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珊瑚」因具有狀如鹿角般的分支狀生長形態而聞名。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是一種與蟲黃藻共生的海洋腔腸動物(又名珊瑚蟲),其珊瑚骼為傘房花序式的群體,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4年)——近危(NT)(圖1)。
圖1 多孔鹿角珊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圖片來源於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官網)
珊瑚蟲屬於腔腸動物,而其體內的蟲黃藻則是植物,兩者為共生關係。珊瑚蟲通過蟲黃藻的光合作用補充自身70%的營養,在夜間會捕食浮遊生物。
珊瑚有海洋中的熱帶雨林之美譽,是熱帶海洋中重要的生物資源之一。它在造礁的過程中和陸地上的森林一樣,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來減輕溫室效應。我們平常看到的珊瑚其實是珊瑚蟲分泌的外殼和遺骸,它們聚在一起就構成了珊瑚礁。珊瑚對海域、海水的溫度、酸鹼度的要求非常高,一旦海水的溫度和酸鹼度發生大的變化,珊瑚就會成片的死亡。在珊瑚死亡前,會經歷白化過程,即環境的變化導致珊瑚蟲失去蟲黃藻,從而失去了色彩。
目前多孔鹿角珊瑚主要分布在我國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海南島及潿洲島及國外的東非沿岸至庫克群島(圖2)。
圖2 多孔鹿角珊瑚分布地形圖(圖片來源於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官網)
珊瑚產卵的過程也很美。產卵時,無數小圓點從珊瑚體內噴出,漂遊在海裡,最後形成一個個淺粉色卵團,隨後沉澱、定居和生長。
鹿角珊瑚產卵繁殖(視頻來源於廣東長隆集團有限公司)
在廣東長隆集團有限公司的主導下,創新團隊成員等研究者共同成功預測了多孔鹿角珊瑚排卵時間,率先記錄了該物種排卵排精和受精卵發育全過程、測量了受精卵直徑為0.5-0.7mm,設計了新型珊瑚受精卵收集孵化器,大幅提升了人工環境下珊瑚的繁殖效率。
圖3 狀似「鹿角」的珊瑚群在水中產卵
(圖片來源於廣東長隆集團有限公司)
南方海洋實驗室 原文地址請點擊閱讀原文。(標題、原文有刪減)審核:廖喜揚
審核發布:李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