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萬餘株珊瑚,鹽田民間力量守護深圳這片藍

2021-01-07 瀟湘晨報

5月4日,CCTV-4播放了一部青春勵志的紀錄電影——《青春中國》,來自鹽田梅沙的楊旭聰,與5位新時代青年一起出現在電影中,講述著自己用行動守護梅沙這片綠水青山的青春故事。

成立義工隊伍保護珊瑚海域2.5平方公裡

作為梅沙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楊旭聰從小與海為伴,對腳下這片土地和海洋有著特殊的情感。閒暇之餘,他喜歡開艇出海,縱身下潛窺探梅沙海底那瑰麗的海底世界。然而,出海有時也會遇到糟心的事兒。「那時候,我經常和幾個朋友結伴出海,遊玩時看到海面上漂浮的垃圾非常痛心。」楊旭聰說。出於保護這片海域生態的初衷,2012年3月,在楊旭聰的倡議下,旨在維護區域海洋生態的梅沙海洋環保義工隊掛牌成立。他和幾位從小玩到大的夥伴成為這支隊伍的主力。

義工隊成立後,每當夏季的周末和節假日,當市民湧向大梅沙親海戲水時,楊旭聰團隊則忙於打撈漂浮在海面的垃圾。假日過後,他們又忙碌於下海打撈沉入海底的垃圾。起初,義工隊只是開展簡單的海洋保潔工作,但隨著活動的開展和隊伍的壯大,他們逐漸擴大了業務範圍,註冊成立了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業務覆蓋海洋保潔、海上救援、遊泳培訓、海洋科普等方面。

近年來,以楊旭聰為帶頭人的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共出動船艇500多艘次、水手1000多人次、潛水員1500多人次,種植了10000多株珊瑚,清理珊瑚區海底垃圾7噸多,保育珊瑚海域2.5平方公裡。

聯手學術力量開展珊瑚普查

上世紀80年代,大規模的城市開發給環境帶來了壓力,珊瑚在90年代後期消失殆盡。在幾年前一次下海清潔海底垃圾活動中,楊旭聰團隊驚喜發現珊瑚群竟重現梅沙海底,種群數量比前些年有了顯著的增長。「珊瑚的重現是生態環境變化的一面鏡子。近年來,得益於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和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梅沙的珊瑚群在前幾年才慢慢開始恢復。」楊旭聰說。

珊瑚重現,生態好轉,這讓楊旭聰團隊興奮不已。楊旭聰也深知,珊瑚對於海洋,就好像是陸地上的森林,是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面積雖然不到海洋總面積的千分之二,但卻養育著全球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保護珊瑚是為了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也是為了保護海岸線。

旺季的大梅沙迎來眾多遊客聚集,對梅沙海域的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壓力,如果不採取保護措施,海底的珊瑚很有可能得而復失。如何保護梅沙海底這塊「瑰寶」,楊旭聰團隊開始啟動珊瑚普查工作。從那以後,每次團隊開展清潔海域行動,他們會儘量安排潛水員潛入水底,開展照相、量度等基礎工作,再通過網絡搜索和資料比對,確定珊瑚的種類和年齡,並對珍稀品種編號。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楊旭聰發現,受客觀條件的制約,普查工作遠比想像中困難,由於團隊缺乏專業的器材和專業知識,普查出來的數據缺乏系統性、科學性。隨後,楊旭聰團隊設法引入專業學術力量,聯手廣東省海洋大學,全面啟動對梅沙海域珊瑚的系統普查工作。經普查,在梅沙珊瑚覆蓋的2.5平方公里海域裡,他們發現了43種珊瑚,其中包括較為珍貴的鹿角珊瑚、多孔珊瑚、萬花筒珊瑚、腦型珊瑚等,還有3種為珍稀品種。普查工作最終形成了較為系統的學術報告,為梅沙海域的珊瑚保育和海洋生態保護提供基礎的數據支撐。

人工幹預加快修護珊瑚生態系統

珊瑚普查不是目的,通過普查行動引起社會重視,最終形成官方和民間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合力,才是楊旭聰團隊努力的方向和最終的期許。

近年來,鹽田區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鹽田海域的海水質量持續保持穩定優良,引來海豚屢屢「造訪」。然而,珊瑚的成長周期極為緩慢,優良的水質只是基礎條件。於是,楊旭聰團隊開始引入人工幹預的方法,力求提升梅沙海域片區珊瑚的種植量,加快修護梅沙海域珊瑚生態系統。

這種設想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2017年5月,首屆以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為主題梅沙國際珊瑚節成功舉辦,來自世界潛水聯合會、亞洲潛水聯合會的潛水運動員、潛水愛好者和來自20多個國家的環保志願者、公益倡導者在梅沙聚集,共同探討珊瑚保育和海洋環境保護。在那次大型活動中,楊旭聰和志願者們在大梅沙州仔島附近種下了近600株珊瑚苗。

2019年6月27日,以「美麗珊瑚 美好灣區」為主題的第二屆梅沙國際珊瑚節在鹽田區大梅沙水上運動中心再次成功舉辦。「愛珊瑚、愛海洋、愛地球」的宣言在梅沙街道、鹽田區乃至全深圳廣泛傳播。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珊瑚長好了,獅子魚來了」深圳梅沙海洋生態漸恢復
    近年來,鹽田區形成了官方和民間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合力,以鯊哥為帶頭人的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多次出動船艇,種植了10000多株珊瑚,清理珊瑚區海底垃圾7噸多,保育珊瑚海域2.5平方公裡,使鹽田區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鹽田海域的海水質量持續保持穩定優良,引來海豚、獅子魚等屢屢「造訪」。潛水員志願者珊瑚種植進行中。
  • 深圳首支海洋環保義工隊:悉心守護梅沙灣海底「瑰寶」
    深圳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的潛水員志願者在進行珊瑚種植。 (資料圖片)位於深圳市鹽田區的梅沙灣,海清沙細,風景怡人,是廣東旅遊版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與風光旖旎的大梅沙海濱公園相比,位於梅沙灣海底五彩斑斕的珊瑚景觀,卻並不為公眾熟知。
  • 深圳下一個風口,在鹽田!
    粵港澳大灣區時代,深圳將進入鹽田、蛇口兩翼齊飛的高質量發展時期。港口鹽田:2019年2月,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將對標紐約、東京、舊金山三大世界級灣區,打造世界第四灣。鹽田作為城市副中心的定位,比肩蛇口,遠期發展是世界級濱海港城,成為深圳的「第三極」;東進戰略在推動深圳這座城市發展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行示範區規劃下,深圳將重點支持5G、人工智慧等重大創新科技,利用港口資源,推動深圳未來發展的四大戰略定位之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鹽田加快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先進濱海城區,全力爭當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尖兵。
  • 民間珊瑚保育站晉級科普基地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連城 6月18日上午,大鵬新區海洋生態文明日活動在大鵬新區大澳灣珊瑚保育站舉行。啟動儀式上,「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在珊瑚保育站掛牌。 一個由珊瑚志願者建立的民間保育站,緣何一躍升格為全市的科普基地?沿著珊瑚保育志願者的足跡,記者探訪到,大鵬新區實施4年珊瑚保育計劃,已經讓5000株「珊瑚寶寶」回到大海的懷抱。
  • 徒步撿垃圾,海底種珊瑚,《閃耀的平凡》走近民間「海洋拾荒者」
    (凱蒂與朋友正在規劃海灘清理工作)凱蒂說,是曾經的潛水經歷,激發了她想成為一名海洋保護者的渴望:「在泰國學潛水的時候,我發現海洋世界真是豐富多彩,真的很美好,有一次我看到我的潛水教練在珊瑚上撿垃圾,把它裝進隨身攜帶的袋子裡,這件事對我影響很大。」
  • 他們是珊瑚的代言人,他們很酷,在深圳種珊瑚!
    深圳的海怎麼玩?大梅沙遊泳釣魚玩衝浪?東西湧海岸線大穿越?還這麼玩,就OUT了!他們告訴你:最酷的是潛水種珊瑚!深圳有礦深圳人不知道!深圳的海裡有珊瑚,珊瑚裡也住著小丑魚,中國首個珊瑚保育中心就在深圳大鵬!
  • 減少失業、種植珊瑚,太平洋島國斐濟這樣迎接「世界海洋日」
    減少失業、種植珊瑚,太平洋島國斐濟這樣迎接「世界海洋日」 李淑平 蔡木蘭 2020-06-08 18:42 來源:澎湃新聞
  • 海南奇特的古鹽田,海水曬鹽傳承千年,這才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作為我國最南端的省份,海南一直是國人最愛的熱帶海島旅遊度假地,其實這裡除了椰風海韻、熱帶雨林,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自然奇觀,可以說海南之美還有大部分沒被發現,比如沙漠、火山、草原、梯田,還有令人稱奇的千年古鹽田。在這個熱情的海島上,蘊藏著神秘的傳奇故事。
  • 這,就是鹽田!不再低調!
    > 鹽田佔據著深圳不到1/10的面積,卻擁有19.5公里海岸線,是深圳乃至廣東的黃金海岸。 而深圳「最美海濱棧道」「鹽田海濱棧道」已經正式開放啦!!美得不行!
  • 深晚薦讀|珊瑚排卵奇觀!深圳首次拍攝到珊瑚有性生殖景象
    " 入夜未深,這群珊瑚似乎收到一個統一命令,所有的霜鹿角珊瑚陸續釋放卵囊,粉紅色卵囊在水中搖曳迴旋,升騰而起,蔚為壯觀 ……"5 月上旬,一群海洋環保志願者在海底拍攝到了珊瑚大規模的排卵景象。據悉,這是深圳首次獲得海洋自然環境中的珊瑚排卵影像記錄。
  • 看馬爾地夫的珊瑚保護工作者如何種植珊瑚
    珊瑚礁是馬爾地夫島嶼的根基,所以馬爾地夫有專業的珊瑚保護機構負責種植珊瑚。首先第一步是把採集好的珊瑚捆綁在支架上。每一個架子上要綁上50-70個珊瑚枝條。然後工作人員會開船將捆綁好珊瑚的支架運往培養海域。
  • 喜獲深圳唯一「雙第一」,山海鹽田取得深圳生態文明建設考核「九...
    2020 年,鹽田區委、區政府再次以一號文印發《鹽田區勇當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尖兵的行動計劃(2020—2025 年)》,統籌推進「十個勇當」、「十個打造」共 65 項任務,為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徵程中走在前列、勇當尖兵。
  • 「旅遊+」時代 6大精品旅遊線路帶你看遍鹽田絕美風光
    小編發現,以往市場上圍繞深圳鹽田的旅遊線路,多以1天遊的觀光遊產品為主,本次策劃的6條鹽田精品旅遊路線,通過深挖鹽田山、海及文旅休閒等特色旅遊資源,針對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全新打造了鹽田2-3天深度多元旅遊體驗。目前,相關旅遊產品已同期在廣之旅門店、官網、易起行APP等多個渠道上架。
  • 超萌珊瑚「寶寶」誕生記 深圳首次錄下珊瑚卵月下綻放影像
    「入夜未深,這群珊瑚似乎收到一個統一命令,所有的霜鹿角珊瑚陸續釋放卵囊,粉紅色卵囊在水中搖曳迴旋,升騰而起,蔚為壯觀 …… 」【霜鹿角珊瑚陸續釋放卵囊】5 月上旬,一群海洋環保志願者在海底拍攝到了珊瑚大規模的排卵景象
  • 怒贊:深圳大鵬首次記錄珊瑚排卵影像,美如漫天繁星
    母雞下蛋你可能見過,但珊瑚「下蛋」你見過嗎?近日,深圳本土的珊瑚保育公益組織——潛愛大鵬,在組織水下志願者們下海蹲守4天後,幸運地記錄到珊瑚「下蛋」——珊瑚大規模產卵的難得景象,簡直美如漫天繁星。這也是深圳首次獲得海洋自然環境中的珊瑚排卵影像記錄,更是國內民間珊瑚保育機構第一次拍攝到珊瑚有性生殖情景。來源:深圳新聞網「這次排卵的珊瑚,是2015年『潛愛』在大鵬大澳灣種下的一批霜鹿角珊瑚,經過五年的生長,它們適應了這裡的海況,並進入性成熟期,為這片海域貢獻出新生的珊瑚種子。」
  • 海南周刊|儋州峨蔓古鹽田:海岸鹽田古 盛夏鹽情長
    儋州峨蔓古鹽田海岸鹽田古 盛夏鹽情長儋州峨蔓古鹽田日出景觀。編者按日照充沛、海水優良的海南島,沿海地區自古就曬制海鹽,多年傳承,是海南重要的非遺傳統工藝之一。位於海南島西北海岸線上的儋州市峨蔓鎮,一直是重要的古鹽田。當地鹽民每年入夏以後,都會按先人傳下來的古法曬制海鹽,至今尤是。
  • 守護「山海寶庫」,深圳大鵬勇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先鋒
    近日,剛剛獲授評「中國天然氧吧」的大鵬新區首次亮相中國——東協博覽會,展位上那一片亮眼的「大鵬藍」,引來國內外參展商和專業觀眾的讚嘆:「在深圳這樣的經濟高度發達、人口密集的一線城市裡,有這樣一座山海相融、生態優良與人文歷史兼備的半島,真的是沒想到。」▲大鵬是深圳的「山海寶庫」。
  • 雙旦深圳一日遊:鹽田沙頭角,美麗的海濱棧道
    不得不說,現在深圳的地鐵很方便,自從通了十幾條線之後,到各個角落都有直達。以前去梧桐山,鹽田這些地方,總覺得太偏僻,如果不是幾個朋友相邀,準備耽誤一天時間來回的話,輕易是不會去的。這幾天在深圳,陽光真的好,不出去玩實在可惜,就想著從來沒去過鹽田,這次一個人去看看。
  • 海洋保護民間公益力量亟需專業化
    社會組織在行動 面對海洋汙染嚴重、海洋生態遭到破壞的現狀,我國許多民間的海洋環保組織相繼成立,且在海洋生態保護方面都有所建樹。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主要關注海洋垃圾,並旨在「還大海以潔淨,恢復人類與海洋的友善關係」,主要開展的項目有「愛我生命之源」海灘情結項目、「守護海岸線」中國海洋垃圾監測網絡項目等。
  • 他們在深圳近海「種珊瑚」
    關於潛愛的工作,我們有一句話叫「種珊瑚、種人心」,也就是說如果不去根本上解決珊瑚被破壞的問題,光種珊瑚無法解決問題。在所有生物和環境保護的邏輯裡,這條都是成立的。圍繞這句話,目前我們的工作分為三個部分:潛愛護礁、潛愛課堂、潛愛家園。其中「潛愛護礁」就是我們的珊瑚保育項目,「潛愛家園」則聚焦於漁村、企業、學校等泛沿海社區,推動社區參與海洋生態的共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