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垃圾,你也是締造者

2020-11-10 荒野守護人


塑料垃圾

塑料垃圾是指散落各處、遍布山川河流海洋湖泊、隨處可見,不可降解的塑料廢棄物。它主要包括塑膠袋、各種塑料瓶、塑料包裝、一次性聚丙烯快餐盒,塑料餐具杯盤以及電器充填發泡填塞物、農藥包裝袋、酸奶杯、雪糕皮等各種塑料製品。我們已經對塑料製品產生了強烈的依賴性,如果日常生活在沒有了它們,我們的生活將會非常的不便。但是塑料垃圾正一天天毒害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毒害著我們的地球,毒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向塑料垃圾宣戰刻不容緩,這將是全人類的戰爭!

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的汙染點有很多,其中微塑料便是塑料垃圾演變的一種極難對付的生態殺手!微塑料會汙染河流、湖泊、海洋等有水存在的地方,它們影響水生生物的健康,也有影響人類的健康狀況。

2018年7月8日,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上說,「現在海洋深處四千五百米生存的生物體也居然檢測出微塑料「。中科院武漢植物園汙染生態學博士王文鋒說,「近年來他們研究發現,我國內陸水體微塑料汙染同樣普遍存在」。我查閱了很多資料,看到微塑料已經遍布我國大部分水源。

▲ 瓶裝水和自來水中分別監測出有微塑料存在

微塑料

微塑料是一種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是一種造成汙染的主要載體。

為什麼微塑料會成為汙染的載體呢?

微塑料體積小,這就意味著更高的比表面積(比表面積指多孔固體物質單位質量所具有的表面積 ),比表面積越大,吸附的汙染物的能力越強。首先,環境中已經存在大量的多氯聯苯、雙酚A等持久性有機汙染物(這些有機汙染物往往是疏水的,就是說它們不太容易溶解在水中,所以它們往往不能隨著水流隨意流動),一旦微塑料和這些汙染物相遇,正好聚集形成一個有機汙染球體。

▲ 遊蕩在海洋中的微塑料,圖片來源於藍色星球2截圖

▲ 微塑料被海洋生物吃進肚子裡,來源於藍色星球2截圖

微塑料相當於成為汙染物的坐騎,二者可以在環境中到處遊蕩。

一些細菌、病毒等可以在微塑料表面發展生物膜,作為棲息地和聚集場所,並隨微塑料一同進入生物體,使生物體受到感染,如浮遊生物和小的魚蝦貝類首先被感染,後隨著食物鏈依次將有毒物質傳遞到海洋各個生物群落,甚至以捕食海洋生物為生的其他動物。當然還有我們人類自己,我們從海洋獲取的一切魚類資源甚至海鹽都可能含有微塑料,微塑料可以毒素可隨著我們的日常飲食竟如到我們的身體之中。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圖片來源於藍色星球2截圖

微塑料的來源

目前已知的微塑料主要來源有陸源垃圾,主要包括日常使用化妝品行業,紡織和服裝業、塑料製造、旅遊業、船舶運輸、自然災害、農業生產、汙水處理廠收集的生活汙水、工業廢水和雨水含有塑料等等,這些將會從內陸流向海洋,從海岸漂入海洋。一個地區的微塑料有多種來源,多數都是我們自己日常產生,源頭便是我們人類自己。

▲ 某水飲用水源地,漂浮在水面上的塑料垃圾

▲ 塑料垃圾被清理後我拍的照片

微塑料汙染防治

對於微塑料汙染防治人類仍處於初步階段,從微塑料的來源到防治的措施,還有許多需要深入探索的地方。而想要真正破解微塑料汙染治理這一世界難題,恐怕還需要從源頭入手,當可以完全降解的生物塑料、植物塑料、天然塑料成為有機塑料的替代品,也許微塑料的汙染難題才可迎刃而解。但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減少產生塑料垃圾,比如儘量少喝礦泉水飲料,自帶水杯,儘量不用塑料吸管,少用一次性塑膠袋,少點外賣等,做好垃圾分類,不隨便亂扔垃圾,農業生產過程中也要做好塑料薄膜回收,做好農藥包裝瓶袋等回收。

▲ 甘肅甘南州實行禁塑令,人們用布袋購物

無論是草原森林、沙漠海洋,山川河流

有人的地方,就有塑料垃圾

星巴克每年要用掉超過10億根塑料吸管

全世界每年要產生超過4800億個飲料瓶

我國每天要用掉30億個塑膠袋

我國全年要用掉一次性塑膠泡沫快餐盒達4億至7億個

僅北京每年就會產生超過60億個塑料瓶子

減塑,清塑

這將是一場全人類的戰爭

相關焦點

  • 巨型海洋垃圾清掃機,計劃用20幾年將海洋中90%的海洋垃圾清除掉
    該研究團隊表明,如果這一全新的清潔系統真的能夠實現,那麼多只需要五年的時間,就能夠將太平洋的垃圾帶中的垃圾清除一半以上,這聽起來確實是非常的誘人,如果真的能夠大規模的清除掉海洋之中的這些垃圾對於海洋之中的生物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而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也是我們該做的。
  • 你被海洋垃圾包圍了!
    2015年,華師大的教授在我們的食鹽中發現了微塑料;2017年,瓶裝水中檢出微塑料,眾多受檢品牌中只有一個品牌沒有發現;2018年,首次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多達9種微塑料……原來,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海洋垃圾以及其他失控垃圾的包圍中
  • 垃圾分類與海洋垃圾汙染
    說說垃圾回收和海洋垃圾汙染上海人最近可說是被垃圾分類給逼瘋了,日常問的問題都是『儂四撒拉西(你是什麼垃圾)?』。
  • 清潔海洋垃圾
    清潔海洋垃圾是一款非常輕鬆好玩的休閒益智類遊戲,遊戲的畫面非常的乾淨簡潔,各種生動有趣的背景音樂以及簡單的遊戲操作,都能夠使更多的玩家進行遊戲的操作,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多種多樣的遊戲關卡,能夠讓玩家在這款遊戲中快速的闖關,體驗通關的樂趣。
  • 打擊海洋垃圾,三亞中仁聯盟從未停步!
    (原標題:打擊海洋垃圾,三亞中仁聯盟從未停步!) 今年,三亞中仁聯盟參與了認領一個潛點計劃,中仁聯盟一直以來積極參與海洋保護、淨灘、珊瑚保育等公益活動,中仁聯盟也一直呼籲和動員每一位遊客、潛水員參與到保護海洋的隊伍中來!
  • 海洋垃圾處理 誰來為你保駕護航?
    但是,如果你的眼前突然看到成堆的垃圾,那你的心裡將作何感想呢?  近日,記者所在的省第28督查組在洞頭縣的三盤港就看到了這樣不和諧的一幕。站在堤岸邊,往下眺望,可以看到隨著海水不斷衝刷,塑膠袋、木頭、廢棄泡沫、礦泉水瓶等一些垃圾被遺留在了岸邊。隨著又一波海水的襲來,又帶來一批垃圾,先前的垃圾又有一小部分被裹挾著又卷進了大海。遺留在堤岸邊的垃圾成堆,就好像一個天然的垃圾堆放場。
  • 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
    尤其是垃圾方面,許多人更是會亂丟亂棄,導致生態環境越來越差,其中海洋生態環境就是被汙染最為嚴重的生態環境之一,而汙染海洋生態環境的垃圾中又以塑料垃圾為最。那麼有人可能會問,這些海洋塑料垃圾最後會去往何方呢?按照人們普遍的常識來看,大多數人會認為這些塑料垃圾會隨著水流不斷漂浮,直至到達另一片陸地後才會停止。
  • 海洋中究竟有多少塑料垃圾?
    但也有不少玩具最後成為漂浮垃圾的漩渦——大太平洋垃圾帶。地球上有5個或6個這樣的垃圾帶:旋轉的水流中匯集了大量的塑料碎片。但是到那一看,你不會看到很多黃色鴨子、紅色海狸和綠青蛙。這雖不像垃圾島那麼驚人,但卻更危險。用來製造消費品的高密度材料,如水瓶、吸管和星冰樂杯,在太陽、波浪和各種好奇的小動物作用下分解,直到不再像垃圾漂流物,而更像是灑落在湯上的小紙屑。
  • 終於弄清99%海洋塑料垃圾去向,上億噸的海洋垃圾,該如何處理?
    據調查每年有約800萬噸海洋垃圾流入海洋,然而海面上的海洋塑料垃圾僅佔全球塑料垃圾的1%,其他的這些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是不是很好奇?根據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600-900米的深處,這個地方的洋流與海底的相互作用最大。塑料的發明,為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自20世紀50年代起,全球塑料年均增長率保持在8.5%。然而,每年有超過800萬噸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海洋中至少已經積累有上億噸的塑料垃圾。此次研究弄清海洋塑料垃圾去向,是否可以將海洋中上億噸海洋塑料垃圾進行收集,回收利用呢?
  • 我長期致力於海洋垃圾的調研與治理,海洋垃圾從哪來,問我吧!
    ,海洋垃圾從哪來,問我吧! 2015年,華師大的教授在我們的食鹽中發現了微塑料;2017年,瓶裝水中檢出微塑料,眾多受檢品牌中只有一個品牌沒有發現;2018年,志願者提供的大便樣品中檢出微塑料……這就顯得毫無懸念了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圖 | unsplash.com  最近,Oceana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中首次詳細說明了塑料垃圾對美國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的影響數據——在研究的1792個實例中,有88%是被列為瀕危的海洋動物,其中包括夏威夷僧海豹、海牛、斯特勒海獅等六種瀕臨滅絕的物種。
  • 你需要知道的關於海洋垃圾的十件事
    你需要知道的關於海洋垃圾的十件事海洋垃圾會纏住並傷害海洋生物。
  • 強制垃圾分類,海洋垃圾治理迎利好
    那麼此次,經過近20年的「倡導」,上海終於「動了真格」,將垃圾分類納入法治框架,具有了強制性,其效果也就顯現出來。在我看來,此次上海實行的強制垃圾分類,不僅有助於緩解上海「垃圾圍城」的困境,對海洋垃圾治理來說也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眾所周知,海洋垃圾的重要來源就是陸地。一條條奔騰入海的河流不僅給海洋帶來了水和營養物質,也將居民生活垃圾和企業生產垃圾帶到了海洋。
  • 2040年前海洋塑膠垃圾將增加2倍,海洋中垃圾總量將累計達6億噸!
    最新研究顯示,除非全球企業和政府能夠大幅減少塑膠製品產量,不然,未來20年內,流入海洋的塑膠垃圾數量將會增加兩倍。路透報導,非營利組織國際固體廢物協會(ISWA) 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量增加,亞洲偏遠海岸幾乎每天都有口罩和乳膠手套被衝上岸;全球的垃圾掩埋場也創紀錄的堆滿外帶食物容器和網購包裝。
  • 海洋垃圾造「雪景」 臺灣大聲向海洋垃圾說不!
    「臺灣九成的海岸沒有常住居民、也無法清理,被淨灘帶走的垃圾只是冰山一角,沒被清出來的垃圾還是未知數。」臺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說。  有學者形容,臺灣和離島受大陸沿岸洋流、黑潮和季風影響,被迫成為東亞與南亞海洋垃圾的「攔截網」,加上自身產出的垃圾,寶島已成了被垃圾包圍的「垃圾之島」。  垃圾究竟哪裡來?
  • 老夫妻堅持四年清理海洋垃圾,垃圾量達785噸,淨化海洋環境
    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環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經加工的固體廢棄物。這些海洋垃圾一部分停留在海灘上,一部分可漂浮在海面貨已經沉入海底。僅僅是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就已經達到300多萬平方公裡。這些年,海洋環境的惡化都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的,海岸邊陣陣惡臭,不再是清爽的海風。
  • 海洋垃圾變形記!你的Prada包包可能是用廢棄漁具做成的……
    蔚藍的海洋下面其實有著很多人類投放的垃圾這些垃圾如果不妥當處置的話會破壞海洋的生態環境但是如果好好利用的話甚至能變廢為寶01躲在海底的"死亡幽靈"你知道海洋中最大的塑料垃圾是什麼嗎?根據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數據,世界上每年有超過 136000 頭鯨、海豚、海豹和海龜被幽靈漁具困住,海洋生物被幽靈漁具殺死的可能性是其他海洋垃圾之和的四倍!但是這些牢固的塑料纖維並非完全的廢物,由尼龍、聚乙烯等組成的漁網,特徵是結實、防水,被撈上來後,可以用在防水袋、地毯,甚至你的 Prada 包包上。他們在海底是"死亡幽靈",上了岸,即可"變廢為寶"。
  • 生態環境部:我國海洋垃圾汙染處於中低水平
    在生態環境部9月25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表示,對渤海、東海開展的監測結果表明,表層水體微塑料的平均密度為0.82個/立方米和0.25個/立方米,與近年來國際同類調查結果相比,我國近海表層水體微塑料含量處於中低水平,海洋垃圾汙染整體處於中低水平。
  • ...來自於海洋、傾倒於海洋」 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 不可混為一談
    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允許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將它們混為一談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混淆:一是物質類型的混淆。
  • 海洋廢棄物=海洋垃圾?錯!聽聽生態環境部怎麼說
    他明確表示: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公報》,中國海洋廢棄物2018年的傾倒量為20067萬立方米,相比於2017年的15771萬立方米,增長約27.24%。   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