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曾有一個在國際上引起很大反響的經典場面,一個美國士兵在打掃硫磺島戰場時,發現一個瀕死的日本士兵,當時,這名日本士兵身邊有一顆手雷,他隨時可能引爆然後跟其他人同歸於盡。只不過後來他發現這個日軍並沒有引爆手雷的意思,於是走上前,往他嘴邊送去一根香菸。點燃後,瀕死的士兵滿足地抽了幾口,最終一瞑不視。
美國士兵給日本傷兵遞煙
要知道,其實在二戰期間,美日的雙邊關係其實相當糟糕,特別是在「珍珠港事件」以後,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名為《國恥》的著名演講,隨後直接放棄在二戰前期一直奉行的中立政策,轉而向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而後,美日雙方又多次在太平洋地區進行大戰,國家之間的仇恨也跟著不斷加深。
「珍珠港事件」舊照
然而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美軍身為敵人尚能對受傷士兵實施人道主義關懷,日本自己卻百無一是,而且處理的方式更是讓人膽戰心驚。1944年塞班島戰役時,一股日軍被美軍包圍,而雙方一直戰鬥到天黑。不過美軍考慮到日軍可能另有埋伏,沒有對這股日軍趕盡殺絕,有一部分日軍因此趁夜色逃走,只留下小部分傷勢比較重的士兵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塞班島戰役」舊照
日本指揮官原本是有機會救援這批傷兵的,然而他卻做出另一個殘忍的選擇。他指派兩人前往傷兵所在陣地,抵達後二話沒說直接處決了傷兵,簡直是殘忍到極點。不過,日本之所以用這樣冷酷無情的方法對待傷兵大概是因為兩個原因。一個是傷勢比較嚴重的士兵,不僅沒有辦法繼續作戰,反而會大量消耗部隊的戰略物資;另一個是日本高層擔心傷兵成為敵人的俘虜,被其他人打探出秘密情報。而剛開始的時候,日本處決傷兵的時候,一般都是槍決,後來為了節省戰略物資,竟直接用軍刀殺害,真是駭人聽聞。
日本軍官劇照
能跟隨部隊回去接受治療的日軍一般都是傷勢較輕,而這裡我們需要強調一下,其實日本軍醫最主要的任務並不是救治傷兵,而是進行人體試驗和處決傷兵。在日本入侵中國期間,日本軍醫曾在中國秘密進行過多次化學實驗,給中國人民造成非常大的傷害。而他們在處決傷兵的時候,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打空氣針。傷兵身體虛弱,血管中被注入大量空氣後,體內的血液和空氣會混在一起形成血沫,緊接著傷兵肺動脈就會堵塞,心率越來越低,不久後便會猝死。
日本軍醫舊照
1945年8月,在日本即將宣布投降之前,日軍駐東北第一陸軍醫院接到撤退命令,院長帶著兩千多名傷兵和醫護人員逃到牡丹江後,因為害怕傷兵會妨礙其撤退,竟拿出軍刀逼迫傷兵們和其他醫護人員跳江自殺。至於傷勢比較嚴重的士兵,由於沒辦法行動,陸軍醫院院長就直接命令手下對他們注射空氣針,這簡直就是一場殺戮。
日本投降舊照
有一個叫伊藤鬱子的女護士,也是被迫跳江的其中一員,但依靠其良好的水性,在江中拼命掙扎三個小時後,最終被路過的中國戰士救起,伊藤鬱子目睹了日軍對自己國家的人民都是如此殘忍,徹底陷入絕望。不過後來,她進入中國醫療部隊,並用自己學到的知識,細心照顧中國傷兵,此後也一直沒有再回到日本。伊藤鬱子晚年接受採訪的時候,感慨說:「我留在中國是為了贖罪,為了替日本人還債,日本人欠你們的太多了。」
參考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