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奇妙!大洲島這裡有一個魚類「育嬰場」

2021-01-10 南海網

  蔚藍之下海底世界

  大洲島海域的海底世界。

  文\見習記者 王迎春 圖\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光線投射在寧靜的海底,仿佛是透過光譜被曲折分析的光線一般,色彩紛呈,美不勝收。」站在礁石上,日光遍照著清澈的海域,大洲島的淺海一覽無遺。而蔚藍之下,真如《海底兩萬裡》那般,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作為環海南沿海線上唯一一座國家級海洋自然生態保護區,大洲島及周圍海域奇特的環境,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平衡的海島海洋生態系統。這裡海域生物多樣性顯著,基本保持著原始狀態,具有很高的保護價值。在大洲島保護區淺水區分布著豐富的珊瑚礁和海草資源,生物沐浴在光亮溫暖的海水中,奇妙的小魚在絢麗的珊瑚叢中漫遊,海草隨著波浪湧動翩翩起舞……

  「海底森林」眾生相

  「陸地仰臥在海水中,被綠色的陰影所覆蓋。」這是詩人畢肖普筆下的海草。海草起源於陸地被子植物,常生活於熱帶和溫帶海域淺水,這種單子葉植物一般分布在低潮帶和潮下帶。作為珍貴的「海底森林」「海底草原」,海草床可為眾多海洋生物提供多樣的棲息生境,是海洋生物的基因庫。

  大洲島海域的海草。

  除了能阻止和吸附水流中的懸浮顆粒,淨化水質外,海草還能夠固沙、保持海床穩定,為許多海洋生物提供食物來源,是近岸、近海甚至遠洋漁業資源的種源。

  大洲島後港海域北部主要以泰萊草群落為主,生長較為茂盛,而零星分布的喜鹽草與二藥藻則生長得比較青嫩。從監測隊員水下攝影的鏡頭裡,可以清晰看到大洲島海域海草的眾生相:泰萊草邊緣較為平直,鬱鬱蔥蔥地交織著,株冠雖不算高大,但平均可達到5.09釐米,是這片「海底草原」當之無愧的「霸主」;而喜鹽草和二藥藻相比之下就秀氣得多,青嫩的形態在淺白的海砂裡不太起眼,喜鹽草平均株冠高為1.81釐米與0.6釐米。

  今年最新的《大洲島國家級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分析報告》顯示,監測人員共調查到海草種類2科2亞科3屬3種。由於大洲島人為活動比較少,後港受水文現象影響不大,海草斑塊擁有著較為良好的成長環境。

  珊瑚漸欲迷人眼

  美麗的大洲島有著仿佛跌進天空的蔚藍大海,而蔚藍之下的色彩斑斕來自海底的珊瑚王國。在淺海區,一眼望去,儘是各式各樣的珊瑚叢。珊瑚是珊瑚蟲分泌出的外殼,許多珊瑚個體色彩絢麗,豔麗的顏色不遜於陸地上的鮮花,也是許多魚類的「庇護所」和「育嬰場」。

  珊瑚礁系統也被稱為水下「熱帶雨林」,置身於形態各異、色彩絢麗的珊瑚王國中,常常會驚嘆於海底世界的奇異,或精緻工巧,或野性狂放,熱帶海洋生態系統是一處奇幻莫測的寶藏。

  大洲島海域的珊瑚。

  大洲島周邊海域的硬珊瑚種類根據目前鑑定記錄有11科24屬49種,優勢種為澄黃濱珊瑚、精巧扁腦珊瑚、團塊角孔珊瑚、精巧扁腦珊瑚等,常見種有多孔鹿角珊瑚、鹿角杯型珊瑚、十字牡丹珊瑚、輻射合葉珊瑚等。軟珊瑚種類主要有短指軟珊瑚、肉芝軟珊瑚這兩種。

  潛入大洲島的海底,幾米以內的景象全然不同,光線折射下來,為形態萬千的珊瑚帶上了幾分藍綠色的濾鏡。光是鹿角珊瑚這一科就可以讓你盡情放飛「想像力」,如鹿角般的分支狀生長形態是它們的共同點。浪花鹿角珊瑚宛若波浪激起四濺的水,而不遠處,令人心驚的海底「斷指」真身原來是指形鹿角珊瑚。

  對整個大洲島海域而言,礁石佔比為24.89%,珊瑚佔比為18.56%。珊瑚礁資源調查顯示珊瑚死亡率為0%,整個海域的所有斷面定性調查也僅看到個別珊瑚發生白化現象,同時也未發現珊瑚的敵害生物,保存完好的硬珊瑚生境數量不少。

  珊瑚礁中百圖鑑

  珊瑚礁內棲息的底棲生物是珊瑚礁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調節生態系統的健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許多學者都將礁區生物多樣性調查作為監控珊瑚礁生態系統變化的主要手段。

  大洲島海域大型底棲動物資源豐富,較常見的種類主要有多孔螅、海膽、海參、海葵、海星、硨磲等,優勢種明顯,從2020年的調查中還可以發現海域內大型底棲生物種類數、物種多樣性和豐富度都呈現小幅度增長。

  大洲島海域的熱帶魚。

  多孔螅是熱帶海洋中重要的造礁生物,有些呈樹狀,有的呈塊狀而無定形,在大洲島海域分布較多,局部區域的多孔螅覆蓋度可以達到20%左右。群體海葵形態恣意浪漫,猶如海底綻放的菊花,在這一海域的分布也相對較多,覆蓋率達到3.33%。

  除此之外,珊瑚礁還是眾多珊瑚礁魚類索餌和育肥場所,這一海域的魚類物種多樣性也十分明顯。

  兩色光鰓雀鯛渾身泛著的藍光像是透明的玻璃器皿,除了顏色豔麗、身體嬌小的特點之外,胸鰭來回搖擺的功能讓雀鯛在珊瑚叢中鑽來鑽去,靈活自如;黃尾光鰓魚俗名為厚刻仔,淡黃的腹部在海水的映射中略顯透明,受驚時會躲回珊瑚叢中;六線豆娘魚體呈灰白,體側有5條暗色橫帶……這些色彩鮮明的熱帶觀賞魚類都是大洲島海域的「原住民」。

  此外,瓊東上升流為大洲島海域帶來充足的營養源,海區富含大量的有機營養物質,因而海洋生物種類非常豐富。這裡的浮遊植物不僅種類繁多,優勢種突出,並且種間比例均勻,群落結構穩定。附近的大洲漁場產有帶魚、烏賊、墨魚、馬鮫魚、金槍魚、巴浪魚等多種海產品,水產資源豐富。

  大洲島的海洋生態系統十分脆弱,由於面積小,海域生物多樣性雖然豐富但數量較少,一旦被破壞將難以恢復。影響物種多樣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海域的地形、地貌、水文環境以及人為因素等。

  近年來,管理部門加大對非法登島旅遊活動的打擊力度,使得大洲島附近海域人文活動減少,海域海水水質總體良好,海洋生物生長環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這片蔚藍之下,凝聚著令人無法言說、無盡期待的生命力。海洋生態保護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只有順應自然調節功能正常的大趨勢,才能守護生命的起源之地。

責任編輯:王思暢

相關焦點

  • 萬寧大洲島:這裡有一個魚類「育嬰場」 - 瓊臺往來
    文\見習記者 王迎春 圖\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光線投射在寧靜的海底,仿佛是透過光譜被曲折分析的光線一般,色彩紛呈,美不勝收。」站在礁石上,日光遍照著清澈的海域,大洲島的淺海一覽無遺。而蔚藍之下,真如《海底兩萬裡》那般,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 海南沉船灣.萬寧大洲島行攝
    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在海南環島沿線,灑落著一系列極富魅力的島嶼,有的已開發成聞名遐邇的旅遊景區,有的卻藏在深閨無人識。在海南東南大洲島,長眠著一艘明代沉船,向世人述說著那段輝煌的海上絲綢之路航行史。
  • 大洲島:中國版「沉船灣」
    2020-10-19 07:55:53 來源: 南海網海南新聞 舉報
  • 海南海釣地點推薦,準備好你的魚竿了嗎?
    距離海口市區僅20公裡,環境得天獨厚,天然的人工礁釣場,隨著時間越來越久,來這裡棲息和覓食的魚類也會越來越多。早、晚相對比較好釣。近岸是浮遊磯的良好釣場,經常釣獲連尖、石斑、水針、海狼、海鰻、泥猛、黑鯛、牛港、三點鯧、紅友、茂公等魚種。 這裡是各種海釣的好地方,特別是大洲島、洲仔島、加井島、大花角、後海等地是海釣的優良地點。
  • 上個月,越南漁船闖入領海,在海南大洲島岸830米處停留至少兩天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領海都是不可侵犯的禁區,但在複雜的南沙局勢中,時常會出現外國漁船闖入領海的事情,就在2月份,越南漁船一度闖入我領海,在海南大洲島岸830米處停留至少兩天。據了解,大洲島曾是一座有人居住的島嶼,周邊並無敏感設施,目前屬於海洋自然生態保護區。由此可以推測,越南漁船選擇靠近該島,要麼是越南漁船打算偷捕,要麼就是越南利用漁船執行收集信息的任務。
  • 這個物種在海南一度瀕臨滅絕,如今獲新生!
    01鬱蔥山嶺是大洲島的一角,身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興隆南藥園園長,李榕濤對這裡並不陌生。2018年至2019年,他曾參與大洲島生物多樣性調查,發現大洲島共有維管束植物488種,瀕危植物11種,除海南蘇鐵、水芫花、海南龍血樹等珍稀植物外,還生長著血葉蘭、墨蘭等8種蘭科植物。李榕濤眼中的大洲島,簡直是植物的天堂。又何止是植物的天堂。
  • 海南周刊| 福建與海南的移民之緣:「先祖遷自福建莆田」
    福建科甲鼎盛,單宋代莆田就有進士1666名,宋王安石在《陳執方神道碑》中贊道「興化多進士。」明朝莆田進士人數更是居全國各府之首,明代進士出身、正四品以上的興化籍官員就有300多人。福建「多進士、多仕者」,被派到海南任職也多。  據現存的族譜和地域鄉土資料,早期福建居民移民海南的多為官宦之家。既有奉派地瓊州任職官員進而定居海南,又有被貶之閩籍官員。
  • 海南周刊 | 海南大多數珍稀保護植物具有多種用途
    本期海南周刊主要內容:  海南周刊| 探秘萬寧75歲「記憶爺爺」 用100組10位數字記住一生  海南周刊| 瓊臺書院名師眾生相 你知道其中幾人?  海南周刊| 大咖建言三亞西島民宿發展:有情懷也要有標準  海南周刊| 三亞推廣蘭花新奇種法:用曬乾的椰子殼種蘭花  海南周刊| 作家祝勇談《在故宮尋找蘇東坡》:新書緣起博鰲一次演講  海南周刊| 海南科研團隊開展111種珍稀植物調查並出版成書
  • 海南萬寧十大必去旅遊景點大全
    春園灣東面是省級自然保護區大花角,東南面是「海南第一島——燕窩島」(亦稱大洲島),北面是「寶島第一瀉湖」——萬寧小海。 沿岸五嶺橫陳,嶺間形成3個新月形海灣,春園海位於中間,東有大長嶺,西有大小烏場嶺,南有甘蔗島,北靠小海。春園灣的鄰居都很美,自己也絲毫不遜色。相比美名遠揚的清水灣、亞龍灣,春園灣其個性與特質甚至還略勝一籌而更具興奮點。
  • 這裡是海南|《秘境尋蹤》第一季第三集:蟻界「魯班」的奇妙織巢
    密林中,成千上萬隻棕紅色的小傢伙,在樹幹上快速爬行,進行著奇妙的織巢。《秘境尋蹤》第三集。攝影:秘境尋蹤攝製組這些小傢伙叫黃猄蟻,是樹棲蟻種,喜歡在闊葉喬木向陽枝幹上築巢。黃猄蟻在築巢時,首先要解決的是將待利用的樹葉拉近合攏的問題,這一過程對於小小的黃猄蟻來說,並不是那麼容易。
  • 央視大型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第1季開篇聚焦海南
    全島最大的淡水河南渡江從這裡入海,「海口」因此得名。  在海口,有一條盛極一時的騎樓商業街。一樓是店鋪,二樓以上是人們居住的地方,一部分向外探出,就像騎跨在人行道上,所以叫做「騎樓」。這是海南人從東南亞帶回來的建築樣式。對於他們來說,大海並不意味著阻隔,而是通往遠方的道路。從清代開始,這裡就有下南洋的熱潮。出海闖蕩的人們捎回不少新奇玩意兒。
  • 海南周刊| 海南有芳香植物124科610種 一起來看看
    為此,海南周刊推出「芳香植物」報導,展示海南島上的芳香植物,追溯國人利用芳香植物的歷史,介紹芳香植物的神奇功效。海南香物知多少文海南日報記者單憬崗 圖海南日報記者袁琛 實習生陳斯華芳香的氣味,總帶給人無限遐想空間。我國從古至今,從宮廷到民間,都有焚香淨氣、焚香撫琴、吟詩作畫和焚香靜坐的習俗。
  • 海南省資訊|海南文昌:東郊椰林原來可以這麼玩,一不小心竟玩出了新...
    這裡獨特的經緯度,溫溼的海洋氣侯,加之三面環海的地形環境,使得這裡的椰子飽汲天地精華而風味獨特,成為大自然恩賜文昌的瑰寶。"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椰子半東郊"、"東郊椰子冠海南",即是對文昌椰子又多又好的評價。2000年初,中國郵政曾以椰林景區為主題發行了一套郵票:綠色的椰林丶奇特的椰果丶白色的椰汁丶金色的木屋丶銀色的沙灘丶藍色的大海丶仙女般的椰鄉皇后塑像。
  • 對不起,我要去海南了!海南,將被全世界知曉!
    海南,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海南,一帶一路的重要支點城市! 海南,國際旅遊島! 海南,將建世界一流海島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海南,將打造全球最大自由貿易港!海南,這裡有美麗的風景!官塘溫泉溫泉聽起來似乎與熱帶海島十分不搭,不過,在海南這個熱帶島嶼上,卻有著一個中國首屈一指的溫泉。溫泉水含有大量的有益元素,不管是來這裡療養,還是沐浴,都是再好不過。第五站:博鰲博鰲鎮是海南省瓊海市的一個鎮。2015博鰲亞洲論壇看中了這個美麗的小鎮,在這裡舉行為期三天的會議。
  • 海南周刊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好在生態系統完整、人類幹擾程度小的海南熱帶雨林,總算能為它們提供一方繁衍棲息的生態樂園。周氏瞼虎。《秘境尋蹤》攝影組供圖海南爬行動物種類豐富「海南兩爬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世界實在太豐富、太迷人了,我申請做個海南人,長期在這裡從事兩爬動物的調查研究。」
  • 海南周刊 |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秘境尋蹤》攝影組供圖  海南爬行動物種類豐富  「海南兩爬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世界實在太豐富、太迷人了,我申請做個海南人,長期在這裡從事兩爬動物的調查研究。」幾年前,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爾宓在一次關於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繁育與保護的學術研討會上,發出如此感慨。
  • 海南周刊|導演江流:海南是神秘寶盒 等待開啟的契機
    在他腦海深處,始終珍藏著這樣一個場景:暮色四合,人們紛紛從家中趕來,聚集在一個小廣場上,共同觀賞一部露天電影。雖然可能互不相識,但所有觀眾都因大銀幕上的劇情變化有了共通的感情。  正是這樣的體驗,讓江流產生了對電影最初的嚮往。他說,第一次觀影,看到一張小小的銀幕竟能演繹出動人的故事,感到非常奇妙,好奇電影到底是怎麼拍出來的。
  • 海南周刊 |「食蟲植物」—— 我們不是吃素的
    能吃動物的植物,說真的,編者也只是在紀錄片裡見過,不曾想在海南島東北部的文昌就有此類植物。  全球環境資金(GEF)海南溼地保護體系項目專家盧剛等人,一次不經意地對5種「食蟲植物」的發現,激發了熱愛自然科學者的極大興趣。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優化營商環境倒計時
    「海南自貿區(港)需要一個獨立中立、公平高效、靈活便捷、具有國際知名度的高端仲裁法律爭議解決服務平臺,以滿足區域國際化的法律服務需求,切實保障和維護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海南仲裁委員會主任施文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說。以此為標誌,海南在致力於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方面又邁出重要一步。
  • 海南一場7級地震,讓這些村變成海底龍宮,讓這裡的樹林忽隱忽現
    多數人來海南旅遊都奔著陽光、沙灘、空氣來的,所以三亞一般是首選,但海南不止只有這些。坐落在海口市的演豐鎮,有一個海底村莊,時隱時現。每年的5、6月份,東寨港的海水退潮時,乘船可以清晰的看到水中的房屋。而每隔18年會發生一次天文大潮,海水會下退十幾米,此時,海底村就會裸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