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峽隧道何時建 政治障礙有待克服

2021-01-10 華夏經緯網

 

在福州舉行的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日前再次針對連接兩岸的海峽隧道「北、中、南」三個方案進行對比研究,最終確認北線是最可行的方案,從而使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北線被專家一致看好

 

建設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最早由清華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臺灣海峽隧道論證中心主任吳之明於1996年提出。此後,海峽兩岸及海外專家先後舉行了4次研討會,進行了大量科學論證。

 

1998年在廈門召開的首屆研討會上,與會學者不但提出了修建「海峽隧道」的巨大經濟利益,更提出4條設計路線:平潭—新竹線、南日—苗慄線、晉江—南投線和金門—嘉義線。當時,吳之明等人認為,該工程主要阻力可能來自政治及資金因素,但為了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還是應該儘早規劃。

 

此後,有關專家學者先後前往相關地點進行實地考察,並從地質構造、地震和技術能力等角度進行綜合考慮,逐步形成了北、中、南3種方案。北線從福建平潭到臺灣新竹,中線從福建莆田到臺灣中部,南線從廈門經金門、澎湖列島到達臺灣嘉義。由於北線所經地區在歷史上從未發生過超過7級的大地震,也未發生過海嘯,地質結構最可靠,被專家一致認為是臺灣海峽通道的首選路線。該方案採用橋隧組合形式,從福清到平潭島為橋梁,隧道海底段125公裡,陸地段19公裡,全長144公裡。這裡的海面最窄,直線距離最短,工程造價較低,並且通道靠近福州和臺北這些中心城市,最能發揮輻射作用。經過粗估,此條路線的總工期為16年,造價將在4000億—5000億元人民幣之間。

 

兩個小時就可以到臺灣

 

儘管海峽通道工程浩大,是英吉利海峽隧道長度的3倍,工程量相當於3個三峽工程。但是,如果通過隧道使海峽天塹變通途,其經濟效益將是難以估量的。

 

首先,就時間而言,經由海運通過臺灣海峽的時間約為4個小時,空運大約也要半小時,如果建成海峽通道,兩個小時就可以到達臺灣。其次,將大大便利兩岸人員往來。臺灣2300萬人口,以每年有1/3到大陸探親、觀光一次計算,每年往返人次將在1500萬以上。大陸13億人口,60年內每人到臺灣旅遊一次,估計每年往返也有4000萬人次以上。這樣,兩岸人員往來每年近6000萬人次。即使以每個航班300人次計算,要想滿足需要,每年總共需要20萬架次,即使大陸機場沒問題,臺灣機場也難以承受。這還沒有計算兩岸之間的物流需求。第三,海底隧道安全可靠,不會受到颱風、海浪等因素影響。誰都知道,臺灣經濟的腹地是大陸,臺灣要想提高國際競爭力,根本離不開大陸。這也需要有便捷、快速、安全的交通做保障。臺灣橋梁專家邱守巒表示,臺灣海峽通道一旦建成,將成為連接兩岸的「臍帶」,極大地促進經濟建設。吳之明也指出,「臺海通道是兩岸及海內外中國人的『國之夢』」。

 

正因為如此,祖國大陸從「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出發,積極推動臺灣海峽隧道的建設。據了解,福建省發改委已向國家發改委建議,推動「北京─南昌─福州─臺北」及「昆明─贛州─廈門─臺北」兩條綜合運輸通道及臺灣海峽隧道的前期任務。今年初,交通部公布的今後20年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也具體列出了從北京到臺北的高速公路網線。可見,臺灣海峽通道建設已正式列入國家交通長期規劃。

 

政治障礙有待克服

 

儘管早日修建海峽隧道符合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但臺當局擔心這條隧道會進一步密切兩岸同胞之間的感情,從而使「臺獨」變得更加不可能,因此,一再對此大潑冷水。

 

臺「行政院」發言人曾公開表示,現有的施工技術,根本無法克服臺灣海峽的黑潮及深海溝給工程帶來的困難,「在技術問題無法克服、高危險性無法完全排除的情況下,大陸公開提議此事,『政治宣傳意味大於一切』」。民進黨「立委」還共同發布新聞稿,詆毀祖國大陸制定有關「京臺高速公路」的規劃,「如果不是想併吞臺灣想瘋了,就是又一次對臺進行『三通統戰』」。

 

儘管臺灣當局一再阻撓,但正如專家學者所言,兩岸交流和經濟依存度的日益增強,將成為修建臺灣海峽通道的最大動力。

 

來源:環球時報(2005 年11 月18 日)

 

相關焦點

  • 臺灣海峽隧道建成 兩小時可以到臺灣
    而近日,在福州舉行的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日前再次針對連接兩岸的海峽隧道「北、中、南」三個方案進行對比研究,最終確認北線是最可行的方案,從而使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1998年在廈門召開的首屆研討會上,與會學者不但提出了修建「海峽隧道」的巨大經濟利益,更提出4條設計路線:平潭—新竹線、南日—苗慄線、晉江—南投線和金門—嘉義線。當時,吳之明等人認為,該工程主要阻力可能來自政治及資金因素,但為了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還是應該儘早規劃。
  • 臺灣海峽建隧道意義深遠
    ■香港 林友樹  交通部出臺的《海峽兩岸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發展規劃指導意見》中提出,擬建一條北京至臺北的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將在兩岸實現「三通」之後,用穿越臺灣海峽的海底隧道或其他方式連接臺灣的公路網,這是保證國家高速公路網完整性的需要,也是今後福建省高速公路網絡的一部分
  • 臺灣海峽隧道
    臺灣海峽隧道是一項連接臺灣海峽東西兩側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工程設想,目前尚未進入實質性階段。探討中的臺灣海峽通道全長約125公裡至150公裡,將是世界上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海峽通道。目前,臺海通道還只停留在專家研討階段,勘探資料還很貧乏,不足以為選線提供充分依據,中國大陸專家多傾向於北線方案,而很多臺灣專家卻傾向於南線方案,在橋隧選擇上也各有傾向。
  • 如建臺灣海峽隧道 前期準備工作至少20年
    昨日下午,本報記者採訪了前來參加「2009年成都國際隧道工程動態報告會」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教授。孫院士認為,我們與發達國家在隧道工程上的差距不在技術,主要在監控管理上。而要提高隧道的抗震能力,關鍵是要修好隧道的洞口。
  • 煙大海底隧道何時建?
    煙大海底隧道(以下簡稱「煙大隧道」或「隧道」)的建議已經提了近三十年,但一直只是偶有雷聲,不見一絲雨落下來,熱心的大連市民可以說是心心念念、望眼欲穿。那麼,煙大隧道究竟何時才能立項開工,小編認為,情況很不樂觀,但是,在一種情況下開建的可能性最大,那就是朝韓統一。
  • 「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設計圖繪製完成?臺網友九成叫好
    海外網8月8日電「大陸擬建臺灣海峽海底鐵路隧道」,臺媒近日以此為題進行報導,這一話題再次引發島內輿論熱議。臺媒稱,這項工程若建設完成,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鐵路隧道,長度是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的3倍有餘。對此,馬英九辦公室前副秘書長羅智強發起「對臺灣是好事還是壞事?」
  • 「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人們不禁把目光投向了海峽兩岸何時才能實現從大陸坐車去臺灣呢?其實,早在1998年,專家們首次在廈門就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工程的可行性方案等問題進行探討、論證,提出了三條「線路」,即北線、中線和南線。北線方案為福清-平潭島-臺灣新竹,長約122公裡,最受專家們青睞!
  • 我國將建世界上最長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以後1小時到臺灣
    我們國家建設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還有一個小時就到臺灣了,我們國家可是遠近聞名的基建狂魔,在建築各種工程方面,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而且還修建出了很多超級工程,打造出了很多堪稱奇蹟的工程,為全球所驚嘆。
  • 臺灣海峽——何時天塹變通途
    圖為我國臺灣海峽 我國三大海峽,臺灣海峽,渤海海峽和瓊州海峽。 臺灣海峽位居首位。 臺灣是我國的寶島,一峽隔兩岸,臺灣海峽牽動了太多國人的情感,發生了太多的故事。 經過不懈努力,兩岸由「小三通」到「大三通」,兩岸交流融合進一步提升。 但如何實現兩岸「一小時生活圈」,這個可能就不得不提臺灣海峽跨海通道工程了。
  • 臺灣海峽隧道初定3個方案
    據海峽都市報報導  昨日,第一屆海峽兩岸通道(橋隧)工程學術研討會新聞發布會在福州舉行。與會專家稱,臺灣海峽隧道工程線路已初步確定北線方案、中線方案、南線方案3個具體方案。建成後,將成為北京、福建等地通往臺灣的最便捷通道。
  • 高鐵跨越臺灣海峽,先填兩座人工島?
    此外,中國還有一個在建的港珠澳大橋,這實際上是一個橋隧組合的方案,海中橋隧長35.578公裡,其中海底隧道長6.7公裡。之所以出口處採用成本更高的隧道,是為了不妨礙內側的青島港通航。 與這些工程相比,跨越臺灣海峽的工程難度有多大呢? 目前工程界對臺灣海峽跨海工程的線路主要有三種設計,最短的北線方案由福建平潭島至臺灣新竹市,基本也是海峽最狹窄的地方。即使是這裡,兩岸相距也有130公裡,是英吉利海峽的3倍還多。
  • 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人們不禁把目光投向了海峽兩岸何時才能實現從大陸坐車去臺灣呢?其實,早在1998年,專家們首次在廈門就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工程的可行性方案等問題進行探討、論證,提出了三條「線路」,即北線、中線和南線。北線方案為福清-平潭島-臺灣新竹,長約122公裡,最受專家們青睞!
  • 從平潭島挖海底隧道至臺灣
    N本報記者 關永輝  本報訊從平潭島挖海底隧道到臺灣新竹,這是建造臺灣海峽隧道最經濟、可能的方案。昨日,「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在福州召開,多數專家在對比了「南、北、中」三條線路後下了這樣的結論。
  • 臺灣海峽隧道工程方案擬定 將成北京赴臺灣捷徑
    臺灣海峽隧道工程初定三方案  早報訊 昨日,第一屆海峽兩岸通道(橋隧)工程學術研討會新聞發布會在福州舉行。有關方面昨日聯合向社會發布新聞說,興建海峽兩岸通道具有很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即將進入實質性工程的臺灣海峽隧道工程線路已初步確定北線方案、中線方案、南線方案三個具體的方案,屆時可選的結構方案主要有橋梁、隧道以及橋隧結合等方案。海峽隧道一旦開工,將立即成為世界級特大工程。建成後,將成為北京、福建等地通往臺灣的最便捷通道。
  • 前瞻「十三五」:臺灣海峽隧道將照進現實?
    專家認為,隧道方案優於橋梁方案,可採用鐵路隧道形式,汽車通過穿梭列車背負式穿過隧道。建成後,乘坐高速列車到達對岸不到1小時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林凱發自福州 構建一條跨越臺灣海峽的通道,把祖國大陸和臺灣直接相連,是近年來兩岸專業人士持續關注和多次探討的課題。
  • 世界「最長」隧道,150公裡的臺灣海峽隧道,網友:超希望建成的
    臺灣省人口大約有2300多萬人,是香港人口的3倍,新加坡人口的7倍,澳門人口的40倍,而臺灣的經濟也在快速的增長中,因為只是一座小島,所以更啃食無法自給自足的,因此需要大批量貨物進入臺灣,而大陸是地大物博,資源非常豐富,單靠海運和空運因為成本造價的原因也是無法大批量的滿足臺灣的需求。
  • 臺海隧道——中國人的世紀夢想
    歡迎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節目。如果有人告訴您,要在臺灣海峽建一條海底隧道,把臺灣和大陸連接起來,您會不會認為他是在做夢?其實,做這個夢的人大有人在,而且,他們正在研究如何使這個夢變為現實。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條100多公裡寬的海峽就把臺灣和大陸隔離開來,"天塹變通途"成了中國人心中世代相傳的夢想。如今,一個宏偉的計劃有可能使這個夢想變為現實。
  • 我國將建世界上「最長」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以後1小時到臺灣
    但是今天想跟大家說的這個超級項目是我國未來重點發展項目我國為這個項目制定了20年的計劃,投資也將達到3000億元,這個偉大的項目就是我們的臺灣海峽隧道,我們都知道這個項目計劃了20年,而且,經過這麼多的研究和探索,現在出現了三個可行的方案,朝鮮的方案是從復廳到平潭島,再到臺灣的新竹,這個房間的距離最短,有122公裡,而且,該地區沒有發生相對穩定的大地震。
  • 跨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建設或提前啟動!全長125公裡
    近日,正在召開的全國會議傳來重磅消息,吳志明聯合呂培榕、曹暉、蔡金釵、陳建華、江爾雄、馬國湘、楊培君等多名全國委員,擬向會議聯名提交《關於儘快啟動京臺高速鐵路海峽西段建設的提案》,建議國家加快北京至臺灣高速鐵路海峽通道西段的建設,打通平潭到臺灣本島的海底隧道,把海峽兩岸連接起來。
  • 【地理探究】海底隧道是怎麼建的?來看看英吉利海峽隧道的故事,附...
    在英國人看來,這個以「2小時馬車就能到法國」為slogan的項目怎麼看都滿是法國佬的惡意,待到第二年兩國真的再次交惡,有關這個海峽工程的第一次提議就很自然的不了了之了。 時間過了30年,一個27歲的年輕人許是對這個連接海峽兩端的想法產生了興趣,開始了他的研究。當時是1834年,離真正的隧道開始動工的時間1988年遠得離譜,很顯然地,那個年輕人一定也是失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