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報、中國基建報、中國工程報預測未來10年中國十大超級...

2020-11-22 騰訊網

11月12日,由《中國建築報》、《中國基建報》、《中國工程報》三家建築行業領先報業聯合發布「未來10年中國十大超級工程」白皮書。三家報業在綜合中國基建發展現狀和前景,結合香港大學建築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建設及環境學院36位教授的誠摯意見後,甄選出「未來10年中國十大超級工程」。

今天,我們向廣大讀者介紹這「未來10年中國十大超級工程」中的前五座。下一期,我們將繼續介紹這十大超級工程的後五座。

1 川藏鐵路

川藏鐵路(Sichuan-Tibet Railway)是中國境內一條連接四川省與西藏自治區的快速鐵路,呈東西走向,東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線路全長1838千米,設計速度160至200千米/小時。 這是中國國內第二條進藏鐵路,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幹線鐵路之一。

川藏鐵路採用興建新線與合併舊線的方式修築,分期分段建設運營;拉林段與成雅段於2014年12月開工建設;雅林段於2020年11月開工建設 。2018年12月28日,川藏鐵路成雅段開通運營。2020年4月7日,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全線47座隧道全部貫通。2020年11月8日,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開工建設。

川藏鐵路工程需要面對崇山峻岭、地形高差、地震頻發、複雜地質、季節凍土、山地災害、高原缺氧以及生態環保等建設難題。集合了山嶺重丘、高原高寒、風沙荒漠、雷雨雪霜等多種極端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徵,被稱為「最難建的鐵路」。

川藏鐵路作為繼青藏鐵路之後的第二條進藏「天路」,沿途穿越的是我國乃至全世界山脈峰嶺最密集的地區,從成都到拉薩線路需「穿七江過八山」,累計爬升高度達到1.4萬米,其地質構造之複雜,地形地貌之多樣,地表起伏之落差,起伏波折之繁多,修建難度之大世所罕見。《中國基建報》總編沈雲峰先生點評川藏鐵路工程為「當之無愧的世界基建之巔、毫無爭議的未來10年中國十大超級工程」。

2 南水北調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性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東線工程起點位於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中線工程起點位於漢江中上遊丹江口水庫,供水區域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個省(市)。

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區涉及人口4.38億人,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幹線總長度達4350公裡。 東、中線一期工程幹線總長為2899公裡,沿線六省市一級配套支渠約2700公裡。

2012年9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移民搬遷全面完成。南水北調工程主要解決我國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淮海流域的水資源短缺問題,規劃區人口4.38億人。共有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聯繫,構成以「四橫三縱」為主體的總體布局,以利於實現中國水資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合理配置格局。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一期)已經完工並向北方地區調水。西線工程尚處於規劃階段,沒有開工建設。截至2020年6月3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已經安全輸水2000天,累計向北輸水300億立方米,已使沿線6000萬人口受益。

《中國工程報》執行總編宋家明先生認為,「南水北調工程」是未來10年中國最重要的民生基建工程,將極大程度解決北方缺水問題,提升水資源的配置效率,使中國北方地區逐步成為水資源配置合理、水環境良好的節水、防汙型社會。

3 粵港澳大灣區集群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英文名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縮寫GBA) 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個珠三角城市組成,總面積5.6萬平方公裡,2018年末總人口已達7000萬人,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按照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 。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並稱為世界四大灣區 。

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要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大灣區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區域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對周邊地區的引領帶動能力進一步提升;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中國建築報》總編榮譽增先生認為,與全球其他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仍有著極為廣闊的成長空間,它是代表中國參與世界灣區大角逐的耀眼新星。

4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於1992年首次提出,其最初構想是:從山東蓬萊經長山列島至遼寧旅順,以跨海橋梁、海底隧道或橋梁隧道結合的方式,建設跨越渤海海峽的直達快捷通道。2013年7月,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戰略規劃研究項目完成並上報國務院。2019年5月,在2019年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表示,渤海灣跨海通道的內部研究已到關鍵節點,課題組已完成通道方案的戰略性規劃研究報告並已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初步估算項目資金3000億元。截至2019年,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已納入《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綱要》以及山東省「十三五」發展規劃、《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2018-2035)》等多個國家和地方文件中。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課題組設計的方案是跨渤海灣大通道,在山東蓬萊至遼寧旅順之間修建渤海海峽跨海公路和鐵路兩用通道。據悉,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投資巨大,前期研究按公路、鐵路雙通道計算,總投資約2000億元—3000億元,投資規模堪比三峽工程。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成將極大便利東北地區特別是遼寧省與東部和東南沿海省份的交流,深化與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合作,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區域發展戰略,對東北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將發揮重要推動作用。《中國建築報》總編榮譽增先生分析指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工程的建設,將使環渤海由原來的「C」形環繞運輸變為「I」形直達運輸,渤海經濟圈與膠東乃至長三角經濟圈緊密結合,對東北振興、中國經濟的再騰飛意義重大。直接受益的就有東三省、山東、江蘇、上海、浙江、廣東、海南、廣西等10個省市自治區。

5 新藏鐵路

新藏鐵路(Xinjiang-Tibet Railway),是規劃中的連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和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鐵路線路,線路北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葉城站,南至西藏自治區拉薩站 。新藏鐵路預計在2026-2030年開建,2045年前建成。

新藏鐵路,南段為拉日鐵路,是規劃中的連接喀什地區和拉薩市的鐵路線路,線路北起喀什地區葉城站,南至西藏自治區拉薩站,全長2000千米。其中和田至日喀則拉孜段全長1600千米,西藏自治區境內1340千米,為單線電力牽引鐵路,預計總投資960億元。而日喀則到拉薩的鐵路已在2014年修建完工。2018年11月,新藏鐵路和田至拉孜段被列入《西藏自治區中長期(2021-2030年)鐵路網發展規劃》。

新藏鐵路的修建難度很高,途徑世界聞名的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岡底斯山、喜馬拉雅山脈,預計全線要穿越十幾處冰達坂、幾十條冰河、沿途橫臥著逾千公裡的荒漠戈壁、永凍土層和常年積雪的崇山峻岭、人跡罕至的羌塘草原及上百裡的無人區,全線的海拔在預計在4500米以上,沿線冬季氣溫達零下40℃,氧氣含量只有內陸地區的44%。

《中國建築報》總編榮譽增先生認為,新藏鐵路未來的建成,將會成為連接新疆和西藏的重要交通要道、中國西北和西南地區的鐵路大動脈,對於加強新疆和西藏經濟、文化、旅遊等方面的交流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於西藏阿里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有重要意義。

《中國基建報》20201113 01版 頭版聚焦

相關焦點

  • IDC發布2021年中國ICT市場十大預測
    IDC從全球及中國視角共同分享了組織面臨新業務需求所需的新能力、新運營和優先事項——IDC 2021年中國ICT市場十大預測。並從四個未來發展的大方向:環境驅動、適者生存、加速成長和重構未來詳細解讀了未來中國ICT市場十大預測。根據IDC的最新預測,2021年中國ICT市場(含第三平臺與創新加速器技術)規模達到7,111億美元,將比2020年增長9.3%,恢復到疫後相對高速的增長。2021-2024數位化轉型總支出將達到1.5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17%。
  • 《中國機械工程報(英文版)》新媒體部部長 張強
    《中國機械工程報(英文版)》通過設立《中國科學家》欄目,將我國科學家在國外發表的文章在不同平臺進行展示。平臺方面,基於微信公眾號、電子刊、網站平臺,關注論文推薦、增值出版、科技論文寫作等。服務方面,從現在的以期刊為中心逐步轉化為「期刊+服務」模式,建立了JME學院,在這個學院下面進行學術活動、動畫設計、學術直播等一系列服務。
  • 神預測!中國超級計算提前半個月預測了美國的寒潮
    氣候變化莫測,一直以來想要確保氣象預測的準確性實屬困難。但是,伴隨現代超級計算機的誕生讓過去的不可能成為了可能!事實證明,現代的超級計算機可以相當準確地預測極端天氣災難,至少技術上可以。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氣象學家稱,一股北極渦旋在1月分裂成兩個環流,形成了兩股冬季風暴,14日和16日接連橫掃美國中部和南部地區。
  • 全球及中國超級電容器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8版)
    2.3.1 中國超級電容器 主要應用領域銷量及增長情況    2.3.2 中國超級電容器 銷量及增長率(2013-2018)第三章 主要地區超級電容器 現狀與未來趨勢預測  3.1 全球主要地區超級電容器 現狀與未來趨勢預測    3.1.1 全球超級電容器 主要地區對比分析2013-2025年
  • 「泰禾「運河岸上的院子」入圍「中國十大超級豪宅」
    3月29日,世界企業家集團、世界地產研究院和《總裁》雜誌聯合編制的2013年《世界10大超級豪宅》和2013年《中國10大超級豪宅》排行榜發布。中國10大超級豪宅中,泰禾集團打造的「運河岸上的院子」位居北京榜首,除該項目之外,盤古大觀和財富公館.御河城堡也入榜。 據悉,「運河岸上的院子」是十大豪宅中唯一的中式別墅項目。
  • 2020-2024年中國銻行業投資的分析預測
    2017-2019年中國銻產量數據分析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對中國銻業產量數據分析如下:一、2017-2019年全國銻產量分析2019年1-12月,全國銻累計產量為24.06噸,同比增長了25.6%。
  • IDC發布2021年中國製造業10大預測
    在此嚴峻的外部挑戰之下,中國政府出臺了「新基建」、「雙循環」等政策,以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助推製造業復甦。我們也可以看到,在疫情新常態下,一批新業態、新模式應運而生,並從根本上顛覆傳統的工作模式、生產模式以及未來商業模式。
  • 全球需求降中國卻增近7% 波音預測未來20年中國需8600架新飛機
    波音預測未來20年中國需要逾8600架新飛機往年,波音、空客、中航工業、巴航工業等航空製造商在7、8月份會發布航空市場需求預測,這些報告聚焦不同機型飛機在不同區域市場的需求變化,雖數據略有出入,但各家製造商對未來20年的民航需求大體上劃了一條平緩的增長曲線。不過,今年的情況有點不一樣。
  • 中國潔具衛浴十大品牌排行榜預測有哪些?
    衛浴秀中國衛浴預測10,目前是世界著名的衛浴製造商,享有世界十大衛浴製造商的美譽。3、惠達衛浴惠達衛浴成立於1982年,它屬於在中國規模較大,以及相對較長的一個衛浴家居企業的歷史。總部在唐山惠達陶瓷城,員工企業總數近萬人,衛浴商品信息種類已經超過中國兩千多種。
  • 分析機構發布2021年中國PC市場預測:筆記本屏幕日益大屏化
    1月7日消息,行業分析機構IDC近日發布2021年中國PC市場十大預測,指出該市場今年有望實現10.7%的增長。回顧2020年的中國PC市場,IDC指出,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PC市場同比下降28.1%, 但之後的三個季度同比增長分別都在10%左右。
  • 2014年中國十大絕緣子避雷器公司排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絕緣子避雷器製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121家,比上年增加11家;實現銷售收入174.95億元,同比增長30.06%;實現產品銷售利潤21.11億元,同比增長29.88%;利潤總額為10.13億元,同比增長22.15%。
  •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2014年中國十大汽車模具公司排名
    2011年,為保證我國模具製造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中國模具工業協會頒布了《模具製造行業「十二五」規劃》,用以指導行業未來發展。  目前,中國模具行業產值超過千億元,汽車行業作為模具行業的主要應用下遊之一,中國約有1/3模具產品為汽車行業服務。一般情況下,製造一輛普通轎車本身便需要約1500個模具,當中有接近1000個的衝壓模具和超過200個的內飾件模具。
  • 全球及中國超級電容器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
    《全球及中國超級電容器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版)》是目前超級電容器領域最專業和最全面系統的深度市場研究報告。  《全球及中國超級電容器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版)》首先介紹了超級電容器的背景知識,包括超級電容器的相關概念、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產業概述,國際市場動態分析,國內市場動態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分析及經濟形勢對超級電容器行業的影響,超級電容器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超級電容器產品技術參數,生產工藝技術,產品成本結構等;接著統計了中國主要企業超級電容器產能
  • IDC發布202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十大預測,認為企業需要充分掌握相關...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2月17日消息,國際數據公司IDC諮詢近日發布《IDC FutureScape: 全球機器人 2020 預測——中國啟示》,報告中介紹了全球機器人行業2020年的十項預測以及中國啟示,並提供了在2020年至2025年期間行業終端用戶技術買家對於技術發展路線所需要考慮的行動指南
  • 波音預測:中國市場未來20年需要8600架新飛機
    波音預測未來20年中國將需要8600架新飛機。波音中國提供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呼濤)波音公司12日在北京發布預測顯示,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挑戰,中國仍具有潛力成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場,中國的航空公司未來20年將購買8600架新飛機。波音發布的2020年《中國民用航空市場展望》報告預測顯示,疫情之後中國民航市場將強勁復甦。
  • 東吳宏觀:如何預測中國未來十年股債收益率?
    這一收益率水平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收益率平均水平相當,在經濟增速佔優的背景下,中國股市的收益率預測水平並沒有明顯偏高,主要在於1)股息率偏低,2)淨股票發行稀釋了股東回報,3)當前估值水平與歷史均值水平(過去10年)相當,沒有明顯偏低。
  • 杜拜擬建水下豪華酒店 盤點中國十大超級豪宅
    杜拜擬建水下豪華酒店 盤點中國十大超級豪宅 房天下綜合整理
  • 中國——早熟的超級力量
    《外交事務》雜誌曾經專門就此組織關於中國的辯論(The Great China Debate),邀請作者和一些知名的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圍繞「中國能否主導全球經濟」進行辯論。 具有跨語境文本分析價值的是,這本書在第一時間被翻譯到中文世界時,其原來奪人眼球的書名被「韜光養晦」地改成了《大預測:未來20年,中國怎麼樣,美國又如何?》(中信出版社2012年4月版)。
  • 專家:中國崛起勢不可擋 2023年將成超級大國
    中國真的會在十年之內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嗎?中國的周邊局勢又將走向何方?中國的外交策略正在發生哪些調整?繼續堅持不結盟原則會幫助中國崛起嗎?  帶著這一連串的問題,《中國經濟周刊》日前獨家專訪了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閻學通,請他為我們解讀中國乃至世界的未來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