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希特勒身邊工作人員的回憶錄,當希特勒聽到這個消息後,是前所未有的暴怒。我們可以想像,希特勒驚訝的眼神中帶著憤怒,怒吼道:「日本這樣的豬隊友啊」。那麼希特勒為何會如此生氣呢?
希特勒沒有忘記,一戰中由於美國的參戰,導致戰局迅速發生扭轉,以至於德軍不得不籤訂《凡爾賽條約》選擇投降,喪失了大量的國土和主權。
因此二戰開始後,德軍一直避免與美國發生正面衝突。雖然德軍在歐洲戰場所向披靡,希特勒驕傲的認為,在歐洲沒有德軍打不下的城堡,但是他也清楚地知道美國山姆大叔不是那麼好惹的,就在幾十年前的一戰中,美國通過向協約國販賣大量的武器彈藥而大發戰爭財,戰爭後期更是直接加入到戰爭中給德國以致命的一擊。
希特勒為此作出指示,德軍在大西洋上不準攻擊美國的任何軍用和民用船隻,目的就是避免和美國直接開戰。因為美國在一戰中大發戰爭財,加上幾十年來的快速發展,美國的經濟水平和軍隊的戰鬥力都不容小覷。一旦美國加入到戰爭中,那麼德軍必將面對著空前的壓力,特別是美國的海軍力量是希特勒忌憚的,因為德軍除了潛艇,其他水面艦艇都會被美國碾壓的。
美國一直在為參戰尋找合適的藉口,「珍珠港事件」讓美國的戰爭機器啟動。
二戰前期,雖然美國沒有參戰,但是羅斯福總統和美國的高官們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石油禁運、礦石出口限制,都是為了支持英國和中國抗戰。美國之所以沒有參戰,完全是顧及國內民眾的反戰情緒。更有一種說法,情報部門提前向羅斯福總統匯報了「日本將要轟炸珍珠港的」消息,羅斯福總統沒有做出任何預防措施,就是為了讓日本偷襲成功。
不管真相是什麼,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的幾小時後,羅斯福總統在國會進行對「日本宣戰」的演講,國會全票通過了對日開戰。
珍珠港事件鼓動了美國民眾的參戰情緒,美國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豐富的戰略資源,戰爭的機器一旦開啟,美國大兵的子彈不僅會射向日本。同時美國也可以名正言順的支持英國、法國對德作戰,對德國在歐洲的戰場造成巨大的壓力。希特勒將美國和蘇聯的夾擊下,走向滅亡。
對於墨索裡尼的反應,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墨索裡尼的軍事才能,完全可以用「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侏儒」來形容,二戰中義大利就是用來「搞笑的」和打醬油的,專門給德軍拖後腿的。在北非戰場被英軍追著打,最後還要德軍派出隆美爾去解圍。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估計墨索裡尼也沒有啥高見,忙著吃自己的義大利麵呢!
歡迎關注,分享歷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