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9月8日,一艘拖拽著全球最大海洋清理系統「海洋清理001號」的船隻,緩緩駛出了舊金山灣,向著440公裡外的海域前進。試運行兩周後,它將駛向距離加州海岸2000公裡的「太平洋垃圾帶」,正式開啟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洋垃圾清理工作。
這個系統由荷蘭非營利組織——海洋清理組織(The Ocean Cleanup)研發設計,而其創始人是年僅24歲的荷蘭發明家博揚·斯拉特。通過8年的時間,讓自己的夢想照進了現實,隨著「海洋清理001號」的正式遠行,博揚·斯拉特的名字,再一次成為了全球矚目的焦點。
▲博揚·斯拉特與媒體共同關注拖拽「海洋清理001號」的船隻啟動 圖據東方IC
什麼是太平洋垃圾帶?
太平洋垃圾帶是由北太平洋中部環流形成的垃圾漩渦,首次發現於
20世紀80年代中期,位於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之間。據英國《獨立報》報導,今年8月的一項調查發現,如今,太平洋垃圾帶的覆蓋面積已達到了61.7763萬平方英裡(約合160萬平方公裡),比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的面積總和還要大,可以通過衛星在太空中輕易探測到。其中至少含有1.8萬億件、重達7.9萬噸的塑料垃圾。
▲太平洋垃圾帶的覆蓋面積已約達160萬平方公裡 圖據《今日美國》
計劃
耗資2000萬美元,這條「人造海岸線」欲在5年內清理掉一半的太平洋垃圾帶
▲「海洋清理001號」圖據《福布斯》雜誌
為了清理太平洋垃圾帶1.8萬億件的塑料垃圾,海洋清理組織(TheOcean Cleanup)自2013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研發消除世界海洋塑料的先進技術。經過反覆試驗改良,這個耗資2000萬美元的清理系統,終於在眾人面前成功亮相。
「海洋清理001號」是一個被動系統,由多個直徑約1.2米的塑膠管道組成約600米長的U型漂浮管狀結構,仿佛一條「人造海岸線」,管狀結構下方則是深2.7米的屏障。這一系統可以將海洋表層的塑膠垃圾攔截,再利用潮汐和海浪產生的推力,將它們向裝置中心聚攏,而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可以從屏障下方通過。不僅如此,系統還配備了太陽能燈、攝像頭、感應器、衛星天線以及防撞系統,方便進行遠程操作。
▲「海洋清理001號」工作示意圖 圖據《今日美國》
9月8號,「海洋清理001號」系統正式從美國舊金山啟程。據系統設計者博揚·斯拉特介紹,按計劃,每隔6-8周,就會有一艘垃圾船將收集到的海洋垃圾撈起來,再運到陸地上進行回收處理。預計本次的第一批打撈垃圾,將在幾個月後被運回陸地。如果此次試運行成功,海洋清理組織將再投放約60套清理系統,開啟地球史上最大的海洋清理工程,計劃5年內清理掉一半的太平洋垃圾帶。
▲長2000英尺(約61米)的懸浮管道正式出海 圖據美聯社
擔憂
海洋深層垃圾怎麼辦?會不會無法捕捉到多少塑料,反而會捕捉到野生動物?
▲無處不在的海洋塑料垃圾,已嚴重影響了海洋生物的生存 圖據Paulo Oliveira
然而,這一系統也引發了環境專家們的質疑與擔憂。《紐約時報》指出,在啟程前,這一概念僅通過了規模模型和計算機模擬測試,環境專家擔心,系統可能無法捕捉到多少塑料,反而會捕捉到眾多的野生動物。美國海洋保護協會的首席科學家喬治·倫納德說:「如果不清除海洋生物,就無法清除塑料,許多人都存在著這樣的擔憂。我們還從捕魚業了解到,任何一種類似裝置放在公海上,無疑相似於一個聚集魚的裝置。」
據《商業內幕》雜誌報導,另一個眾人皆疑的問題是,眾多沉積在海洋中的塑料早已分解,且停留在2.7米以下的海洋深層空間,因此,這個系統的有效性到底有多少?
對此,博揚·斯拉特在此前曾向天空新聞表示,自己同意這個概念尚未被證明真正有效的說法,但「如果現在不清理乾淨,所有的東西最終都會變成微型塑料,那麼情況將比如今更加糟糕。目前,這是我們能想到的最好解決方法,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我們很樂意去嘗試。」
▲與垃圾共存的海龜 圖據《紐約時報》
最大功臣
立志做「海洋清道夫」
24歲小夥奮鬥8年讓夢想照進現實
▲博揚·斯拉特
1994年,博揚·斯拉特出生在荷蘭,這位眾人口中的天才少年,從小便展現出驚人的天賦。13歲時,他便創下「最多水火箭同時發射」金氏世界紀錄。而一次希臘的潛水之旅,讓這位天才少年找到了奮鬥的方向——當一名「海洋清道夫」。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17歲的暑假,博揚和朋友去希臘度假潛水。愛琴海純淨的海水,比魚還多的垃圾,以及滿目瘡痍的沙灘,讓博揚震驚且憤怒。一個想法悄然浮現在了少年的腦海中,他要用自己的行動來清潔海洋。從那以後,他從未停止自己前進的腳步……
▲太平洋上漂浮的塑料瓶 圖據《國家地理雜誌》
懷揣200歐元拉贊助,19歲輟學,
全身心投入海洋清理工作
在數次的嘗試後,博揚發明了自己的「被動式海洋清理系統」。2011年,他登上了TedX(TED是美國一家非營利機構,致力於傳播一切值得傳播的創意。該機構每年舉行一次Ted演講大會。Tedx代表不是每年舉辦一次的正式大會,而是經由Ted演講組織允許舉辦的演講。),向人們講述自己的清潔理念。
然而,開始總是如此艱難。他懷揣自己僅有的200歐元,東奔西跑,一天聯繫了300多家公司談贊助,卻全被拒之門外。但他卻並未放棄自己的堅持,2013年2月,他成立了自己的「海洋清理組織」,每天工作15個小時,孤獨地進行著自己的研究。
直到2013年3月26號,他的Ted演講在網上病毒式地被瘋狂轉發。據《福布斯》雜誌報導,一夕之間,博揚成為了網絡紅人,他的個人主頁被刷爆,成千上萬封郵件湧進了他的郵箱,無數人爭相申請作為志願者加入他海洋清理項目。接下來的15天內,博揚成功籌集了8萬美元,還得到了十幾家科研機構的支持,拯救海洋的計劃就此正式拉開了序幕。
很快,19歲的博揚決定輟學,在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下,帶領著100多人的團隊全身心投入海洋清理的行動中。他們用了一年的時間,完成了一份528頁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如果使用博揚設計的清潔系統,用太陽能和潮汐能作為動力,預計十年時間就可以清理掉重達7萬噸的塑料垃圾,清理的成本是每公斤4.53歐元,僅為現有海洋清理漂浮物垃圾成本的3%。
▲博揚·斯拉特 圖據海洋清理官網
「我們製造了這個問題,
所以我認為我們有責任解決這個問題」
博揚團隊的研發成果,迅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認可。2014年,博揚獲得了聯合國環境署頒發的地球衛士獎。2015年,他獲得了挪威國際海事的青年企業家獎,他的海洋清潔系統入選了《時代》雜誌2015年度25個最棒的發明。
在接下來的每一天,博揚和他的團隊都在不斷地改良系統,為研發新裝置而努力著。博揚自己也經常參加演講等公共活動,向公眾展示講解他們的海洋清理系統,號召更多的人關注海洋垃圾,加入到清理海洋的隊伍中。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海洋清理組織」通過眾籌,已成功籌資2856萬英鎊(約合2.5億元人民幣)。而隨著「海洋清理001號系統」的啟程,博揚的海洋清理不再是紙上談兵的概念,他已成功用行動讓夢想照進了現實。
如今,與所有人一樣,24歲的博揚正期盼著第一塊塑料垃圾被送到岸上。他表示,這將成為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作為人類,我們製造了這個問題,所以我認為我們也有責任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博揚說道。
END
紅星新聞記者丨徐緩 編譯報導
編輯丨包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