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中央提交提案建議制定國家海洋塑料垃圾行動計劃

2020-11-30 中國網

1支小小的洗面奶中約有30萬顆塑料微球?!洗手液、香皂、牙膏、剃鬚泡沫、防曬霜、洗髮水……這些裡面都有可能添加了塑料微球?!民進中央在今年政協全會上提交的黨派提案把塑料微球帶入了人們的視線,呼籲高度重視並防範塑料微球危害,實施市場和非市場手段和激勵措施,引導企業停止添加微球物質到日化產品中。

塑料微球是一種聚合物顆粒,常見材質有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PP)等,一般在化妝品中作為磨料添加,還廣泛應用於塗料、紙張、黏合劑、牆紙、輕質黏土等產品中。大量塑料微球來自化妝品及個人護理品中具有深度清潔、去角質等效果的洗面奶、沐浴液、磨砂膏等產品。研究顯示,1支小小的洗面奶中大約有30萬顆塑料微球。據測算,日常生活中每人每天約排放1克塑料微球,以一個2000萬常住人口城市計算,1年就將排放塑料微球約7300噸。

塑料微球有哪些危害?從宏觀上來說,全球塑料廢棄物最終會經河道轉移到海洋中。目前全球海洋塑料垃圾中92%是粒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微球。

對於海洋生物而言,塑料微球猶如海洋中的PM2.5,影響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持續發展。來自我國的海洋魚類調查顯示,在20多種經濟價值較高的常見魚類採樣中,90%的魚類樣本中都發現了塑料微球。這些塑料微球經過層層食物鏈最終可能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造成人體內塑料微球累積。

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目前的汙水處理系統對塑料微球處理效果甚微。世界範圍內越來越多的組織和國家已注意到了塑料微球的危害,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先後開展淘汰塑料微球行動或頒布相關法令,一些知名公司也紛紛承諾減少或停止使用塑料微球。

民進中央表示,目前我國對海洋塑料汙染問題特別是塑料微球汙染的關注度仍不高,尚未形成相關限制政策和監管。

民進中央呼籲高度重視並防範塑料微球危害,提高國家層面對塑料微球危害的認識,制定國家和區域海洋塑料垃圾行動計劃,推動相關立法和公共政策的出臺,促進減少海洋垃圾;建立國家塑料管理體系,完善塑料廢棄物管理系統。

除此之外,還應實施市場和非市場手段和激勵措施,引導企業停止添加微球物質到日化產品中,鼓勵化妝品企業尋找更加天然、可降解的磨砂顆粒,比如用燕麥、玉米、海鹽、杏仁或核桃殼等天然物質作為替代材料。  

相關焦點

  • 全國政協委員阮詩瑋建議:加強我國海洋 微塑料汙染防控
    東南網5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宇熙)全國政協委員阮詩瑋提交提案,建議多措並舉,從「源頭—過程—末端」全流程防控,加強我國海洋微塑料汙染防控。阮詩瑋在提案中提出,據初步估算,全世界近年來每年向海洋輸出的塑料垃圾可達480萬~1270萬噸。
  • 這次全會看看各黨派中央提了哪些提案?
    各民主黨派中央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提交的可公開集體提案目錄民革中央1.關於推動疫後經濟快速恢復發展的提案2.關於倡導文明生活方式 培養健康公共衛生習慣的提案3.關於推進先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提案4.關於成立金融風險管理與壓力測試中心的提案
  • 周晉峰獲邀參加聯合國會議 |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 1 #減塑撿塑 13#海洋垃圾 111月4日,周晉峰博士收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理事機構秘書處秘書Jorge Laguna-Celis先生致信,獲邀參加將於2020年11月9日至13日線上舉行的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問題不限成員名額特設專家組
  • 民進中央:打通出版和廣電藩籬,鼓勵開展各種形式的跨界合作
    2018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獲悉,民進中央今年提交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44件黨派提案中,包括一份題為《關於打通出版和廣電藩籬 加快媒體融合步伐的提案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我們常常說塑料垃圾會對海洋生物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也經常會在網絡上看到海洋生物被塑料纏住的圖片。圖 | 網絡  在《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估計2016年美國共向環境中無序排放了224萬噸塑料垃圾,多達145萬噸的美國塑料垃圾最終流入了距離海岸線50公裡內的地方,這意味著美國也是造成世界沿海塑料汙染的主要國家之一。
  • 我國將持續加大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的防治力度
    中國高度重視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治理,已積極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推動無害化處理。相關部門積極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推動環境無害化處置,努力從源頭減少塑料垃圾進入海洋。二是加強專項治理。將海洋垃圾汙染防治納入「灣長制」試點工作,禁止生產生活垃圾傾倒入海。加大海洋垃圾清理力度,開展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汙染綜合防控示範。
  • 如果再不改變,2030年將有99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這佔當年全球垃圾總量的11%,這還不包括塑料微粒、廢棄漁具或塑料垃圾焚燒產生的水生塑料汙染。如果不採取緊急行動,這個數字只會增加。此前的估計顯示,到2040年,全球塑料產量將翻一番。隨著人們對這一危機的意識日益增強,世界各國也已經採取措施遏制它,籤署了國際條約,通過了國家對一些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禁令,並聯合起來,促進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選擇和清理海灘。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四、中國負責任有擔當,新政策措施建議的實施,將大大消減中國的塑料垃圾量中國正在開始大幅消減各種沿海漁業生產活動和船舶運輸等產生的塑料垃圾,當然也包括河流、湖泊的漁業和運輸活動,並制定相關塑料垃圾管控政策和措施,嚴格執法;完善中國城市、鄉村的垃圾收集分類管理;設計、生產和使用更加環保的塑料製品,限制一次性塑料產品的使用等。
  • 海洋微塑料:亟待解決的全球性重大海洋環境問題
    目前,雖然在野外環境中尚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微塑料對生態系統造成了影響,對人類的健康風險也尚待證實,但其對海洋生物和人類的潛在風險顯而易見。    面對微塑料汙染的嚴峻形勢,2009年以來,美、英、韓等多個國家分別在海岸漂浮垃圾處理、化妝品中禁用塑料微珠等方面制訂了相關法案和行動計劃。2018年5月,歐盟提出「限塑令」方案,禁限一批日常塑料用品,明確提出減少塑料垃圾的排放。
  • 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有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對海洋生物、漁業等造成嚴重影響。   我國一向高度重視塑料垃圾的環境影響,針對「白色汙染」,我國從2008年6月就開始施行「限塑令」。國家發改委的一項數據顯示,我國塑膠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過20%下降為目前的3%以內,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膠袋使用量年均減少20萬噸。
  • 專家解讀|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建議
    在消費模式未發生根本轉變的背景下,「禁/限塑令」是推進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有效手段,但不是解決海洋垃圾問題的「治本」方法。為此,從政策制定、宣傳教育、經濟技術和加強部門協調等角度,提出強化經濟手段應用、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和完善政策宣傳方式等政策建議,以期為建立我國海洋塑料垃圾汙染防治長效機制提供參考。
  • 那道永不消失的「彩虹」——民進深化「同心·彩虹行動」社會服務...
    之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試驗區專家顧問組開始了對畢節試驗區的幫扶工作。1994年,國務院印發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為在畢節試驗區更好實施該計劃,中央統戰部統籌協調對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對口支援重點縣進行了明確,金沙縣成為民進中央對口幫扶縣,民進從此與金沙建立起割捨不斷的情誼。
  • 微塑料和海洋塑料垃圾排放如此嚴重!該如何解決?
    垃圾填埋場或丟棄到環境中的塑料垃圾有可能經河流、下水道流入海洋或被風吹入海洋。海洋垃圾是指任何持久性的、人造的或加工過的並被丟棄、傾倒至海洋或海岸環境的垃圾,塑料成分佔海洋垃圾的 60% ~80%。
  • 800萬噸塑料垃圾威脅海洋,盛產三文魚的挪威如何應對?
    >不合理投放導致海洋垃圾難控 10月下旬,「我們的海洋」第六次會議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來自100多個國家的政府、企業、學術、非政府組織以及青年代表等約500名代表參會。 儘管公益項目解決了部分垃圾,但事實並不樂觀。包括微塑料在內的海洋塑料垃圾已遍布全球海洋。有美國團隊對北極冰芯進行研究,發現了大量微塑料,這顯示即使是地球上最偏遠的水域,也難逃塑料汙染的威脅。有數據顯示,全球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數量每年達800萬噸。
  • 一文看懂2020年兩會最熱提案
    此外,代表們還提到,建議把鄉鎮寄宿制學校單列項目予以重點建設等。15. 建議所有高校開設心肺復甦課程民進中央提案指出,數據顯示我國每天約1500人心臟性猝死,其中18-39歲青年佔比最高,達43%。心臟性猝死的防治在我國仍是薄弱環節,還沒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急救體系,公共場所急救設施配備不完善。
  • 聯合國及多國政府官員、專家探討促進海洋塑料垃圾消減-中新網
    此次由華東師範大學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區域培訓與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論壇,研討內容不僅限於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應對的科學研究,還聯合了政府、企業界人士共商塑料垃圾治理問題。論壇發布了《消減海洋塑料垃圾——2019上海論壇宣言》,作為決議。華東師範大學海洋塑料研究中心主任李道季任大會主席。
  • 一文看懂2020年兩會最熱提案-虎嗅網
    此外,代表們還提到,建議把鄉鎮寄宿制學校單列項目予以重點建設等。15. 建議所有高校開設心肺復甦課程民進中央提案指出,數據顯示我國每天約1500人心臟性猝死,其中18-39歲青年佔比最高,達43%。心臟性猝死的防治在我國仍是薄弱環節,還沒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急救體系,公共場所急救設施配備不完善。
  • 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
    近幾年來,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開始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努力恢復曾經的生態環境,使我們重新擁有碧水藍天。01海洋塑料垃圾最後都去往何方了?環境之所以變得如此糟糕,一方面是因為工廠等生產不規範造成的汙染,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人類產生的龐大垃圾。尤其是垃圾方面,許多人更是會亂丟亂棄,導致生態環境越來越差,其中海洋生態環境就是被汙染最為嚴重的生態環境之一,而汙染海洋生態環境的垃圾中又以塑料垃圾為最。那麼有人可能會問,這些海洋塑料垃圾最後會去往何方呢?
  • 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中國發力「限塑」
    聯合國一份報告顯示,全球所有塑料製品中,只有不到1/10會被循環利用,近八成被填埋或散落在環境中。有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對海洋生物、漁業等造成嚴重影響。我國一向高度重視塑料垃圾的環境影響,針對「白色汙染」,我國從2008年6月就開始施行「限塑令」。
  • 專家建議:應儘快組織開展環境微塑料汙染現狀調查
    塑料在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環境並最終進入海洋,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為此,聯合國環境大會已經將海洋塑料垃圾列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全球環境問題之一。  如何應對這種被稱為「海洋中的PM2.5」的微塑料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