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當前對華態度普遍保持強硬,不管是政界還是軍界均是如此,這背後多多少少有民粹「裹挾」使然,此前在中印邊境爆發衝突之後,莫迪曾說了一句「中方沒有越過實控線」,很快印度各界對莫迪的這一表態感到不滿,莫迪雖然一心想推動印度的「自力更生」計劃,但在對華強硬上,其決心更多是被民粹推動著走的,善於鼓動民粹的莫迪政府現在多少有被民粹「反噬」的意味。
印度國大黨領導人對華強硬
印度自稱是「世界第二大的民主國家」,國內和西方一樣也是多政黨體制,這註定了黨派之間的鬥爭將一直延續,分裂鬥爭、互相攻擊指責都是印度政壇的常態。在中印邊境衝突發生以來,印度兩黨同樣在互相攻擊。一些政客議員們為謀求政治籌碼和政治「業績」往往會說出不切實際但能拉動選票、打擊對手的言論,而從外部關係上看,有關言論其實是在將印度和中國之間的關係推向疏離。
日前印度國大黨領導人拉胡爾炮轟莫迪所在的印人民黨,拉胡爾此前在參加拖拉機抗議集會中因自帶坐墊遭到印人黨議員嘲諷,很快拉胡爾做出回應,稱莫迪花了800億納稅人的錢置辦總理包機,要說奢侈浪費,印人黨恐怕沒這個資格。
張口就來,將擊退解放軍100公裡
拉胡爾不僅在這一問題上針鋒相對,還批評莫迪當局對華軟弱,他稱莫迪政府在中印邊境問題上表現軟弱,而莫迪是徹底的「懦夫」總統。他強調,若國大黨執掌印度,那麼印度將在15分鐘內將中國部隊從邊境線上擊退100公裡。
又是攻擊莫迪及其所在的印人黨,又是對華表示強硬,顯而易見的在當前的印度,政客們表達對華強硬態度有助於拉升自己的支持率。今年以來公共衛生安全危機以及地緣政治的變化導致全球民粹之風掀起,而在印度當前的環境下,對華強硬也逐漸轉變成「政治正確」,以此為有利可圖的政客們不介意和中國針鋒相對來換取政治籌碼。
近來印度頻繁發射巡航飛彈,宣布國產航母進行海試,一系列行為均是在對華展示肌肉,而據印媒《今日印度》5日報導,印度空軍參謀長稱印度已經做好了空襲中國的準備,是虛張聲勢還是挑明對華敵意,或許二者皆有,但盲目的民族主義無助於印度解決當前國內所面臨的危機,印度政客們更應該著眼於印度的實際情況而不是只顧著自己的政治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