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下載「快抱」App
在廣闊蔚藍的海洋中,我們總能見到一團團一簇簇的珊瑚,千姿百態。
西湖文化廣場上的浙江自然博物院,有一場「海底森林」探尋奇妙之旅特展剛剛開展,展覽的主角,就是珊瑚。
整個展覽佔據展廳面積1500平方米,以珊瑚和珊瑚礁為主線,展出標本500餘件,展示珊瑚礁的形成及分布、珊瑚礁生態系統豐富的生物類群、珊瑚與人類的關係以及珊瑚礁的保護等內容。很多標本都是國內唯一的,極少對外展示。
此外,展廳內還有海葵與小丑魚、清潔蝦與魚類、淺海石珊瑚和軟珊瑚、珊瑚礁魚類等活體展示。甚至,你可能有機會親手摸一摸某些珊瑚。記者 餘夕雯
為什麼珊瑚的顏色這麼漂亮?
在介紹重要展品之前,有必要先來科普一下,珊瑚到底是動物還是植物?
是動物!
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員錢周興說,珊瑚本身有很多是枝椏狀的,大部分珊瑚又是靠體內共生的單細胞藻類進行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所以確實非常像植物,科學界一兩百年前也為此爭議了很久,但它確實是一種低等動物,屬於腔腸動物,專吃浮遊生物,那些「枝椏」其實都是它的骨骼。
走進展廳,你就會被這個美輪美奐的海底宮殿吸引,因為珊瑚的種類太多了,顏色也是五彩繽紛的,特別好看。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珊瑚的顏色這麼漂亮?除了它本身自帶有螢光色素和非螢光色素之外,主要還因為一種叫蟲黃藻的東西。珊瑚和蟲黃藻互為共生關係。蟲黃藻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單細胞動物,它一般是褐色、黃綠色和茶色,可以給予珊瑚獨特的顏色,也就是說,不同顏色的蟲黃藻和螢光或非螢光的珊瑚結合到一起,就會產生各種神奇的顏色組合。
這次展覽的重頭戲,就是珊瑚礁生態系統。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種類最豐富的生態系統,全世界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此。這個單元展示100餘件形態各異的珊瑚,300餘件珊瑚礁貝類以及各種類型的珊瑚礁魚類和藻類,還原了璀璨奪目的南海珊瑚礁場景。
能看到直徑2米的大珊瑚和珍稀紅珊瑚
展覽中都有哪些厲害的珊瑚呢?
比如鹿角珊瑚。聽名字就知道,它們長得像鹿角一樣。這種珊瑚一般是生活在南海非常清澈的一些水域,因為珊瑚是和蟲黃藻共生的,所以這種珊瑚對光線有非常高的依賴性,不能分布在太深的水域。
展覽中有一件花鹿角珊瑚,重達一噸多。因為鹿角珊瑚對環境的變化很敏感。很多正在衰退的珊瑚礁,都是以鹿角珊瑚為主。
現場還有一個超級大的珊瑚,直徑2米,叫複葉陀螺珊瑚。珊瑚的生長是很緩慢的,要長到那麼大,毛估估已經上百歲了。
接下來是最珍貴的紅珊瑚,在古代只有二品大員以上的高官,才可能有機會佩戴紅珊瑚飾品。紅珊瑚飾品非常貴重,它同時也是一種非常稀缺的資源,野外的資源被採捕得非常厲害。
這次浙江自然博物院館藏的4件珍稀紅珊瑚標本,也拿出來展示了,平時可是看不到的。
展覽中,還有很多互動項目,比如體驗珊瑚蟲的捕食過程、餵養珊瑚蟲、親手觸摸部分珊瑚、活體展示、打卡拍照點等,特別適合帶娃去體驗。
展覽將持續到2021年1月3日,門票20元/人,1.3米以下兒童免票。
這次,都市快報特別給大家爭取了50張門票,下載「快抱」App,在活動頁面找到相關文章,即可報名搶票。
報名截止日期:9月29日
中午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