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2月4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展示國旗的照片。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全景相機環拍成像,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此外圖像上方可見已完成表取採樣的機械臂及採樣器。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20年,中國航天再一次開啟「超級模式」,成功實施了以嫦娥五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部署完成並面向全球提供服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奔向火星為代表的航天任務,一系列航天重大事件有力推動航天強國建設,引發全球關注。
2020年,國際航天界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發展成績仍然可圈可點,「隼鳥2號」任務使人類首次獲得小行星地下物質樣本,載人龍飛船成功發射正式開啟商業載人航天,「星鏈」低軌網際網路星座大規模部署等航天事件廣受關注。同時,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北鬥全球組網工程和火星探測器發射均入選年度世界航天十大新聞,顯示出中國航天在世界航天領域已佔據重要地位。
作為我國航天領域唯一公開發行的權威行業媒體,中國航天報社至今已經連續舉辦8次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在業內具有廣泛影響力和權威性。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新華社記者 胡喆 攝
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新華社發(屠海超 攝)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5月8日13時49分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汪江波攝)
附: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
1.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2.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星座部署完成
3.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奔向火星
4.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取得圓滿成功
5.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6.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定點,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
7.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
8.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返回
9.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
10.三型火箭成功發射,我國商業航天發展喜人
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1.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
2.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3.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星座部署完成
4.美國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商業載人航天正式開啟
5.阿、中、美分別成功實施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
6.美國「星鏈」低軌網際網路星座大規模部署
7.美國任務擴展太空飛行器首次為衛星成功延壽
8.美歐太陽軌道探測器成功發射
9.伊朗新火箭成功發射首顆軍用衛星
10.俄羅斯聯盟MS-17飛船創造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最短時間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