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水下2000多米的珊瑚圖片來源:NOAA
海洋研究人員近日發布了第一次對公海珊瑚礁的全面調查,公海大約佔國家管轄範圍之外海洋的2/3。
在梳理了對造礁珊瑚的50多萬次觀察得出的結果後,研究小組確定了116個位於公海的珊瑚礁。研究人員發現,這些珊瑚大多數生活在水下200~1200米之間。但有少量在海底2000米深的地方被發現。研究人員指出,很可能還有更多的公海珊瑚有待發現,因為調查通常優先考慮靠近海岸的珊瑚。
這項研究恰逢公海珊瑚礁聯盟成立之際。該聯盟由一些科學家和非營利組織組成,旨在支持對許多珊瑚礁所在的陡峭深水斜坡進行考察。最終,該聯盟希望這些數據將有助於說服政策制定者在目前全球協議談判中給予這些人們知之甚少的生態系統更多的保護。
「最初的一些海洋保護區是專門圍繞珊瑚礁設計的。有太多的文獻表明這是海洋中的熱帶雨林。」公海珊瑚礁聯盟協調員、調查合作者Daniel Wagner說。
公海珊瑚礁聯盟指出,深海珊瑚礁「是所有海洋生態系統中調查最不充分的,而且由於它們不受任何國家法律的保護,它們是地球上最脆弱、最可能被過度開發的珊瑚礁之一」。
這項研究表明,科學家對海岸以外的珊瑚還有更多需要進行了解的。所有關於公海珊瑚的記錄都是石珊瑚,這是一種常見的堅硬的造礁珊瑚,研究人員在比通常被發現地方更深的海域找到了它們。大多數珊瑚礁位於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山、峭壁和海底山脊上,只有少數分布在印度洋。
該研究還提保護海洋免受人類活動影響的必要性。例如,它發現,只有1/5的已知深海珊瑚礁受到保護,不受海底捕魚的影響,單沒有一個不受船運的各種影響。在海底採礦監管機構國際海底管理局的保護區內,有一處已知的暗礁,另有兩處接近活躍的採礦勘探區。
專家表示,此類調查的目的之一就是在人類活動將海底生態系統「推到無法恢復的地步之前,甚至在知道它們是什麼、意味著什麼以及在更大範圍內扮演什麼角色之前,把它們記錄下來」。(魯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