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三亞5月23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任明超)5月23日是世界海龜日,國家有關部門在三亞舉行了海龜保護宣傳活動,在海棠灣宣布成立中國海龜保護聯盟,放生海龜,聘請演員劉燁擔任公益大使。
該活動由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和漁業廳主辦、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承辦,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國家海關總署緝私局、中國海警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單位25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在大會上發表了主題為「保護海龜,關愛海洋」的講話。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授予劉燁「中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公益形象大使」稱號。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崔利鋒在大會上宣布了中國海龜保護聯盟成員單位名單。
大會通報了2017年海龜專項執法情況,併集中放生了一批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四省近期救助、罰沒的海龜,並在其中5隻海龜身上安裝了衛星追蹤定位器,以便為日後的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海龜放生活動後還舉行了罰沒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物種製品銷毀活動,集中銷毀了一批海南、廣東、廣西、福建、四省近期罰沒的紅珊瑚、硨磲、綠海龜、玳瑁、海馬、皇冠螺、鸚鵡螺、虎斑寶貝等保護物種製品及標本6000餘件,總重量近40噸。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政府一直以來都在呼籲和加大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及執法力度,今年初以來累計出動執法人員5萬餘人次,查獲救護活體海龜28隻,行政處罰案件12起,移交司法機關案件3起。正在修訂的國家保護動物名錄已經把海龜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提升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受人類活動影響,世界上全部七種海龜目前都有滅絕風險。中國於1988年將在中國水域能夠發現的五種海龜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所有對於海龜的抓捕,購買,出售,運輸,持有和使用都是違法行為。
據介紹,海龜非法貿易依然存在。近年來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珊瑚礁三角區滋生了幾條主要面向中國的走私網絡。非法交易大多發生在中國南海以及中國與越南的邊界。儘管各相關國家的政府部門加大了打擊非法貿易的力度,但是在高利潤的驅使下,仍然有很多中國和東南亞漁民和商家從事海龜非法貿易。2017年廣東、廣西、海南和福建四省市共罰沒綠海龜和玳瑁製品2000餘件。
除了將海龜列為國家保護動物和打擊非法貿易,我國還建立了一些海龜棲息地自然保護區來保護海龜的築巢地,例如廣東省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海南省三沙市七連嶼海龜保護站。三沙七連嶼保護站自建立以來,已經成功將海龜巢穴從2014年的52個提高到2016年的152個。這些保護區對於海龜種群的延續有著重要的意義。
2017年曾有機構對北京、上海、廣州、北海和三亞的1500名消費者的一項調查顯示:17%的受訪者曾經購買過海龜製品,22%的受訪者表示未來有可能購買;大部分人購買海龜是因為喜歡其優美的外觀;而只有57%的受訪者明確知道在中國購買海龜是違法行為。此外,調查還發現21%的受訪者在境外購買過海龜製品,54%的人表示曾被導遊或旅行團推薦購買海龜製品,35%的人在網上旅遊攻略中讀到過相關信息,很多的中國遊客不知道攜帶海龜製品入境是違法行為,這類情況在海龜製品管制不嚴格的旅遊國家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