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達爾文空襲
1942年2月19日
達爾文空襲,發生於1942年2月19日,是歷史上外國軍隊對澳大利亞規模最大的襲擊。這一事件通常被稱為「澳大利亞的珍珠港事件」。雖然達爾文沒有珍珠港重要,但用於轟炸達爾文的炸彈數量已經超過了空襲珍珠港時使用的炸彈。與珍珠港一樣,澳大利亞的城鎮對於本次襲擊完全沒有準備。此次事件之後,日本在1942年至1943年間還對澳大利亞實施了約百次空襲,使得澳大利亞對日本的敵對情緒開始蔓延。
戰役背景
作為「通往亞洲的大門」,1942年達爾文的海軍及空軍基地駐守著1.5萬名盟軍土兵,是澳大利亞及其盟國(主要是美國)的一個重要的戰略樞紐。1941年底的珍珠港事件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這裡也開始了頻繁的兵力調動。但達爾文港的軍民顯然沒有想到,澳大利亞版的「珍珠港事件」正在逼近。
圖: 二戰期間,日軍共對達爾文港進行了59次轟炸,投彈量遠遠超過偷襲珍珠港。
戰役過程
圖: 擔任第一航空戰隊的旗艦,曾參加過偷襲珍珠港,達爾文港空襲,印度洋
1942年2月19日,達爾文港陽光燦爛。但遠在幾百公裡之外的日本四艘航空母艦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242架轟炸機和戰鬥機將對達爾文港進行閃電式攻擊。早晨8點45分,188架飛機準時起飛,開始執行第一波攻擊任務。
而在此時,達爾文港的防守情況卻令人不寒而慄:防空武器極度缺乏,只有20毫米口徑以下的全自動輕武器,駐守當地的澳皇家空軍已被派往歐洲、北非和中東戰場。
而在美軍方面,這裡只有12架於剛剛執行完護航任務的P-40戰鬥機,其飛行員幾乎全部是菜鳥級別,只有一名奧斯特萊克中校擁有20小時以上的戰鬥經驗。當地本來有一座調試中的雷達站,這一天不知何故竟然沒有開啟。
而更加巧合的是,這天早晨9點,10架P40E護送一架B-17空中堡壘轟炸機前往印尼爪哇島。但由於當地天氣惡劣它們被迫返航。其飛行方向恰好與日軍攻擊方向致命地吻合。
大約在早晨9點15分,澳大利亞海岸巡邏隊和位於梅爾維爾島的一名牧師發現了日軍的攻擊群,他們馬上向達爾文軍事基地發報神父在電報中厲聲警告群非同尋常的巨大航空編隊正由西北方向向我們撲來!」
圖: 沒有任何的防備措施以至於他們在達爾文港的體系幾乎癱瘓
達爾文的無線電至少兩次受到了這樣地警告但當時執勤的軍官竟然愚蠢的認為這只是中途返航的十架美軍P-40E戰鬥機。
很快,日軍的轟炸機和戰鬥機布滿了達爾文軍事基地的上空,攻擊開始了。剛剛返航著陸的P-40E試圖再次升空,但一切都太晚了。一架飛機在跑道上被日軍摧毀,後面兩架與之同歸於盡。成功升空的兩架與其後另外五架飛機雖然在匆忙間做好了戰鬥準備,但這些菜鳥哪裡是訓練有素的日軍零式戰鬥機的對手,幾個回合就被全部擊落。只有奧斯特萊克中校逃過此劫。
圖: 日本出動近200駕飛機轟炸了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港,造成了243人死亡,慌亂中澳向空中發射炮彈。
隨後,日軍轟炸機和魚雷轟炸機開始對已經亳無還手之力的達爾文基地設施和港口內密布的商船和軍艦開始了長達一個多小時的肆意屠殺,直到10點40分第一波攻擊才告結束。
而就在中午之前,從帝汶島機場飛來的日軍陸基轟炸機又開始了第二波攻擊。
圖: 美軍官到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港(darwin),防禦日軍對這座城市的持續空襲
戰役結果
雖然達爾文港在軍事戰略上重要性不如珍珠港,但這裡所遭受的炸彈數量卻超過了日軍空襲珍珠港時所使用的炸彈。日軍的此次閃電式攻擊以極其微小的代價給澳大利亞及其盟國造成了巨大打擊,共造成盟軍約700人傷亡,23架飛機被摧毀,35艘軍艦或商船被擊沉擊傷,軍事基地內的基礎設施更是被摧毀殆盡。雖然二戰期間達爾文曾遭受過多達59次轟炸,但由於毫無預備,所以此次空襲造成了最為嚴重的破壞。
空襲給澳大利亞造成了極大的恐慌,因為這是澳大利亞本士有史以來第一次遭受外國攻擊隨之而來的是在全國範圍內逐漸蔓延的對日敵對情緒,而這也進一步使澳大利亞與美國結成了緊密的軍事同盟。
歷史影響
由於美澳軍方多年來均不願公布事件真相,日軍襲擊達爾文港一直鮮為人知。襲擊事件發生後,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唯恐引起驚慌,政府公告說日機襲擊只造成15人傷亡。而當時美澳軍方毫無防備,駐軍中竟沒有高射炮,為數有限的機槍,還子彈不足。同時還發生了部隊放棄抵抗、逃跑和搶劫之類的不光彩行為,這些均令美澳軍方深以為恥。
歷史不容忘記。2001年2月達爾文港和各大城市舉行各種紀念活動,澳當年在新馬戰役中被俘的老戰士們對日軍暴行記憶猶新,並對日本政府至今不肯道歉和賠償十分憤慨。一位老戰士說:日本人不願在教科書中提及日本侵略戰爭的受害者,日本有關當局仍在愚弄自己的人民。
當澳日在坎培拉建立友好公園時,澳老戰士聯盟反對將公園命名為「和平公園」,理由是日本政府至今不肯就侵略戰爭正式道歉。《澳大利亞人報》的社論說:「日本的戰爭機器犯下了駭人聽聞的暴行。
圖: 現在的達爾文港
可悲的是,導致暴行發生的意識形態仍然殘存於東京許多當權者頭腦中,他們仍試圖不讓後輩了解祖輩們的惡行。並拒絕給受害者以應有的賠償;最多只是進行了猶抱琵琶半遮面式的道歉。」社論還強烈要求日本必須在教科書中告訴學生們日本在二戰中的真相。
戰爭發生地
太平洋
戰爭結果
日本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