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十:經歷印度「軟封鎖」後 尼泊爾親印還是親中_鳳凰網

2020-11-25 手機鳳凰網

                             --從一帶一路來(十)

Ⅰ 「毛主義」領袖普拉昌達

中國與尼泊爾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源遠流長。法顯、玄奘等眾多高僧都曾到過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藍毗尼,其他國家的許多高僧也曾取道尼泊爾來到中國弘法。唐代時,尼泊爾尺尊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幹布。元代時,尼泊爾工匠阿尼哥在北京監造了著名的白塔寺……

尼泊爾雖非大國,但中國人絕不陌生。近年來,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兩個大國都在加速發展的情況下,尼泊爾更是屢被推上輿論焦點。對此,普拉昌達的感受最為直接。

早在2008年,普拉昌達首任尼泊爾總理時,打破了尼泊爾領導人首訪印度的傳統,將中國作為出訪的第一站。而自去年8月第二次當選總理來,他的訪華之旅則是在接近任期的尾聲。與此同時,一度因印度「軟封鎖」而遇冷的尼印關係卻逐步升溫。

2016年10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果阿會見尼泊爾總理普拉昌達。

在新任政府對印度的積極外交政策下,前總理奧利承諾的由中國援建的儲油設施建設已被印度公司承包,從印度通往尼泊爾的輸油管道現也已經開始修建。2017年3月,尼印兩國進一步籤署了「燃氣外交」協議,印度承諾未來5年每年為尼提供130萬噸燃油。針對尼國前後的態度差異,有評論指出,尼泊爾在中印兩國之間的搖擺不定,存在失去中國機會的風險。

普拉昌達並不這麼認為,他覺得自己與中國是天然靠近,這源於他從年輕時就信仰至今的「毛主義」。

高中時,普拉昌達第一次看到了毛澤東的照片,老師告訴他,毛是中國的偉大領袖,是窮人的領袖。普拉昌達年輕的心靈頓時就被這位領袖吸引了。普拉昌達認為,自己的階級背景和毛澤思想東非常能夠親近。上大學後,他開始認真學習毛澤東思想,研讀其著作,並對此留下深刻印象。

「許多人叫我普拉昌達,就像炙熱的太陽。」普拉昌達從青年時期起就是信仰毛澤東主義的尼泊爾毛主義共產黨領導人。2008年,54歲的普拉昌達是尼泊爾反政府武裝的一號人物,在此之前,尼泊爾人對他是只聞其名未見其容,甚至有人認為這個人並不存在。普拉昌達本名叫帕蘇巴·卡麥爾·達哈爾。1996年,因主張廢除君主制,與尼政府產生分歧。同年2月13日,他帶著滿腔怒火,和他的支持者一起從首都加德滿都走進尼泊爾西部的深山密林,從此展開「武裝鬥爭」。他的名字也改為普拉昌達,另一種譯法為「憤怒之火」。

作為毛澤東主義的堅定信仰者,普拉昌達說,沒有毛澤東主義便沒有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的今天。

普拉昌達一開始是遊擊隊員,因此也稱他為亞洲的卡斯楚,但普拉昌達說,「我不願意與其他領袖作比較。我出身於貧窮的農民家庭,我的階級經歷、階級背景使我自然而然地親近共產主義」。

Ⅱ 三個政黨全部支持中國

普拉昌達的政黨尼共(毛主義)提出了「普拉昌達道路」,2008年5月,結束了沙阿王朝240年的專制統治,尼共(毛主義)領袖普拉昌達成為尼泊爾廢除君主制後的首位民選總理。然而,他在政治舞臺上的表現卻備受爭議。上臺不滿一年,普拉昌達便宣布辭去總理職位,此後的七年時間裡,尼泊爾政局動蕩,新憲法起草工作不斷推遲,三個主要政黨尼共(毛主義),尼共(聯合馬列)和尼泊爾大會黨多次洗牌,使多黨制民主國家的願景籠罩上了陰影。

去年8月,普拉昌達聯合大會黨再次當選尼泊爾總理,打江山易坐江山難,在風雲變幻的政壇,這位浴身戰火的革命英雄能否為尼泊爾打開第二扇門?

2016年8月3日,尼共(毛主義)領導人普拉昌達成為尼泊爾新總理。

尼泊爾有三個主要政黨,其中包括兩個共產黨,尼共(聯合馬列)和尼共(毛主義),但這兩個政黨的哲學思想、戰略戰術卻有天壤之別。「尼毛」贊成激進主義和革命,而尼共(聯合馬列)雖為共產黨,在普拉昌達看來,卻更多是機會主義;第三個政黨——大會黨的哲學從根本上有別於二者,來源政治競爭,自視為民主政治,普拉昌達認為,他們代表的是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利益。因此,聯合馬列和大會黨與共產黨有本質區別。

普拉昌達認為,在處理對華關係方面,尼泊爾的主要政黨是一致的。每個政黨都同意並一貫支持一個中國政策,認為中國是近鄰和好友,在這方面三個政黨不存在分歧。

Ⅲ 一帶一路打開中印尼政治僵局嗎

2016年3月,尼泊爾前總理奧利訪華,在中國籤署了交通、能源、金融等多個領域的雙邊合作文件,尼中關係進入高峰期。然而,隨著對華友好的奧利政府被推翻,普拉昌達上任後,兩國邊界基礎設施開發進程卻被一再擱置,包括過境運輸協議和中尼鐵路建設在內的一系列合作項目,至今沒有得到落實。

由於兩黨在選舉中所爭取的幾乎是同一選民群體,有分析指出,新政府為了牽制前政府的影響力,可能會將奧利先前籤訂的一系列條約打入冷宮。

針對這些協議現在的情況,在與我們的對話中普拉昌達表示,他贊成這些協議的實施,一開始就承諾遵守與中國政府的協議,並且現在已經開始實施這些協議。

根據尼泊爾執政聯盟內部約定,普拉昌達將在2017年5月份卸任,將總理職位讓給尼泊爾大會黨主席德烏帕。有分析指出,即使普拉昌達來華籤署了重要協議,也可能會被下一任親印度政府的接替者擱置。反觀一帶一路在尼推進受阻,協議籤署落實不力,中尼關係一夜間仍顯撲朔迷離。

那麼,一帶一路框架能否為中印尼三角關係打開政治僵局?

普拉昌達首次當選總理時,首訪國家就是中國,並為此做了精心準備。他說「我是毛主義者,我當時的精神就已然如此」。不過,普拉昌達再次執政後,對中國共建「一帶一路」的邀請一直態度曖昧。2017年3月,尼外交部長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我們加入一帶一路,就必須允許中國通過尼泊爾與印度進行貿易,我們無法就這一點達成一致。針對此番言論,有分析認為,目前尼泊爾執政聯盟正面臨著來自印度的巨大壓力。

尼泊爾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北與西藏隔山相望,東西南三面被印度環繞包圍,與中印兩國有著緊密的地緣關係。2016年10月,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在印度果阿舉行的中印尼三邊會談上,普拉昌達主動向習近平與莫迪表示,尼國願意擔任中印兩強之間的橋梁。尼泊爾計劃在2022年從最不發達國家邁入「發展中國家」行列,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跨境連接必不可少,而作為一個內陸山地國家,在外交平衡木上,尼政府任何選擇性的傾斜,都有可能影響中印尼三角關係的變化。

鑑於尼泊爾的地緣政治位置十分獨特,在一帶一路中尼泊爾將如何發揮地緣政治作用呢?

普拉昌達告訴我們,現在尼泊爾政局穩定,並開創了政治新氣象,希望著力發展經濟。尼泊爾地處中印兩大經濟體之間,希望從中受益,一方面會表明力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藉此發展自己。同時架接中印亞洲兩強,由此尼泊爾的戰略位置就不再是缺陷,而是成為尼泊爾全面發展的寶貴財富。之前它是個夢想,但現在有信心它將成為計劃和工程。「對於一帶一路,一定要加入」。

(傅曉田 易心)

鳳凰大參考專題文章為本欄目特約,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及作者姓名,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魏鳳和訪尼泊爾,印度緊盯:擔心中國「將尼泊爾從印度帶走」
    【環球時報記者 胡博峰 郭媛丹】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29日訪問尼泊爾,引發印度媒體高度關注。印度報業託拉斯等媒體均提到,魏鳳和訪問尼泊爾之前,印度政府已派出3批高級官員訪問了尼泊爾,試圖修復兩國之間因邊境爭端而緊張的關係。
  • 一名武官眼中的高山之國——尼泊爾
    雖然尼泊爾的公路是這種情況,但感覺上似乎比空中交通要安全些。尼泊爾,主要有兩條航線飛行事故多發,一條是從首都加德滿都至珠峰南坡附近的盧克拉,一條是從中部旅遊城市博克拉至中尼邊境地區的喬姆森,後一條航線飛機在山谷雲霧中穿行,每年至少發生一起機毀人亡事故。
  • 尼泊爾人:我們尼泊爾人最喜歡中國人!我說的是真的
    辛格說,印度會在不同時間採取不同策略來控制尼泊爾,「有時直接用軍隊;有時對領導人施壓;有時突然宣布封鎖能源物資」。辛格提到的「封鎖」,最典型的例子發生在2015年。當時,尼泊爾公布的新憲法未滿足印裔馬德西人「單獨成邦」的要求,印度要求尼泊爾修改憲法被拒後,單方面切斷對尼泊爾的油氣供應。陷入能源危機的尼泊爾之後向中國求助,中方提供了1000噸燃油援助。「這是不人道的。」
  • 印度外長稱釋迦牟尼是「印度人」,在尼泊爾反駁後「秒慫」改口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印度外長稱釋迦牟尼是「印度人」,在尼泊爾反駁後「秒慫」改口。據印度媒體9日報導,印度和尼泊爾就佛陀誕生地發生了新的爭議。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hramanyam Jaishankar)宣稱,釋迦牟尼(佛陀)是最偉大的「印度人」,尼泊爾對此表示反對。 隨後,印度暫時平息了這場爭議,承認佛教的創始人「毫無疑問」出生在尼泊爾。
  • 尼泊爾和印度打起嘴仗
    來源:參考消息網印度媒體稱,尼泊爾外交部當地時間9日堅稱,尼泊爾是佛陀的出生地。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此前則稱,那位佛教創始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印度人之一。印度外長的這番話引來尼泊爾政界要人作出一系列反應,該國前總理尼帕爾說,蘇傑生有關佛陀的表態「令人反感」。據《印度教徒報》網站8月9日報導,尼泊爾外交部發言人在一份官方聲明中說:「經歷史和考古證據證實,毋庸置疑的確鑿事實是,釋迦牟尼生於尼泊爾的藍毗尼。藍毗尼是佛陀的出生地,也是佛教發源地,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尼泊爾和印度打起嘴仗……
    印度媒體稱,尼泊爾外交部當地時間9日堅稱,尼泊爾是佛陀的出生地。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此前則稱,那位佛教創始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印度人之一。印度外長的這番話引來尼泊爾政界要人作出一系列反應,該國前總理尼帕爾說,蘇傑生有關佛陀的表態「令人反感」。
  • 南亞不亮東南亞亮,印度東進加速拉攏東協十國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關注北京時間1月26日是印度的第69個共和國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中,印度沒有邀請歐美的戰略領導人,而是選擇了東協十國,東協作為東南亞的聯合組織,幾乎囊括了整個東南亞各國,隨著印度實力的逐漸增強,
  • 重磅:釋迦族逃亡後尼泊爾佛教發生了什麼?
    許多佛弟子對「琉璃王滅釋種」的歷史和前緣耳熟能詳,但對釋迦族(Śākya)遭滅族後的經歷卻鮮為人知。 有觀點認為,當前尼泊爾佛教只是印度中世紀至晚期佛教的延續,加德滿都谷地是印度佛教遭滅頂之災後逃難佛教徒的庇所。但在尼泊爾當地的佛教傳承看來,尼泊爾佛教可以直接追溯到佛陀時代,佛陀出生在藍毗尼花園,也親自到過加德滿都谷地。而從釋迦族的傳承來看,包括印度琉璃王滅族和巽伽王朝暴力鎮壓佛教後的避難在內,釋迦族在歷史上至少有兩次比較集中地遷居到加德滿都谷地,而這兩次避難都發生在公元前。
  • 印度「廢鈔令」影響波及尼泊爾
    印度宣布禁止流通舊版500和1000面額盧比的影響已經波及鄰國尼泊爾。尼泊爾政府日前向印度政府提出,希望對方能夠提供合法方式方便尼泊爾人兌換手中的舊版印度盧比。
  • 尼泊爾這條河,與印度恆河一樣髒,當地人卻把骨灰撒進河中
    巴格馬提河上的露天荼毗(火葬)儀式離現實中的我們有些遙遠,這條來自喜馬拉雅山的河流被尼泊爾視為聖河,其地位與印度恆河相似。而最終它將裹著骨灰流入到印度境內,與恆河匯聚,進入那所謂的天堂之中。【攝影:左卿侯|來源:去驢行】儘管巴格馬提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但映入眼前的河水渾濁不堪,水面上飄著未燒完的祭品,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嗆人的味道。尼泊爾人似乎習慣這樣的空氣,於是在這裡分辨遊客最快的方式,就是看是否帶著口罩。
  • 尼泊爾強勢回應印度,將尼印爭議領土納入本國版圖,印度會服軟?
    那麼,尼泊爾與印度為何會有卡拉帕尼領土爭端?以及尼泊爾為何敢對印度進行強力反擊?帶著這些問題,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一、尼泊爾與印度關於卡拉帕尼爭議的歷史尼泊爾與印度關於卡拉帕尼領土爭議由來已久,該地區位於尼泊爾、印度、中國三國交界地帶,面積約75平方公裡。
  • 尼泊爾發現的烏龜居然是印度的「神」
    (如圖),並將其與印度教神毗溼奴的化身進行了比較。他說:「不僅黃金動物,而且烏龜在尼泊爾總體上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文化價值。」他說,不僅在尼泊爾,金黃色的烏龜具有重大的宗教和文化價值。``據信毗溼奴大人採取了烏龜的形式來拯救宇宙免受其化身的破壞。
  • 不丹、尼泊爾、巴鐵相繼切斷水源,印度陷入孤立無援
    近日,印度頻頻挑起邊境事端,引得周邊國家抱怨紛紛。在此情況下,三個國家同時向印度切斷了水源,印度只能叫苦不迭。 印度和周邊幾乎所有國家的關係都不太好,而且還都發生過邊境衝突。就拿最近來說,印度同時向尼泊爾、巴鐵等周邊國家挑起邊境事端。這樣的舉動,究竟該說是自信到了極點還是愚昧無知呢?
  • 邊境被劃入地圖,開建新道路,尼泊爾遭印度侵略,國內爆發大抗議
    印度新開通的通往卡拉什·曼薩羅瓦的連接道路可能不會立即順利運行,因為尼泊爾已就其領土主張對印度提出強烈反對。尼泊爾認為這是印度幹涉尼泊爾主權,無視尼泊爾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印度方面稱,最終的4公裡路段建設仍將繼續,並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施工,目前印度施工隊尚待批准。尼泊爾外交部長普拉迪普·庫馬爾·賈瓦利在尼泊爾國會眾議院的會議上說:「我們呼籲印度政府不要在尼泊爾境內進行任何活動。」尼泊爾方面報導稱,尼泊爾擔心這條道路修好後,那麼印度坦克會順著這條大陸,不超過2個小時就可以抵達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地區。
  • 疫情下處境艱難的尼泊爾勞工移民:回國前與回國後
    目前,尼國內民眾已經有關於印度在尼「傳播疫情」的指責,總理奧利在5月19日的議會演講中公開指責印度「在尼泊爾傳播新冠病毒」,並且說到「來自印度的病毒看起來似乎比(來自)中觀和義大利的更具致命性,越來越多的人被感染」。領土爭端導致的政治局勢緊張是一旦影響雙方的抗疫合作,不僅會直接影響雙方疫情防控工作,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還可能加劇民族情緒的增長,引發更大的衝突。
  • 尼泊爾國會正式批准新版地圖 與印度爭議地區被劃入
    6月18日,尼泊爾國會上院正式批准了新版地圖,該地圖將印度聲稱擁有的爭議地區劃入了尼泊爾版圖內。上周末,尼泊爾國會下院已經投票通過了該地圖。據半島電視臺18日報導,尼泊爾國會上院8日批准了這份將爭議地區劃入版圖之內的新地圖,這讓尼泊爾與印度之間的關係驟然緊張。最新被納入尼泊爾版圖的卡拉帕尼、裡普列克和林比亞杜拉三個地區,長期以來是引發尼泊爾和印度領土爭議的焦點。
  • 拒絕美國35億援助,尼泊爾宣布合作只認中國,隨後就對印度下手
    ,其中就有一個南亞小國尼泊爾,態度十分強硬,在拒絕了美國不懷好意地35億援助後尼泊爾又對華伸出橄欖枝,宣布合作只認中國,並與中國已籤下大批訂單,甚至表示隨後就要對印度下手,目前其已在靠近印度的邊境地區修建了十幾個哨所,誓要捍衛自己的領土,面對巴基斯坦與尼泊爾兩國的不甘示弱,可以說印度此次是遭雙面夾擊。
  • 尼泊爾與印度兩國首都之間的直飛航班將重啟
    (抗擊新冠肺炎)尼泊爾與印度兩國首都之間的直飛航班將重啟中新社加德滿都12月1日電 (記者 張晨翼)據尼泊爾旅遊、文化與民航部1日公布的消息,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與印度首都新德裡之間的直飛國際航班將於下周重啟。
  • 印度軍方公告發現「雪人」,尼泊爾官方:是熊吧
    「雪人」是傳說中一種類似人猿的神秘動物,據說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偏遠山區。本周早些時候,印度軍方在推特上表示其官兵發現了一種傳說中神秘動物的巨大腳印,這種動物經常被稱為「雪人」。但3日尼泊爾官員駁斥了印度軍隊的說法。
  • 印度出擊致邊界爭端升級,尼泊爾不再讓步,將爭議地區納入版圖
    在當地時間13日,尼泊爾議會表決通過了憲法修正案,正式將與印度存在爭議的地區納入國家版圖,這標誌著尼泊爾已經下定決心在領土問題上跟印度攤牌,甚至做好了軍事衝突的準備 。現在球被踢到印度這邊,在尼泊爾被迫強硬之後,印度國內反而有點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