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否是戰術上的勝利,戰略上的失誤?

2020-12-06 百家號

愛情只有當它是自由自在時,才會葉茂花繁。認為愛情是某種義務的思想只能置愛情於死地。只消一句話:你應當愛某個人,就足以使你對這個人恨之入骨。 —— 羅素

文/春晚連江風雨【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1941年12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日本策劃發起了對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也就是珍珠港軍事基地的一次絕密偷襲,此時的美國奉行著中立政策並沒有公開地參與到二戰中來,這次日本的偷襲觸怒了美國,因此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美國總統公開發表演說正式確定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一觸即發,在很多人的意識裡面都覺得日本偷襲珍珠港是非常愚蠢的行為,雖然取得了短暫的成功,但是這個行為使得美國這個沉睡的獅子甦醒了過來從中立轉變為參戰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到戰爭之中,使得法西斯力量得以迅速滅亡。

這次軍事行動被學界概括為戰術上的短暫勝利、戰略上的重大失誤,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日本偷襲珍珠港真的是一次失敗的軍事行動嗎?我看不見得,日本的偷襲珍珠港首先在戰術上是非常成功的,珍珠港是太平洋地區的交通樞紐,跨越太平洋的飛機都得以夏威夷為中轉站。

它的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日本的這次軍事行動以極其周密的組織計劃和嚴密的保密手段,以非常小的的代價(日軍傷亡僅200多人)就給予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幾乎以毀滅性的打擊,炸沉了四艘戰列艦和兩艘驅逐艦,直接炸毀了接近200架飛機,受損的建築、船隻和飛機則更多。

人員方面約有2000多名美國人喪生,1000多人受傷,更使得這個美國這個當時太平洋最重要軍事基地一片狼藉,幾乎到了無以恢復的地步,但是其偷襲珍珠港也並不完全是戰略上的失誤,而是一種不得已下的選擇,按照一戰末戰爭結果盡顯時美國突然參戰的規律來看,到1941年末美國將插手二戰的苗頭已經非常明顯。

無論日本有沒有這次偷襲事件,美國都會尋找藉口參與到戰爭之中以分一杯羹,而且此時日本由於在東南亞的擴張影響到了美國的利益,致使美國終止了與日本的貿易合作,所以已經不再能順利的從美國人手中採購到戰略物資,日本國內本身資源匱乏,佔領區工業基礎落後。

所以無論日本是否對美宣戰,本土國家都完全暴露於太平洋美軍的攻擊範圍之內,而另一方面蘇德戰爭的爆發使得日本鬆了一口氣,它暫時不害怕蘇軍南下打擊其佔領的東北華北地區,但是在東南地區的太平洋區域有著美軍的駐紮,出於拒止戰術考慮,先發制人的打擊美軍海軍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在戰術上這次打擊相當成功,美軍毫無防備、幾乎沒有任何還擊的機會就在軍港中幾乎全軍覆沒,從結果來說呢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之後,確實也達到了其戰略目標,日軍彼時迅速南下,以閃電的速度擊敗了東南亞的英美軍隊,在軍事上,美國在珍珠港遭到偷襲之後,給美國造成了非常大的衝擊與震撼。

美國甚至都開始進行全國總動員,呼籲大家隨時準備戰爭,準備抵抗日本對美國本土的進攻,東南亞的英美軍隊隊則被日本迅速擊敗,從緬甸退出,退守印度。

太平洋戰爭的結局並不是日軍的戰術或者戰略失誤,而是國力的差距使其無力長期與美軍在太平洋交戰,這次事件只是加速了戰爭發展的進程罷了,即使沒有這次事件,美國也會加入二戰,日本最終也會失敗,就如蘇德戰爭一樣,國力的差距從一開始就決定了成敗,如果說失誤不如說其野心遠遠超越了能力,最終結局也早就註定。

作者簡介當兩人之間有真愛情的時候,是不會考慮到年齡的問題,經濟的條件,相貌的美醜,個子的高矮,等等外在的無關緊要的因素的。假如你們之間存在著這種問題,那你要先問問自己,是否真正在愛才好。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二戰風雲: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珍珠港事件是二戰歷史上一次著名的襲擊事件,日本聯合艦隊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將美國拉入了戰爭中。對珍珠港事件,在大多數人眼中,這是日本一次「愚蠢」的戰略決策。它將美國這個強大的戰爭機器拉入二戰,無疑加速了日本的覆滅。但以日本方面的角度來看,日本偷襲珍珠港,絕非愚蠢的決定,而是日本國內諸多的軍事、政治、外交人才,經過長時間反覆討論做出的挽救日本的正確決策。
  • 日本偷襲珍珠港,她卻反對向日本宣戰,美國人最後是這樣對她的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這是自19世紀墨西哥戰爭後,100多年來第一次有另一個國家,膽敢對美國進行的攻擊。因此,高傲的美國人徹底被激怒了。眾所周知,最終美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並獲得了勝利,這也直接奠定了美國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而珍妮特·蘭金則在第二年的競選參議員中落選,這其中的原因我們用膝蓋想也能知道。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敢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
    日本曾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對中國、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造成過嚴重破壞。談起太平洋戰爭,一定要提到美國,畢竟,正是因為美國的介入,才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二戰的結束。有人認為,日本戰敗是因為中國儘可能地拖延了戰爭進程,但也有人認為,當時日本宣布投降,主要是因為美國當時加入了盟軍,給日本軍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嚴重的傷亡。那時,美國是怎麼加入二戰的呢?一般人都認為,美國參戰,是因為日本當時正打算偷襲珍珠港,正好讓美國有機會參戰。儘管許多人說日本的這一舉動是荒誕的,但不知是誰給了他們勇氣。
  • 日本明知打不過美國,為何要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
    日本對於珍珠港的偷襲其實比較成功,因為就正面戰場而言,日本沒有什麼可比性,這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戰績。雖然偷襲之前具有很多可能性,但最終迎來的結果非常優異,在日本來說,可以讓他們自豪很久。日本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勇氣進行這次襲擊,除了日本一直以來日漸膨脹的野心外,和襲擊計劃的主要負責人,山本有著不可割斷的關係。
  • 希特勒和墨索裡尼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是什麼的反應
    被轟炸的珍珠港希特勒為此作出指示,德軍在大西洋上不準攻擊美國的任何軍用和民用船隻,目的就是避免和美國直接開戰。因為美國在一戰中大發戰爭財,加上幾十年來的快速發展,美國的經濟水平和軍隊的戰鬥力都不容小覷。
  • 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以牙還牙,偷襲他們這個基地,讓其元氣大傷
    山本五十六以奇襲的方式給美軍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以重創,兩年後,尼米茲以同樣的方式奇襲日本聯合艦隊基地特魯克,給日本海軍以重傷,使其元氣大傷。太平洋戰場的形勢自中途島之戰後,逐漸對日本聯合艦隊越發不利,美國太平洋艦隊基本上掌握了戰場主動權。美軍兵分兩路收復失地向日本防禦圈逼近。
  • 提前預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那個中國人,為何突然死亡了?
    有很多人說中國人破譯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密碼,然後由蔣告知了羅斯福,羅斯福視而不見,說了句「知道了」,然後就該幹嘛幹嘛。最後羅落了個「苦肉計」抗日的名號。「1941年底美國破譯的(日本)秘密外交電報達10528頁,平均每周多達200頁」,中國有的美國都有,所以羅斯福會波瀾不驚地說「知道了」。 歷史的爭議在於缺少證據的同時,總是期望著美好。今天這些不靠譜的猜測和爭議暫時擱下,來說一個相對靠譜的人:王芃生,他當時怎麼預測日本會偷襲珍珠港的。
  • 偷襲珍珠港,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山本五十六的指揮下,成功偷襲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美日兩國開始了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血腥拼殺。那麼這次珍珠港偷襲事件中,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呢?
  •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情報來源,只是一個6歲的德國小男孩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情報來源,只是一個6歲的德國小男孩文/號外飛飛說歷史 圖/網絡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 日本為何非要偷襲珍珠港?因為日本轉動地球儀時,發現了一個秘密!
    而挑起這場世界大戰的元兇則是以納粹德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為主的法西斯軸心國,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應該便是日本了。 要知道美國在二戰爆發的前期和中期,一直都是保持中立的,而日本也在美國哪兒進口了許多重要的戰略資源。 日本雖然在明治維新之後,國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畢竟是一個小國,國土面積不夠。所以資源也十分的匱乏,像石油、鋼材等重要的資源全都是從外國進口的,這些資源都是打仗的根本,美國對於日本的經濟制裁無疑是切斷了命脈。
  • 珍珠港之痛:除了原子彈,美國是如何報復日本的
    1941年12月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之後,攜勝利餘威,一路高奏凱歌。在浩瀚無垠的太平洋上,旭日東升的太陽旗所向披靡,光芒四射。短短三個月之內,東起馬紹爾群島,西至馬來半島,南至俾斯麥群島的廣大西太平洋地區,基本上成了大日本帝國的內海。這些地區的面積,竟然達到全球面積的1/10。
  • 美國貓捉老鼠遊戲玩脫了線,日本狗急跳牆偷襲珍珠港!
    文/寂寞的紅酒1941年12月,日本海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的加入很快改變了盟國和軸心國之間的力量對比,扭轉了二戰的攻守態勢,直接導致了軸心國的敗亡。事實上,日本也知道美國的強大,但為何還要招惹巨無霸美國?
  • 日軍空襲達爾文港——澳版珍珠港
    這一事件通常被稱為「澳大利亞的珍珠港事件」。雖然達爾文沒有珍珠港重要,但用於轟炸達爾文的炸彈數量已經超過了空襲珍珠港時使用的炸彈。與珍珠港一樣,澳大利亞的城鎮對於本次襲擊完全沒有準備。此次事件之後,日本在1942年至1943年間還對澳大利亞實施了約百次空襲,使得澳大利亞對日本的敵對情緒開始蔓延。
  • 零戰並非不可戰勝 美王牌飛行員發明新戰術吊打日本海航
    二戰太平洋戰場上,日本在早期的海軍航空兵優勢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都對美國形成了非常強的壓制。尤其是在珊瑚海海戰日本取得戰術勝利到中途島一敗塗地這段時間內,日本的零式戰鬥機憑藉著輕巧靈活的機動優勢和高爬升率對美國的戰機造成了幾乎一邊倒的屠殺。
  • 胖子、蘑菇雲:小米廣告激怒日本網友上熱搜,回顧二戰歷史探原因
    因為被日本網友痛罵和質疑,很快便上了熱搜。可能很多朋友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以往都是一些國外公司的廣告涉嫌辱華,被國人抗議,小米的這則廣告怎麼就觸動了日本的神經呢?這則推廣紅米NOTE9的廣告,畫風很具有日本特色。
  • 為何美國要用原子彈炸日本,看完日本人做的事,網友:一點都不冤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動蕩,當時德意日三國組成了法西斯軸心國,分別以亞洲和歐洲為跳板,想要達到一統世界的野心。這場大災難導致了無數百姓死於戰火之中,屍橫遍野成了當時最常見不過的景象。對於中國人來說,日本當年的所作所為沒齒難忘,最後還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讓囂張的日本人徹底安靜了下來。
  • 日軍版「珍珠港」:你以為是潛水天堂,卻是日本「海軍墳墓」
    一戰後,日本作為協約國的一方獲得了極大的利益,其中包括從德國手中取得加羅林群島的委任統治權。特魯克環礁正是加羅林群島上的一顆藍寶石。特魯克環礁長達225公裡,礁內是天然潟湖,面積達2130平方公裡,水深灣闊,分散點在的大小島嶼有248座,陸地約有93平方公裡,適合建造陸地設施,具備了一個作為海軍錨地的所有條件。
  • 舊影拾記:日本偷襲珍珠港,12萬日裔美國人被拘禁,生活還挺好
    二戰期間,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為了防止日裔美國人對美國從事破壞或間諜活動,再加上根深蒂固的種族偏見,美國出臺了一項政策,勒令在美國居住的12萬日裔美國人,無論男女老少和社會背景,都必須搬到新修建的「戰爭安置中心」去居住。這樣的「中心」遍布美國西部,總計17座,都是在荒涼貧瘠的地區。
  • 山本五十六之死:一場奇襲,日本帝國海軍從此被美國壓著打
    日軍運用航空母艦偷襲美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計劃,便出自山本手筆。正是在山本指揮下,日本海軍成功地偷襲珍珠港,打響了太平洋戰爭第一槍,並乘勢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取得了一連串勝利。美國海軍透過破解日軍密碼電報獲悉山本五十六外出巡視的準確情報後,出動飛機在山本五十六的出巡線路上設伏,一舉擊落其座機,使山本當場斃命。山本死後,日本海軍再沒有能與山本齊名的戰略家繼任聯合艦隊司令官,日本海軍從此一蹶不振。
  • 美國人眼中世界上最厲害的三大元帥,其中有一位中國人
    美國本來並沒有捲入這場大戰,但瘋狂的日本孤注一擲,用珍珠港偷襲挑起了太平洋戰爭。美國作為當時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之一,自然不會善罷甘休,於是在中途島海戰中重創了日本海軍,又在二戰末期向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逼迫日本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