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軍空襲克魯特,日軍遭受翻版珍珠港

2020-12-06 騰訊網

1942年6月,日本在中途島戰役中失利,鑑於不利形式,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將聯合艦隊司令部遷移至特魯克港,該港就此成為日本海軍的大本營。為了應付以後更激烈的作戰,日本苦心經營著特魯克港,將其變成為一個軍事要塞,其規模程度不次於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因而也被譽為「日本的珍珠港」。在戰爭期間,聯合艦隊所在的特魯克始一直很神秘。

「特魯克」在馬來語中的意思是「雲中之山」。與其它的珊瑚島有所不同,特魯克島是整個特魯克群島中最大的一個,該島形狀呈三角形,中間有一個礁湖,是艦船停泊的天然之地,它不僅是加羅林群島的心臟,還是日本在南太平洋防線的心臟。特魯克群島是日本「絕對防衛圈」鏈條上的重要堡壘,島上建有機場,擁有強大的空中攻擊力量,戰略地位相當重要,甚至被稱作「太平洋的直布羅陀」。日本佔領特魯克群島,進可攻、退可守,既可以支援吉爾伯特和馬紹爾群島,又能威脅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為帛琉和菲律賓建立防禦屏障,甚至還能為日本本土建立一道屏障。但日本佔據特魯克群島卻成為美軍從中太平洋進攻的障礙,因此美軍必須佔領特魯克群島,而佔領該群島的重要一步就是必須摧毀日本聯合艦隊的基地特魯克港,摧毀停泊在那裡的日本艦艇和飛機,為最終佔領整個群島創造最有利的條件。

佔領特魯克既是美軍在太平洋反攻作戰的重要一步,更是美國總統羅斯福親自製定的「車輪計劃」中的關鍵一步。1944年2月,美軍開始進行馬紹爾群島戰役之時,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切斯特·尼米茲上將馬上就意識到特魯克日軍的眾多飛機將對美軍進行的反攻構成嚴重威脅,於是他決定利用美軍的空中優勢徹底蕩平特魯克的日軍,解決掉特魯克日軍的威脅。為此,他專門派出偵察機冒死來到特魯克港進行偵察拍攝,並獲得了重要情報:特魯克港停泊有日軍的數百艘艦艇!

但是,美軍偵察飛機突然出現在特魯克港的上空卻引起了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古賀峰一大將的警覺,因為他對目前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的情況是很清楚的:日本已丟掉整個索羅門群島,麥克阿瑟的部隊正在長驅直入;日本在吉爾伯特群島的戰況已是面臨失敗;而日本經營了25年之久的馬紹爾群島也面臨喪失的危險。目前的局勢已對日本很不利,如果在不做出果斷的決定,必然遭到全軍覆滅的下場。古賀峰一立刻意識到美國就要對特魯克進行猛烈打擊,於是,他命令聯合艦隊主力全部撤離特魯克港。古賀峰一真夠聰明的,他率領聯合艦隊主力前腳剛走,美國人的炸彈和魚雷後腳就跟進來了。

1944年2月12日,美國海軍第58特混艦隊(艦隊司令是米徹爾將軍)的9艘航空母艦在60多艘護航艦艇的保護下悄悄駛離海軍基地,向前方進軍。由於美軍實行了嚴格的保密制度,除了米徹爾將軍和少數幾個人外,大部分人員一直到2月16日特混艦隊即將抵達攻擊目標時,才知道此次攻擊行動的任務就是空襲特魯克。到了進攻發起的時間,9艘航空母艦逆風行駛,航母甲板上拍滿的即將出發的飛機。早晨6:50分,第一攻擊波的150架飛機(包括「潑婦」式戰鬥機、「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掠奪者」式魚雷機、「解放者」式轟炸機)陸續起飛,浩浩蕩蕩殺向特魯克。

而此時的特魯克雖然有數量多達300多架的飛機,但是大部分飛行員卻請假外出,日軍居然也疏於防備,這不僅讓人想起了當年美國在珍珠港的情景。另外,美國此時不僅在飛機數量和質量上佔有巨大優勢,而且在飛行員素質上也佔有巨大優勢。

自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之後,美國海軍的航母艦載機進行了很快的更新,特別是在質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由美國格魯曼公司製造的F6F「潑婦」式戰鬥機是美國海軍最新裝備的綜合性能相當好的艦載戰鬥機,與日本的「零」式相比,它更佔優勢。它在1942年開始裝備部隊,配有6挺12.7毫米機槍,雖然它在靈活性方面不如日本的「零」式,但是在飛行速度、升高和俯衝方面卻比「零」式要更好;F6F「潑婦」式戰鬥機的飛行速度可達600公裡/小時,最大航程可達2400公裡;相比之下,日本最好的「零」式戰鬥機的飛行速度只有500公裡/小時,最大航程也只有1800公裡。「零」式還有一個致命弱點--飛行員和油箱缺乏十分有效的保護,這就使得它更容易遭到攻擊。而F6F「潑婦」式戰鬥機卻對飛行員有很好的保護:飛機駕駛艙前部有防彈玻璃提供保護,後部則有堅實的裝甲提供保護,性能這麼好的飛機讓美國飛行員愛不釋手。

美軍艦載機飛行員在戰前都受過很好的飛行專業訓練,飛行員都是從大專院校嚴格挑選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能輕易成為一名艦載機飛行員。首先,他們要接受初級飛行訓練,要經過至少一年的時間在轉到初級飛行訓練中心,然後進行為期3個月的飛行學習,學習期滿後才可進行中級飛行訓練學習。美軍有關部門還成立了專門的新學員訓練中心藉此來提高新學員的飛行作戰素質。

與美國非常嚴格的挑選飛行員標準相比,日本可就遜色許多了。由於一大批有經驗的飛行員在中途島戰役和瓜島戰役中損失殆盡,飛行員損失很大,由於戰事繁忙加上新飛行員又不能進行良好的訓練學習,因而飛行員水平大輻下降魚龍混雜,有些做夢都想成為飛行員的年輕人很快圓了自己的夢想,更讓人驚訝的是一些只會玩飛機模型的人居然也成為了「真正」的飛行員,日本用這樣的飛行員去作戰不打敗仗才怪呢。

當美軍飛機攻擊群快要飛臨特魯克上空時,日軍才驚慌失措的發出了戰鬥警報。由於之前大部分艦艇已撤出特魯克,此時特魯克港內的目標以遠不如美軍飛機當初偵察那樣「豐厚」了,美軍飛機依舊進行攻擊。「零」式戰鬥機與美軍飛機展開激戰,但由於在質量上、數量上和飛行員素質上遠不如美國,因此在在經過50多分空戰後,日軍飛機便有126架被美軍飛機擊落,而停在地面上的飛機也基本成了一堆堆冒著輕煙的廢鐵。

就在美日空軍激烈空戰時,從機群分離出來的「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和「掠奪者」式魚雷機對特魯克的防禦設施進行了猛烈的攻擊。特魯克的防禦設施被炸得面目全非,損失很大。由於特魯克的日軍彈藥庫和油庫被擊中發生爆炸,使得島上大火熊熊,黑煙滾滾,地面一片狼籍。

經過美軍飛機的猛烈轟炸,到中午時分,特魯克從地面到海上的景象顯得相當悲慘。幾艘日本軍艦在美軍飛機的攻擊下狼狽逃竄,而那些沒有任何防禦能力的大型船舶成為了美軍攻擊的靶子。目的基本達到了,美軍飛機飛離特魯克,第一波攻擊結束,特魯克暫時恢復平靜。日軍趁這個時間趕緊搶救傷員、清理障礙、修復防禦工事以抗擊美軍可能再次發起的攻擊。

下午3點多鐘,美軍艦載攻擊機第二波攻擊再次降臨被炸得滿目悽涼的特魯克。日軍僅有幾架飛機起飛迎戰,其他飛機已被美軍基本消滅,這幾架飛機很難對抗強大的美國艦載機機群,一眨眼的工夫就在也看不到日本飛機了。沒有了空中威脅,美軍飛機在特魯克上空隨心所欲的進行轟炸,它們躲開地面防空火力的射擊,將所攜帶的魚雷和炸彈全部扔在了特魯克,此情此景不僅讓人想起了日本當年在美國珍珠港轟炸的情景,特魯克已被炸得體無完膚,基本喪失了作為一個軍事基地的重要價值。

但是,美國人並沒有因為當年日本在偷襲珍珠港時只進行兩次攻擊而「報恩」。午夜時分,美軍航空母艦艦載機又發動了對特魯克的第三波無情打擊。這次美軍首次使用了裝有夜視雷達的B-25「解放者」式轟炸機在沒有任何護航戰鬥機掩護的情況下繼續對特魯克進行轟炸。B-25「解放者」式轟炸機在中途島戰役後開始裝備部隊,它的性能非常好,飛行速度達267海裡/小時,最大續航能力可達到2000海裡,美國在後期所生產的B-25「解放者」式都裝備有非常先進的雷達設施。

B-25「解放者」式利用自身優勢飛臨特魯克上空時,日軍防空火力立即對空射擊,幾乎所有的防空炮彈都在美軍飛機的上方爆炸,因為日本人絕對想不到B-25竟會將飛行高度降至距離地面只有60米的距離,這是個十分危險的距離,因為一旦出現一點差錯,飛機將撞上地面物體從而導致機毀人亡,但美軍飛行員訓練有素加之飛機性能優良,他們利用夜視雷達來鎖住攻擊目標,因此,此次空襲的效果甚至比白天還要好。當日本人發覺美軍飛機的攻擊距離並及時調整防空炮火射擊角度準備繼續射擊時,美國人已帶著近乎完美的戰果凱旋。

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機對特魯克的三次空襲取得了另人非常滿意的戰果:總共擊沉日軍各種艦艇47艘,摧毀飛機298架,日軍人員損失達1875人。

而日本得知特魯克的慘重損失時也為之心痛。日本大本營認為:「特魯克慘遭敵人無情打擊,算是大日本的『珍珠港』事件」。「武藏」號艦長佐藤木三朗在戰後的回憶中曾說:「特魯克之損失慘重是帝國很難彌補的。作為軍事要衝的特魯克被敵軍炸得幾乎成為廢墟,場面慘不忍睹,這不得不讓人想起昭和16年12月7日,被日軍摧殘的珍珠港……」。可見,特魯克損失之影響對日本是很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切斯特·尼米茲上將說的好:「我們就是要讓那些日本人親身感受到偷襲珍珠港的滋味!……」。

對美國來說,特魯克的癱瘓在也不會對美軍從中太平洋的進攻構成任何威脅了,美軍可以基本放心發展進攻。1944年2月22日,美軍佔領馬紹爾群島的全部島嶼。

相關焦點

  • 日軍空襲達爾文港——澳版珍珠港
    這一事件通常被稱為「澳大利亞的珍珠港事件」。雖然達爾文沒有珍珠港重要,但用於轟炸達爾文的炸彈數量已經超過了空襲珍珠港時使用的炸彈。與珍珠港一樣,澳大利亞的城鎮對於本次襲擊完全沒有準備。此次事件之後,日本在1942年至1943年間還對澳大利亞實施了約百次空襲,使得澳大利亞對日本的敵對情緒開始蔓延。
  • 二戰時洛杉磯遭到神秘空襲:日本人還是外星人?40年後真相大白
    文/快哉風日本襲擊珍珠港三個月後,1942年2月25日的凌晨2:25,洛杉磯居民突然從夢中被驚醒,警報聲、爆炸聲響成一片,無數探照燈的光柱射向天空,煙霧瀰漫整個城市,天上不斷散落碎片。媒體稱之為「洛杉磯之戰」或「洛杉磯空襲」,美國人一時間陷入了動搖中。一開始,大家都認為這是日本人幹的。圖:美國人在檢查爆炸損失由於幾個月前日本突然襲擊珍珠港發起戰爭,西海岸美國人如坐針氈。2月19日,羅斯福總統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允許逮捕和拘禁日裔美國人。
  • 日軍版「珍珠港」:你以為是潛水天堂,卻是日本「海軍墳墓」
    這裡被美軍稱為「太平洋上的直布羅陀」或「日本人的珍珠港」。 自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軍珍珠港之後,美軍一直想要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在經過兩年的調整,再加上戰爭徹底激發了美國的工業潛能,報仇的一刻終於到來。1944年初,美軍制定了清掃特魯克基地的「冰雹」行動,派出美國海軍第58特混艦隊執行此行動。
  • 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以牙還牙,偷襲他們這個基地,讓其元氣大傷
    所以,1942年6月以後,特魯克港的地位便如同珍珠港對美國太平洋艦隊一樣,變得日益重要起來。有人稱其為「日本的珍珠港」。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官尼米茲將軍同麥克阿瑟將軍兵分兩路向日本發動反攻,尼米茲所統率的這一路在攻克馬紹爾群島之後,特魯克島便成為尼米茲將軍的心腹之患。消滅這隻攔路虎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當務之急。
  • 美國為什麼用原子彈炸日本,看看日軍怎樣對待美軍戰俘的,慘無人道
    1941年12月7日,日本無恥的偷襲了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隨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日本橫掃了東南亞,其中有3.6萬美軍官兵和1.4萬平民成為了日軍的俘虜。日本人對他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折磨,近90%的人慘死於戰俘營當中。
  • 二戰日軍如何處置受傷士兵?通常有兩種辦法,不過都非常殘忍
    二戰時期,曾有一個在國際上引起很大反響的經典場面,一個美國士兵在打掃硫磺島戰場時,發現一個瀕死的日本士兵,當時,這名日本士兵身邊有一顆手雷,他隨時可能引爆然後跟其他人同歸於盡。只不過後來他發現這個日軍並沒有引爆手雷的意思,於是走上前,往他嘴邊送去一根香菸。點燃後,瀕死的士兵滿足地抽了幾口,最終一瞑不視。
  • 珍珠港之痛:除了原子彈,美國是如何報復日本的
    美國並不是一個睚眥必報的民族,但是既然日本可以對珍珠港不宣而戰地痛下黑手,那麼美國的報復行動必然也得讓日本舉國驚詫。要達到這個目的,轟炸東京是最符合邏輯的選擇。山本不相信尼米茲會轟炸東京,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從軍事層面上看,美軍不具備轟炸日本本土的條件。日軍已經佔領了新加坡,控制了馬六甲海峽,而這條海峽是出入日本海的咽喉。
  • 珍珠港事件迎來77周年 亞利桑那號和密蘇裡號戰列艦實拍
    美國人稱1941年12月7日是「最恥辱的一天」,日本人在這一天對珍珠港發動了空襲,造成了數千人傷亡,也迫使美國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夏威夷首府火奴魯魯(檀香山),珍珠港,美國亞利桑那號戰艦紀念館和密蘇裡號戰艦紀念館。兩艘著名的戰艦,一個標誌著美國參戰,一個標誌著二戰結束。
  • 二戰美國血洗「日本珍珠港」:摧毀日本在南太平洋的心臟
    到了二戰時期,特魯克環礁裡面能夠能夠提供足夠容納全部聯合艦隊及其支援船隻的錨地。於是,特魯克島不僅成為成為日本在南太平洋「內防衛圈」的心臟,而且還是聯合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所以,日本和美國都將此地視為「日本的珍珠港」,「日本的直布羅陀」。
  •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否是戰術上的勝利,戰略上的失誤?
    —— 羅素文/春晚連江風雨【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1941年12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日本策劃發起了對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也就是珍珠港軍事基地的一次絕密偷襲,此時的美國奉行著中立政策並沒有公開地參與到二戰中來,這次日本的偷襲觸怒了美國,因此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 二戰風雲: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珍珠港事件是二戰歷史上一次著名的襲擊事件,日本聯合艦隊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將美國拉入了戰爭中。對珍珠港事件,在大多數人眼中,這是日本一次「愚蠢」的戰略決策。它將美國這個強大的戰爭機器拉入二戰,無疑加速了日本的覆滅。但以日本方面的角度來看,日本偷襲珍珠港,絕非愚蠢的決定,而是日本國內諸多的軍事、政治、外交人才,經過長時間反覆討論做出的挽救日本的正確決策。
  • 澳大利亞在二戰中也肆意虐殺日本戰俘
    澳大利亞媒體呼籲本國社會反思這類暴行,並提到澳軍在二戰中曾有過殘殺戰俘的類似行徑。但諷刺的是,當年澳軍施虐的對象,正是來自如今和澳大利亞打得火熱的日本。 1941年12月,日本海軍相繼空襲珍珠港和菲律賓,日本陸軍也同時在馬來亞和菲律賓等英美殖民地登陸。作為大英國協成員,澳大利亞繼英美之後對日宣戰。
  • 二戰美軍「隱身」戰機,現全球僅剩2架成絕版,我國也保留一架
    在二戰初期,德國迅速將法國佔領後,就把目光瞄準了一海相隔的英國,為了創造更好的登陸環境,當時德國出動了大批空軍對英國倫敦等各大城市進行轟炸,在各式轟炸機與V1飛彈以及U型潛艇聯合攻擊下,英國苦不堪言。二戰時期的美國完全堪稱真正的世界工廠,自然不負英國期望,於是一款二戰期間的「隱身」戰機P-61黑寡婦雙發重型夜間戰鬥機就此誕生。據了解,當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出了一種亮黑隱身塗層,被命名為噴射黑。由於二戰時期地面雷達不夠發達的緣故,因此在夜間想要發現戰機主要還是依靠夜間探照燈。
  • 現代版韋小寶,二戰日軍撤退時他和七名女子被遺忘在荒島上
    在二戰中,有一個人和七名女子被遺忘在荒島之上,結果靠著他的努力,在八年之後在島上建立了一個小小的村莊。雖然他的經歷和故事不如韋小寶那麼精彩,但也堪稱一絕。1941年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戰爭隨之爆發。
  • 「妖婦」大鬧日本海:美軍潛艇狼群襲擊,擊沉日軍艦船27艘!
    文/滅霸他爸二戰時期,德國海軍U艇部隊憑藉「狼群」戰術,幾乎切斷英國的海上運輸線,給同盟國造成巨大損失,美國海軍潛艇部隊照貓畫虎,也對日本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狼群」襲擊,取得了不俗的戰績。5月27日開始,美軍9艘潛艇分三批從關島基地出發,前往日本海匯合,並統一展開襲擊。9艘潛艇分別為:「廷奴沙」號、「泥魚」號、「海鮫」號、「克利威爾」號、「鏟魚」號、「金槍魚」號、「鰩魚」號、「骨魚」號和「飛魚」號。6月5日至6日,美軍潛艇全部進入指定位置,襲擊即將開始。
  • 70年前「為珍珠港復仇」戰地 今日潛水探險勝地
    近日,外媒刊發一組太平洋上特魯克群島的圖片,這裡曾是二戰中日本聯合艦隊主要錨地,被美軍突襲在此沉沒數十艘艦船,被成為世界最大沉船墓地。今天這裡已經開放自由潛水,許多潛水者在此探索二戰遺蹟。他們拍攝的圖片中猙獰的戰爭殘骸與自然美景反差強烈,但也形成一種獨特的美感。
  • 二戰傳奇,日軍航母加賀號被擊沉內幕,艦員用魚雷當救生艦
    昨天我們講了二戰時發生在中島海戰的傳奇故事,美軍用兩枚炸彈就擊沉了日軍當時最牛的航母,赤城號。而就在同一時間裡,另外一艘日軍航母加賀號也被擊沉,不過在擊沉這艘航母時,同樣也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美軍一枚魚雷擊中日本航母后,沒有爆炸,反而斷成兩截,成了落水日本士兵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