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與海洋垃圾汙染,為了人類自己,行動起來吧!

2020-11-30 騰訊網

說說垃圾回收和海洋垃圾汙染。

上海人最近可說是被垃圾分類給逼瘋了,日常問的問題都是『儂四撒拉西(你是什麼垃圾)?』。

有個笑話說上海的小趙勞累了一天回到家中,為了解決堆了一天有點發臭的垃圾,只好趁著夜色下樓,好不容易走到垃圾桶旁邊,不巧看到對面向這邊走來的人影,心裡一驚,莫不是還沒下班的居委會大媽?晃眼看到對方手中的垃圾袋,才放下心中戒備,兩人相視一笑——「確認過眼神,都是偷偷丟垃圾的人」。

雖然垃圾分類開始的時候會有點痛苦,但是對於地球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來小編就從海洋專業的角度說一說目前海洋中垃圾汙染,特別是塑料垃圾,的現狀和危害。

在內陸,塑料垃圾在生產和生活中產生,一般經過河流搬運入海。而在海岸帶,塑料垃圾則是直接進入了海洋。進入海洋的垃圾一般有三種命運。第一種是沉降,塑料垃圾有比海水重的,就直接沉降,或者大片的塑料片被海洋生物附著,也會最終沉降到海底。第二種是被入海的河流,沿岸的潮流、波浪流搬運到動力比較弱的海灣,最終堆積在海灣裡,圖2顯示的是加勒比海國家宏都拉斯的一個海灣。

第三種命運是被大洋環流搬運到更遠的海洋,在海洋動力比較弱的區域形成所謂的垃圾島。目前大洋中大概存在五個這樣的垃圾島(圖3),其中太平洋的垃圾島就位於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中間的海域。這一垃圾島的面積近年來不斷擴大,已經有三個法國的面積那麼大了。

而海水中塑料垃圾的濃度逐年上升(圖4),近年來更是以指數的倍數上漲,21世紀以來垃圾濃度的增長量已經是20世紀垃圾濃度增長量的總和了。這其中,根據發表在《科學》和《自然》雜誌上的文章顯示,來源於中國和日本的垃圾佔了太平洋垃圾島總和的三分之二。中國是因為缺乏有效的垃圾回收機制,而日本很大程度是因為海嘯不斷把城市垃圾衝入大海。

海洋塑料垃圾的危害有多大呢?首先垃圾會破壞海洋生物生長的環境,圖5顯示一隻海龜被漁網困住,而圖6則顯示一個海龜因為套在身上塑料環長成了花生的模樣。海洋塑料經過不斷的分解會形成非常微小的顆粒,然後被海洋生物所吞食。最終,這些塑料經過食物鏈會以食物的形式回到人們的餐桌上。這樣的一個循環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說人類真正是同呼吸的命運共同體。

塑料垃圾的堆積甚至會改變整個氣候。發表在《海洋汙染公報》上一篇文章顯示,到了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數量會超過魚類。由於塑料垃圾在海洋表面淤積,會反射、折射太陽光,從而改變整個海洋洋流的循環,比如海洋垂直方向的對流和更大尺度的海洋環流。而因為更少的熱量被海洋所吸收,氣候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以目前的形式發展下去,或許『死海』將是所有海洋的稱謂。

垃圾分類回收首先意味垃圾的數量減少了,更重要的是垃圾分類回收可以有效減少垃圾焚燒產生的有毒氣體。不同的垃圾達到充分燃燒的溫度是不一樣的。如果是混合的垃圾,比如溼垃圾和幹垃圾,那麼焚燒的溫度就很難把握,因為垃圾不完全燃燒所產生的有毒氣體就更多。

大連市黃海、渤海兩海岸線總長度約2211公裡,大海養育了全大連600萬人口,大連作為新興的旅遊城市,主要景觀就是大海,如果我們還不保護海洋資源,大連的美麗景色該何去何從呢?現在,我們大連也開始進行垃圾分類了,為了我們的美麗海洋,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垃圾分類回收gogogo!

每一個大連人都有海洋情結,保護大海是我們每個大連人的職責,因為是大海陪伴著我們成長,平靜地目送我們離開,又以包容的胸懷迎接我們歸來,擁有一套海景房,是每個大連人的夢想,就像海子的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都市理想灣居共瞰世界璀璨

佔據東港繁華核芯,承接人民路商務能量和都會生活氛圍,兼具國際一線震撼海景,成就東港商務區代表作,這裡,即是城市瞰海大宅,又是世界級地標建築,為都市高淨值人群締造國際都會生活範本。

城芯奢居擁臻稀一線北海

靠港而生,依灣而興,傲居繁華之上,享非填海天賦稀貴地脈,戶戶瞰城市稀缺北海,視野處皆風情,再擁時代遠見者渴望的一線環幕灣岸奢居,半座中山芯,半片繁華海,城中難再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與海洋垃圾汙染
    說說垃圾回收和海洋垃圾汙染上海人最近可說是被垃圾分類給逼瘋了,日常問的問題都是『儂四撒拉西(你是什麼垃圾)?』。
  • 強制垃圾分類,海洋垃圾治理迎利好
    那麼此次,經過近20年的「倡導」,上海終於「動了真格」,將垃圾分類納入法治框架,具有了強制性,其效果也就顯現出來。在我看來,此次上海實行的強制垃圾分類,不僅有助於緩解上海「垃圾圍城」的困境,對海洋垃圾治理來說也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眾所周知,海洋垃圾的重要來源就是陸地。一條條奔騰入海的河流不僅給海洋帶來了水和營養物質,也將居民生活垃圾和企業生產垃圾帶到了海洋。
  • 垃圾分類「家」行動丨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學起來!教你做「最美...
    垃圾分類「家」行動丨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學起來!北京市婦聯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家』行動」以來,廣大婦女和家庭積極響應「我分類 我承諾」的號召,自覺踐行垃圾減量分類,形成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
  •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垃圾分類小課堂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垃圾分類小課堂 2021-01-1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造成的危害
    在人類長期的海洋開發過程中,由於開發利用的不當行為使得海洋遭受了嚴重的汙染。大量的塑料垃圾被排放到海中,給海洋的生態系統帶來了嚴重的威脅。被光解的塑料碎片便成為了海洋環境中的有毒化學物質集中地和傳播媒介。被塑料垃圾汙染的海洋會導致海洋中的生物遭受傷害甚至是死亡。海龜、海鳥、魚類等多數海洋生物誤吞塑料垃圾後都會帶來致命的傷害。根據統計顯示,全世界範圍內最少有276種海洋生物遭遇過誤食塑料垃圾而導致死亡。有許多人拍到過海龜死亡後解剖,胃中含有塑料垃圾。
  • 【垃圾分類】海洋公園管理中心的垃圾分類工作
    2020年,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制定了《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方案》和《垃圾分類工作監督管理制度》,成立垃圾分類領導小組
  • 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
    01海洋塑料垃圾最後都去往何方了?環境之所以變得如此糟糕,一方面是因為工廠等生產不規範造成的汙染,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人類產生的龐大垃圾。尤其是垃圾方面,許多人更是會亂丟亂棄,導致生態環境越來越差,其中海洋生態環境就是被汙染最為嚴重的生態環境之一,而汙染海洋生態環境的垃圾中又以塑料垃圾為最。那麼有人可能會問,這些海洋塑料垃圾最後會去往何方呢?按照人們普遍的常識來看,大多數人會認為這些塑料垃圾會隨著水流不斷漂浮,直至到達另一片陸地後才會停止。
  • 問吧精選|注意!你被海洋垃圾包圍了!
    ▍從源頭減少垃圾製造Q:海洋垃圾要怎麼治理?收集、撿拾之後怎麼辦呢?覺得不僅是海洋垃圾,平時生活垃圾怎麼處理都是個問題。今年在小區看到有垃圾分類的桶子和宣傳,但不知道效果如何,自己的舊手機舊電腦都在家存著,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 垃圾分類,我們不能再等了……
    可能是吹來的風、喝到的水,是以垃圾為食的豬牛羊生產的肉類奶製品,是在垃圾填埋場上種起來的有機蔬菜水果…2被垃圾圍繞的城市最終變成「癌症之城」從2018年1月1日開始禁止進口「洋垃圾」,到2019年7月1日上海實施垃圾分類,不僅是上海很急,整個中國都很急。
  • 海洋塑料垃圾,你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自7月1日上海開始嚴格執行垃圾分類制度,一時間垃圾分類成為熱門話題。陸地上的垃圾要處理,海洋上的垃圾也不容忽視。(圖片來源於網絡截圖)據人民日報導,每年約有1300萬噸垃圾流入海洋,可海納百川,垃圾除外。事實證明,在人類向海洋排放的垃圾面前海洋表示自己承受不來!!於是在發起海嘯時統統還給了海灘。不用運輸,不用人力,垃圾來的不要太容易!此時人們不禁疑問如此多的海洋塑料垃圾,從何而來?
  • 海洋垃圾的治理方案及技術方法 維護海洋潔淨
    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將是解決世界人口、資源和環境等沉重壓力的主要出路之一。同時也隨之給人類提出防止海洋汙染的重要課題,而營運在海洋中的各種船舶製造的各種垃圾,正是造成海洋汙染的不可忽視的重要源頭之一。
  • 我國將持續加大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的防治力度
    中國高度重視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治理,已積極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推動無害化處理。相關部門積極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推動環境無害化處置,努力從源頭減少塑料垃圾進入海洋。二是加強專項治理。將海洋垃圾汙染防治納入「灣長制」試點工作,禁止生產生活垃圾傾倒入海。加大海洋垃圾清理力度,開展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汙染綜合防控示範。
  • 把海洋垃圾分類,看看人類都向裡面扔了些什麼
    這組照片拍攝的是一個有關海洋汙染的故事,4月的時候,Rob Arnold在英國的一處非常漂亮的海灘上,發現了一整片被塑料覆蓋的海岸線。作為海灘日常維護團隊的一員,他表示:「我真的覺得太過分了,現在清理它可能已經太晚了,但我想我們還是試一試吧。」
  • 撿拾分類垃圾 保護海洋環境
    惠州日報訊 (記者匡湘鄂)日前,環大亞灣海洋環保志願服務隊30多名志願者來到澳頭小桂綠道小鷹嘴海岸線,開展今年第四次「守護海岸線科研監測」活動。志願者們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垃圾清理,並按監測要求對垃圾進行分類、記錄、稱重,共清理了20.6公斤垃圾,合計805件。
  • 為清理海洋垃圾的 「寧波行動」點個讚
    為清理海洋垃圾的 「寧波行動」點個讚 2017年12月13日 08:44:16來源:中國寧波網-寧波日報《意見》明確了近岸海域海面漂浮垃圾整治對象和整治範圍,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新聞連結:寧波出臺近岸海漂垃圾監管處置意見 對岸灘環境進行長效管控)。  海洋垃圾危害極大,首先是影響海洋景觀,造成視覺汙染;其次是對航行安全造成隱患;再就是危害海洋生物,破壞海洋生態系統健康;海洋垃圾還可能通過生物鏈傳播危害人類健康。
  • 被數萬億垃圾毀容的海洋,照出人類最殘忍的一面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能夠拯救人類的也只有人類自己。他前往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學習相關知識,探索清理海洋垃圾的方法,為了能把全部精力投身於這份清理事業,放棄了自己的學業。「這個項目風險很高,但如果你不去嘗試,那麼成功的可能性就是0。」Boyan看起來很瘋狂,商業機構們最初並無意和他一同投身「偉大事業」。
  • 巨型海洋垃圾清掃機,計劃用20幾年將海洋中90%的海洋垃圾清除掉
    說到現在海洋之中的汙染,估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各種各樣的垃圾吧,確實現在,海洋雖然看起來依舊是蔚藍色的,但是海洋之中的垃圾確實非常的多,尤其是很多環保人士已經察覺在海洋之中垃圾簡直已經堆積成山,如果這些垃圾持續不斷的增多,那麼最終海洋生物也會因此受到巨大的影響,當然隨之也就會波及到人類的生存
  • 荷蘭90後男生對抗海洋汙染 用青春清掃太平洋垃圾
    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洋環境考察,被稱為「大遠徵」。其觀測範圍覆蓋350萬平方公裡,在短短幾周內收集了比過去40年都更豐富詳實的塑料汙染資料。  統領這場考察行動的是一名年僅21歲的年輕人——來自荷蘭的博彥·斯拉特。  他還有一個更為宏大的「10年計劃」——清除北太平洋環流帶中42%的塑料垃圾,「大遠徵」只是準備過程中的一部分。
  • 海洋已成人類垃圾場?藝術家以垃圾雕塑繪畫呼喚關注海洋汙染
    近日,法國清潔海洋行動協會發布了一個視頻,沙灘上滿是人們丟棄的垃圾,甚至海底還發現了一次性手套等防護用具...... 從早前的工業廢水、塑料垃圾,到現在的防護用品,每年有成千上萬噸的人造垃圾源源不斷流進大海。有研究人員預測,50年後海洋裡的垃圾將比魚還多。海洋已然變成了人類藏汙納垢的巨大垃圾場,你永遠想像不到,看似美麗平靜的水面之下,都藏著些什麼。
  • 何不抓住垃圾分類契機治理白色汙染
    在最近召開的某環保論壇上,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在發言中劍指塑料垃圾的環境成本之高。觸目驚心的數字,甫一發布便引發關注,不少網友驚嘆:「塑料正在毀掉我們的家園。」環顧四周,塑料製品無處不在。正因便利、質輕、耐磨等特性,塑料一經發明便風靡全球,一度被視為科技之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塑料製品「回收難、降解難、處理難」弊病日益凸顯,觸目驚心的「白色汙染」越來越演化為一場「生化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