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毀珊瑚,中國專家修珊瑚!厲害了我的海洋強國!

2021-01-10 中國氣象愛好者

從2015年開始,一場史無前例的海洋災難在全球蔓延:海水過度偏暖,各大洋區的珊瑚在過暖的水中被「燙死」,褪去了鮮豔的色彩而白化。直到2017年,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珊瑚災難才宣告結束。

作為有著「海底熱帶雨林」美稱的珊瑚,對於海洋生態系統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我國南海的海底,來自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正在這裡,輕輕的將一株株手掌大小的珊瑚培植在海底。不出意外,在數年之後,這片荒涼的海底將長成奼紫嫣紅的「珊瑚森林」。

這便是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學家黃暉和她的團隊一直在做的是——在海底繁殖培育珊瑚礁,從而修復海底生態環境。黃暉表示,世界珊瑚礁的面積佔海洋面積不到0.2%,但在珊瑚礁生活的魚類,是整個海洋魚類的25%到30%,生物多樣性非常高,因此,維護珊瑚礁對於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有著重要意義。同時珊瑚礁生態系統還有著觀光、提供漁業資源、保礁護島等多重功能。

但是近些年,由於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海洋溫度快速升高,全世界超過三分之一的珊瑚礁都受到了影響,我國多個海域的珊瑚也在所難免,同時,海洋酸化、人為汙染、紫外線變強等因素也對危害著珊瑚的生存。在我國多個海域,白化死亡的珊瑚如同森森白骨,看了讓人毛骨悚然。

因此,作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生物學與珊瑚礁生態學科組組長,黃暉從事珊瑚研究與保護已經有了大約20年。在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努力後,目前,他們已經在南海成功種植了約十萬平方米珊瑚。通過人工培育的方式挽救南海珊瑚,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黃暉把海底種植珊瑚的過程比喻為陸地上的植樹造林:首先培育幼苗,在海底的苗圃中長成小樹,再移植到要種的地方。他們先選擇培育一些長得快的品種,然後再培耐受性強的品種。

另外,珊瑚除了可以進行有性繁殖、用受精卵培育外,還可以進行無性繁殖,他們利用珊瑚的這一特性,將珊瑚切成手指大小的斷枝,經過培育再附著到預定海域的人工礁體上。

與陸地上植樹造林不同的是,海底種珊瑚的難度要大很多,且不說在水下作業費時費力,還有可能遇到危險的或是有毒的海洋生物。種下的珊瑚還有可能被海上的颱風天氣摧毀,要真正種出一片珊瑚森林並不容易。而對於科學家,他們的目標不只是要在南海種珊瑚,而且是要恢復整個珊瑚礁生態系統,讓與珊瑚共存的海藻、海草、貝類、魚蟹等生物也能夠回來。

但是,科學家在努力恢復海底雨林的同時,我們更應該要做的是保護環境,畢竟當初引發珊瑚生態危機的原因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人類活動。如果不注重保護環境,再種更多珊瑚也於事無補。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威脅珊瑚海藻共生關係
    珊瑚是海洋裡的一種低級動物,蟲黃藻則是一種珊瑚體內的單細胞藻,它們之間的共生現象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活珊瑚體——大堡礁,很多熱帶沿海國家居民還可以在珊瑚礁體上種植食物,作為生活和食品來源。同時,珊瑚礁上優美的環境也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好去處,旅遊業為當地居民提供了重要的經濟來源。
  • 導致珊瑚白化的有很多原因,其中重要的因素是全球氣候變暖
    為了與大規模白化作鬥爭,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首次進行了一項雲彩增亮試驗,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看看反射部分太陽輻射(光)是否有助於減輕海洋變暖對脆弱的珊瑚造成的損害。雲彩增亮技術是什麼原理,它是如何對珊瑚實施保護的?這個技術操作起來有什麼難度,會不會造成環境汙染?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新研究顯示全球變暖影響深海珊瑚
    新華社洛杉磯8月28日電長期以來,深海被一些研究人員視為珊瑚的庇護所。然而一項新研究發現,即使在深海,珊瑚也會受到全球變暖影響,白化現象日趨嚴重。這項27日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通訊》月刊上的研究顯示,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對太平洋島國帛琉附近海域的3處珊瑚群進行了長達20年的研究,測量海面及海面以下30米至150米(中度透光層)的溫度,由此建立模型預測氣候變化對珊瑚產生的熱應力影響。
  • 全球超一半珊瑚已死亡 科學家妙手移植「超級珊瑚」回海裡
    全球超一半珊瑚已死亡 科學家妙手移植「超級珊瑚」回海裡  Emma Chou • 2019-12-28 10:31:57
  • 【中國科學報】揭示珊瑚白化的秘密
    翻開歷史研究新篇章   在陸地資源日益稀缺的今天,分布於熱帶海洋的珊瑚礁集生態資源、環境調節、海岸保護、國土安全和自然歷史記錄於一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海洋生態系統。  目前,全球約有3000萬人完全依賴於珊瑚礁生存,約有5億人不同程度地從珊瑚礁獲取食物。
  • 受海洋變暖等氣候因素影響,澳大堡礁珊瑚少了一半
    據英國廣播公司14日報導,澳大利亞ARC珊瑚礁研究卓越中心的科學家對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的健康狀況及規模進行研究後發現,自1995年以來,受海洋變暖等氣候因素的影響,大堡礁的珊瑚損失了一半以上。報導稱,所有類型的珊瑚都在減少,尤其在2016年和 2017年大堡礁發生大規模珊瑚白化後,珊瑚數量銳減,今年也出現了更大規模白化現象。
  • 變暖海洋中珊瑚的新危險金屬汙染
    農業徑流產生的金屬銅和船體浸出的海洋塗料對波多黎各周圍水域的軟珊瑚海扇構成了新的威脅生態學家艾莉森·特雷西(Allison Tracy)與海洋生物學教授德魯·哈維爾(Drew Harvell)共同開展了這項工作,他說:「我們知道,變暖的海洋對世界各地的珊瑚礁構成生存威脅。」 「減輕海洋變暖影響的行動是當務之急,但是了解汙染物在珊瑚病和死亡率中的作用為我們提供了更多解決方案的選擇。」
  • 海洋酸化引發珊瑚收藏熱 專家九成紅珊瑚是假的
    原標題:海洋酸化引發珊瑚收藏熱 專家九成紅珊瑚是假的   原標題:海洋酸化引發珊瑚收藏熱 專家:九成紅珊瑚是假的    這些年人們對「海洋酸化」的關注不亞於溫室效應,不少商家則從中嗅到了商機。    「海洋酸化」成了促銷口號    珊瑚變作搖錢樹    珊瑚是珠寶中唯一有生命的千年靈物,早在幾千年前,人類就開始打撈並欣賞珊瑚,並將其製成各種首飾、工藝品。
  • 研究:海洋酸化致珊瑚骨骼密度大幅下降 對環境更加敏感
    骨骼密度下降讓珊瑚對生物侵蝕和風暴破壞更加敏感研究人員認為,海洋變暖、骨骼延伸等因素也可能干擾珊瑚的生長。圖為當地時間2020年6月15日,阿聯富查伊拉,潛水員下水檢查移植的珊瑚生長情況。圖/視覺中國文丨實習記者 梅婷氣候變化導致的海洋酸化對海洋珊瑚生態系統造成重大威脅。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 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8月上旬,海南島西北部及雷州半島西部的海水熱度數值高升,珊瑚白化預警已達到最高值。9月4日,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最新預測,南海海溫未來一周比往年同期平均偏高0.6℃左右。事實上,全球氣候變化和頻繁的人類活動幹擾一直是珊瑚礁面臨的重要挑戰。近年來,珊瑚在全球出現白化的頻率越來越高,保護珊瑚礁的工作也愈發緊迫。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 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李元超是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副研究員,同時也是中國天平洋學會珊瑚礁分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珊瑚礁生態系統調查評價以及生態系統修復。他說,與國內其他珊瑚礁相比,臨高海域的珊瑚以塊狀濱珊瑚為主。這種珊瑚形成的珊瑚礁特點是生物多樣性相對較低,同時對水溫和水質的耐受度卻更高。
  • 珊瑚:亟需保護的海洋「熱帶雨林」
    珊瑚和珊瑚蟲為眾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息地,被稱為海洋裡的「熱帶雨林」。據統計,珊瑚礁的覆蓋面積不到海底的0.2%,卻生活著2500種魚類、約700種造礁珊瑚,以及種類還在不斷增加的無脊椎動物。我們在海底見到的美麗景象,多與它們有關。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李元超 圖李元超是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副研究員,同時也是中國天平洋學會珊瑚礁分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珊瑚礁生態系統調查評價以及生態系統修復。他說,與國內其他珊瑚礁相比,臨高海域的珊瑚以塊狀濱珊瑚為主。這種珊瑚形成的珊瑚礁特點是生物多樣性相對較低,同時對水溫和水質的耐受度卻更高。
  • 全球變暖對珊瑚與單細胞海藻的共生關係形成威脅
    全球變暖對珊瑚與單細胞海藻的共生關係形成威脅 2008年04月02日 08:34 來源:科技日報 發表評論   珊瑚是海洋裡的一種低級動物,蟲黃藻則是一種珊瑚體內的單細胞藻,它們之間的共生現象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活珊瑚體———大堡礁,很多熱帶沿海國家居民還可以在珊瑚礁體上種植食物,作為生活和食品來源。同時,珊瑚礁上優美的環境也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好去處,旅遊業為當地居民提供了重要的經濟來源。   但珊瑚和單細胞藻類之間的共生是否牢固到足以抵擋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和挑戰?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李元超估計,此次白化事件大約導致臨高海域86%的珊瑚死亡,局部區域白化率達100%,剩餘珊瑚由於保留了水螅體,還有逐漸恢復的可能:「但八月後面(海水)溫度還在一直升高,我估計也都死亡了。」由於臨高海域的珊瑚在全球範圍內分布緯度偏高,按理說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更小,遭遇嚴重白化的機率「應該非常小才對」。據李元超介紹,經多方確認,海南儋州、廣西潿洲島在7-8月也發生了大面積白化。
  • 挽救海裡的珊瑚 科學家卻在天上做文章
    為了與大規模白化作鬥爭,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首次進行了一項雲彩增亮試驗,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看看反射部分太陽輻射(光)是否有助於減輕海洋變暖對脆弱的珊瑚造成的損害。  雲彩增亮技術是什麼原理,它是如何對珊瑚實施保護的?這個技術操作起來有什麼難度,會不會造成環境汙染?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珊瑚裸尾鼠:首個因全球氣候變暖滅絕的哺乳動物
    戴維在給船隻補給淡水和食物的時候結識了珊瑚裸尾鼠斯汀一家。戴維小心翼翼地接近斯汀一家:「哈嘍,你們好,我不會傷害你們的!」斯汀一家警惕地看著戴維,它們快速地散開,縮緊著身體,做出戒備的姿勢。「我是一名船員,我只是路過這個地方,很高興認識你們,你們叫什麼名字?」「我叫斯汀,這些是我的家人,我們是珊瑚裸尾鼠,也叫荊棘礁裸尾鼠。」
  • 不知名珊瑚,海底珊瑚千千萬,有認識這些珊瑚的嗎
    下這些的珊瑚,因為不懂,不認識,或許不一定是珊瑚,有認識的同學可告知我吧。中國雖然是海洋大國,但對於海洋裡的生物其實研究真不多,資料更少,就這些的珊瑚而言,估計能認識全的,即使是珊瑚方面的專家也是有一定難度的。這2天,整理出一些我完全不認識的珊瑚,連分類都不知道的,分享出去,望有認識大神能回復告知,謝謝!
  • 世界潮我看丨海底真的有世界?珊瑚有自己的秘密花園!
    中國擁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各種水下奇觀、獨特的水下生物造就了不同的水岸文化。今天的《世界潮我看·水下中國》將繼續以獨特的水下視角,帶你一窺海底的「秘密花園」。早在陸地藤枝蔓生,花紅柳綠時,大海裡眾多的生物,已組成獨特的珊瑚礁生態系統,守護著地球。我們渴望的,是遙遠的未知,那裡色彩斑斕,群魔亂舞;我們遺忘的,就在腳下。
  • 珊瑚白化還能恢復嗎?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跟大家分享珊瑚的相關知識。周圍環境的變化,珊瑚會出現生長不良的情況,俗稱白化,這並不等同於珊瑚死亡,如果生長環境得到良好的改變,珊瑚白化並不是不可逆轉的,而是可以恢復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