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鳳和訪尼泊爾,印度緊盯:擔心中國「將尼泊爾從印度帶走」

2020-12-04 環球網

【環球時報記者 胡博峰 郭媛丹】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29日訪問尼泊爾,引發印度媒體高度關注。印度報業託拉斯等媒體均提到,魏鳳和訪問尼泊爾之前,印度政府已派出3批高級官員訪問了尼泊爾,試圖修復兩國之間因邊境爭端而緊張的關係。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29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在疫情背景下,中國防長訪問尼泊爾充分說明中尼關係的重要性。中尼是友好鄰邦,魏鳳和訪尼的一天行程安排體現出的是鄰居之間走走親戚、串串門,增進友誼,加強合作,這對兩國、兩軍之間的信任是很大的提升。

印度報業託拉斯29日稱,這是自去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尼泊爾以來,中國訪尼的最高級別官員。尼泊爾《喜馬拉雅時報》稱,尼泊爾內政部長29日上午在機場迎接魏鳳和。當天,尼泊爾總統班達裡、總理兼國防部長奧利分別會見魏鳳和。班達裡說,尼方積極參與中方「一帶一路」倡議,願進一步密切各領域合作,不斷深化兩軍友誼與合作。魏鳳和表示,中方高度讚賞尼方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堅定支持尼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魏鳳和還與尼軍參謀長塔帕舉行了會談。

印度《經濟時報》29日稱,中國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加大了對尼泊爾的投資力度,「中國在尼泊爾的政治形象一直在上升」。同時,中國也試圖在彌合執政的尼泊爾共產黨黨內分歧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印度快報》稱,從10月底至今,印度情報機構「調查分析局」局長戈爾、印度陸軍司令納拉瓦內、外交部外秘什林拉已先後對尼泊爾進行了正式訪問。印度對外間諜機構負責人分析稱,一系列的高層訪問,尤其是來自印度安全部門高官的尼泊爾之行,讓北京「憂心忡忡」。因此北京派遣高級防務官員出訪尼泊爾,以此平衡印度對尼泊爾的影響力。印度《印刷報》29日引用一位匿名印度高級外交官員的消息稱,這是中國「將尼泊爾從印度帶走」的又一次嘗試。「這將是一項持續不斷的工作,尼泊爾發現自己處於兩個競爭巨人之間的有利位置。像我們所有的鄰居一樣,他們將利用這一優勢。」

錢峰29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印度有這樣的想法絲毫不奇怪,尤其是目前中印兩軍仍在邊境地區對峙,與此同時,印度和尼泊爾也發生了領土爭端。作為大國、鄰國,中國勢必在道義上、外交上給予尼泊爾支持。同時,中方藉此也對印度那些指責中國擴張、主張對華強硬的勢力發出警告,不要挑撥離間、挑釁滋事。

印度和尼泊爾的關係一度緊張。今年5月,印度防長辛格高調宣布一條通往立普列克的邊境公路竣工開通,但尼泊爾政府隨後表示抗議並強調立普列克是尼泊爾領土的一部分,還專門為此向印度駐尼使館發了照會。此後,雙方圍繞爭議領土問題彼此指責,兩國關係陷入低谷。印度消息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印度和尼泊爾外交部已將邊境問題提上議事日程,但正式的談判可能要等到下月舉行的雙邊聯委會上才能作出具體安排。但納拉瓦內和什林拉的訪問顯然表明雙方均有意改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印度放低身段主動與尼泊爾修好,也有因應中國在該國影響力的考慮。

其實不止在尼泊爾,印度正在對南亞地區鄰國加強旨在「對衝中國」的「公關」行動。《印度時報》29日報導說,印度計劃加快在尼泊爾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同時,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27日至28日訪問斯裡蘭卡,出席印度、斯裡蘭卡、馬爾地夫「三方海上安全合作會議」。報導認為,由於斯裡蘭卡的拉賈帕克薩政府被認為「親中」多過「親印」,因此莫迪政府正在尋找一個將其推向印度的契機。此外,印度總理莫迪還將於12月與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舉行視頻會議,討論重點很可能是兩國間重要的互聯互通項目合作。印度外長蘇傑生29日起訪問塞席爾群島,稱將加強兩國在後疫情時代的關係。

相關焦點

  • 印度「廢鈔令」影響波及尼泊爾
    印度宣布禁止流通舊版500和1000面額盧比的影響已經波及鄰國尼泊爾。尼泊爾政府日前向印度政府提出,希望對方能夠提供合法方式方便尼泊爾人兌換手中的舊版印度盧比。
  • 尼泊爾與印度兩國首都之間的直飛航班將重啟
    (抗擊新冠肺炎)尼泊爾與印度兩國首都之間的直飛航班將重啟中新社加德滿都12月1日電 (記者 張晨翼)據尼泊爾旅遊、文化與民航部1日公布的消息,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與印度首都新德裡之間的直飛國際航班將於下周重啟。
  • 尼泊爾強勢回應印度,將尼印爭議領土納入本國版圖,印度會服軟?
    據《印度時報》6月14日報導,尼泊爾聯邦議會眾議院在13日的表決大會上以258張贊成票通過了憲法修正案,將與印度存在領土爭議的卡拉帕尼等地區納入尼泊爾新版的國家地圖。尼泊爾將卡拉帕尼通過立法的方式納入國家版圖,可謂是對印度強勢的反擊。
  • 系列十:經歷印度「軟封鎖」後 尼泊爾親印還是親中_鳳凰網
    元代時,尼泊爾工匠阿尼哥在北京監造了著名的白塔寺……尼泊爾雖非大國,但中國人絕不陌生。近年來,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兩個大國都在加速發展的情況下,尼泊爾更是屢被推上輿論焦點。對此,普拉昌達的感受最為直接。 早在2008年,普拉昌達首任尼泊爾總理時,打破了尼泊爾領導人首訪印度的傳統,將中國作為出訪的第一站。而自去年8月第二次當選總理來,他的訪華之旅則是在接近任期的尾聲。
  • 尼泊爾和印度打起嘴仗
    來源:參考消息網印度媒體稱,尼泊爾外交部當地時間9日堅稱,尼泊爾是佛陀的出生地。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此前則稱,那位佛教創始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印度人之一。印度外長的這番話引來尼泊爾政界要人作出一系列反應,該國前總理尼帕爾說,蘇傑生有關佛陀的表態「令人反感」。據《印度教徒報》網站8月9日報導,尼泊爾外交部發言人在一份官方聲明中說:「經歷史和考古證據證實,毋庸置疑的確鑿事實是,釋迦牟尼生於尼泊爾的藍毗尼。藍毗尼是佛陀的出生地,也是佛教發源地,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拒絕美國35億援助,尼泊爾宣布合作只認中國,隨後就對印度下手
    ,其中就有一個南亞小國尼泊爾,態度十分強硬,在拒絕了美國不懷好意地35億援助後尼泊爾又對華伸出橄欖枝,宣布合作只認中國,並與中國已籤下大批訂單,甚至表示隨後就要對印度下手,目前其已在靠近印度的邊境地區修建了十幾個哨所,誓要捍衛自己的領土,面對巴基斯坦與尼泊爾兩國的不甘示弱,可以說印度此次是遭雙面夾擊。
  • 邊境被劃入地圖,開建新道路,尼泊爾遭印度侵略,國內爆發大抗議
    尼泊爾軍隊深受印度影響這條公路將北阿坎德邦的皮索拉加爾與利普勒赫山口連接起來,而尼泊爾認為是利普勒赫山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印度方面稱,最終的4公裡路段建設仍將繼續,並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施工,目前印度施工隊尚待批准。尼泊爾外交部長普拉迪普·庫馬爾·賈瓦利在尼泊爾國會眾議院的會議上說:「我們呼籲印度政府不要在尼泊爾境內進行任何活動。」尼泊爾方面報導稱,尼泊爾擔心這條道路修好後,那麼印度坦克會順著這條大陸,不超過2個小時就可以抵達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地區。
  • 尼泊爾和印度打起嘴仗……
    印度媒體稱,尼泊爾外交部當地時間9日堅稱,尼泊爾是佛陀的出生地。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此前則稱,那位佛教創始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印度人之一。印度外長的這番話引來尼泊爾政界要人作出一系列反應,該國前總理尼帕爾說,蘇傑生有關佛陀的表態「令人反感」。
  • 尼泊爾發現的烏龜居然是印度的「神」
    在尼泊爾發現了一隻耀眼的金龜,並將其與印度神毗溼奴的神話化身進行了比較。 該生物通過改變其色素沉著的超罕見基因突變而獲得了獨特的色素。(如圖),並將其與印度教神毗溼奴的化身進行了比較。他說:「不僅黃金動物,而且烏龜在尼泊爾總體上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文化價值。」他說,不僅在尼泊爾,金黃色的烏龜具有重大的宗教和文化價值。``據信毗溼奴大人採取了烏龜的形式來拯救宇宙免受其化身的破壞。
  • 印度出擊致邊界爭端升級,尼泊爾不再讓步,將爭議地區納入版圖
    在當地時間13日,尼泊爾議會表決通過了憲法修正案,正式將與印度存在爭議的地區納入國家版圖,這標誌著尼泊爾已經下定決心在領土問題上跟印度攤牌,甚至做好了軍事衝突的準備 。現在球被踢到印度這邊,在尼泊爾被迫強硬之後,印度國內反而有點不知所措了。
  • 尼泊爾將爭議地區納入新版國家地圖,印度拒絕承認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據《印度時報》14日報導,尼泊爾聯邦議會眾議院13日表決通過憲法修正案,將與印度存在領土爭議的卡拉帕尼等地區納入新版國家地圖。《印度時報》報導稱,尼泊爾眾議院275名議員中,258人對憲法修正案投了贊成票,而且沒有人投反對票。印度外交部隨後發表聲明表示,拒絕承認尼泊爾的新版地圖,稱其為「單方面行動」,「不是以歷史事實或證據為依據」。據悉,根據尼泊爾的新版地圖,該國的國土面積比舊版多出約335平方公裡。
  • 尼泊爾國會正式批准新版地圖 與印度爭議地區被劃入
    6月18日,尼泊爾國會上院正式批准了新版地圖,該地圖將印度聲稱擁有的爭議地區劃入了尼泊爾版圖內。上周末,尼泊爾國會下院已經投票通過了該地圖。據半島電視臺18日報導,尼泊爾國會上院8日批准了這份將爭議地區劃入版圖之內的新地圖,這讓尼泊爾與印度之間的關係驟然緊張。最新被納入尼泊爾版圖的卡拉帕尼、裡普列克和林比亞杜拉三個地區,長期以來是引發尼泊爾和印度領土爭議的焦點。
  • 中國「打穿」喜馬拉雅山?印度表示不敢相信,尼泊爾卻拍手稱讚!
    但由於喜馬拉雅山地形不對稱,尼泊爾南坡非常陡峭,難以攀登。而中國的北坡平緩,也很容易攀登,所以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會選擇攀登中國西藏的喜馬拉雅山。眾所周知,喜馬拉雅山是中國和尼泊爾的天然邊界。為加強中尼兩國交流合作,中方計劃將日吉鐵路延伸至尼泊爾邊境吉隆坡口岸。為了修建這條鐵路,中國需要「打卡穿越」喜馬拉雅山,這讓尼泊爾歡欣鼓舞,卻讓印度人有些難以置信。怎麼回事?
  • 印度外長稱釋迦牟尼是「印度人」,在尼泊爾反駁後「秒慫」改口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印度外長稱釋迦牟尼是「印度人」,在尼泊爾反駁後「秒慫」改口。據印度媒體9日報導,印度和尼泊爾就佛陀誕生地發生了新的爭議。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hramanyam Jaishankar)宣稱,釋迦牟尼(佛陀)是最偉大的「印度人」,尼泊爾對此表示反對。 隨後,印度暫時平息了這場爭議,承認佛教的創始人「毫無疑問」出生在尼泊爾。
  • 先撩尼泊爾和巴基斯坦,再撩中國,印度為何3天內挑釁三個鄰居
    印度招惹尼泊爾,是在回應尼泊爾眾議院不久前通過的一項憲法修正案首先說尼泊爾,這個國家只與中印兩國接壤,但與中國接壤的地方交通不便,所以受印度的影響比較大。如果不是近些年中國國力日漸增強,尼泊爾開始借力打力的話,憑印度的擴張本性,恐怕早就像不丹一樣成了印度的附屬國了。然而不管尼泊爾願意不願意,在印度人的眼中,這裡始終是他們的後花園,是可以說一不二的地方,所以尼泊爾但凡做出一點對不起印度的事,都會遭到印度猛烈的回擊。
  • 印度軍方公告發現「雪人」,尼泊爾官方:是熊吧
    本周早些時候,印度軍方在推特上表示其官兵發現了一種傳說中神秘動物的巨大腳印,這種動物經常被稱為「雪人」。但3日尼泊爾官員駁斥了印度軍隊的說法。印度軍隊稱其人員在4月9日發現了「雪人的腳印,而陪同印度軍隊進行這一次登山探險活動的尼泊爾陸軍聯絡官,以及當地搬運工則說,這種腳印經常出現在該地區,來自於一種野生的熊類。印度軍方發現的「雪人腳印」。
  • 不丹、尼泊爾、巴鐵相繼切斷水源,印度陷入孤立無援
    近日,印度頻頻挑起邊境事端,引得周邊國家抱怨紛紛。在此情況下,三個國家同時向印度切斷了水源,印度只能叫苦不迭。 印度和周邊幾乎所有國家的關係都不太好,而且還都發生過邊境衝突。就拿最近來說,印度同時向尼泊爾、巴鐵等周邊國家挑起邊境事端。這樣的舉動,究竟該說是自信到了極點還是愚昧無知呢?
  • 尼泊爾人:我們尼泊爾人最喜歡中國人!我說的是真的
    「尼泊爾的東、西、南三面都與印度接壤,從尼泊爾到印度加爾各答港就有22條商定的貿易路線,15個過境點。」談起印度影響力,辛格說:「問題是,我們是獨立國家,不應該接受常駐的外國軍隊。但印度在尼泊爾東南部比拉德訥格爾的柯西水壩地區設有一個特種陸軍基地。尼泊爾曾強烈要求印度拆除軍營,但印度忽視了尼泊爾的要求。」
  • 9月1日印媒報摘:尼泊爾宣稱與印度洪災無關
    《印度時報》  印度為改善監獄生活條件而不斷努力  以前,監獄被認為是暗無天日的土牢,囚犯被關起來以後將很快被遺忘,這樣的時代可能將一去不復返了。印度政府現在正在向全球尋找諮詢專家,主要探討印度該如何改善超過35.8萬名囚犯的待遇問題。
  • 尼泊爾這條河,與印度恆河一樣髒,當地人卻把骨灰撒進河中
    巴格馬提河上的露天荼毗(火葬)儀式離現實中的我們有些遙遠,這條來自喜馬拉雅山的河流被尼泊爾視為聖河,其地位與印度恆河相似。而最終它將裹著骨灰流入到印度境內,與恆河匯聚,進入那所謂的天堂之中。尼泊爾人似乎習慣這樣的空氣,於是在這裡分辨遊客最快的方式,就是看是否帶著口罩。尼泊爾人相信火能洗禮肉體上的罪惡,從而使其靈魂淨化,最終靈魂得以解脫進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