港《南華早報》報導稱,經過數年討論,大陸決定到2023年為止,建成連接福建省平潭縣和臺灣港口城市新竹之間長達135公裡的海底隧道,並計劃在海底隧道內建設可供時速250公裡高速火車通行的鐵路。如果該隧道建成,其長度將達到目前全球最長的英吉利海峽隧道的3倍有餘。

不過報導也提到,有輿論預測稱此項目恐怕在短期內難以迅速展開,原因是臺灣內部可能會反對該隧道的建設;尤其是在建設海底隧道的過程中,大陸計劃建造人工島向隧道內部提供氧氣,這一計劃可能「會對臺灣造成壓力」。報導稱,海底隧道設計圖已經於去年繪製完成,大陸學術界、隧道建設企業、專家等為本次隧道設計提供了全力支持。

據報導,「臺灣海峽海底隧道」方案其實早在近20年之前就開始研究討論。200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王夢恕也在海底隧道修建技術國際研討會上,把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列入未來可能會建設的國內海底隧道之一。他說,廈金臺之間建海底隧道在技術上是可行的,雖然基於目前兩岸現實,這條海底隧道何時擺上建設日程還是未知數,但作為一項技術探討是有價值的,並且「早研究比晚研究好」。

圖為新竹市漁港。(來源:中時電子報)

十三五規劃草案中出現「北京至臺北高鐵」

報導還提到,此前大陸「十三五」規劃草案中就曾出現要「建設北京至臺北高鐵」的提案,納入中國國家高速規劃多年、編號為G3的縱向主幹線「京臺高速公路」也被提上日程。此前據《法制晚報》報導,福建省平潭綜合試驗區黨工委書記、中國(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管委會主任張兆民2016年3月在回答媒體提問時再次提到了「京臺高速」,並稱技術上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張兆民當時表示,關於京臺高速公路規劃,大陸方面已經全部完成,而臺灣的規劃原來的論證有北、中、南三條通道,都是通過海峽隧道與大陸相連。目前,臺灣方面比較傾向於北通道,而大陸選址從平潭獲取,總共126公裡。張兆民說,兩岸在技術論證上已經經歷了十年(每年一次)的技術研討會,技術上已經不成問題,海底的地質、地貌深度的情況都已經掌握的比較齊全,現在主要取決於臺灣方面。

臺網友反應一邊倒,9成認為是好事

另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馬英九辦公室前副秘書長羅智強7日通過社交媒體發起投票:排除民進黨執政下的興建可能性,「你覺得興建兩岸海底隧道,連通兩岸高鐵,對臺灣是好事還是壞事?」截至8日下午2時,共有3072人參與投票,其中有2771人認為是好事。總體來看,認為是好事的比例高達九成。

臺灣網友回應表示,「絕對是好事。大陸地下資源豐富,觀光景點遼闊,景色優美世界第一,經濟又突飛猛進繁榮極快,兩岸和平統一,臺灣成最大受益者。」「大陸已經沿福州蓋了一條跨海高速公路連接到平潭,距離新竹也就68海裡。公路是上下兩層,上層為高速道路、下層為高鐵用鐵路...臺灣自己鎖島,可是大陸早已在為連接兩岸做更多的準備。」「樂見其成,交通暢通經濟民生跟著起飛,有錢大家賺也比鎖島好多了。」 「這是未來遲早會成為的事實,無庸置疑。」

還有臺網友表示,「當然是好事,讓『臺獨』民進黨不能再用惡意抹黑兩岸的伎倆騙人。」「可能唯一的『壞事』就是民進黨就沒搞頭了!再也無法招搖撞騙了!」「是好事啊,反正是祖國,他們現在比我們還要進步,已經沒差了,有理想起心動念是好事。」「當然是好事,祖國大陸和臺灣寶島,血脈相連的唇齒相依,引頸企盼的早日統一全盛的中華民族。」

國臺辦:開創兩岸中國人更加美好未來

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8月3日宣布關於取消一批行政許可等事項的決定,其中包括取消臺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許可事項。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8日表示,從此,臺灣居民來大陸工作將和大陸居民一樣,不再需要辦理專門的《臺港澳人員就業證》。馬曉光還表示,接下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儘快出臺臺灣居民在大陸就業的配套政策措施。

此外,首屆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研討會日前在武漢舉辦,引發島內輿論的關注,有評論認為「大陸開始單向推動國家統一進程」。對此,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5月30日回應表示,我想強調的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實現祖國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我們將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紮實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開創兩岸中國人更加美好的未來。(海外網 姜舒譯)

相關焦點

  • 臺灣海峽隧道
    臺海隧道一旦建成,跨越臺灣海峽的陸路交通將在約4個小時的海運交通基礎上大為縮短。中國大陸和臺灣的交流會更加密切,中國大陸和臺灣兩岸地區有可能融合成海峽東南部經濟圈的一級。臺灣海峽隧道是一項連接臺灣海峽東西兩側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工程設想,目前尚未進入實質性階段。臺灣海峽是臺灣與福建海岸之間的海峽,屬東海海區,南通南海。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370千米。
  • 跨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建設或提前啟動!全長125公裡
    近日,正在召開的全國會議傳來重磅消息,吳志明聯合呂培榕、曹暉、蔡金釵、陳建華、江爾雄、馬國湘、楊培君等多名全國委員,擬向會議聯名提交《關於儘快啟動京臺高速鐵路海峽西段建設的提案》,建議國家加快北京至臺灣高速鐵路海峽通道西段的建設,打通平潭到臺灣本島的海底隧道,把海峽兩岸連接起來。
  • 世界「最長」隧道,150公裡的臺灣海峽隧道,網友:超希望建成的
    臺灣省人口大約有2300多萬人,是香港人口的3倍,新加坡人口的7倍,澳門人口的40倍,而臺灣的經濟也在快速的增長中,因為只是一座小島,所以更啃食無法自給自足的,因此需要大批量貨物進入臺灣,而大陸是地大物博,資源非常豐富,單靠海運和空運因為成本造價的原因也是無法大批量的滿足臺灣的需求。
  • 我國將建世界上最長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以後1小時到臺灣
    我們國家建設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還有一個小時就到臺灣了,我們國家可是遠近聞名的基建狂魔,在建築各種工程方面,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而且還修建出了很多超級工程,打造出了很多堪稱奇蹟的工程,為全球所驚嘆。
  • 臺灣海峽隧道建成 兩小時可以到臺灣
    而近日,在福州舉行的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日前再次針對連接兩岸的海峽隧道「北、中、南」三個方案進行對比研究,最終確認北線是最可行的方案,從而使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兩個小時就可以到臺灣  儘管海峽通道工程浩大,是英吉利海峽隧道長度的3倍,工程量相當於3個三峽工程。但是,如果通過隧道使海峽天塹變通途,其經濟效益將是難以估量的。
  • 臺灣海峽建隧道意義深遠
    ■香港 林友樹  交通部出臺的《海峽兩岸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發展規劃指導意見》中提出,擬建一條北京至臺北的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將在兩岸實現「三通」之後,用穿越臺灣海峽的海底隧道或其他方式連接臺灣的公路網,這是保證國家高速公路網完整性的需要,也是今後福建省高速公路網絡的一部分
  • 十年規劃高鐵線路,我國首條跨臺灣海峽海底隧道,直通臺灣
    大家對於臺灣都非常的熟悉,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璃群島,南街80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總面積3.6萬平方千米,是我們中國的第一大島,有7成為山地和丘陵,平原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較大。
  • 臺灣海峽隧道何時建 政治障礙有待克服
    在福州舉行的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日前再次針對連接兩岸的海峽隧道「北、中、南」三個方案進行對比研究,最終確認北線是最可行的方案,從而使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兩個小時就可以到臺灣  儘管海峽通道工程浩大,是英吉利海峽隧道長度的3倍,工程量相當於3個三峽工程。但是,如果通過隧道使海峽天塹變通途,其經濟效益將是難以估量的。
  • 中國臺灣海峽並不寬,為何不修一條海底隧道?工程師給出答案
    其實我們細心看一下就會知道大陸和臺灣之間的海峽最窄處只有100多公裡,如果在陸地上正常開車的話這段距離可能只需要一個多小時,如果是高鐵的話可能一個小時都不用,所以修建海底隧道還是比較划算的,只不過一直都沒有動工。那麼中國臺灣海峽並不寬,為何不修一條海底隧道?
  • 從平潭島挖海底隧道至臺灣
    N本報記者 關永輝  本報訊從平潭島挖海底隧道到臺灣新竹,這是建造臺灣海峽隧道最經濟、可能的方案。昨日,「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在福州召開,多數專家在對比了「南、北、中」三條線路後下了這樣的結論。
  • 「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10月23日,是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周年的日子。截至23日,超過1400萬人次經過港珠澳大橋往來粵港澳三地,經大橋收費站總車流突破150萬車次。京臺高速是根據國家規劃,「建設北京至臺灣(臺北)」的高鐵高速公路兩用路線,是首都北京到臺灣臺北的高速客運專線,2015年底,北京到福州的高速鐵路已經通車。根據設計,福州至臺北的部分將由福州段預留的通道引出,計劃從福建平潭島通過海底隧道經臺灣桃園通向臺北。2020年,平潭海峽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將修通,屆時承載兩岸同胞期待的連接大陸與臺灣的臺灣海峽高速通道的建設呼之欲出。
  • 福建風雲丨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正式通航 臺灣海峽大橋還會遠嗎?
    氣象環境:平潭海峽號稱中國的「百慕達」,一年有8-9個月的時間刮著6級以上的大風,平均一年要經過3,4次的颱風正面影響。因此留給造橋團隊的施工時間是少之又少。海底環境:海峽的大風帶動海流的湧動,而海流的湧動則帶走了海底鬆散的巖層和泥沙,留下的都是堅硬的光板巖。這樣的海底環境,給橋墩的建設造成了巨大的挑戰。
  • 我國將建世界上「最長」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以後1小時到臺灣
    但是今天想跟大家說的這個超級項目是我國未來重點發展項目我國為這個項目制定了20年的計劃,投資也將達到3000億元,這個偉大的項目就是我們的臺灣海峽隧道,我們都知道這個項目計劃了20年,而且,經過這麼多的研究和探索,現在出現了三個可行的方案,朝鮮的方案是從復廳到平潭島,再到臺灣的新竹,這個房間的距離最短,有122公裡,而且,該地區沒有發生相對穩定的大地震。
  • 中國將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建成後將成全球最長隧道
    中國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建設後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隧道,說到海底隧道,世界上海底部分長度最長的是位於日本的青函隧道,全長達到了54公裡,海底部分長度達到了23.3公裡, 1988年通行完畢,此後長期保持著最長的記錄, 工程整體的建設需要24年,迄今為止正在通行使用中,我國宣布要建設的臺灣海峽隧道全長
  • 中國將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建成後將成全球最長隧道
    說起海底隧道,全世界海底最長的部分是日本的清艦隧道,全長54公裡,海底部分長度23.3公裡,1988年完工通行後,創下了一段時間的最長紀錄,建造花了24年時間,但至今仍在通行。我國公開表示,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將超過長度面,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隧道,但是現在這條隧道還在計劃中,還沒有確定施工方案。目前,中國國內最長的海底隧道是位於山東的青島教主灣隧道,隧道全長7.8公裡,距海底4公裡,目前我國還沒有與此隧道長度相似的隧道工程。
  • 【地理探究】海底隧道是怎麼建的?來看看英吉利海峽隧道的故事,附...
    而de Gamond的方案是:預先打造一批大鐵管,用分段組裝的方式在海底連接,待到整條線路鋪設完成後,再從地上入口進入這條預置管線,抽空積水並加設防水用的砌體層。他又花了一年的時間去修改這個方案:先用磚塊鋪設巨大的海底構築帶然後在內裡鑿洞的方式來修建隧道,從而省掉了預置鐵管這道工序,並把工程造價壓在了1億7千萬法郎,即七百萬英鎊以內。工期將是30年。
  • 臺灣海峽最窄只有約130公裡,未來能修跨海大橋直通嗎?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後,網上就有網友提出,我國的寶島臺灣能否也修建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進行連接呢?下面我們先了解一下我國的寶島臺灣的地理情況。 臺灣省包括臺灣島及澎湖列島等島嶼組成,總面積約3.6萬平方公裡,人口約2360萬。臺灣海峽東西寬為230千米,而距離臺灣最近的大陸是福州,與臺灣之間相距約130千米,臺灣海峽理論上屬東海海區,全長約370公裡。北窄南寬,最窄處在臺灣桃園市白沙岬與福建海壇平潭島之間,約130公裡。
  • 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人們不禁把目光投向了海峽兩岸何時才能實現從大陸坐車去臺灣呢?其實,早在1998年,專家們首次在廈門就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工程的可行性方案等問題進行探討、論證,提出了三條「線路」,即北線、中線和南線。北線方案為福清-平潭島-臺灣新竹,長約122公裡,最受專家們青睞!
  • 建設臺海隧道將帶動兩岸發展 臺當局如臨大敵
    他說:「這根本是一種統戰的政策,在中國大陸沒有放棄武力對臺的同時,這樣的構想,絕對不可行!臺灣往返大陸,可以搭飛機,也可以搭船。」民視新聞同時還報導民進黨主席遊錫堃的態度:「這根本是紙上談兵!一旦臺灣掉入臺海隧道的陷阱,等於讓大陸當局大搞臺海統一。」
  • 臺灣海峽跨海通道,南北線之爭大局已定
    本人於9月27日,在百家號發表了:福州:我準備修條鐵路去臺灣,是建橋好還是挖隧道好呢?一文,引發全網對於臺灣跨海通道的討論,有網友留言問:「為啥不是建廈門到臺灣的,而是建福州平潭到臺灣的呢?」所謂的南線通道,大意是:從廈門修橋梁抵達金門,再從金門修建海底隧道抵達澎湖列島,接著從澎湖列島修建海底隧道抵達臺灣嘉義。全程達到230公裡。這樣的距離確實可以創造世界之最,但是,問題來了,這麼長的隧道投資到底要多少呢?我國目前在審批的煙(臺)大(連)海底隧道總長度為123公裡,項目預算260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