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海洋垃圾清掃機,計劃用20幾年將海洋中90%的海洋垃圾清除掉

2020-12-04 三豐探索

說到現在海洋之中的汙染,估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各種各樣的垃圾吧,確實現在,海洋雖然看起來依舊是蔚藍色的,但是海洋之中的垃圾確實非常的多,尤其是很多環保人士已經察覺在海洋之中垃圾簡直已經堆積成山,如果這些垃圾持續不斷的增多,那麼最終海洋生物也會因此受到巨大的影響,當然隨之也就會波及到人類的生存,於是很多研究學者就想找出如何才能夠清理掉海洋垃圾的方法,相關研究人員希望能夠製造出一種巨型的海洋垃圾清掃機,這樣將海洋之中的垃圾就可以像是在陸地上一般徹底的清除掉,這究竟是否靠譜呢?

據說The Ocean Cleanup公司團隊製造出一個巨大的垃圾清掃機,該系統由一根長度大概是在600米左右的浮管構成,而且向下還有長達三米的圍屏,這樣能夠很好的將600米範圍內的垃圾全部都歸攏到一起。

所設計的這種最新的垃圾清掃機器,其實是利用了海面上的洋流和海浪來作為動力,能夠讓該設備穿行於垃圾之中,從而將海上的這些浮遊的垃圾帶走,當然這些垃圾被收集起來之後,會有專門的船隻直接運到陸地上,然後進行集中處理回收利用。

該研究團隊表明,如果這一全新的清潔系統真的能夠實現,那麼多只需要五年的時間,就能夠將太平洋的垃圾帶中的垃圾清除一半以上,這聽起來確實是非常的誘人,如果真的能夠大規模的清除掉海洋之中的這些垃圾對於海洋之中的生物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而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也是我們該做的。

並且該團隊表示,如果真的部署了這樣的清潔系統,那麼海洋之中的垃圾,從源頭上持續的減少產生,而如果僅僅是現在海洋之中的這些垃圾,那麼計劃,持續的清潔,差不多在2040年左右就能夠清除掉整個海洋之中90%以上的垃圾。

並且這次所設計的這個系統,對於垃圾的清除相對來說是比較徹底的,因為它能夠捕捉到很小的垃圾碎片,差不多幾毫米的垃圾的都無法逃脫,而大的像是一些,廢舊的船隻,巨型的漁網之類的,也是可以直接捕捉到的。

大家都知道現在在太平洋存在著一個特別的垃圾帶,在這裡確實是存在著大量的垃圾,而且數量相當的驚人,差不多有8萬噸,並且這地方的垃圾數量在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可以說情況變得非常的糟糕,如果這些垃圾不能夠及時有效的處理掉,那麼在未來所帶來的影響真的是不可估量的,所以現在各國也是著力在研究,希望能夠清潔掉海洋之中的這些垃圾,解決掉海洋之中因為這些垃圾而造成的汙染。

因為這些塑料垃圾,如果在海上漂浮那麼隨著垃圾不斷的分解,這些微塑料的數量將不斷的增加,對於海洋之中的生物影響是巨大的。

所以這次團隊設計的這種巨型的海洋垃圾清掃機,其實整體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懸浮的陣列,主要就是用於在海上收集這些垃圾的碎片,當然在水下面的設計也能夠很好的聚集一些比較小的顆粒,並且在這個設備上面還特意的安裝了燈光攝像頭以及傳感器,另外還有衛星定位等等,這樣就能夠很好的跟陸地上保持聯繫,如果垃圾收集到一定的數量之後,就可以及時的用船隻運送。

不過可能很多人會比較好奇,如果這種設計能夠將幾毫米的垃圾都收集掉,那麼海洋之中的生物是否也會因此被收集掉呢?其實這一點大家可以不用擔心,因為這個設計主要是針對海洋之中的一些塑料垃圾,所以在這項設計裡面已經設計了能夠讓海洋生物和浮遊生物安全通過的結構,所以這些生物是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的。

當然收集上來的這些垃圾也會經過重新的分類再利用,其實現在海洋之中的很多垃圾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且垃圾回收也是有著很高的利益,所以研究學者認為,其實做這項研究也是有著很不錯的投資利潤可言的。

無論怎麼說海洋環境確實是我們需要保護的,如果受到過度的汙染,不光是對海洋生物帶來很大的影響,對於我們人類健康也是存在著很大的隱患,所以讓海洋保持清潔應該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相關焦點

  • 「吃豆人」化身海洋衛士 2040年或可清除太平洋垃圾帶90%的垃圾
    行動起來特別像經典遊戲《吃豆人》原始系統經測試發現由于波浪而移動太大,促使海洋清理項目(Ocean Cleanup Project)被迫徹底重新設計系統。在風浪的推動下,該系統將圍繞太平洋垃圾帶收集塑料,像一個「巨大風浪推動的吃豆人。」執行長博伊恩·斯拉特說。
  • 塑料海洋:全球海岸線發現的海洋垃圾90%與塑料製品有關
    全球海岸線上發現的海洋垃圾中有90%與一次性塑料製品有關:瓶子,吸管,食品包裝和普通包裝。塑料無法生物降解,至多分解成較小的碎片。人們會在藤壺、海蚯蚓和片腳類動物這些濾食性動物的體內發現微塑料顆粒,而這些生物反過來又會被包括魚在內的大型海洋生物吃掉,最終被端上人類的餐桌,進入我們自己的肚子裡。  攝影師Mandy Barker童年時就喜歡在海邊玩耍,撿貝殼、浮木。
  • 海洋垃圾收集器項目遭質疑
    不可否認這是個大膽計劃。
  • 海洋垃圾收集器項目遭質疑—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Erwin Zwart 不可否認這是個大膽計劃。
  • 海洋中的垃圾,你也是締造者
    塑料垃圾是指散落各處、遍布山川河流海洋湖泊、隨處可見,不可降解的塑料廢棄物。但是塑料垃圾正一天天毒害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毒害著我們的地球,毒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向塑料垃圾宣戰刻不容緩,這將是全人類的戰爭!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的汙染點有很多,其中微塑料便是塑料垃圾演變的一種極難對付的生態殺手!微塑料會汙染河流、湖泊、海洋等有水存在的地方,它們影響水生生物的健康,也有影響人類的健康狀況。
  • 海洋「垃圾島」不斷擴容,日益成為海洋毒瘤
    全球有5座「垃圾島」,最大的約160萬平方公裡 8月11日,庫斯託在接受俄媒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的相對隔離狀態給海洋帶來了些許喘息機會,但海洋環境問題卻不能因此被忽略,「一個事實是,海洋中的『垃圾島』體積越來越大,是時候引起人們的重視了」。
  • 垃圾分類與海洋垃圾汙染
    雖然垃圾分類開始的時候會有點痛苦,但是對於地球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來小編就從海洋專業的角度說一說目前海洋中垃圾汙染,特別是塑料垃圾,的現狀和危害。在內陸,塑料垃圾在生產和生活中產生,一般經過河流搬運入海。而在海岸帶,塑料垃圾則是直接進入了海洋。進入海洋的垃圾一般有三種命運。
  • 跑鞋、磚塊、「黑洞」垃圾桶,黑科技如何「吃」掉海洋垃圾
    2017年12月,在肯亞舉辦的聯合國環境大會上,肯亞當地一家公司展出廢塑料製成的磚塊。(南方周末記者 劉佳/圖)(本文首發於2018年5月17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跑鞋、磚塊、「黑洞」垃圾桶 「吃」掉海洋垃圾》)全球海洋垃圾的清理和回收利用大多數仍是嘗試,能否推廣還是未知數。「對一個塑料產品要從整個生命周期來關注,生產到使用到再回收,必須是一個閉環。」
  • 被數萬億垃圾毀容的海洋,照出人類最殘忍的一面
    大海中的洋流會把垃圾帶到其他海域,人們得以目送著垃圾遠去,以極低成本完成垃圾的處理。大海卻不總是能包容萬物。美國航天局(NASA)科學可視化工作室曾將超過35年的衛星數據視頻化,還原了「海洋垃圾帶」的壯大過程。
  • 研究稱地球海洋垃圾九成來自十條河流 減少一半將是巨大成功
    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導 英媒稱,據德國亥姆霍茨環境研究中心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地球海洋中有90%的塑料垃圾是通過10條河流進入的,而這10條河流全部位於印度、非洲和中國。研究報告負責人克裡斯蒂安·施密特說:「將這些河流集水處的塑料垃圾減少一半將是巨大的成功。為了改善環境,必須要加強廢棄物管理,提高公眾對這一問題的意識。」報導稱,每年僅通過長江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就達150萬噸,泰晤士河僅18噸,與之相比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 海洋垃圾,快到桶裡來!
    飲料瓶、薯片袋、注射器、菸頭、釣魚線、一次性咖啡杯、午餐盒和叉勺……在被Seabin捕獲的「戰利品」中,塞格林斯基和特頓見識過各種各樣人類的廢棄物,其中最多的就是塑料。  根據美國環保署的數據,大約80%的海洋垃圾來自陸地。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已經生產了約83億噸塑料。2014年,人類扔掉了573億個塑料瓶,平均每分鐘用掉100萬個塑膠袋。
  • 海洋清理組織開始從太平洋收集海洋垃圾
    經過多年的發展,非營利組織海洋清理 (Ocean Cleanup)第一個海洋垃圾收集器,於去年10月到達太平洋海洋大垃圾場位置,目的是收集塑料海洋垃圾。令人遺憾的是,事情並沒有完全按計劃進行,這個巨大的U形海洋垃圾收集器發生故障,並在2019年1月進行修理。
  • 如何清理全球最大的海洋垃圾帶?
    這個由塑料製成的漂浮式U型屏障有一個3米深的錐形屏幕,旨在像海岸線一樣捕捉在環流中盤旋的1.8萬億的塑料碎片,同時允許海洋生物在它下面安全地遊動。作為額外的預防措施,他們將部署一艘載有經驗豐富的海洋生物學家的船隻,以確保該設備不會對野生動物造成傷害。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圖 | unsplash.com  最近,Oceana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中首次詳細說明了塑料垃圾對美國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的影響數據——在研究的1792個實例中,有88%是被列為瀕危的海洋動物,其中包括夏威夷僧海豹、海牛、斯特勒海獅等六種瀕臨滅絕的物種。
  • ...來自於海洋、傾倒於海洋」 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 不可混為一談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公報》,中國海洋廢棄物2018年的傾倒量為20067萬立方米,相比於2017年的15771萬立方米,增長約27.24%。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允許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將它們混為一談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混淆:一是物質類型的混淆。
  • 民進中央提交提案建議制定國家海洋塑料垃圾行動計劃
    塑料微球是一種聚合物顆粒,常見材質有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PP)等,一般在化妝品中作為磨料添加,還廣泛應用於塗料、紙張、黏合劑、牆紙、輕質黏土等產品中。大量塑料微球來自化妝品及個人護理品中具有深度清潔、去角質等效果的洗面奶、沐浴液、磨砂膏等產品。研究顯示,1支小小的洗面奶中大約有30萬顆塑料微球。
  • 首艘清潔船,回收的垃圾當燃料,40年清理整個海洋垃圾
    曾經由於人類對於垃圾處理的辦法並不完善,只是將堆積的塑料垃圾扔進海洋處理,所以導致海洋中塑料垃圾越來越多,而這越來越多的海洋垃圾,除了造成海洋被嚴重汙染之外,還極大地影響了海洋動物的生活環境,從而造成了各種海洋生態平衡被打破的情況產生,近年來,隨著人類的科技不斷進步,人們也開始意識到清理海洋垃圾的重要性。
  • 海洋中究竟有多少塑料垃圾?
    1992年2月,一艘從香港駛往華盛頓的貨船遭遇風暴,12個貨櫃墜入大海,散落出一堆藍海龜、綠青蛙、紅海狸和黃鴨子玩具。28800個本該到達浴缸的動物玩具,變成了孤獨的塑料艦隊,在太平洋上漂流,並逐漸向岸漂流。它們沿著華盛頓州的阿拉斯加海岸,其中一些甚至到達了不列顛群島。但也有不少玩具最後成為漂浮垃圾的漩渦——大太平洋垃圾帶。
  • 24歲小夥發明「清理神器」 5年欲清9000億件海洋塑料垃圾
    ▲太平洋垃圾帶的覆蓋面積已約達160萬平方公裡 圖據《今日美國》計劃耗資2000萬美元,這條「人造海岸線」欲在5年內清理掉一半的太平洋垃圾帶▲「海洋清理001號」圖據《福布斯》雜誌為了清理太平洋垃圾帶1.8
  • 2040年前海洋塑膠垃圾將增加2倍,海洋中垃圾總量將累計達6億噸!
    最新研究顯示,除非全球企業和政府能夠大幅減少塑膠製品產量,不然,未來20年內,流入海洋的塑膠垃圾數量將會增加兩倍。路透報導,非營利組織國際固體廢物協會(ISWA) 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量增加,亞洲偏遠海岸幾乎每天都有口罩和乳膠手套被衝上岸;全球的垃圾掩埋場也創紀錄的堆滿外帶食物容器和網購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