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歷程及展望

2020-12-03 中國水產養殖網

中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歷程及展望

2019-10-24 09:4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        瀏覽量: 3743 次 我要評論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漁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產業,是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漁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變革和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在保障農產品供給和國家食物安全、增加農民收入和農村就業、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世界漁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為回顧70年來我國漁業發展歷程和經驗,展示取得的輝煌成就,近期我們邀請有關領導,圍繞「中國漁業70年」這一主題,談發展歷程,談成就亮點,談經驗啟示,談個人經歷,有關文章將陸續發出。

我國海域遼闊,江河湖泊眾多,為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空間和生存條件。受獨特的氣候、地理及歷史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水生生物具有特有程度高、孑遺物種數量大、生態系統類型齊全等特點。我國現有水生生物2萬多種,在世界生物多樣性中佔有重要地位,據統計,我國分布的4000餘種脊椎動物中,有超過70%屬於水生野生動物。同時,中國水生野生動物中還包括有大量珍稀種和特有物種,例如與恐龍同時代的海龜、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大鯢、素有長江微笑天使之稱的長江江豚、被東南沿海漁民視為媽祖象徵的中華白海豚等。這些物種從很早就開始被人們熟悉和熱愛,為人民群眾提供了物質和精神財富,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1949年建國時,我國經濟根基還比較薄弱,迫切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完成國民財富積累。這段時期,各種豐富的水生野生動物資源成為寶貴的食物來源,為我國群眾提供了大量優質動物蛋白,一些珍貴品種還作為名特優產品出口海外為國家換來了寶貴的外匯。例如,鱘鰉魚曾經作為高價值的經濟水產品被大量捕捉,大鯢直到上世紀7、80年代還在被大量出口,成為國家出口創匯的重要品種。在這一時期,我國水生野生動物資源還比較豐富,社會上對水生野生動物資源還處於利用為主的階段,保護意識不強,「魚就是用來吃的」是這一階段的普遍認識。由於早期過度的資源利用和人類活動對水生野生動物野外棲息環境的損傷與擠佔,以及缺乏有效的保護管理措施,許多水生野生動物資源出現嚴重衰退,部分物種甚至走向滅絕的邊緣。

上世紀80年代,我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實現重大突破,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法律法規體系的建立。1986年,《漁業法》頒布實施,提出要對白鱀豚等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頒布實施,提出要全面加強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第一次將「水生野生動物」一詞確定為「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與漁業法規定的經濟物種實行區別管理,同年又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超過70種水生野生動物列入名錄實行嚴格保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得到不斷加強。
1994年,《自然保護區條例》頒布實施,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成為我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一項重要抓手。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我國已經建立各級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200餘處,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3處,省級自然保護區50餘處,保護了超過500萬公頃的水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和超過70%的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物種。1993年和1999年,《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和《水生野生動物利用特許辦法》先後頒布出臺,對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管理,特別是規範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各項法律法規的出臺,為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除了加強制度建設,我國還積極支持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學研究,許多物種的生物學習性和生理特性被摸清,特別是大鯢、鱘鰉魚、淡水龜鱉等一系列珍貴瀕危物種的全人工繁育技術陸續得到突破,並已形成相當規模。通過發展人工繁育,極大地緩解了水生野生動物野外種群壓力,同時人工繁育個體還能通過放歸野外等方式修復野外資源,反哺野生動物保護。另外,對野生動物適當的、科學利用,還解決了一大批民眾的就業問題,成為農民增收,解決並改善當地生計和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比如我國的鱘鰉魚養殖產業,產業規模為全球第一,2018年養殖產量就達11萬噸,魚子醬產量80噸以上,直接就業人員近20萬人。還有大鯢養殖產業,自2007年仿生態養殖大鯢技術成熟後,帶動一大批山區農戶參與養殖,並已成為部分農民家庭生活的重要經濟來源,極大地提高當地農民的收入水平。可以說,我國在通過人工繁育保護野生動物方面,取得了成功經驗,探索出了一條保護野生動物的可行之路。

進入21世紀之後,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全社會保護意識不斷提高,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也取得了長足發展。2006年,國務院頒布了《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將加強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和開展增殖放流確立為國家行動,成為各級政府關注的重要工作。特別是&nbsp2017年,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正式頒布生效,意味著我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進入了全新階段。幾年來,農業農村部會同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精神和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要求,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保護工作;進一步強化建章立制,先後啟動十餘項水生野生動物保護配套法規規章和制修訂工作,水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價值評估辦法、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水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等法規規章陸續出臺,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制度體系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加強水生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管理,推動新建或升級自然保護區,依法劃定一批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漁業主管部門與公安、海關、海警等執法單位密切合作,多次開展專項聯合執法,查處了一批違法犯罪行為;利用水生野生動物科普宣傳月、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等節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起到了良好的科普教育效果;加強對水生野生動物旗艦物種的重點保護管理,針對中華鱘、長江江豚、中華白海豚、海龜、紅珊瑚、大鯢等重點物種出臺專門的保護管理要求,發布《中華鱘拯救行動計劃》《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中國海龜保護行動計劃》《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等物種保護國家行動計劃,對不同物種及相應的生境實施不同的保護措施。為使國家物種保護行動計劃有效實施,並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在農業農村部的指導下,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牽頭,聯合參與相關物種科研科普、保護執法、社區宣傳服務等行政、執法、科研、科普、教學、保護救護、NGO等組織、愛心企業及志願者組成物種保護聯盟。先後成立了中華鱘、長江江豚、中華白海豚、斑海豹、海龜等五個物種的保護聯盟,五個物種保護聯盟自成立以來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實踐證明,成立保護聯盟、為各方力量搭建溝通協作的平臺,是保護旗艦野生動物物種的一項非常有效的舉措,對物種保護工作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已近取得了很多成就,已經初步形成保護優先、規範利用、嚴格監管的管理格局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人類活動仍在不斷侵佔水生野生動物野外棲息環境,過度捕撈、環境汙染、工程建設等仍在不斷對水生野生動物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傷害;雖然社會保護意識已經得到普遍增強,但違法捕捉、利用水生野生動物的情況仍時有發生;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有待進一步規範,保護和利用之間的關係還需要進一步協調,以上都是未來主管部門應當重點研究解決的問題。可以肯定的是,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已經得到全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支持,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水生野生動物保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筆者相信,中國的水生野生動物事業一定會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借著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東風,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為建設美麗中國做出更大貢獻。

(出處: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nbsp作者:李彥亮&nbsp&nbsp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會長,原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農業部漁業局副局長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本報記者 文波 攝本報訊 為進一步加強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規範馴養繁殖秩序,加快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水生野生保護動物資源,11月16日至12月11日,廣東省漁政總隊中山支隊以「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開展新一輪的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11月24日上午,記者隨執法人員先後來到港口鎮西九龍龜業養殖場及石岐區碧湖西街的一個家庭養龜場。
  • 四川明確水生野生動物保護 嚴格水生野生動物審批管理
    19日,記者從四川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四川有18個依法人工繁育或經營利用的水生野生動物品種,全省辦理水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的養殖場有558家,主要養殖雜交鱘、胭脂魚、大鯢、中華鱉等;辦理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
  • 地球的一半|被忽略的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和割裂的管理
    中國政府在緊急公眾衛生事件下積極響應民眾呼聲。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稱《決定》),迅速推動了我國野生動物保護修法立法的進程。然而這個《決定》被有些人認為「太嚴格」、「一刀切」。
  • 甘肅20種水生野生動物納入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新華社蘭州9月20日電(記者朱國亮)甘肅省農牧廳2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第二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加強對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    甘肅省此次公布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全部是水生野生動物,共20種。
  • 四川明確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範圍 嚴格人工繁育審批管理_新聞_中國...
    中新網成都3月19日電 (陳選斌)記者19日上午從四川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新聞發布會獲悉,目前四川有18個依法人工繁育或經營利用的水生野生動物品種。
  • 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啟動 江豚比熊貓珍貴
    昨天上午,由杭州市農業局和市科協主辦的「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在蕭山湘湖邊啟動。在現場,記者看到了許多水生野生動物標本,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鸚鵡螺、庫氏硨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江豚、大鯢(娃娃魚)、蠵(xī)龜、玳瑁、山瑞鱉、海豹及鯨、海豚等十多樣標本。
  • 安康:深入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
    11月21日,安康市漁業生產工作站聯合漢濱區農業農村局、安康交通廣播電臺等單位,在安康天一海洋館開展了水生野生物保護科普宣傳活動,旨在進一步加大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共建美麗和諧家園的良好氛圍。
  • 我市開展今冬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行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遼寧省斑海豹保護行動計劃(2019-2026)》等法律法規,依據遼寧省「2020-2021冬春季節斑海豹保護專項執法行動」相關工作安排,即日起,我市各相關地區、部門將開展今冬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及宣傳行動。
  • 遼寧大連:開展今冬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行動
    :中國漁政        瀏覽量: 387 次 我要評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遼寧省斑海豹保護行動計劃(2019-2026)》要求,按照遼寧省「2020-2021
  • 惠州市水生野生保護物種近百種
    原標題:我市水生野生保護物種近百種   本報訊 (記者袁 暢 通訊員羅國龍)水生野生保護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據不完全統計,我市現存且被納入國家、省及公約名錄中的水生野生保護物種多達近百種。其中,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中華白海豚、庫氏硨磲(chēqú)。
  • 第一現場:水生保護野生動物 不是想養就能養
    現在養殖業越來越多,養雞養鴨,養豬養羊,養魚養蝦養蟹……可是,有些動物不是想養就能養,比如:水生野生動物。 前幾天,區農業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接群眾舉報,稱城郊一處養殖場養殖了很多烏龜,執法隊員立即趕往現場查看。
  • 江豚、中華鱘保護現狀如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論壇給出這樣的答案
    楚天都市報11月4日訊(記者佘惠)4日,長江生物資源保護論壇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論壇在湖北武漢召開。論壇是「長江生物資源保護論壇」四個分論壇之一,由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和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承辦,長江水產研究所和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協辦。
  • 518廣州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基地公眾免費活動
    這些水生動物朋友的日常生活習性是怎麼樣的呢?平時喜歡吃什麼食物呢?相信好奇的你一定會提出很多問題,這次可以一起前往廣州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基地,跟著小鰻魚一起找到問題的答案了!為配合2019年廣州科技活動周科普系列活動"科技強國,科普惠民"的主題,廣州市海洋與漁業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將舉辦主題為「守護水中生靈,共享碧水藍天」的系列活動。
  • 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2020年)
    》與《野生動物保護法》《漁業法》及地方性法律法規的銜接,形成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制度合力。  要協調好有關名錄的關係,明確水生野生動物的範圍,對於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水生動物物種核准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及《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的物種,要嚴格按照《決定》要求進行管理,對凡是《野生動物保護法》要求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的,必須一律嚴格禁止。
  • 我市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關愛水生生物 共建和諧家園
    原標題:我市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關愛水生生物 共建和諧家園   以「關愛水生生物·共建和諧家園」為主題的2020年珠海市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暨
  • 麗水青田再現國家水生野生二級保護動物花鰻鱺
    花鰻鱺是鰻鱺類中體型較大的一種,因像大的鱔魚,俗稱"鱔王",是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資料圖)7月23日,在麗水青田甌南某菜市場,縣水利局漁政站人員查到了被漁民捕獲的國家水生野生二級保護動物—花鰻鱺。小傢伙修長的身材(體長41釐米長,體重300克),全身黃褐色,布滿灰黑色的斑點,漂亮極了。據漁民介紹,該花鰻鱺是在甌江北岸江段捕獲的。漁政站工作人員在做好記錄後將放歸甌江。
  • 快來動物園看水生野生動物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全傑 通訊員王益)10月31日上午,2020年廣東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州動物園舉行。活動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廣州動物園承辦。記者看到,此次啟動儀式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宣傳,活動現場設置了大鯢、唐魚、淡水龜等多個水生動物科普展示展位,以及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普法宣傳和科普展板,舉辦了保護水生動物小品、水生動物繪本故事等豐富多彩的舞臺表演節目,同時設有減塑拍照板等遊戲互動專區,進一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 中國海洋館如何保護水生動物:今年已救、放29隻斑海豹
    全球40%的海洋館位於中國,其中飼養著7000多隻、70多種野生保護動物。除了讓海豚躍出池水,娛樂遊客,中國海洋館還能為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出什麼力?10月16日,在浙江湖州召開的第三屆中國水族館發展論壇上,大連聖亞海洋世界相關部門負責人受邀在論壇上作報告稱,該水族館在2019年年初接到救助34隻被盜獵的斑海豹的任務。
  • 《人大決定》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那水生動物呢?
    大閘蟹,圖片由湖八仙提供那哪些水生動物是不能吃的?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按《野生動物保護法》管理,依法重點保護,禁止食用為原則、依法食用為例外。這些具體種類包括大家熟知的長江江豚、中華鱘、中華白海豚、綠海龜、玳瑁、斑海豹,等等,在《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列得很清楚。
  • 日照東港區水生野生動物救護站成立
    12月20日上午,東港區農業局在日照海洋公園設立水生野生動物救護站,此舉目的在於進一步加強東港區水生野生動物的救護和宣傳工作,提高廣大市民關愛水生野生動物和海洋生態環保意識,更好地救助擱淺、受傷、受困、病危的水生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