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空襲達爾文港——澳版珍珠港

2020-12-05 騰訊網

位置

達爾文空襲

1942年2月19日

達爾文空襲,發生於1942年2月19日,是歷史上外國軍隊對澳大利亞規模最大的襲擊。這一事件通常被稱為「澳大利亞的珍珠港事件」。雖然達爾文沒有珍珠港重要,但用於轟炸達爾文的炸彈數量已經超過了空襲珍珠港時使用的炸彈。與珍珠港一樣,澳大利亞的城鎮對於本次襲擊完全沒有準備。此次事件之後,日本在1942年至1943年間還對澳大利亞實施了約百次空襲,使得澳大利亞對日本的敵對情緒開始蔓延。

戰役背景

作為「通往亞洲的大門」,1942年達爾文的海軍及空軍基地駐守著1.5萬名盟軍土兵,是澳大利亞及其盟國(主要是美國)的一個重要的戰略樞紐。1941年底的珍珠港事件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這裡也開始了頻繁的兵力調動。但達爾文港的軍民顯然沒有想到,澳大利亞版的「珍珠港事件」正在逼近。

圖: 二戰期間,日軍共對達爾文港進行了59次轟炸,投彈量遠遠超過偷襲珍珠港。

戰役過程

圖: 擔任第一航空戰隊的旗艦,曾參加過偷襲珍珠港,達爾文港空襲,印度洋

1942年2月19日,達爾文港陽光燦爛。但遠在幾百公裡之外的日本四艘航空母艦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242架轟炸機和戰鬥機將對達爾文港進行閃電式攻擊。早晨8點45分,188架飛機準時起飛,開始執行第一波攻擊任務。

而在此時,達爾文港的防守情況卻令人不寒而慄:防空武器極度缺乏,只有20毫米口徑以下的全自動輕武器,駐守當地的澳皇家空軍已被派往歐洲、北非和中東戰場。

而在美軍方面,這裡只有12架於剛剛執行完護航任務的P-40戰鬥機,其飛行員幾乎全部是菜鳥級別,只有一名奧斯特萊克中校擁有20小時以上的戰鬥經驗。當地本來有一座調試中的雷達站,這一天不知何故竟然沒有開啟。

而更加巧合的是,這天早晨9點,10架P40E護送一架B-17空中堡壘轟炸機前往印尼爪哇島。但由於當地天氣惡劣它們被迫返航。其飛行方向恰好與日軍攻擊方向致命地吻合。

大約在早晨9點15分,澳大利亞海岸巡邏隊和位於梅爾維爾島的一名牧師發現了日軍的攻擊群,他們馬上向達爾文軍事基地發報神父在電報中厲聲警告群非同尋常的巨大航空編隊正由西北方向向我們撲來!」

圖: 沒有任何的防備措施以至於他們在達爾文港的體系幾乎癱瘓

達爾文的無線電至少兩次受到了這樣地警告但當時執勤的軍官竟然愚蠢的認為這只是中途返航的十架美軍P-40E戰鬥機。

很快,日軍的轟炸機和戰鬥機布滿了達爾文軍事基地的上空,攻擊開始了。剛剛返航著陸的P-40E試圖再次升空,但一切都太晚了。一架飛機在跑道上被日軍摧毀,後面兩架與之同歸於盡。成功升空的兩架與其後另外五架飛機雖然在匆忙間做好了戰鬥準備,但這些菜鳥哪裡是訓練有素的日軍零式戰鬥機的對手,幾個回合就被全部擊落。只有奧斯特萊克中校逃過此劫。

圖: 日本出動近200駕飛機轟炸了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港,造成了243人死亡,慌亂中澳向空中發射炮彈。

隨後,日軍轟炸機和魚雷轟炸機開始對已經亳無還手之力的達爾文基地設施和港口內密布的商船和軍艦開始了長達一個多小時的肆意屠殺,直到10點40分第一波攻擊才告結束。

而就在中午之前,從帝汶島機場飛來的日軍陸基轟炸機又開始了第二波攻擊。

圖: 美軍官到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港(darwin),防禦日軍對這座城市的持續空襲

戰役結果

雖然達爾文港在軍事戰略上重要性不如珍珠港,但這裡所遭受的炸彈數量卻超過了日軍空襲珍珠港時所使用的炸彈。日軍的此次閃電式攻擊以極其微小的代價給澳大利亞及其盟國造成了巨大打擊,共造成盟軍約700人傷亡,23架飛機被摧毀,35艘軍艦或商船被擊沉擊傷,軍事基地內的基礎設施更是被摧毀殆盡。雖然二戰期間達爾文曾遭受過多達59次轟炸,但由於毫無預備,所以此次空襲造成了最為嚴重的破壞。

空襲給澳大利亞造成了極大的恐慌,因為這是澳大利亞本士有史以來第一次遭受外國攻擊隨之而來的是在全國範圍內逐漸蔓延的對日敵對情緒,而這也進一步使澳大利亞與美國結成了緊密的軍事同盟。

歷史影響

由於美澳軍方多年來均不願公布事件真相,日軍襲擊達爾文港一直鮮為人知。襲擊事件發生後,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唯恐引起驚慌,政府公告說日機襲擊只造成15人傷亡。而當時美澳軍方毫無防備,駐軍中竟沒有高射炮,為數有限的機槍,還子彈不足。同時還發生了部隊放棄抵抗、逃跑和搶劫之類的不光彩行為,這些均令美澳軍方深以為恥。

歷史不容忘記。2001年2月達爾文港和各大城市舉行各種紀念活動,澳當年在新馬戰役中被俘的老戰士們對日軍暴行記憶猶新,並對日本政府至今不肯道歉和賠償十分憤慨。一位老戰士說:日本人不願在教科書中提及日本侵略戰爭的受害者,日本有關當局仍在愚弄自己的人民。

當澳日在坎培拉建立友好公園時,澳老戰士聯盟反對將公園命名為「和平公園」,理由是日本政府至今不肯就侵略戰爭正式道歉。《澳大利亞人報》的社論說:「日本的戰爭機器犯下了駭人聽聞的暴行。

圖: 現在的達爾文港

可悲的是,導致暴行發生的意識形態仍然殘存於東京許多當權者頭腦中,他們仍試圖不讓後輩了解祖輩們的惡行。並拒絕給受害者以應有的賠償;最多只是進行了猶抱琵琶半遮面式的道歉。」社論還強烈要求日本必須在教科書中告訴學生們日本在二戰中的真相。

戰爭發生地

太平洋

戰爭結果

日本獲勝

相關焦點

  • 二戰美軍空襲克魯特,日軍遭受翻版珍珠港
    為了應付以後更激烈的作戰,日本苦心經營著特魯克港,將其變成為一個軍事要塞,其規模程度不次於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因而也被譽為「日本的珍珠港」。在戰爭期間,聯合艦隊所在的特魯克始一直很神秘。 而此時的特魯克雖然有數量多達300多架的飛機,但是大部分飛行員卻請假外出,日軍居然也疏於防備,這不僅讓人想起了當年美國在珍珠港的情景。另外,美國此時不僅在飛機數量和質量上佔有巨大優勢,而且在飛行員素質上也佔有巨大優勢。
  • 日軍版「珍珠港」:你以為是潛水天堂,卻是日本「海軍墳墓」
    這裡被美軍稱為「太平洋上的直布羅陀」或「日本人的珍珠港」。 自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軍珍珠港之後,美軍一直想要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在經過兩年的調整,再加上戰爭徹底激發了美國的工業潛能,報仇的一刻終於到來。1944年初,美軍制定了清掃特魯克基地的「冰雹」行動,派出美國海軍第58特混艦隊執行此行動。
  • 珍珠港之痛:除了原子彈,美國是如何報復日本的
    新加坡的陷落,意味著與新加坡隔海相望的澳大利亞、紐西蘭也都處於日軍轟炸機的航程之內了。山本抓住戰機,不留情面地轟炸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港,打開了澳大利亞面朝太平洋的門戶。這個在美國統治下向來都高枕無憂的國家,第一次開始面對一個難以置信的問題:日本隨時可能會打到家門口來。
  • 「澳鐵」是這樣煉成的:被母國拋棄,只能抱上新大腿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美國珍珠港之後,美日太平洋戰爭就爆發了,日本開啟了南下佔領東南亞的步伐。說起來澳大利亞面積雖然很大,但重要性比起來英國其他殖民地根本不夠看。 珍珠港事件之後的兩個月,日本軍隊就南下登陸馬來半島,只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在1942年2月15日就攻下了英屬海峽殖民地的核心區域,新加坡。一共有13.4萬英印和澳大利亞軍隊向日本人投降,其中有1.5萬澳大利亞士兵被俘,最後超過1/3都死在了日本戰俘營裡。
  • 珍珠港事件迎來77周年 亞利桑那號和密蘇裡號戰列艦實拍
    美國夏威夷首府火奴魯魯(檀香山),珍珠港,美國退伍軍人協會獻的花籃。珍珠港事件是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導火索。美國人稱1941年12月7日是「最恥辱的一天」,日本人在這一天對珍珠港發動了空襲,造成了數千人傷亡,也迫使美國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 放過中企一馬,澳防長稱達爾文港無安全威脅,但支持美軍擴大力量
    據澳大利亞媒體近日發布的報導稱,該國北部地區政府在2015年和中企籤訂的有關達爾文港口租賃協議,引發了澳政府內部不少人對國防安全以及外交主權上的憂慮。不久前,澳洲突然出臺「國際關係法案」這一新政策,宣布未來將賦予聯邦權力否決任何與外國籤訂的,被視為損害國家利益的協議。
  • 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以牙還牙,偷襲他們這個基地,讓其元氣大傷
    所以,1942年6月以後,特魯克港的地位便如同珍珠港對美國太平洋艦隊一樣,變得日益重要起來。有人稱其為「日本的珍珠港」。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官尼米茲將軍同麥克阿瑟將軍兵分兩路向日本發動反攻,尼米茲所統率的這一路在攻克馬紹爾群島之後,特魯克島便成為尼米茲將軍的心腹之患。消滅這隻攔路虎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當務之急。
  • 二戰時洛杉磯遭到神秘空襲:日本人還是外星人?40年後真相大白
    文/快哉風日本襲擊珍珠港三個月後,1942年2月25日的凌晨2:25,洛杉磯居民突然從夢中被驚醒,警報聲、爆炸聲響成一片,無數探照燈的光柱射向天空,煙霧瀰漫整個城市,天上不斷散落碎片。媒體稱之為「洛杉磯之戰」或「洛杉磯空襲」,美國人一時間陷入了動搖中。一開始,大家都認為這是日本人幹的。圖:美國人在檢查爆炸損失由於幾個月前日本突然襲擊珍珠港發起戰爭,西海岸美國人如坐針氈。2月19日,羅斯福總統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允許逮捕和拘禁日裔美國人。
  • 偷襲珍珠港,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
    其次是軍艦的損失,當時珍珠港基地共有96艘船隻,日軍通過偷襲一共重創和擊沉了8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8艘輔助性船隻,合計共30萬噸,基本上癱瘓了太平洋艦隊的作戰能力。同時美國停在珍珠港機場內的戰鬥機也損失慘重,當時共有珍珠港內共有390架飛機,被徹底摧毀188架(有92架屬於海軍戰機,96架屬於陸軍航空軍機),受損155架(126架陸軍機和31架海軍機)。其中以卡內奧赫和埃瓦機場受損最為嚴重,2機場共82架飛機僅有1架在攻擊後保有升空能力。
  • 二戰風雲: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珍珠港事件是二戰歷史上一次著名的襲擊事件,日本聯合艦隊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將美國拉入了戰爭中。對珍珠港事件,在大多數人眼中,這是日本一次「愚蠢」的戰略決策。它將美國這個強大的戰爭機器拉入二戰,無疑加速了日本的覆滅。但以日本方面的角度來看,日本偷襲珍珠港,絕非愚蠢的決定,而是日本國內諸多的軍事、政治、外交人才,經過長時間反覆討論做出的挽救日本的正確決策。
  •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否是戰術上的勝利,戰略上的失誤?
    美國總統公開發表演說正式確定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一觸即發,在很多人的意識裡面都覺得日本偷襲珍珠港是非常愚蠢的行為,雖然取得了短暫的成功,但是這個行為使得美國這個沉睡的獅子甦醒了過來從中立轉變為參戰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到戰爭之中,使得法西斯力量得以迅速滅亡。
  • 日本明知打不過美國,為何要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
    日本對於珍珠港的偷襲其實比較成功,因為就正面戰場而言,日本沒有什麼可比性,這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戰績。雖然偷襲之前具有很多可能性,但最終迎來的結果非常優異,在日本來說,可以讓他們自豪很久。日本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勇氣進行這次襲擊,除了日本一直以來日漸膨脹的野心外,和襲擊計劃的主要負責人,山本有著不可割斷的關係。
  • 美機到東京扔下炸彈,空襲警報隨即響起,日本人為何無動於衷?
    當時,日本偷襲了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受了重大損失,美軍已喪失了太平洋地區的戰略主動權,對此日本開始了蓄謀已久的掠奪行動,迅速地侵佔了西太平洋的廣大地區,管轄範圍擴展到了索羅門群島。一連串的勝利,使日本內部及國民迷失了方向,衝昏了頭腦,他們自以為是地認為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了。
  • 二戰美國血洗「日本珍珠港」:摧毀日本在南太平洋的心臟
    所以,日本和美國都將此地視為「日本的珍珠港」,「日本的直布羅陀」。於是,日軍在這裡除了部署有強大的守衛部隊外,還建了5個機場,部署了300架戰鬥機。雖然特魯克對於美國而言,並不直接在其的戰略軸心上。但是,美國如果向日本的內層防禦圈發動進攻時,必須消除日軍外圍島嶼鏈上的威脅,特魯克的戰略意義也就凸顯了。當然,由於日本在此經營多年,不僅兵力雄厚,而且各種工事完備,所以直接攻佔該島必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 這張《大東亞戰局地圖》的日軍席捲太平洋
    圖中反映了當時日軍的最新動態和日本的控制範圍,是非常珍貴的歷史資料。原圖解析度8200x5700,10.8M大小。圖中出現的日本飛機,根據它的外星特點判定,應該是九七式艦載攻擊機。圖中出現了三架這款飛機,正在對珍珠港、中途島、東南亞地區發動攻擊。圖中的美國潛艇出現在了美國西海岸。1941年底,9艘曾參加偷襲珍珠港的日軍潛艇被派往美國西海岸遊獵商船,不過沒有什麼大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