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媒體消息,在近期已經有大批的T-90坦克、大口徑榴彈炮、防空飛彈在內的重型武器運抵「敏感地區」,而且為加強區域軍事實力,已經搭建好大批冬季營房,為士兵提供保障。據印度方面稱:此舉至少能為5萬士兵提供4個月的戰需物資。同時印軍高層也紛紛露面,開始鼓舞士氣,煽動戰爭氣氛。外界普遍認為,印度正在做「最後攤牌」準備,試圖引起規模更大、強度更高的對抗。
第一:印度高層同樣深知,在冬季的嚴寒中士兵無法長久駐留在高原地區,所以第一件事就是搭建更多的冬季營房。這點外界能夠看到,印軍高層一樣能夠意識到。只是因為機械化程度普遍較低、物資輸送手段匱乏,所以一直在近期才開始進行營房建設。而這也說明印度在邊境軍事對峙的態度,不同於此前的「撤軍」,反而更加堅定地進行對抗。第二:大批重型武器頻繁抵達敏感地區,這一舉動有兩種解釋。一個:增加談判籌碼因為軍事打擊能力的增強,讓其更加有底氣提出更加過分的條件。另一個就是徹底的破釜沉舟,不打算通過和談解決問題,期待在某一個時間一鳴驚人。
第三:印軍開始認識並承認自身的不足之處,這點很關鍵。因為一個清醒的敵人,遠比狂妄自大的敵人更具有威脅力。明確自身基建能力不足的印度,開始擴大軍費投入,加快建設橋梁、公路、隧道等後勤保障通道。一方面用大量的人工和軍費投入彌補技術不夠先進的短板,一方面彌補後勤缺失這一重大失誤。這或許就是印度國防部能夠輕鬆地說出:不排除軍事對峙會引發「更多更嚴重的衝突」的主要原因吧!
近期印軍多名高級將領不斷地大放厥詞,挑動局勢穩定。殊不知當前印度的所作所為其實只是「查漏補缺」,並沒有達到其所說的「增強」。雖然一定程度上,當前的印度更加具有威脅力,但是也要看對手是什麼樣的存在。盲目的自信是兵家大忌,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何況是更大規模的軍事對峙。
編輯:小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