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海峽建隧道意義深遠
最佳選址方案趨共識 福建與臺灣一衣帶水、隔海相望,建設臺灣海峽隧道的設想,最早是由清華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臺灣海峽隧道論證中心主任吳之明於1996年提出的。1998年至2005年底,兩岸專家學者舉行過5次關於建設臺灣海峽隧道的學術研討會,提出三種供選擇的線路方案。
-
臺灣海峽隧道
臺灣海峽隧道是一項連接臺灣海峽東西兩側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工程設想,目前尚未進入實質性階段。探討中的臺灣海峽通道全長約125公裡至150公裡,將是世界上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海峽通道。目前,臺海通道還只停留在專家研討階段,勘探資料還很貧乏,不足以為選線提供充分依據,中國大陸專家多傾向於北線方案,而很多臺灣專家卻傾向於南線方案,在橋隧選擇上也各有傾向。
-
4萬人奔赴臺灣海峽,又一座難度巨大的跨海大橋火速完工,來看看
原來為了加快平潭海峽兩用大橋的建成我國派出4萬名工人趕赴臺灣海峽,12月26日9時43分世界上最長的海峽兩岸雙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正式通車了。平潭跨海大橋全長雖然僅有16.34公裡,其施工條件遠不如已經完工的東海大橋,杭州灣大橋和港珠澳大橋惡劣,但卻是我國目前修建過難度最大的跨海通道。為了修建這座橋不僅要克服風大水深,高浪急流,海底裸露,巖面傾斜等難題,但還是被我國一一攻克了。
-
高鐵跨越臺灣海峽,先填兩座人工島?
高鐵跨越臺灣海峽,中國真的做好準備了嗎?人類改變地球面貌的能力究竟達到了什麼水平? 史無前例的大工程 說起跨海工程,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英吉利海峽隧道了。這條1994年完工的隧道單線全長51公裡,其中海底部分長38公裡,是海底段世界最長的隧道工程。
-
中國將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建成後將成全球最長隧道
中國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建設後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隧道,說到海底隧道,世界上海底部分長度最長的是位於日本的青函隧道,全長達到了54公裡,海底部分長度達到了23.3公裡, 1988年通行完畢,此後長期保持著最長的記錄, 工程整體的建設需要24年,迄今為止正在通行使用中,我國宣布要建設的臺灣海峽隧道全長
-
「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設計圖繪製完成?臺網友九成叫好
海外網8月8日電「大陸擬建臺灣海峽海底鐵路隧道」,臺媒近日以此為題進行報導,這一話題再次引發島內輿論熱議。臺媒稱,這項工程若建設完成,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鐵路隧道,長度是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的3倍有餘。對此,馬英九辦公室前副秘書長羅智強發起「對臺灣是好事還是壞事?」
-
世界「最長」隧道,150公裡的臺灣海峽隧道,網友:超希望建成的
臺灣省人口大約有2300多萬人,是香港人口的3倍,新加坡人口的7倍,澳門人口的40倍,而臺灣的經濟也在快速的增長中,因為只是一座小島,所以更啃食無法自給自足的,因此需要大批量貨物進入臺灣,而大陸是地大物博,資源非常豐富,單靠海運和空運因為成本造價的原因也是無法大批量的滿足臺灣的需求。
-
臺灣海峽規劃三條通道方案 海峽大橋技術已成熟
臺灣海峽規劃三條通道方案 海峽大橋技術已經成熟(主) 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元培昨表示,海峽兩岸的通道將來肯定不止一條,颱風、地震難關均可攻克 車輛不在橋面上行駛在昨日舉行的海峽兩岸公路發展與安全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元培自豪的宣布,"我們已經具備了在閩臺之間建設跨海峽大橋的技術,這座不採用傳統橋面通行設計的大橋,對抵抗颱風、地震等惡劣的自然條件。 林元培說,臺灣海峽的通道建設在地理條件、設計和建造技術上都不是問題,隨著兩岸往來的密切,海峽兩岸的通道將來肯定不止一條。林元培還提出了大橋箱內設施建設的方案以抵禦閩臺兩地常遇的颱風等惡劣天氣。
-
我國將建世界上最長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以後1小時到臺灣
我們國家建設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還有一個小時就到臺灣了,我們國家可是遠近聞名的基建狂魔,在建築各種工程方面,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而且還修建出了很多超級工程,打造出了很多堪稱奇蹟的工程,為全球所驚嘆。
-
臺灣海峽跨海通道,南北線之爭大局已定
本人於9月27日,在百家號發表了:福州:我準備修條鐵路去臺灣,是建橋好還是挖隧道好呢?一文,引發全網對於臺灣跨海通道的討論,有網友留言問:「為啥不是建廈門到臺灣的,而是建福州平潭到臺灣的呢?」廈門與金門有個別所謂的「專家」,喜歡在地圖上畫線,美其名曰「規劃」,比如,臺灣海峽南線跨海通道,就是個別「專家」畫出來的。
-
臺灣海峽跨海通道可以1小時快速抵達,有三種方案,你會選擇哪個
臺灣省位於祖國大陸東南海域,長期以往我們到寶島只能坐飛機或是渡輪,它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臺灣省和福建省來往密切,如果兩省之間有公路或者鐵路直達的話,將會極大地促進兩地的經濟發展。從地圖可以觀察到,臺灣海峽呈北窄南寬的形狀,按照專家的設計,從大陸到臺灣省大致有三條線路(北線、中線,南線)。我們先看一下北線方案,即從福州市的平潭縣到臺灣省的新竹市,距離約120公裡。
-
臺灣海峽隧道建成 兩小時可以到臺灣
而近日,在福州舉行的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日前再次針對連接兩岸的海峽隧道「北、中、南」三個方案進行對比研究,最終確認北線是最可行的方案,從而使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北線被專家一致看好 建設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最早由清華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臺灣海峽隧道論證中心主任吳之明於1996年提出。此後,海峽兩岸及海外專家先後舉行了4次研討會,進行了大量科學論證。
-
世界最長跨海公鐵大橋取得重大進展,未來高鐵直達臺灣!
工程檔案: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新建福州至平潭鐵路、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是合福鐵路的延伸、京福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也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由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施工,鐵四院監理公司監理,中鐵山橋承制鋼梁鋼結構。
-
一把抓住臺灣海峽「命脈」!1小時到達臺灣,西方:中國速度太快
臺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另外臺灣海峽又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美食眾多,人文景觀極具特色,著名景點有阿里山、日月潭、臺北故宮博物館、大島城等。若有機會可以到「寶島臺灣」玩一圈,嘗一下當地的特色美食,看一下當地特色景點。
-
中國未來的三座跨海通道能震驚全球
2018年10月24號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再一次為國人贏得了驕傲,那你知道中國未來還將建設三座跨海通道,其中一個已被列入「十三五規劃」其工程規模施工難度均超過港珠澳大橋
-
我國三大海峽均有跨海隧道工程,規劃論證近30年仍未動工
渤海海峽位置圖根據規劃,渤海灣跨海通道連接山東煙臺與遼寧大連,路線走向為從山東蓬萊經廟島群島至大連旅順,以海底隧道或隧、橋結合的方式,建設公路和鐵路結合的跨越渤海的直達快捷通道。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示意圖而若採取「全隧道」方案,那麼渤海海峽海底隧道全長將達到125公裡左右,這一跨度也將使得渤海海峽海底隧道超過日本青函海底隧道(約54公裡)、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約51公裡),成為目前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
-
兩岸專家研討臺灣海峽通道暨金馬通橋工程技術應用
臺灣海峽通道暨金馬通橋專題研討會在福州召開,兩岸40餘名專家學者就臺灣海峽工程技術和應用等議題分享研究成果和進展。(來源:福建省臺港澳辦)中國臺灣網10月14日福州訊 13日,臺灣海峽通道暨金馬通橋專題研討會在福州召開,兩岸40餘名專家學者就臺灣海峽工程技術和應用等議題分享研究成果和進展,發表意見和建議。本次研討會由福建省文化經濟交流中心、福建省交通運輸學會、閩臺交流協會、福建省工程諮詢協會主辦。
-
瓊州海峽公路鐵路合修跨海通道還遠嗎
3小時左右,而輪渡效率太低,如果兩地之間有公路或鐵路直達同行世界將縮短至20分鐘,所以修建瓊州海峽跨海通道的呼聲就日益高漲。 海南人也急切盼望能有一條通道跨越瓊州海峽,讓廣東和海南兩地互相連通,如果這條通道能夠建成那麼海南的經濟發展絕不會局限於目前的規模,瓊州跨海通道將會連通廣東和海南兩地,共同助推大灣區的發展。
-
前瞻「十三五」:臺灣海峽隧道將照進現實?
建成後,乘坐高速列車到達對岸不到1小時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林凱發自福州 構建一條跨越臺灣海峽的通道,把祖國大陸和臺灣直接相連,是近年來兩岸專業人士持續關注和多次探討的課題。 2005年初,交通部公布的中遠期(今後20年內)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規劃中已包括了從北京到臺北的高速公路一線,首度表明臺灣海峽通道建設已列入國家長遠交通規劃。 專家認為,儘管由於種種原因和諸多條件的制約,臺海通道工程的具體實施尚待時日,但目前有必要開展一定的前期調研、籌劃和論證工作。 那麼,「十三五」期間,這條臺海隧道能成形嗎?
-
臺灣海峽隧道何時建 政治障礙有待克服
在福州舉行的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日前再次針對連接兩岸的海峽隧道「北、中、南」三個方案進行對比研究,最終確認北線是最可行的方案,從而使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北線被專家一致看好 建設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最早由清華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臺灣海峽隧道論證中心主任吳之明於1996年提出。此後,海峽兩岸及海外專家先後舉行了4次研討會,進行了大量科學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