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灣霜鹿角珊瑚月圓之夜「喜得貴子」

2021-01-07 深圳僑報

隨波逐流的珊瑚卵。潛愛大鵬供圖

正在產卵的珊瑚。深圳僑報通訊員 廖寶林 攝

深圳僑報記者 李苑 通訊員 王福壽

霜鹿角珊瑚釋放卵囊,粉紅色卵囊在水中搖曳迴旋,升騰而起,如一個個粉色熱氣球,盤旋上升,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一直到整個海底鋪滿。連日來,「潛愛大鵬」珊瑚保育志願聯合會志願者與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科研人員,在大澳灣海底蹲守多個夜晚,終於記錄到這個自然環境中珊瑚產卵的珍貴畫面。

月圓之夜拍到珊瑚產卵的珍貴畫面

被譽為「海底熱帶雨林」的珊瑚礁,僅佔海底面積千分之二左右,卻是近四分之一已知海洋生物賴以生存的「家園」。深圳是我國珊瑚礁的主要分布地之一。

據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願聯合會理事長沈曉鳴介紹,這次排卵的珊瑚,是2015年「潛愛大鵬」在大鵬大澳灣種下的一批霜鹿角珊瑚,經過5年的生長,它們適應了這裡的海況,並進入性成熟期,為這片海域貢獻出新生的珊瑚種子。「珊瑚產卵是繁衍新生命的一個重要活動,一年中有12次月圓,但霜鹿角珊瑚產卵只會選擇在其中的一個月圓之夜進行,即每年只會發生一次,每次持續約一周時間,錯過就需要再等一年,所以很多海洋科研工作者每年都會在不同的海域守候著這個『月圓之約』。」沈曉鳴說。

從5月7日開始,為了順利捕捉到這個曇花一現式的海底奇觀,「潛愛大鵬」珊瑚保育志願聯合會志願者在大澳灣海底蹲守4個夜晚,終於捕捉到珊瑚產卵的這一畫面。「珊瑚產卵對珊瑚保育者來說,就是一次宏偉的『演奏會』,身臨其境更是動人心弦。」參與拍攝的「潛愛大鵬」志願者黃宇激動地說,猶如中了大獎。

人工種植方式恢復生態初見成效

在大澳灣人工種植珊瑚礁的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科研人員,透過水下監控攝像頭,觀察到霜鹿角珊瑚產卵的現象。5月11日、12日,該研究院海洋環境保護高級工程師廖寶林潛入海中對珊瑚產卵進行觀察,並首次在野外採集到珊瑚卵苞,用於科研。「大澳灣海域珊瑚,一般在農曆4月到5月的月圓之夜後開始產卵,持續1至2周時間。到5月12日晚,大澳灣霜鹿角珊瑚此次產卵已基本結束。」廖寶林告訴記者,從水下監控和此前人工環境監測來看,霜鹿角珊瑚產卵一般在晚上7點到9點。這次野外觀察也證實了這個時間段非常準確。「不同種類的珊瑚不同時間排卵,這次觀察到,霜鹿角珊瑚排卵時間比較同步,從晚上8點42分起陸續釋放卵苞,整個過程約1小時左右,很神奇。」

據悉,霜鹿角珊瑚曾經是深圳海域的優勢珊瑚品種,經過多年的人為及自然影響等原因,深圳海域的珊瑚優勢品種已經變成其他團塊狀珊瑚。此次霜鹿角珊瑚的成功排卵,表明深圳海域的水質條件,依然能滿足霜鹿角珊瑚的有性生殖需求。「此次觀測到原優勢物種珊瑚大面積產卵,說明通過人工種植的珊瑚礁方式恢復生態已初見成效。」廖寶林說。

知多D

珊瑚是怎麼產卵的?

珊瑚的繁殖的方式主要是兩種,而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是「有性生殖」,也就是我們本次觀察到的「產卵」活動。大多數珊瑚是雌雄同體,待水溫、潮汐,水中的化學信號等外界條件都恰到好處的時候,珊瑚蟲個體分別將精囊和卵囊通過珊瑚口道釋放到水中,生殖細胞囊膜破裂後,與其他珊瑚蟲個體的性細胞交換受精,形成受精卵,孵化形成「浮浪幼蟲」。

那麼這些被噴射出來的「雪花」會飄到哪裡去呢?一般來說,大部分卵囊會被魚類吃掉,有幸孵化的「浮浪幼蟲」會隨浪逐流,找到一片適合自己生長的地方附著,然後開始自我分裂,最終就變成我們現在肉眼可見的珊瑚個體。

相關焦點

  • 志願者們下海蹲守4天,記錄了珊瑚大規模產卵的難得景象
    近日,來自深圳本土的珊瑚保育公益組織——潛愛大鵬,在組織水下志願者們下海蹲守4天後,幸運地記錄到珊瑚「下蛋」——珊瑚大規模產卵的難得景象。據悉,這是深圳首次獲得海洋自然環境中的珊瑚排卵影像記錄,也是國內民間珊瑚保育機構第一次拍攝到珊瑚有性生殖情景。
  • 3萬多株珊瑚苗將安家大澳灣
    3名科學家帶領10名潛水志願者,將於一個月內完成種植包括霜鹿角珊瑚、十字牡丹珊瑚、翼形薔薇珊瑚等,總共約33600株珊瑚,種植面積達17畝。 本次珊瑚育林活動是大鵬新區、中海石油深圳天然氣有限公司、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三方,繼上個月開展深圳最大規模增殖放流之後,又一次以「政府引導、企業出資、第三方實施、社會參與」海洋生態補償模式實施的海洋生態修復行動。
  • 深圳大鵬灣珊瑚產卵了
    大鵬志願者趙鑫彤 攝剛過去的月圓之夜,對深圳大鵬灣大澳灣海域的霜鹿角珊瑚來說,是「傳宗接代」的好日子。連日來,「潛愛大鵬」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願聯合會的志願者與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的科研人員都記錄到了自然環境中珊瑚產卵的珍貴畫面。
  • 怒贊:深圳大鵬首次記錄珊瑚排卵影像,美如漫天繁星
    母雞下蛋你可能見過,但珊瑚「下蛋」你見過嗎?近日,深圳本土的珊瑚保育公益組織——潛愛大鵬,在組織水下志願者們下海蹲守4天後,幸運地記錄到珊瑚「下蛋」——珊瑚大規模產卵的難得景象,簡直美如漫天繁星。這也是深圳首次獲得海洋自然環境中的珊瑚排卵影像記錄,更是國內民間珊瑚保育機構第一次拍攝到珊瑚有性生殖情景。來源:深圳新聞網「這次排卵的珊瑚,是2015年『潛愛』在大鵬大澳灣種下的一批霜鹿角珊瑚,經過五年的生長,它們適應了這裡的海況,並進入性成熟期,為這片海域貢獻出新生的珊瑚種子。」
  • 深晚薦讀|珊瑚排卵奇觀!深圳首次拍攝到珊瑚有性生殖景象
    " 入夜未深,這群珊瑚似乎收到一個統一命令,所有的霜鹿角珊瑚陸續釋放卵囊,粉紅色卵囊在水中搖曳迴旋,升騰而起,蔚為壯觀 ……"5 月上旬,一群海洋環保志願者在海底拍攝到了珊瑚大規模的排卵景象。據悉,這是深圳首次獲得海洋自然環境中的珊瑚排卵影像記錄。
  • 海洋科普(1270)| 奇妙的「鹿角」珊瑚
    「鹿角珊瑚」因具有狀如鹿角般的分支狀生長形態而聞名。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是一種與蟲黃藻共生的海洋腔腸動物(又名珊瑚蟲),其珊瑚骼為傘房花序式的群體,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4年)——近危(NT)(圖1)。
  • 超萌珊瑚「寶寶」誕生記 深圳首次錄下珊瑚卵月下綻放影像
    「入夜未深,這群珊瑚似乎收到一個統一命令,所有的霜鹿角珊瑚陸續釋放卵囊,粉紅色卵囊在水中搖曳迴旋,升騰而起,蔚為壯觀 …… 」【霜鹿角珊瑚陸續釋放卵囊】5 月上旬,一群海洋環保志願者在海底拍攝到了珊瑚大規模的排卵景象
  • 保護美麗珊瑚(組圖)
    點擊進入>>> 美麗的珊瑚。美麗的珊瑚。  本報珠海訊  (記者王鋒攝影報導)昨天,記者從珠海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獲悉,珠海在建的珠江口最大珊瑚自然保護區位於珠海佳蓬列島。
  • 海洋科普 | 奇妙的「鹿角」珊瑚
    「鹿角珊瑚」因具有狀如鹿角般的分支狀生長形態而聞名。
  • 月亮村一桂花樹「喜得貴子」
    1月1日,記者見到了白鶴山鄉月亮村一棵「喜得貴子」的桂花樹。    眼前的桂花樹,翠綠濃密的樹枝間,一顆顆小果子好似青色的枸杞懸掛其中,煞是好看。「以前從沒有見過,第一次見到結果的桂花樹,村裡很多老人也都說沒見過桂花樹結果。」該樹的主人張純介紹說,這棵桂花樹的種植時間並不長,大約8年左右。
  • 【海水小百科】—褐色鹿角珊瑚
    褐色鹿角珊瑚,屬於軸孔珊瑚科,主要分布在斐濟和湯加等地。
  • 月圓之夜,小紅帽的故事再次上演!
    月圓之夜,小紅帽的故事再次上演!在《月圓之夜》中,小紅帽身為霍普一族的繼承人,在她很小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了自己與卡片之間有著奇妙的淵源,他們之間彷佛有一種特殊的紐帶將其緊密聯繫在了一起。為了讓大家不發現她的這種超能力,於是魔術就變成了最好的掩飾品。
  • 珠海設首個珊瑚保護區 總面積超24平方公裡
    記者昨日(12日)由珠海市海洋漁業局獲悉,珠海首個珊瑚自然保護區——廟灣珊瑚市級自然保護區日前獲市政府批准正式設立。  保護區位於在北尖島、廟灣島和灣洲—平洲島沿岸離岸500米以內的水域,總面積24.346平方公裡。據稱,這標誌著佳蓬列島海域的珊瑚及其生態環境將得到有效保護。
  • 月圓之夜拼圖怎麼拼?拼圖技巧介紹
    月圓之夜拼圖怎麼拼?這是一個困擾著許多小夥伴的問題,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份月圓之夜拼圖技巧介紹,希望可以幫上大家的忙。       以上就是月圓之夜拼圖技巧介紹
  • 月圓之夜: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2 牧師得耗,注意第一章遇到那個傷害2 4 6 還能回5血的 那就重開吧。牧師感覺沒什麼說的,可能是騎士那把玩爽了牧師我也可以說是抽卡流我牧師打的神父 神父傷害中規中矩不過被動涅槃有點厲害,要是一回合不打死無限滿血復活所以對於牧師祈禱卡可以說是有點克制不過加速祈禱的卡沒必要太多23張就行。
  • 大堡礁珊瑚產卵奇觀,海底也會「下雪」?
    昆士蘭州旅遊及活動推廣局大中華區局長沈俐先生 (Charley Shen) 形象地描述說:「在這樣的晚上,千姿百態的珊瑚,無論是形似鹿角、或是狀如玉盤、腦殼等硬珊瑚,抑或是隨海浪隨風飄舞、搖曳多姿的軟珊瑚,都是這場活動的參與者。在海底攝影師的鏡頭下,它們創造出宛如漫天飛舞的雪花,或如浩瀚夜空裡的點點繁星。
  • 一個月竟有兩次月圓之夜
    據新華社南京6月26日電(記者 蔡玉高 周潤健)本月1日滿月懸掛夜空後,30日公眾將再度迎來6月裡的第二個月圓之夜。屆時如果天氣晴好,國內公眾將可以欣賞到罕見的「藍月亮」天文景觀。  據江蘇省天文學會副秘書長嚴家榮介紹,在天文曆法和年鑑中,當一個月出現兩次月圓之夜時,第2個滿月就被賦予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名字:「藍月亮」。今年的「藍月亮」將出現在30日的夜空中。  嚴家榮介紹,通常情況下,一個公曆月裡只有一次滿月的情形出現,但有時也會例外。
  • 我國專家利用鹿角珊瑚成功治療骨缺損及骨不連
    哈爾濱市第五醫院的醫生為他切除腫瘤後,在骨缺損部位填充加工過的鹿角珊瑚骨顆粒。15個月後,這位病人就扔掉了拐杖。這是我國專家利用天然材料攻克的一項世界性難題。  近年來,由於車禍等意外事故和自然災害造成的骨缺損和骨不連(即骨折不能癒合)病例逐漸增多,其成因主要是由於缺乏生長介質,新生骨組織不能在骨折斷面的間隙內生成,斷骨始終無法連接。這類病例平均在1億人中有5000人次左右。
  • 《月圓之夜》夢魘高難度五樂章通關攻略 夢魘高難怎麼打
    導 讀 月圓之夜是一款超好玩的卡牌劇情冒險類型的遊戲,下面一起來看一下月圓之夜夢魘最高難度五樂章怎麼過.
  • 月圓之夜神秘人故事劇情與攻略
    因為筆者已經SL太多心碎一地……前往月圓之夜全BOSS數據背景與攻略合集 查看其它BOSS攻略=》更多精彩資訊,請前往《月圓之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