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酸化引發珊瑚收藏熱 專家九成紅珊瑚是假的

2021-01-10 人民網

原標題:海洋酸化引發珊瑚收藏熱 專家九成紅珊瑚是假的

   原標題:海洋酸化引發珊瑚收藏熱 專家:九成紅珊瑚是假的

   這些年人們對「海洋酸化」的關注不亞於溫室效應,不少商家則從中嗅到了商機。近來一種「珊瑚即將於十年間在我國沿海絕跡」的說法掀起了一股珊瑚收藏熱,許多人相信未來的珊瑚質量不會好過現在,於是花重金搶購。而這種心理恰恰讓一些制假者有了可乘之機。

   「海洋酸化」成了促銷口號

   珊瑚變作搖錢樹

   珊瑚是珠寶中唯一有生命的千年靈物,早在幾千年前,人類就開始打撈並欣賞珊瑚,並將其製成各種首飾、工藝品。珊瑚千嬌百媚、光澤豔麗、晶瑩剔透、溫潤可人,在西方它與珍珠、琥珀並列為三大有機寶石,在東方佛典中珊瑚又被列為七寶之一,自古即被視為富貴祥瑞之物。

   珊瑚是海洋對人類的饋贈,可人類造成的汙染卻時刻威脅著珊瑚的生存,比如「海洋酸化」。海水會吸收、釋放大氣中過量二氧化碳,導致其逐漸變酸。近年來,這種情況愈發嚴重,原本依賴於海洋化學環境穩定性而生存的珊瑚處境堪憂。2013年3月,日本一個研究小組在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發表報告說,海水酸化越嚴重,擁有堅硬骨骼並且能夠製造珊瑚礁的珊瑚就越少……如果酸化過於嚴重,珊瑚在21世紀末就有可能消失。

   「珊瑚即將於百年內消失」,這本是科研工作者和環保人士出於正義而拉響的警報,可這種聲音到了收藏市場卻變了味。「上乘的珊瑚很快要就消失了」「現在不買以後更沒機會了」,在這些說法的鼓動下,無數消費者爭先搶購珊瑚藏品,不少商家大發其財。

   收藏市場裡的珊瑚以紅珊瑚最為稀缺,也最受藏者喜愛。記者在大唐西市採訪時遇到珠寶玩家彭華女士,她取下自己手上佩戴的一件多年前收藏的手鍊,上面鑲嵌的幾顆直徑為1釐米左右的紅珊瑚特別醒目、漂亮,她笑著說:「這是幾年前,我在市場上淘到的一件紅珊瑚手鍊,這件手鍊當時的價格不過600元錢,想不到如今市價近萬,何況這件飾品上紅珊瑚的品質還不是最頂級的。」

   彭華說,資源的稀缺使得頂級紅珊瑚的價格在一年的時間增值翻倍,頂級紅珊瑚由去年每克6000~8000元漲到了現在的1.8~2萬元,普通紅珊瑚也從去年的每克2000~3000元漲到了6000~8000元。目前0.2釐米至0.3釐米的紅珊瑚小米手珠,市場價約為400元;直徑達到1.2釐米的單顆紅珊瑚,價格可超過萬元;稍有造型的擺件售價在3萬元至12萬元之間。去年至今,中高端紅珊瑚售價開始出現明顯漲幅。如產自中國臺灣地區,最大顆直徑達1.4釐米、最小顆直徑為0.7釐米的紅珊瑚項鍊,兩年內價格翻了一番。

   記者隨後在西安幾大古玩城走訪中發現,有多家紅珊瑚專營店。目前市面上紅珊瑚的產地主要有我國臺灣、日本和義大利,多被製成戒面、掛件、手串和隨行雕件、擺件等。不同級別的紅珊瑚之間價格差異很大,普通級的每克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MOMO級的每克在兩千元左右,而AKA級每克需五六千元,頂級的牛血紅AKA每克價格更是過萬。紅珊瑚成品一般按件計價,價格上萬甚至二三十萬的都十分常見。由於價格昂貴,目前購買紅珊瑚的主要是高端消費年輕群體。

   珊瑚造假手段五花八門

   塑料、樹枝、玻璃也當「珊瑚」賣

   龐大的市場需求讓紅珊瑚數量日漸稀少,採不到珍貴的紅珊瑚,不法分子就用其他海洋生物乃至塑料、玻璃來冒充紅珊瑚出售。這些行為不僅加劇了海洋生態的破壞,更直接危害到市場及藏者自身利益。

   藏家毛春華告訴記者,現在不少街頭小攤兒上也在兜售「紅珊瑚」飾品,而且價格相當便宜。對此,一珠寶店陳老闆提醒:「街邊那些幾十元,甚至才幾元錢紅彤彤的『紅珊瑚』飾品肯定是假的。」藏家嚴曉偉說,十多年前他花了數千元收藏紅珊瑚,但後來經鑑定發現,他收藏的紅珊瑚全是塑料品仿冒,從此他再也不敢輕易下手購買珊瑚飾品了。廣東省地質科學研究所項賢彪主任直言,近年來,經廣東地質局檢測中心鑑定的市場上的紅珊瑚飾品90%以上都是贗品。據他觀察,多為塑料製品冒充或用白珊瑚染色處理等手段處理。前些年的染色手法比較粗糙,一般用棉籤蘸酒精擦珊瑚表面,若出現掉色現象,則為染色珊瑚,近年來染色造假技術越來越高,一般是將紋理緻密的白珊瑚深度染色,還有一種是採集尼泊爾、印度一帶的珊瑚化石染色,這些用肉眼觀察與用酒精擦的方法難以證實,只能送到權威機構通過光學技術鑑定。

   陳老闆告訴記者,不只是紅珊瑚,幾乎所有珊瑚藏品都存在造假,一般手段有以下幾種:一是利用海柳、海竹仿製成的珊瑚飾品。這類假冒珊瑚飾品有明顯的縱紋理、顏色均勻,給人以呆板死澀的感覺,沒有珊瑚真品獨具的孔隙的特徵;二是填充珊瑚染色。將質地疏鬆的淺海樹枝狀造礁珊瑚用注膠方式填充染色而成。這類填充染色珊瑚表面光滑、粗糙易碎、顏色極易褪變;三是人工合成珊瑚染色。這類人工合成珊瑚是將各種貝類或造礁珊瑚研磨成粉末,塑注成各樣珊瑚形狀,其特徵是沒有自然紋理,幾乎每件珊瑚都相同,顏色也易褪變;四是各類玉石仿製珊瑚製品。用大理巖和白雲石或方解石染色而成,其特徵是顏色很均勻,但易褪色,沒有光澤;五是塑料染色珊瑚。用塑料製品染色製成的珊瑚,一般質地較輕、易褪色、無自然紋理與光澤;六是粉紅色玻璃假冒珊瑚。其特徵是有玻璃光澤,含有氣泡,貝殼狀斷口,遇鹽酸不起泡。

   記者曾看過一位藏友拿過來的一件假冒紅珊瑚鼻煙壺,發現其色彩太豔麗,且用小刀就能輕輕刮掉,這表明其不是真珊瑚。因為紅珊瑚生長在200至2000米的深海中,是有機寶石,有自然瑕疵,如小白點、小黑點、小斑點。用小刀能刮掉,表明其硬度遠不如珊瑚。且鼻煙壺的圖案上也看不出雕工痕跡,應當屬灌塑壓模漆器製品。

   真假紅珊瑚辨別有絕竅

   業內人士曹亞玲告訴記者,選購珊瑚要注意三點,一要顏色均勻,二要顏色紅豔,越紅的越珍貴,第三要比重大,越重越好。珊瑚外觀與多少有些類似顏色的貝珍珠完全不同,貝珍珠的光澤有一定方向性,低倍放大時,顯示出一種極像火焰的圖型。用貝珍珠殼琢磨成假冒白珊瑚的白色念珠,可通過貝殼上的平行生長結構及其粉紅色的分帶趨勢來鑑別。

   珊瑚的其他鑑別特徵是具有小而淺的圓形凹坑,這是個體珊瑚蟲的生長部位。由某些穿孔型海洋生物造成的小凹坑亦可存在。仿造珊瑚的主要代用物是賽璐珞、木料和封蠟,其中沒有一種具有珊瑚的獨特外觀。賽璐珞在加熱時發出樟腦氣味,木料可用手指甲刮破,暴露人造表面下的木質結構,封蠟在放大鏡下呈流狀似玻璃外觀。如果有必要,可用鹽酸來鑑別這些代用物。

   由於紅珊瑚產量少而價值高,故往往有人用低價的白珊瑚染成紅色來冒充天然紅珊瑚。要鑑別上述的假紅珊瑚,可用蘸有丙酮的棉籤擦下染色劑。由於人工染色的贗品顏色單調呆板,表裡不一,用10倍放大鏡可見染料在珊瑚的小裂隙中和粒間濃集,其紅色外深內淺,顯示出著色不均勻的破綻。

   鑑別染色珊瑚還要看它的染色程度。凡染色者,光澤不柔和自然,過分的妖豔,紅色沒有層次,而真的紅珊瑚呈蠟燭紅,紅色有層次,有的還紅白相間,中間隱約顯露出「指紋」與染色仿品相比差異較大。並不是光滑的就是假的,但是紅珊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如果沒有國家發的許可證,是不允許賣的,所以沒有許可證的商家99%賣的都不是真正的臺灣紅珊瑚。你要分辨仔細,謹防上當。

   西安寶石協會的王主任告訴記者,鑑別紅珊瑚最簡易方法有以下幾種:

   1.縱看。珊瑚縱向有平行的生長紋,方向為平行珊瑚柱體。如果是截面,一般在背面,如果是雕刻件,表面上就有。

   2.橫看。珊瑚的橫截面上有像年輪的生長紋,由小及大。有同心圓狀生長紋的,一般都是珊瑚擺件上可以見到。

   3.看顏色。珊瑚的顏色是由內而外的,舉例來說:一個珊瑚柱,越接近表層,珊瑚的顏色越深,越裡層,顏色越淺。也就是說,珊瑚的顏色是不均勻的,如果珊瑚的顏色內外一致,就要懷疑有假。

   王主任提醒廣大藏友,購置紅珊瑚前應做好相當的功課,儘量從有信譽的店鋪或者有信譽的藏友手中購置,且最好多看多問,多對比,這樣才能保證買到物有所值的紅珊瑚。

(來源:西安晚報)

相關焦點

  • 研究:海洋酸化致珊瑚骨骼密度大幅下降 對環境更加敏感
    圖為當地時間2020年6月15日,阿聯富查伊拉,潛水員下水檢查移植的珊瑚生長情況。圖/視覺中國文丨實習記者 梅婷氣候變化導致的海洋酸化對海洋珊瑚生態系統造成重大威脅。近日,一篇題為《海洋酸化對大堡礁珊瑚生長的影響》的研究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Research Letters)上。研究指出,海洋酸化降低了海水中碳酸根離子的濃度,影響石珊瑚生成碳酸鈣骨架。
  • 研究發現某些珊瑚自身可抵抗海洋酸化損害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雪梨5月2日電(何嘉悅)澳大利亞一項新研究顯示,某些品種的珊瑚能夠根據海水酸度來調節自身的鈣含量,以抵抗海洋酸化的損害,提高存活率。「海洋酸化指由於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氣體被海水吸收,海水pH值下降。」領導研究的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珊瑚礁研究項目中心研究員託馬斯·德卡洛2日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pH值越低說明酸性越強。珊瑚骨骼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隨著海水酸度增加,海水中的化學成分也發生變化,可對珊瑚骨骼的鈣含量造成影響,使其無法正常生長。
  • 全球變暖毀珊瑚,中國專家修珊瑚!厲害了我的海洋強國!
    從2015年開始,一場史無前例的海洋災難在全球蔓延:海水過度偏暖,各大洋區的珊瑚在過暖的水中被「燙死」,褪去了鮮豔的色彩而白化。直到2017年,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珊瑚災難才宣告結束。作為有著「海底熱帶雨林」美稱的珊瑚,對於海洋生態系統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 上好紅珊瑚價格近年一路攀升
    楊明星:其實珊瑚在腔腸動物中是個統稱,目前已知的腔腸動物門類約有9000種,珊瑚蟲綱有6100多種。人們通常把來自海洋的、造型奇特的 各種腔腸動物以及它們的骨骼產物不加區別地都冠以「珊瑚」的名稱,比如:水螅珊瑚、紅珊瑚、石珊瑚、鹿角珊瑚、古代珊瑚化石、珊瑚礁等等,甚至有的海葵也 被當做珊瑚。
  • 溫暖、酸化的海洋與珊瑚滅絕
    根據一組科學家的研究,海洋溫度的變化對珊瑚和海葵的多樣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項新的研究,發表於8月31日的雜誌上。新的遺傳分析表明,珊瑚和海葵,已經在這個星球上存在了7.7億年。經歷了氣候的巨大變化、海洋化學環境的波動和幾次大規模生物滅絕。
  • 紅珊瑚都有哪些特徵呢?怎麼鑑別真假?
    紅珊瑚作為我國悠久文化的佼佼者,被賦予了諸多良好寓意,如象徵著沉著、聰敏、吉祥等。在中國古代,紅珊瑚就被視為祥瑞幸福之物,代表高貴權勢,所以又稱為「瑞寶」,是幸福與永恆的象徵。清朝二品官上朝穿戴的帽頂及朝珠都由貴重紅珊瑚製成;西藏的高僧多持紅珊瑚製成的念珠;很多出土文物中都能發現紅珊瑚的蹤影,印證了紅珊瑚在中國古代的吉祥寓意。
  • 天然紅珊瑚多少錢一克?天然紅珊瑚價格都很高嗎?
    在市場上到底孰真孰假?國際上公認的紅珊瑚品種有30來種,其中紅珊瑚因其擁有嬌豔的顏色,在黑珊瑚、金珊瑚等品種中脫穎而出,紅珊瑚的價格也是公認最高的。目前就連0.2釐米至0.3釐米的紅珊瑚小米手珠,價格約為400元;直徑達到1.2釐米的單顆紅珊瑚,價格可超過萬元;稍有造型的擺件售價在3萬元至12萬元之間。
  • 珊瑚收藏:年均上漲30%
    專家分析認為,稀缺性是紅珊瑚最大的賣點,也是吸引炒作資金進入的主要原因。  升值性:年均上漲30% 頂級珊瑚賽黃金  我國的珊瑚收藏起步較晚,但使用珊瑚的歷史已經很久遠了,大概在2000年之前的漢武帝時期就已經將珊瑚作為盆景觀賞了,到了後期,隨著雕工工藝的發展,人們將珊瑚加工成各種擺件、飾物。
  • 假如海洋裡沒有珊瑚(科技大觀)
    然而,科學家們多年研究認為,到本世紀末,人類可能將面對一片沒有珊瑚的海洋。與此同時,數萬種以珊瑚礁為家的海洋生物也將一同消失。這一預測並非危言聳聽。近日,對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研究發現,新生珊瑚數量比歷史同期下降了89%。
  • 紅珊瑚丨紅珊瑚五個紅色等級的介紹
    作為有機寶石中的老大,紅珊瑚憑藉喜人的色澤和瑩潤的質地,在古今中外莫不備受珍寵。尤其是在最近幾年,紅珊瑚更是隨同琥珀蜜蠟一起成為市場追逐的熱點。  但關於紅珊瑚飾品的收藏,首先還是要看原材料的品種,品種不同,其飾品的價格就有可能相差10倍以上。按種類來分,分別產自日本海域、地中海域和臺灣海域的阿卡料、沙丁料和莫莫料,是目前最常見的紅珊瑚品類。
  • 紅珊瑚是動物還是植物 紅珊瑚怎麼保養方法 紅珊瑚怎麼鑑別真假
    紅珊瑚是一種名叫珊瑚蟲的海中之骨骼沉澱而成,是海洋低等無脊椎動物,屬於腔腸動物。2、紅珊瑚生長在海中,又像樹枝又像花,其形如樹,其色似火。生長在200至2000米的深海中,每20年長一寸,三百年長一公斤,被視為海中珍寶、藏中極品。紅珊瑚與金、銀、珍珠、瑪瑙、琥珀、琉璃並列為佛教七寶,享有「中國國寶」的稱號。
  • 紅珊瑚為什麼會有瑕疵?成因是是什麼?
    紅珊瑚是一種美麗鮮豔的有機類寶石,它來自大海深處,帶著海洋的靈性,紅珊瑚是有機類寶石中少有的紅色品種,收到很多人的喜愛和垂青。但是購買過紅珊瑚首飾的人都知道,在紅珊瑚身上往往會存在一些細小的瑕疵。但是購買過紅珊瑚首飾的人都知道,在紅珊瑚身上往往會存在一些細小的瑕疵,也有不少玩家對這些小瑕疵很是在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應該如何看待紅珊瑚上的瑕疵。  顏色分布不均  一件珊瑚飾品常有白色斑點或白心、黑點。它是珊瑚形成過程之中的雜質所造成的,這些斑點的存在使得紅珊瑚顏色顯得不夠均勻。
  • 紅珊瑚珠子價格高?紅珊瑚珠子價格多少錢一克
    紅珊瑚作為有生命的有機寶石,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而紅珊瑚常見的製成品有珠子類、戒面、雕件、手鐲等,由於紅珊瑚珠子對原枝要求最高,且很耗材,所以形成了紅珊瑚圓珠平均價格遙遙領先的局面。紅珊瑚圓珠價格這這幾年的市場行情是有目共賭的,僅僅一顆10多克的珠子價格就可能高達二三十萬元。
  • 為什麼不能佩戴紅珊瑚?紅珊瑚佩戴禁忌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跟大家分享紅珊瑚的相關知識。紅珊瑚製品在市場上也很受歡迎,但關於它不能佩戴的言論也廣為流傳,當然這種說法並不是出於迷信,而是與紅珊瑚本身的質地有關,因而在佩戴時也有幾分講究。
  • 科學家南海種珊瑚 最快的鹿角珊瑚一年大約能長十釐米
    感受著渺小與孤獨,她將一株株手掌大小的珊瑚種在海底,渴望長出一片「森林」。   如果她的夢想能夠實現,這片「森林」應奼紫嫣紅,五彩斑斕的魚兒穿梭其中。   作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生物學與珊瑚礁生態學科組組長的黃暉已從事珊瑚研究約20年。她正帶領團隊在中國南海建立大範圍的珊瑚底播試驗區和示範區。   珊瑚被譽為海底熱帶雨林或海洋生命發動機。
  • 紅珊瑚成為炒作熱點 價超和田玉
    近日,椒江海門老街的古玩商周波告訴記者,繼黃金、翡翠、和田玉、鑽石之後,紅珊瑚已成為珠寶收藏的下一輪炒作熱點,價格已超過了和田玉。  珊瑚是能隨著溫度變化而變色的有機寶石,一直深受人們喜愛  周末,走進我市的各大古玩市場,很多攤位上都有售賣一種粉色的珊瑚珠串,這些珊瑚珠串的價格從幾十元到一兩百元不等,受到不少消費者的喜愛。
  • 臺灣科學家研究氣候變化會否造成珊瑚滅絕
    臺灣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海水酸化、溫度上升會影響珊瑚生長,但某些珊瑚依然能夠適應變化存活下來。目前,全世界超過三分之一的珊瑚礁嚴重退化。海水溫度升高、海洋酸化、海水汙染、紫外線輻照增加、破壞性漁業和海上工程騷擾等,都是珊瑚礁退化的肇因。曾有科學家預言珊瑚將在50年內從地球消失,引發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崩潰。
  • 骨骼受影響的加勒比海珊瑚有望能在未來地球的酸性海洋中存活
    根據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三種加勒比海珊瑚物種足以抵禦預計在下個世紀發生的海洋酸化水平的上升。然而,雖然珊瑚能夠在異常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和生長,但它們的骨骼受到嚴重影響,使它們容易受到侵蝕。我們的藍色星球的多樣化海洋生態系統正在被人類戲劇性地改變。塑料垃圾和其他形式的人為汙染困擾著曾經原始的海洋,而整個物種正因過度捕撈而瀕臨滅絕。其他形式的水下生活遭受以人為主導的氣候變化的副作用。溫度上升給珊瑚群體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導致它們驅逐共生藻類,從而「 白化」。這可能導致珊瑚死亡,這反過來又會對其生活的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
  • 紅珊瑚收藏有玄機:教你辨別真假紅珊瑚
    在西方,珊瑚、珍珠和琥珀為三大有機寶石,在東方佛典中,珊瑚又被列為七寶之一。珊瑚生長在海平面200~2000米的大海深處,開採極為不易。珊瑚是由珊瑚蟲的分泌物堆積而成,由於珊瑚蟲分泌的鈣質骨骼,一般質地較為疏鬆,能達到寶石級別加工密度的珊瑚極為稀少。而珊瑚中的珍品——紅珊瑚,僅生長在極少數海域,所以更為珍貴。
  • 紅珊瑚之新手必看造礁珊瑚與紅珊瑚的區別
    在展售會上我們有遇到顧客這樣說;「我在海洋館見過珊瑚,是長在海裡,我上次潛泳時還見到了,想撿一塊作紀念,但是太硬了,掰不動。」沙丁項鍊此時,我們就可以斷定這位顧客還不完全了解紅珊瑚。淺海造礁珊瑚和貴重寶石珊瑚怎麼會一樣呢!但是,你真的了解造礁珊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