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亟需保護的海洋「熱帶雨林」

2020-08-29 小小漫漫

本文作者:北風飄


我們常說的珊瑚是珊瑚蟲的分泌物,構成珊瑚蟲的支撐結構。珊瑚和珊瑚蟲為眾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息地,被稱為海洋裡的「熱帶雨林」。據統計,珊瑚礁的覆蓋面積不到海底的0.2%,卻生活著2500種魚類、約700種造礁珊瑚,以及種類還在不斷增加的無脊椎動物。我們在海底見到的美麗景象,多與它們有關。


珊瑚蟲是一種腔腸動物,以捕食海洋裡細小的浮遊生物為生,它在生長過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鈣和二氧化碳,然後分泌出石灰石,變為自己生存的外殼。它表面絢麗多姿的顏色其實是與其共生的蟲黃藻的顏色,就是這種結構十分簡單的腔腸動物,卻在近些年來遭遇了滅頂之災。原因很多,但離不開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從宏觀環境講,珊瑚這種脆弱的海洋生物受到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極大的影響。在過去幾十年裡,大氣變暖使得海洋裡的水溫升高了約0.68攝氏度,雖然對人類來說不太明顯,但對於只適宜生長在22℃~28℃熱帶水域的珊瑚來說卻是毀滅性的重創。由於水溫升高,珊瑚被迫驅逐了體內的蟲黃藻,結果喪失了食物來源,大批量的珊瑚被餓死,形成恐怖的白化現象。澳洲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珊瑚礁,但卻先後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珊瑚白化。珊瑚一死亡,棲息於上面的魚類和無脊椎動物隨之消失,整片海域陷入死亡般的寧靜,幾乎沒有任何生物。同時,過量的二氧化碳也會造成海水酸化,一樣能對珊瑚礁產生嚴重的威脅。


從地區環境講,人類活動對珊瑚礁的危害也不可小覷。採摘珊瑚直接破壞珊瑚礁,過度捕撈魚類影響珊瑚的健康生長,特別是法號螺數量的減少,使得珊瑚的天敵長棘海星瘋狂生長,嚴重壓縮了珊瑚的生存空間。除此之外,有些遊客下海時使用的防曬霜,其中的一些物質溶解在水中也會危害脆弱的珊瑚蟲。


作為生態系統最底層的一鏈,珊瑚礁的大面積崩潰、消失,會影響到許多海洋動物的生存。現如今,已經有很多動物由於珊瑚礁的消失數量急劇減少,瀕臨滅絕或已經滅絕。由於氣候變化和汙染,科學家預測,未來20年內,70%到90%的珊瑚礁或消失殆盡。屆時,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無論是海洋,還是天空,陸地,都將遭遇難以挽回的創傷。

在珊瑚礁保護如此嚴峻且緊迫的形勢下,一些科學家採取了嘗試「種珊瑚」的補救措施。他們會把珊瑚蟲的受精卵收集起來,或者直接從珊瑚上切割小段,然後放在海裡培育珊瑚苗,待珊瑚苗長成再返還給原來的珊瑚礁,從而達到生態修復的目的。我囯南海海域也有類似的項目,負責人是有「珊瑚媽媽」之稱的黃暉,她已在這裡培育了約二十萬平方米的珊瑚礁。


但與陸地上的植樹造林不同,人工培育珊瑚的難度要大得多。種植者不僅要進行長時間的水下作業,而且必須掌握充足的專業知識。珊瑚培育的整個過程漫長且複雜,失敗率高,它的生長速度也很慢,一株珊瑚一年內平均只能長10釐米左右,有些甚至不到3釐米。

因此,「種珊瑚」僅能作為一種生態補償的措施施行。想要依靠「種珊瑚」這種方法完全修復自然,像陸地上的人工林一樣快速發展是基本不可能的。要想保護珊瑚,還得靠維持現有的海洋生態環境才行。

相關焦點

  • 海洋保護民間公益力量亟需專業化
    海洋保護工作需要引起更多公眾的關注 近些年來,海洋保護已經成為我們所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我們亟需要對這個美麗星球存在的蔚藍色海洋進行保護,而這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責任與義務,更是我們每一個人所不容推脫的。 保護海洋,我們能做什麼呢?
  • 保護珊瑚 愛護海洋
    記者從廣東海洋大學了解到:央視綜合頻道(CCTV-1)《正大綜藝·動物來啦》欄目4月19日播出了對廣東海大深圳研究院珊瑚礁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團隊的採訪內容。該節目於18點檔播出,其中涉及海大珊瑚團隊的節目時長約13分鐘。節目具體講述了廣東海大深研院珊瑚保育中心主任廖寶林帶領團隊自2014年以來,始終堅持在人工修復珊瑚礁領域研究探索。
  • 你知道如何保護珊瑚嗎?
    先介紹一下:珊瑚被稱作海底花園珊瑚礁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自然景觀之一。大部分珊瑚都是固著的動物,而珊瑚礁就是由很多珊瑚蟲組成的。珊瑚利用它們的觸手捕食浮遊生物、小魚或有機物碎屑。由於珊瑚在水底舞動觸手時,像是風中搖曳的花朵,故經常被冠以「海底花園」的稱號,可見實在多姿多彩,蔚為奇觀。
  • 探秘「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
    珊瑚堅硬的骨骼可以抵抗波浪對海岸的衝擊,減少波浪的衝擊力,保護海岸,有著消波和護岸作用。 珊瑚是海水的過濾器,無數細小的珊瑚蟲用它們的觸手不停地過濾著海水中各種微粒,從中獲取營養和保持海水的潔淨。 珊瑚可廣泛應用於古地質地貌和古地理研究以及氣候研究。
  • 全球變暖毀珊瑚,中國專家修珊瑚!厲害了我的海洋強國!
    從2015年開始,一場史無前例的海洋災難在全球蔓延:海水過度偏暖,各大洋區的珊瑚在過暖的水中被「燙死」,褪去了鮮豔的色彩而白化。直到2017年,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珊瑚災難才宣告結束。作為有著「海底熱帶雨林」美稱的珊瑚,對於海洋生態系統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 「海洋保護小課堂」之5分鐘搞懂什麼是「種珊瑚」
    海洋保護 種珊瑚小課堂小自老師 ┃ 中國TNC各位童鞋,好久不見~有沒有想念小自老師? 之前兩節課我們主要講的是「碳匯」和「碳排放量交易」的知識,這節課,讓我們來點不一樣的,把目光從陸地轉到海洋,講講海洋保護!
  • 科普丨全球十大亟需保護的海洋生物
    一、鯨鯊 為了能更好地保護這一數量最大但也飽受過度捕撈和非法捕魚等威脅的物種,數據追蹤系統開始普及化,讓我們更了解藍鰭金槍魚的習性和季節性遷徙。   三、黃唇魚 在過去的30年間,麋角珊瑚數量驟降了80%,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將其列為極危級別。   麋角珊瑚在海洋界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不僅是龍蝦、鸚哥魚類和槍蝦科等動物的居所,也參與建設珊瑚礁。健康的麋角珊瑚一般能以每年5~10釐米的速度成長。   氣候變暖,珊瑚群白化和疾病都是導致麋角珊瑚死亡的原因。
  • 海洋科普 | 奇妙的「鹿角」珊瑚
    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是一種與蟲黃藻共生的海洋腔腸動物(又名珊瑚蟲),其珊瑚骼為傘房花序式的群體,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4年)——近危(NT)(圖1)。
  • 海洋科普(1270)| 奇妙的「鹿角」珊瑚
    「鹿角珊瑚」因具有狀如鹿角般的分支狀生長形態而聞名。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是一種與蟲黃藻共生的海洋腔腸動物(又名珊瑚蟲),其珊瑚骼為傘房花序式的群體,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4年)——近危(NT)(圖1)。
  • 深圳市鹽田區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採訪札記:梅沙灣珊瑚守護人
    4月19日,記者來到鹽田區梅沙街道,穿過戶外運動愛好者和遊客提供服務的能量驛站,路過一排排整齊擺放的槳板,就到了鹽田區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個色彩繽紛的生態水缸,裡面展示著梅沙珊瑚典型的生態系統。「我們這邊生態很好,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下到海洋裡面去,所以我們就建立了這套生態系統,以便讓大家更直觀的了解認識珊瑚。」中心負責人楊旭聰告訴記者。
  • 假如海洋裡沒有珊瑚(科技大觀)
    珊瑚礁是海洋特別是熱帶地區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珊瑚蟲通過分泌碳酸鈣,在身體四周築造了一間「小房子」,而珊瑚礁就是一代代珊瑚蟲留下的「空房子」。神奇的珊瑚礁還為眾多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家園,堪稱「海中熱帶雨林」。
  • 保護美麗珊瑚(組圖)
    點擊進入>>> 美麗的珊瑚。美麗的珊瑚。  本報珠海訊  (記者王鋒攝影報導)昨天,記者從珠海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獲悉,珠海在建的珠江口最大珊瑚自然保護區位於珠海佳蓬列島。
  • 積極推動珊瑚保育 重現珊瑚王國美名
    每年 「媽祖生」(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前後,是墾丁公園珊瑚產卵的季節,臺灣海洋中心與墾管處特別現場直播珊瑚產卵實況,民眾看得直呼精彩。臺灣擁有豐富的珊瑚資源,但近年來遭受嚴重破壞,應積極進行保護與復育,我們的後代子孫才有機會欣賞到美麗的珊瑚。
  • 海洋汙染究竟有多嚴重?連珊瑚都要「搬家」了
    珊瑚礁現狀珊瑚就是很典型的一種,除了海洋垃圾帶來的破壞,其他人為活動(島礁開發、過度採挖、活魚貿易等)更造成了珊瑚群的驟減。珊瑚是一種生活在海底、外形形似花樹且無法移動的一種動物。珊瑚的起源可追溯到25億年前,在漫長的歲月中,它們保持了頑強的生命力,不論是地質變遷還是氣候變化,都沒能讓珊瑚滅絕。同時,作為珊瑚的存在結構之一,珊瑚礁之於海洋,如同森林之於山川,它不僅影響著海底的生態環境,也為許多海底動植物提供了生存家園。據悉,僅佔海洋面積千分之二的珊瑚礁,卻生活著海底近1/4的生物。
  • 南海四大群島珊瑚島礁面積減少 亟需科學拯救
    作為一名研究海洋浮遊生物的科學家,焦念志在進行海域考察時,注意到南海島礁的重要性和其逐漸消亡的嚴峻事實。「幾年前還在的鹹舍嶼,現在已經看不見了。」我國南海的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島共有200多個島、礁、嶼、灘,這些島嶼除了其本身的價值之外,還代表著我國的領海基點及其所外延的200海裡專屬經濟區。
  • 公海深處藏著珊瑚綠洲
    北太平洋水下2000多米的珊瑚圖片來源:NOAA海洋研究人員近日發布了第一次對公海珊瑚礁的全面調查,公海大約佔國家管轄範圍之外海洋的2/3。在梳理了對造礁珊瑚的50多萬次觀察得出的結果後,研究小組確定了116個位於公海的珊瑚礁。研究人員發現,這些珊瑚大多數生活在水下200~1200米之間。但有少量在海底2000米深的地方被發現。研究人員指出,很可能還有更多的公海珊瑚有待發現,因為調查通常優先考慮靠近海岸的珊瑚。這項研究恰逢公海珊瑚礁聯盟成立之際。
  • 公海深處藏著珊瑚綠洲
    北太平洋水下2000多米的珊瑚圖片來源:NOAA 海洋研究人員近日發布了第一次對公海珊瑚礁的全面調查,公海大約佔國家管轄範圍之外海洋的
  • 臺灣海洋大學研究發現 人工繁殖珊瑚不再是夢
    珊瑚礁是多種生物聚集的場所,人們稱作海洋的生物樂園或熱帶雨林,對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有重要意義。臺灣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的研究團隊發現珊瑚早期生殖細胞的發育特性及位置,正陸續揭開珊瑚生殖的謎,可能有助於人工復育。研究團隊的論文上個月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期刊。
  • 溫暖、酸化的海洋與珊瑚滅絕
    根據一組科學家的研究,海洋溫度的變化對珊瑚和海葵的多樣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項新的研究,發表於8月31日的雜誌上。新的遺傳分析表明,珊瑚和海葵,已經在這個星球上存在了7.7億年。經歷了氣候的巨大變化、海洋化學環境的波動和幾次大規模生物滅絕。
  • 我的世界珊瑚有什麼用?珊瑚怎麼得?[多圖]
    我的世界珊瑚有什麼用?怎麼獲得?在1.3版本水域更新了很多元素,其中珊瑚就是之一,遊戲鳥小編這裡就來介紹一下珊瑚。 【生成方式】 珊瑚會自然生成在大型珊瑚礁結構中,玩家可以在熱帶海洋中找到它。 【物品用途】 珊瑚可被用作建築或裝飾性方塊使用。 PS:儘管遊戲裡珊瑚被算作植物,但在現實中珊瑚是一種動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