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個在基建方面特別響亮的名字就是「基建狂魔」,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中國在基礎建設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布局,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橋梁,水電站,核電站,風能的運用,特高壓線路等等數都數不過來,中國的大量基建也為我國勞動人民帶來大量的工作崗位,隨著基建的逐步成型中國在經濟發展上彰顯越發明顯。
說到橋梁方面建設中國稱第二,可以說目前全球也沒有那個國家敢稱第一,中國有杭州灣跨海大橋,還有最近通車的港珠澳跨海大橋都是讓全球震驚的超級工程。
海南屬於中國的一個省四面環海,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以及橋梁技術的日益提升,也為了海南經濟的穩步發展,接下來呼籲瓊州跨海大橋的建造呼聲也是越來越高。
目前內陸到南海都是依靠輪渡海運和航空這兩種主要方式,集中9成以上的貨運集中在海運上,如果出現大風大霧天氣狀況惡劣情況,輪渡就只能停擺,碼頭就會出現車隊排長龍現象,這種現象在春節假期間尤為明顯,所以解決海南交通問題也是非常重要。
瓊州海峽處於雷州半島和海南省之間,西接北部灣,東部連接南海北部,是我國的三大海峽之一被譽為黃金水道。
瓊州海峽東西長約80公裡,南北最寬處為39.5公裡,最窄處為19.4公裡,目前火車,汽車過輪渡到海南省至少需要3小時左右,而輪渡效率太低,如果兩地之間有公路或鐵路直達同行世界將縮短至20分鐘,所以修建瓊州海峽跨海通道的呼聲就日益高漲。
海南人也急切盼望能有一條通道跨越瓊州海峽,讓廣東和海南兩地互相連通,如果這條通道能夠建成那麼海南的經濟發展絕不會局限於目前的規模,瓊州跨海通道將會連通廣東和海南兩地,共同助推大灣區的發展。
據悉瓊州跨海通道在建設上分為兩個方案,一是建造跨海大橋,二是建造海底隧道,全球還沒有超過20公裡長的海底隧道,目前我國有港珠澳大橋這樣的浩大工程,而在相關方面的技術和經驗相對比較豐富。
瓊州海峽最深處為114米,這樣的深度要比港珠澳大橋所處的海灣要深,並且有惡劣的地質條件,也有不可預測的湧流和風速等。
瓊州跨海通道建設難度比港珠澳大橋更大,因此建造海底隧道方案是最佳選擇,而且造價不菲高達1500億。
在國家加快推進跨海工程前期工作的背景下,2018年中國工程院牽頭開展《瓊州、渤海海峽通道工程前期戰略研究》,中鐵二院土建一院承擔《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建設方案研究》課題的技術攻關。
特長公路和隧道因超長間距的通風問題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解決了公路和隧道方案實施的最大技術障礙和難題。
海底隧道設計為6車道雙向鐵路和公路合修的世紀工程,全長28公裡,盾構機從兩地同時掘進,並且一次絕境14公裡實現兩地合攏。
海底隧道連通後就能與包海高鐵相連,這條從包頭至海口由北向南,橫跨中國的全球最長的高鐵也將誕生,這條新的鐵路將極大促進海南的經濟發展,跨海通道建成後也將為海南省至我國南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也為我國南海地區長治久安以及我國下一個階段的經濟發展打下一個結實的基礎,對達成我國的全面戰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你會對國家建造瓊州跨海通道有什麼看法呢?中國是不是把「基建狂魔」的稱號發揮到極致呢? 歡迎留下你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