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進入21世紀後經濟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超級工程也隨之拔地而起屢屢創造世界奇蹟,中國也因此被國外譽為「基建狂魔」。
2018年10月24號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再一次為國人贏得了驕傲,那你知道中國未來還將建設三座跨海通道,其中一個已被列入「十三五規劃」其工程規模施工難度均超過港珠澳大橋,你知道這三座跨海通道都在中國什麼位置嗎?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
渤海是中國唯一的半封閉性內海,北西南三面環海,優越的地理位置讓渤海成為了中國開發程度最高的海域,渤海海峽長105公裡,若採用陸路方式從大連到煙臺只能繞行山海關行程為1600公裡,是海峽寬度的16倍。
為了連通渤海南北兩岸的經濟發展和人員往來,國家計劃從山東蓬萊至遼寧旅順之間,修建渤海海峽跨海公路和鐵路兩用通道,按公路鐵路雙通道計算總投資約為3000億人民幣,投資規模超過三峽大壩。
2019年2月該項目已納入國家《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綱要》,以及山東省十三五發展規劃,屆時山東與遼寧之間最快40分鐘便可到達,這一貫通區域的大動脈直接受益地區覆蓋十個省市。
瓊州海峽跨海大橋
被譽為「黃金水道」的瓊州海峽是中國的三大海峽之一,東西長約80公裡,南北平均寬為30公裡,不僅是溝通北部灣和南海中東部的海上走廊,同時也是廣東雷州半島至海南島和越南等地的交通捷徑。
瓊州海峽計劃建設公路鐵路兩用的跨海大橋,工程正式向國家發改委申請立項,大橋跨海部分長度約為26.3公裡,總投資約為1500億元,大橋建成後環北部灣地區的中心城市將通過高速公路網連接,形成6小時陸路交通經濟圈,使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的區位優勢迅速提升,為南海資源開發實施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加強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具有重大意義。
臺灣海峽跨海大橋
臺灣海峽是臺灣與福建海岸之間的海峽,海峽長約370公裡,海峽呈北窄南寬,寬度為200至410公裡,2019年10月兩岸40多名專家齊聚福州就臺灣海峽修建跨海通道工程等一起展開研討,研討提出了三種解決方案。
北線方案平潭至臺灣新竹跨海通道長約122公裡,水深50至60米,海底巖石堅硬合適建造跨海大橋,預計投資2000億工期為期10年。
中線方案一是從南日島到臺灣苗慄,通道長約128公裡,二是崇武至臺灣彰化,跨海通道長約168公裡,中線兩條線路均比北線方案更長,中線也具有自身的優勢,中線受臺灣山脈阻擋,無特大颱風水深40至70米,歷史無7級以上大地震,7級以下地震略高。
南線方案從金門經過澎湖列島到嘉義,通道全長174公裡,是三個方案中線路最長的方案,也是屬於高頻度地震帶,水深80至100米,南線的優勢在月終點處於嘉南平原中間位置,能夠快速連接臺灣彰化,雲林,嘉義,臺南等重要地區經濟效益最好。
據估計臺灣海峽跨海大橋造價約5000億人民幣,此前臺灣海峽平潭大橋已經全線貫通,這公路鐵路兩用大橋的建成,為未來連接臺灣打下很好的基礎。
三座跨海世紀工程你認為那個應該最先修建呢?修建後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什麼影響力呢?如此規模的超級工程你這麼看呢?歡迎你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