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在港口鎮西九龍龜業養殖場內檢查。本報記者 文波 攝
本報訊 為進一步加強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規範馴養繁殖秩序,加快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水生野生保護動物資源,11月16日至12月11日,廣東省漁政總隊中山支隊以「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開展新一輪的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
11月24日上午,記者隨執法人員先後來到港口鎮西九龍龜業養殖場及石岐區碧湖西街的一個家庭養龜場。在現場,執法人員認真核查馴養繁殖證和核對馴養、經營利用物種、數量及來源,並要求養殖戶在進行馴養繁殖許可證年審時候,一定要及時準確申報新增或減少的物種數量。
「根據《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一些列入國家保護物種龜類如石金錢龜、黃緣閉殼龜等,就是自己在家養著玩的,也一樣要辦馴養繁殖許可證。」市漁政支隊指揮科科長巢健說,這次活動的目的是一方面加強執法監管,另一方面積極向養殖戶及群眾普法。
巢健解釋說,其實一些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瀕臨物種種群,在人工的馴養條件下,數量不斷增多,在一定程度下起到了保護種群的作用。「我們對合法的子二代保護動物馴養是給予保護和支持的,嚴厲打擊的是非法捕捉、買賣受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以及馴養來歷不明物種行為。」
據介紹,這次專項執法活動,將對我市2020年已辦理馴養繁殖和經營利用的單位和個人按「雙隨機」方式抽取67名,進行現場實地監督檢查。
今年以來,我市通過隨機抽查、專項檢查兩種方式,實施港口執法、海上執法和經營利用場所執法的三種路徑,持續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行動,截至11月24日,我市共出動檢查人員3967人次,對全市水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單位和經營場所開展了拉網式排查,共檢查養殖單位628家次,經營場所2337家次;同時依法落實「最嚴厲的處罰」要求,聯合公安部門立案查處違規馴養繁殖、經營利用案件32宗,查獲水生野生保護動物1300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