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建立植物園網絡保護92種瀕危植物
本報訊 據德國聯邦自然保護局網站報導,德國生物多樣性計劃啟動的德國野生植物保護二期項目將建立全國植物園網絡,保護德國92種瀕危植物物種。項目獲得了聯邦環境部420萬歐元的資助,由聯邦自然保護局管理。 德國野生植物保護二期項目的實施採取3個步驟。
-
賀文香英女士主編《珍稀瀕危木本植物綜合保護》著作出版發行
《珍稀瀕危木本植物綜合保護: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中國項目實踐(2010-2020)與展望》由中國林業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綠會融媒編輯榮幸地獲贈並拜讀了這本最新出版的植物學著作,誠致祝賀!植物是生態系統第一生產者,幾乎是生態系統中能量及有機物質的最初來源。
-
現有紅樹林將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我國紅樹植物50%處於珍稀瀕危...
自然資源部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但37種紅樹植物的50%處於不同程度的珍稀瀕危狀態,仍面臨著生境退化、生物多樣性降低等突出問題。 紅樹林是由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喬木或灌木組成的溼地木本植物群落,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統,在淨化海水、防風消浪、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享有「海岸衛士」「海洋綠肺」等美譽,也是珍稀瀕危水禽重要的棲息地。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溼地管理司司長吳志民表示,我國紅樹林總面積偏小。全世界紅樹林面積約1500萬公頃,我國紅樹林面積僅佔全球的0.2%。
-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2020-08-31 華南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8月31日,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任海主編的《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
-
海口紅樹林紅樹植物23種 佔據全國紅樹植物種類97%
而中國原分布真紅樹植物種類有24種、半紅樹植物12種。東寨港現有真紅樹植物23種、半紅樹植物12種,佔據了全國紅樹植物種類的97%。 東寨港的魚類有103種,除螃蟹和蝦外,現已調查記錄到的軟體動物有115種。
-
中國蘇鐵屬植物的遺傳多樣性和保護研究獲進展
中國蘇鐵屬植物的遺傳多樣性和保護研究獲進展 2017-04-13 昆明植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其中,近63%的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我國西南地區及中南半島是現代蘇鐵科植物兩大分布中心之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龔洵研究組一直致力於蘇鐵屬植物的系統發育和保護生物學的研究,並結合地質活動和氣候變遷探討其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的起源、演化,為其有效保護提供理論依據。
-
原生延藥睡蓮現身三亞 將助力熱帶睡蓮新品種培育
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延藥睡蓮很早就已發現,在中國植物志已有記述,武漢植物園的倪學明、趙家榮、徐上銘等也曾採過種子播種繁殖。延藥睡蓮的雄蕊由花絲、花葯和頂端的附屬物構成。在他的睡蓮屬植物亞屬分類中,延藥睡蓮被稱為三體雄蕊睡蓮亞屬,是睡蓮屬植物從原始的片狀單體雄蕊進化到最高兩體雄蕊的中間類型。在近百年來的世界睡蓮育種中,全世界人工雜交育成的數以百計的熱帶睡違栽培品種,親本大多來自海南延藥睡蓮。
-
保護植物多樣性 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中國紅樹林
海南三亞鐵爐港的正紅樹(Rhizophora apiculata)植物群落廣東湛江特呈島的白骨壤林(Avicennia marina)海南東寨港的海蓮林(Bruguiera sexangula)紅樹植物對環境的適應性為了適應潮水浸淹、高鹽、缺氧的海岸環境,紅樹植物形成了特殊的適應對策
-
中國將加大對珍稀植物物種進行遷地保護的力度
所謂遷地保護,是指在異地模擬所保護物種的生存環境,包括海拔、溼度、光照、土壤等,以達到保護目的。黃宏文說,面對目前世界植物資源趨減的嚴峻形勢,利用植物園對植物進行遷地保護正成為植物資源保護的主要途徑之一,越來越受到國際保護組織和各國政府的重視。
-
植物多樣性保護:尊重每一種生命
從2008年發布實施首個國家級植物保護戰略至今,中國在保護豐富多樣的植物資源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成就與挑戰並存中國政府非常重視植物保護工作,積極響應《全球植物保護戰略》(GSPC),並制定和發布了《中國植物保護戰略》(2011-2020)。
-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成立
他說,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的成立將對中國野生植物特別是蕨類植物的保育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感謝國家林業局對中國蕨類植物保育工作的支持,植物所有悠久的蕨類植物研究歷史和積澱,作為掛靠單位,將全力支持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的工作。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趙勝利宣讀了民政部的登記通知書,宣讀了組成建議名單並獲得代表一致通過。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秘書長臧春林宣布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成立。
-
青海首次發現這種瀕危保護植物
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蘭科植物專項調查中經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羅毅波研究員鑑定,確認為陰生掌裂蘭,是青海新記錄。2012年7月在選擇祁連山前期研究基地時已發現該物種,當時認為是寬葉紅門蘭。蘭科植物為單子葉植物,是被子植物最大的科之一,具有重要的觀賞、藥用、科研、保育等價值。
-
這片溼地發現水蕨新物種,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邢氏水蕨 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基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等級評估標準被列為易危物種據了解,邢氏水蕨目前為海南獨有物種,數量較少,對研究海南生物的多樣性和生態環境有重要的意義。邢氏水蕨。採樣中發現新物種逐一比對進行基因測序去年年初,上海辰山植物園開展全國範圍內的水蕨植物研究,副研究員鄭希龍在海口羊山溼地對水蕨植物進行了採樣。「經過觀察發現,在海口採樣的水蕨和其他水蕨有明顯的不同。」上海辰山植物園研究員嚴嶽鴻說,水蕨屬系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隸屬於鳳尾蕨科水蕨亞科,常成片漂浮於湖沼、池塘、河溝中。
-
植物大數據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變化監測等具有重要意義——
在資訊時代的大背景下,將植物等生物資源的標本數位化,是世界各國相關科學領域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數位化獲得之後就是大數據。有了大數據,就可以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更權威的數據支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工程師劉慧圓說。 標本數位化的主要內容是採集照片和提取標本信息。
-
海口發現海南獨有物種——邢氏水蕨 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此次發現的地點為海口羊山溼地,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基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等級評估標準被列為易危物種。據了解,邢氏水蕨目前為海南獨有物種,數量較少,對海南生物的多樣性和生態環境有重要的意義。邢氏水蕨為橫走莖。
-
重慶珍稀瀕危植物 你如見了,請予珍惜
縉雲黃岑 是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重慶市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一批,也是國際保護公約規定的保護物種之一,僅分布於縉雲山海拔530米至750米的局限區域,為重慶特有極小種群瀕危植物也是我市8個極小種群植物之一。崖柏 曾被認為是已滅絕的3種中國特有植物之一,但1999年在城口被重新發現。2003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重新將其評為極危物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珍稀瀕危植物知多少?
蘇鐵科植物由於受到過度挖掘,野外資源已經瀕臨滅絕,僅在某些植物園有就地保護的海南蘇鐵居群。 其次,生境退化導致災難性滅絕。由於氣候變化劇烈,雨季推遲,雨量減少,導致海南島山地雨林面積急劇收縮,蔭生蕨類應當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指針,從前大量分布的膜蕨科植物現在分布面積銳減,自然更新存在較大困難。 「亞龍灣過去常見的海檀木和橙花破布木現在已多年找不到,估計已絕跡。」
-
海南周刊|海漂植物「物語」:西沙植物從何而來?
瀕危紅樹植物紅欖李。例如,在臺中的科博館植物園,園區中的棋盤腳常因冬季東北季風來襲而受寒害侵襲、枯萎,更別說是繁殖下一代。 海漂植物保護: 3種瀕危紅樹的拯救 海漂植物誰來保護?由於往往生存在作為開發熱點的海岸帶附近,其中有部分海漂植物處於瀕危狀態,需要加強保護,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紅樹林。
-
三亞封存600公斤錘頭鯊 將加強海洋野生動物保護力度
新華社三亞4月9日專電(記者鄭瑋娜、王軍鋒)4月9日,網友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發布圖文稱,三亞水產碼頭當街低價售賣近百條瀕危鯊(學名:雙髻鯊),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 當日,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接到相關舉報後,第一時間派出工作人員到現場進行調查。目前,該局工作人員已將查獲魚類進行封存,對相關涉事人員進行筆錄。
-
中國海龜保護聯盟成立 海龜將成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中青在線三亞5月23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任明超)5月23日是世界海龜日,國家有關部門在三亞舉行了海龜保護宣傳活動,在海棠灣宣布成立中國海龜保護聯盟,放生海龜,聘請演員劉燁擔任公益大使。該活動由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和漁業廳主辦、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承辦,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國家海關總署緝私局、中國海警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單位25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