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非要偷襲珍珠港?因為日本轉動地球儀時,發現了一個秘密!

2021-01-15 騰訊網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至少20億左右的人口捲入到戰爭,軍民傷亡的總人數達到了9000多萬人。而挑起這場世界大戰的元兇則是以納粹德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為主的法西斯軸心國,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應該便是日本了。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了中國東北三省,從而在東方形成了第一個戰爭策源地。1937年7月7日,日軍又在盧溝橋挑起了七七事變,開始全面發動侵華戰爭,與此同時也進一步的加深了國際的緊張局勢。

日本當時的囂張氣焰可謂是空前的,因為雙方軍備差別過大,所以在一開始侵略軍幾乎是所向披露,因此他們甚至揚言要「三個月滅亡中國」。這無疑是在痴心妄想,隨著中國的抗日情緒越來越高漲,日軍在囂張幾個月後便已是寸步難行。

日軍正是焦頭爛額之際,1940年,《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籤訂,美國加緊了援助中國抗戰,以及加緊了對日經濟的制裁。要知道美國在二戰爆發的前期和中期,一直都是保持中立的,而日本也在美國哪兒進口了許多重要的戰略資源。

日本雖然在明治維新之後,國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畢竟是一個小國,國土面積不夠。所以資源也十分的匱乏,像石油、鋼材等重要的資源全都是從外國進口的,這些資源都是打仗的根本,美國對於日本的經濟制裁無疑是切斷了命脈。

按道理說,日本沒有了資源本應該早點退兵回老家才好。但是日本人不甘心,他們已經投入了如此多的財力兵力,怎麼甘心功虧一簣?可是當時美國太過強大了,不知道該怎麼入手。日本內閣左思右想,找不出應對方法。

正是在他們轉動地球儀的時候,發現一處不對的地方。他們發現了一個重大的秘密,那就是在東南亞,當時東南亞從來沒有被任何人所佔領過,只要奪得了東南亞,就能重新打開資源匱乏所面臨的困境。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突然偷襲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美國正式向日本宣戰。偷襲珍珠港之後,日本隨後轟炸了東南亞其他地區。

1942年4月9日,日本佔領了巴丹,此後日本控制了中部太平洋,在太平洋戰場打開之後,美軍也不留餘力的反擊日本,日本開始節節敗退。中途島海戰的戰敗,便已經預測了日軍的最終的結果,可是日軍卻還在垂死掙扎。

在二戰結束前夕,中英美三國聯合發表了《波茨坦公告》。目的是讓日本早日投降,結束這場無謂的戰爭,但是日本內閣對此卻置之不理,美國一怒之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射了兩枚原子彈,日本這才像洩了氣的氣球,立刻宣布投降。當然,美國對日本的反攻能進行的如此順利,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中國牽制住了大部分的日本軍隊,中國在二戰中所做出的貢獻是母庸質疑的。

相關焦點

  • 提前預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那個中國人,為何突然死亡了?
    有很多人說中國人破譯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密碼,然後由蔣告知了羅斯福,羅斯福視而不見,說了句「知道了」,然後就該幹嘛幹嘛。最後羅落了個「苦肉計」抗日的名號。「1941年底美國破譯的(日本)秘密外交電報達10528頁,平均每周多達200頁」,中國有的美國都有,所以羅斯福會波瀾不驚地說「知道了」。 歷史的爭議在於缺少證據的同時,總是期望著美好。今天這些不靠譜的猜測和爭議暫時擱下,來說一個相對靠譜的人:王芃生,他當時怎麼預測日本會偷襲珍珠港的。
  • 日本明知打不過美國,為何要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
    日本對於珍珠港的偷襲其實比較成功,因為就正面戰場而言,日本沒有什麼可比性,這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戰績。雖然偷襲之前具有很多可能性,但最終迎來的結果非常優異,在日本來說,可以讓他們自豪很久。日本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勇氣進行這次襲擊,除了日本一直以來日漸膨脹的野心外,和襲擊計劃的主要負責人,山本有著不可割斷的關係。
  •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情報來源,只是一個6歲的德國小男孩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情報來源,只是一個6歲的德國小男孩文/號外飛飛說歷史 圖/網絡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敢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
    日本曾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對中國、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造成過嚴重破壞。談起太平洋戰爭,一定要提到美國,畢竟,正是因為美國的介入,才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二戰的結束。有人認為,日本戰敗是因為中國儘可能地拖延了戰爭進程,但也有人認為,當時日本宣布投降,主要是因為美國當時加入了盟軍,給日本軍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嚴重的傷亡。那時,美國是怎麼加入二戰的呢?一般人都認為,美國參戰,是因為日本當時正打算偷襲珍珠港,正好讓美國有機會參戰。儘管許多人說日本的這一舉動是荒誕的,但不知是誰給了他們勇氣。
  • 日本偷襲珍珠港,她卻反對向日本宣戰,美國人最後是這樣對她的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這是自19世紀墨西哥戰爭後,100多年來第一次有另一個國家,膽敢對美國進行的攻擊。因此,高傲的美國人徹底被激怒了。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後,羅斯福總統在國會上發表了「國恥」演說,然後請求國會允許美國對日宣戰,在經過一番毫無爭論的討論後,國會開始對是否對日宣戰進行了投票表決。
  • 二戰風雲: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珍珠港事件是二戰歷史上一次著名的襲擊事件,日本聯合艦隊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將美國拉入了戰爭中。對珍珠港事件,在大多數人眼中,這是日本一次「愚蠢」的戰略決策。它將美國這個強大的戰爭機器拉入二戰,無疑加速了日本的覆滅。但以日本方面的角度來看,日本偷襲珍珠港,絕非愚蠢的決定,而是日本國內諸多的軍事、政治、外交人才,經過長時間反覆討論做出的挽救日本的正確決策。
  • 希特勒和墨索裡尼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是什麼的反應
    我們可以想像,希特勒驚訝的眼神中帶著憤怒,怒吼道:「日本這樣的豬隊友啊」。那麼希特勒為何會如此生氣呢?被轟炸的珍珠港希特勒為此作出指示,德軍在大西洋上不準攻擊美國的任何軍用和民用船隻,目的就是避免和美國直接開戰。因為美國在一戰中大發戰爭財,加上幾十年來的快速發展,美國的經濟水平和軍隊的戰鬥力都不容小覷。
  •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否是戰術上的勝利,戰略上的失誤?
    —— 羅素文/春晚連江風雨【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1941年12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日本策劃發起了對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也就是珍珠港軍事基地的一次絕密偷襲,此時的美國奉行著中立政策並沒有公開地參與到二戰中來,這次日本的偷襲觸怒了美國,因此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 美國貓捉老鼠遊戲玩脫了線,日本狗急跳牆偷襲珍珠港!
    文/寂寞的紅酒1941年12月,日本海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的加入很快改變了盟國和軸心國之間的力量對比,扭轉了二戰的攻守態勢,直接導致了軸心國的敗亡。事實上,日本也知道美國的強大,但為何還要招惹巨無霸美國?
  • 偷襲珍珠港,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山本五十六的指揮下,成功偷襲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美日兩國開始了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血腥拼殺。那麼這次珍珠港偷襲事件中,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呢?
  • 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以牙還牙,偷襲他們這個基地,讓其元氣大傷
    山本五十六以奇襲的方式給美軍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以重創,兩年後,尼米茲以同樣的方式奇襲日本聯合艦隊基地特魯克,給日本海軍以重傷,使其元氣大傷。太平洋戰場的形勢自中途島之戰後,逐漸對日本聯合艦隊越發不利,美國太平洋艦隊基本上掌握了戰場主動權。美軍兵分兩路收復失地向日本防禦圈逼近。
  • 寄望於發達國家 日本「俯瞰地球儀外交」捨本逐末
    分析人士指出,這標誌著安倍的「俯瞰地球儀外交」進入一個全新時期,未來安倍政府是否會通過「打經濟牌」方式開展外交活動,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  行程密集  安倍此次會見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勒曼正式開啟了其繁忙的春季外交日程。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安倍今年春季的外交日程安排十分密集。
  • 珍珠港之痛:除了原子彈,美國是如何報復日本的
    1941年12月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之後,攜勝利餘威,一路高奏凱歌。在浩瀚無垠的太平洋上,旭日東升的太陽旗所向披靡,光芒四射。短短三個月之內,東起馬紹爾群島,西至馬來半島,南至俾斯麥群島的廣大西太平洋地區,基本上成了大日本帝國的內海。這些地區的面積,竟然達到全球面積的1/10。
  • 為何美國要用原子彈炸日本,看完日本人做的事,網友:一點都不冤
    對於中國人來說,日本當年的所作所為沒齒難忘,最後還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讓囂張的日本人徹底安靜了下來。1941年年末,日本對美軍位於珍珠港的軍事基地展開了偷襲,太平洋戰爭正式拉開序幕。日本的野心不再局限於亞洲,想讓美國也成為自己的手下敗將。不過雖然日本依靠偷襲打了美軍一個措手不及,取得了前期的勝利,但是由於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反應過來的美軍迅速投入到了戰爭之中,美日之間的攻守逐漸扭轉。
  • 日軍版「珍珠港」:你以為是潛水天堂,卻是日本「海軍墳墓」
    1944年2月17日清晨6時,斯普魯恩斯上將率領美國海軍第58特混艦隊大舉殺到加羅林群島的特魯克環礁,一場大規模熱帶「冰雹」行動打響。 一戰後,日本作為協約國的一方獲得了極大的利益,其中包括從德國手中取得加羅林群島的委任統治權。特魯克環礁正是加羅林群島上的一顆藍寶石。
  • 我讀︱《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民族切腹」之路
    《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日]加藤陽子著,章霖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2016年的初秋,曾去了一次長崎,自然也去了長崎原爆紀念館。紀念館不遠處就是所謂「原爆點遺址」,北面則是紀念公園。在公園時,被不遠處棒球場傳來的歡呼聲所吸引,走近才發現原來是在舉行高中棒球賽。
  • 舊影拾記:日本偷襲珍珠港,12萬日裔美國人被拘禁,生活還挺好
    二戰期間,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為了防止日裔美國人對美國從事破壞或間諜活動,再加上根深蒂固的種族偏見,美國出臺了一項政策,勒令在美國居住的12萬日裔美國人,無論男女老少和社會背景,都必須搬到新修建的「戰爭安置中心」去居住。這樣的「中心」遍布美國西部,總計17座,都是在荒涼貧瘠的地區。
  • 二戰美國血洗「日本珍珠港」:摧毀日本在南太平洋的心臟
    不過,1944年的2月16日,也就是中國農曆的臘月23,對於駐守在特魯克島的日本海陸軍而言,則開始了他們的噩夢。   特魯克島是特魯克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呈三角形,每邊長60多公裡,中間是一個直徑30至40海裡的礁湖,真可說是一個天然的艦船停泊港。所以,自從一戰時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取該島之後,就開始在該島修建各種基礎設施和船塢。
  • 李四光在東北能找到石油,為何日本卻徒勞三年?日本學術界的笑話
    遼河油田1995年的出油量據統計為1500萬噸,是日本二戰時期需求量的5倍。但該處原油埋藏深度為地下6000米處,而當時日本的鑽探技術只能下探到2000米。所以後來日本人聽說遼河油田被發現後感嘆說:「當時即便站在油田正中央,也找不到石油。」但我們要說的是,不管日本當時的技術如何,可他們斷定這裡沒有石油,這才是後來最打臉的事。
  • 美機到東京扔下炸彈,空襲警報隨即響起,日本人為何無動於衷?
    當時,日本偷襲了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受了重大損失,美軍已喪失了太平洋地區的戰略主動權,對此日本開始了蓄謀已久的掠奪行動,迅速地侵佔了西太平洋的廣大地區,管轄範圍擴展到了索羅門群島。一連串的勝利,使日本內部及國民迷失了方向,衝昏了頭腦,他們自以為是地認為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