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條跨海隧道2023年竣工

2020-11-22 人民網

原標題:深圳首條跨海隧道2023年竣工

媽灣跨海通道工程示意圖。記者 廖萬育 通訊員 葉振峰 攝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11月19日公布了多個在建重點工程項目進展。記者從中獲悉,春風隧道目前已掘進超過1000米,而深圳首條跨海隧道——媽灣跨海通道也將於明年開始海底盾構掘進,並有望在2023年底竣工。

  春風隧道掘進已達1015米

  春風隧道是深圳「東進戰略」重點交通項目之一,西起濱河大道上步立交東側,與濱河大道對接,東至新秀立交。項目全長約5.08公裡,其中隧道長約4.82公裡。完工後,將實現濱河春風路段通行能力提升一倍,顯著緩解羅湖南部區域交通擁堵情況。

  目前,在位於濱河路下方的地底,在一個比五層樓還要高的隧道裡,一臺開挖直徑15.80米的國內最大泥水平衡盾構機正在進行施工。隧道掘成後,將分隔為上下兩層,其中下層行駛羅湖往福田方向車流,上層為福田往羅湖方向。這也是深圳首條「單洞雙層」的盾構法機動車隧道。

  市交通運輸局透露,春風隧道目前施工進展順利,其中盾構隧道段已盾構掘進1015.55米,完成28.2%﹔西側明挖隧道段,一期交通疏解綠化遷移、管線遷改,二期交通疏解蓋板,三期交通疏解盾構始發段主體結構均已完成,主體結構敞開段已完成80%﹔東側明挖段一期交通疏解綠化遷移完成,二期交通疏解完成90%。

  媽灣跨海通道2023年竣工

  媽灣跨海通道是深圳首條跨海隧道。工程起於南山媽灣大道與月亮灣大道相交處,穿越前海灣止於寶安區大鏟灣港區,終點與沿江高速大鏟灣收費站、西鄉大道相接。路線全長約8.05公裡,其中海底隧道1.1公裡。道路規劃等級為城市主幹路,雙向6車道,項目於2019年7月4日開工。

  市交通運輸局透露,目前前海段已完成盾構始發井支護結構,預計2021年春節前可完成盾構始發井土方開挖,計劃2021年7月開始海底隧道盾構掘進施工﹔而寶安段已完成盾構始發井支護結構施工、2公裡基坑支護樁、第一二期交通疏解道路施工。

  記者了解到,媽灣跨海通道作為我國首條超大直徑盾構海底隧道,將採用兩臺15.5米超大直徑盾構機雙向掘進。項目也將實施各類技術創新,包括應用北鬥樁基定位系統,對樁基工程精度進行全面控制,令施工精度和監測效率大幅提升。

  市交通運輸局稱,媽灣跨海通道工程將於2023年底竣工。項目建成後,將承擔起南山港區疏港功能,實現前海貨運與客運相分離,緩解疏港貨運交通給前海道路網絡帶來的交通壓力。同時可以釋放濱海空間,提升前海土地價值,提升前海的城市環境和景觀形象。

  沿江高速6.4公裡下沉改造完成方案設計審查

  市交通運輸局透露,沿江高速前海段與南坪快速銜接工程目前已完成方案設計審查,並取得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及寶安管理局、南山管理局、前海管理局關於方案設計的核查意見,目前正在開展核查意見的落實及完善設計方案。此外,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也已完成,擬於近期提交相關部門報審報批。

  據悉,今年3月中旬,深圳155個建設項目集中啟動,沿江高速前海段與南坪快速銜接工程納入其中。市交通運輸局介紹,該工程建設內容包含沿江高速前海段下沉改造、南坪快速銜接大鏟灣AB匝道、南坪快速銜接沿江高速CD匝道、前海主線收費站北移等四部分。其中,沿江高速下沉改造段全長約6.4公裡,設1座5060米的隧道,其中沉管隧道全長2310米。項目的實施對提升前海區域輻射力、深圳西部路網運行效率、前海城市新中心道路交通運行環境及前海城市新中心生態景觀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記者 肖晗)

(責編:劉淞菱、李語)

相關焦點

  • 高鐵有望直通海南島 瓊州海峽跨海隧道有望開建
    沉寂數年之後,在海南自貿區(港)建設的大背景下,擱置的瓊州海峽跨海交通工程問題又被重新提及。8月23日,21世紀經濟報導注意,瓊州海峽跨海隧道有望開建的消息,在市場發酵。
  • 93.66億深圳媽灣跨海通道:中鐵隧道局集團正面PK上海隧道股份!
    近年來,中國建了不少的隧道,其中,海底隧道最令人矚目。尤其是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其全長6.7公裡的海底隧道,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而在《日本最長、挪威最多、中國最……》一文中,基建通也給大家介紹了不少的海底隧道,其中有一條當時正處於規劃中的媽灣跨海通道,在去年12月份終於成功發布了中標信息:廣東省媽灣跨海通道(月亮灣大道-沿江高速)工程施工總承包中標公示,其中1標段由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拿下,中標價38.07億元,而2標段則由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斬獲,中標價55.59
  • 瓊州海峽跨海隧道方案初定 專家稱5年可建成
    據澎湃新聞12月12日報導,近日,廣東省政府發布的《廣東省高速公路2015年至2017年建設計劃及中遠期規劃》中提及,2018年以後開工建設瀋海高速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全長30公裡,預計投資1400億元。 12月10日,南海網援引海南省跨海辦相關負責人的話稱,國家有關部委仍在對瓊州海峽跨海工程進行前期的調研階段,項目還未立項,何時開工更未可知。
  • 我國三大海峽均有跨海隧道工程,規劃論證近30年仍未動工
    海峽是一個地理概念,是指夾在兩片陸地之間,聯繫兩個海或洋的水區,由自然形成,一般深度較大,水流較急。大多數海峽在經濟、戰略上都是重要的地區,而海峽交通更是十分重要,很多海峽有「黃金水道」「海上生命線」的稱呼。就我國的三大海峽來說,跨海通道的規劃與論證已經進行了近30年時間,但至今都未能開工建設。本期文章就為大家梳理這三大海峽隧道的規劃。
  • 中國打通又一跨海隧道!穿越8度地震區,院士直言世界級挑戰工程
    從珠江口伶仃洋海域的港珠澳大橋,到其原班人馬建設的深中通道,中國幾乎所有的大型跨海工程都集中在廣東境內,這裡見證了全球最為頂尖的橋梁修建技術和世界級難度的海底隧道挖掘。繼港珠澳大橋和深中通道之後,中國南方海域再次迎來了新的跨海工程——汕頭海灣隧道的全線貫通。
  • 澄邁道倫角或將用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連接大陸
    2002年,在海南召開討論會後,隧道局和十六局又專門展開了瓊州海峽通道研究,請錢七虎、石中恆、劉建航等6位相關領域院士為首的專家組研究討論,其中也包括橋梁專家。海南省的官員參與其中,之後提出東線、西線和中線三個隧道方案。  在2002年前後,受交通部委託,廣東省也展開了對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的調研。2007年4月,交通部在海口組織召開了該通道規劃研究報告專家評審會。
  • 中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跨海連接大連、煙臺
    世界上第一長的海底隧道青函隧道,位於日本,全長53.85公裡;世界上海底段最長的隧道英法海底隧道,耗資100億英鎊。隨著世界各國的科技和技術進步,好像都在努力建設海底隧道。當然我國也不例外,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斥資2600億,中國基建再次出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跨海連接大連、煙臺。
  • 廈門地鐵6號線 7600米跨海隧道上午順利貫通
    ■地鐵6號線(馬鑾灣片區段)集美島站至西濱路口站跨海盾構區間上午雙線貫通。臺海網5月13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今天上午9點30分,地鐵6號線(馬鑾灣片區段)集美島站至西濱路口站跨海盾構區間實現雙線貫通。
  • 春秋航空總部辦公樓工程開工,預計2023年竣工
    10月18日,春秋航空總部辦公樓工程在上海開工,預計2023年竣工。「下有隧道穿過,為了減少對地鐵10號線的影響,所以我們採取了一個類似像橋一樣的大跨度的結構形式來保證項目是無柱無樁落到地鐵的上空,同時也為業主提供了一個比較大跨度的無柱的使用空間。」
  • 中國又一跨海隧道全線貫通,打破多項世界紀錄!
    中國又一跨海隧道全線貫通,打破多項世界紀錄!細心的你是否發現了我國很多大型的跨海工程都修建在廣東境,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他們在修建的時候都打破了很多世界紀錄。當然除了這兩個跨海工程之外,我國廣東又修建了一個大型的跨海工程,這一個新的跨海工程就是汕頭灣隧道,有一部分的人可能知道我國汕頭灣隧道2011年的時候就立項要建設路了。
  • 世界級跨海甬舟鐵路開工 最長16.18公里海底隧道
    世界級跨海甬舟鐵路開工 最長16.18公里海底隧道2020-12-23 22:58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chenlinyan 做為全球公認的基建狂魔,中國即將挑戰下一個鐵路工程難題——12月22日,甬舟鐵路先行工程開工建設,這是一座世界級的跨海工程。
  • 我國跨海通道建設領域再創新紀錄!
    其中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即大連灣海底隧道完成首節沉管安裝,實現寒冷地區沉管隧道施工零的突破;深中通道完成E6管節安裝,世界最長最寬的鋼殼沉管隧道逼近千米大關,再創長度紀錄。專家表示,一南一北兩大超級工程同日完成關鍵節點,創造了我國乃至世界跨海通道建設領域的新紀錄,彰顯了我國在跨海通道建設中強大的綜合協調、資源統籌及科技創新實力。
  • 地下五層+水下三層——深圳探索特大型城市交通建設創新
    前方平靜的海灣下,深圳規劃了「路域地下五層+海域水下三層」的超級交通工程。連通寶安和前海的媽灣跨海通道已率先開工,兩臺超大直徑海底盾構機即將始發,從海底穿越前海灣打通深圳首條跨海隧道。
  • 全球十大跨海隧道,中國佔了五個,其中廈門就有兩個
    2020-12-10 10:37:50 來源: 小石快沉浮地 舉報   中國五大跨海隧道之一
  • 中國南方又一跨海工程,八千名工人全面復工
    在中國南端一望無垠的伶仃洋海域上,超過八千名建設工人從全國各地向此集結,距離港珠澳大橋僅40公裡的又一綜合性跨海大橋、海底隧道和人工島結合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這就是中國又一大型跨海基建項目——深中通道,其多項紀錄甚至超過港珠澳大橋。
  • 深中海底隧道2015年開工 南沙十幾分鐘到深圳機場
    南沙出發,有望十幾分鐘到深圳機場  深中海底隧道2015年開工,或有出口接入龍穴島;南沙港鐵路鐵定要建,萬頃沙熱盼「香港實驗區」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林 通訊員 穗實宣 圖/羊城晚報記者 艾修煜  貨櫃橋時效率(每小時處理的標準箱量)全國第一,最高峰每天處理2萬個標箱,排起來長達200多公裡……4月10日,羊城晚報記者來到南沙港實地調研
  • 渤海海峽有望10年內變通途 2600億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是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基金委設立的重點諮詢項目,項目組有工程院十幾個院士參與,參與單位包括北京交通大學、魯東大學、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等。B 全隧道方案,入口設在旅順、蓬萊此前曾有專家提出「先隧後橋」的方案。2012年在實地考察和各種會議的研究討論後,跨海通道正式否決了之前的方案,定為深埋的全隧道方案。
  • 煙大海底隧道20年
    作為會議文件的起草者,時任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的柳新華和三位同事提出在渤海海峽建一條跨海通道。 跨海通道研究進入第二階段 1993年9月,山東省在蓬萊召開了「跨海通道階段性課題研究」見面會。
  • 瓊州海峽公路鐵路合修跨海通道還遠嗎
    說到橋梁方面建設中國稱第二,可以說目前全球也沒有那個國家敢稱第一,中國有杭州灣跨海大橋,還有最近通車的港珠澳跨海大橋都是讓全球震驚的超級工程。 據悉瓊州跨海通道在建設上分為兩個方案,一是建造跨海大橋,二是建造海底隧道,全球還沒有超過20公裡長的海底隧道,目前我國有港珠澳大橋這樣的浩大工程,而在相關方面的技術和經驗相對比較豐富。 瓊州海峽最深處為114米,這樣的深度要比港珠澳大橋所處的海灣要深,並且有惡劣的地質條件,也有不可預測的湧流和風速等。
  • 首個「八車道」海底隧道,難度超過港珠澳大橋
    我國這些年製造的超級工程數不勝數,甚至在每個國家都留下了腳印,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又一超級工程!首個「八車道」海底隧道,難度超過港珠澳大橋。長約6.8公裡、雙向8車道、時速100公裡、設計使用壽命100年,又一座超級隧道正在伶仃洋形成。這是正在建設的超級大工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也是世界首次使用的雙向八車道超寬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比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長1.2公裡,寬兩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