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士兵最憎恨的兩位將領,一個發明肉彈戰術,一個被怒罵為鬼畜

2021-01-10 舊史

在日本的近代歷史上,出現過一大批深受軍國主義和武士道精神洗腦的將領,他們有的為了完成天皇交給的任務而讓士兵死傷枕籍,還有的因為自己可以功成名就而不顧士兵的死活。

其中參加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乃木希典,以及參與過侵華戰爭和英帕爾會戰的牟田口廉也就是最為典型的人物,這兩位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角色,讓當時的日軍士兵十分憎恨。

乃木希典1849年出生於日本東京,而二戰前曾被日本人譽為「軍神」,不過乃木希典被譽為軍神的原因和他的軍事指揮才能並沒有太大關係,而是因為是他自幼就深受武士道精神薰陶,是一位狂熱的軍國主義者。

在日俄戰爭爆發後,明治天皇派乃木希典指揮日本第三軍團攻克旅順,而攻克旅順的那場戰役也是乃木希典的成名之戰,但是很多人也從那場戰役中看出了乃木希典的軍事指揮才能並不出色。

因為他不像當時其他日軍將領一樣喜歡使用迂迴和包抄等靈活戰術,他在旅順之戰中發明了所謂的「肉彈戰術」,就是讓日軍士兵用血肉之軀來進行自殺式衝鋒,導致數萬日軍士兵慘死在203高地。

在攻打旅順之前,乃木希典帶著兩個兒子一起出徵,並且準備了三口棺材,向天皇表達了時刻準備著為國捐軀的決心,當時旅順的俄軍大多駐紮在203高地之上,他們在哪裡修築了非常完善的防禦工事,而乃木希典並不打算和俄軍進行靈活戰術,他打算和俄軍硬碰硬。

在這樣一個狂熱軍國主義者的帶領下,日軍發動了四次大規模進攻,一批又一批的敢死隊隊員用血肉之軀衝向了俄軍的機槍堡壘,而乃木希典卻在為那些敢死隊送行時狂熱的叫喊道:「被困的俄軍死一個少一個!而日軍補充多少都可以!」

就這樣,乃木希典在付出兩個兒子和數萬日軍士兵性命的代價後,成功的攻佔了旅順,完成了天皇交給他的任務,而那些曾參與203高地攻堅戰的日軍士兵卻對乃木希典十分憎恨,因為他們認為是乃木希典狂熱而錯誤的戰術才讓他們的戰友死傷枕籍。

雖然乃木希典日俄戰爭中的「肉彈戰術」讓日軍士兵憎恨不已,但是也有很多深受武士道精神士兵則對他尊敬不已,認為他是武士道精神的榜樣,當時的乃木希典在日本軍界褒貶不一。

不過下面要介紹的這位牟田口廉也,日本士兵們對他真的只有憎恨和仇視了。

牟田口1888年出生於日本的佐賀縣,曾參與過盧溝橋事變,在1944年被任命為日軍第十五軍的軍長,率領日軍入侵印度,和英軍爆發了英帕爾會戰。

牟田口本人受武士道精神影響並不深,但是他特別熱衷與自己的個人名利,在英帕爾會戰期間,因為牟田口錯誤的後勤戰術,導致日軍的後勤補給開始漸漸消耗殆盡,並且因為雨季的到來導致瘟疫爆發,使日軍士兵很多飽受飢餓和疾病的困擾,導致十五軍的士氣十分低落。

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牟田口仍然不撤軍,執意帶領士兵們踏上一場死亡行軍,並且不顧官兵死活的叫囂道:「沒有糧食我們就吃草,如果英帕爾會戰不成功我就無法晉升為大將,我絕不返回日本。」

因為牟田口「愚蠢」的做法,導致五萬日軍士兵慘死在印度雨林中,那些活下來的日軍士兵憤怒的給牟田口取了一個外號叫做「鬼畜」,即像魔鬼畜生一樣殘忍無情的人。

相關焦點

  • 揭秘;抗戰時期,擁有鐵拳與鋼頭之稱的國軍名將,是指哪兩位將領
    然而,在這幾人中,有兩位將領被日軍稱之為「鐵拳」與「鋼頭」意思就是勇猛。能夠贏得此稱號在國軍將領中可不多。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抗戰時期,擁有鐵拳與鋼頭之稱的國軍名將,是指哪兩位將領。初次與日軍交手第52軍就燒毀日本飛機10餘架,繳獲大批槍械彈藥,受到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電令嘉獎。第五十二軍戰鬥力如此強悍,和關麟徵平時加強部隊的戰術教育和射擊訓練有很大的關係。從而導致在後來的臺兒莊戰役中,大顯神威,力挫日寇。
  • 唯一一位被厚葬立碑的日軍將領——中村正雄的「軍史錄」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做事行得正坐得直,否則幾十年碌碌,不過雲煙飄散。上世紀抗戰爆發,日軍惡行昭著,唯有將領中村正雄得到了中國人的認可,受到尊敬,他在前線陣亡後,對手給了他厚葬。優秀軍官中村正雄1892年出生於日本石川縣,早年就讀於金澤第一中學校、中央幼年學校等。
  • 二戰史上最奇葩包圍戰:敵人被圍後吃香喝辣,日軍自己卻挨餓受凍!
    靈活應用戰術,無疑是戰爭中的一個制勝法寶。  眾所周知,在戰場中如果有一方陷入到了包圍圈之中,那麼通常來說這支軍隊就已經佔了下風。就拿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長平之戰」這一案例來說,白起通過層層誘導,將趙括的40萬大軍誘入包圍圈中,才能以極小的代價將其盡數殲滅。由此可見,就常理而言發起包圍戰的一般在戰場上都是佔據主導地位的一方,取得勝利的機率也更大一些。
  • 美軍火力很強悍:兩人消滅日軍一個班,火力對比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為什麼二戰時期的日軍很害怕美國大兵?我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美軍的火力真的太強了,其強悍到什麼程度呢:2個美國大兵依靠火力優勢就能輕鬆地消滅日軍一個班。美日兩軍的火力對比簡直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我們先來看看日本陸軍的單兵裝備。
  • 揭秘:《正者無敵》中川軍抗日將領的原型(圖)
    有人說,四川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抗戰時期,對於60餘萬四川抗戰英烈來說,四川,是走了就再也回不了的故鄉……  近日正在北京、浙江、天津、東方四大衛視頻道熱播的川軍抗戰大戲《正者無敵》,由於陳寶國飾演的主人公馮天魁這樣一位插科打諢的痞子英雄形象,引發很多觀眾質疑:歷史上究竟有沒有馮天魁這麼一個人物?歷史上真實的川軍將領是什麼樣?
  • 被調侃「鬼畜牟田口」,給日本人打雞血灌雞湯,卻將日本推入絕境
    日軍以中國人故意炸毀日軍修築的火車軌道為藉口,向中國東北發動了戰爭,並且陸續佔領了我國的東北三省,開始了對我國的侵華戰爭,直到七七事變開始後,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而當時在盧溝橋上,射擊第一顆子彈而引發戰爭的這個日本人叫做牟田口廉也,因此作為罪魁,他最應該受到審判。
  • 二戰末期日軍發明陰險戰術,美國人卻以為是外星人幹的
    在這種情況下,東條英機被免除首相職務,小磯國昭接任後,想方設法地扭轉戰局,此時,一個非常有「創意」的戰術,引起了日軍高層的重視。其實早在1942年,一位名叫荒川秀俊的日本氣象學家提出,如果能在北太平洋的中緯度地帶約10000米的高空釋放氣球,這些氣球便可以藉助大氣環流層一直運動到美洲。如果藉助這個原理,將氣球上綁上炸彈,並且設置定式裝置,那麼這些氣球炸彈便可以在經過美國上空時被釋放。
  • 各國士兵頭盔:印度新推出的最奇葩,日軍的最醜,美軍的最怪異
    眾所周知,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導致士兵傷亡慘重的原因,並不是直接被子彈擊中或者炮彈轟炸而亡,而是到處亂飛的大量炮彈破片傷及士兵頭部、頸部等要害部位才導致大量的士兵戰亡。故而在一戰中,法國為了提高士兵的生存率,出於防護需要,製作出了第一款能預防彈片的鋼盔。
  • 八路軍中,是誰第一個抓到了日軍俘虜?為抓俘虜他還專門學日語
    相信大家在抗日戰爭影視劇中都會看到這樣一幕:戰敗的日本將領將刺刀刺中了自己的腹部。可見軍國主義教育對他們的洗腦有多嚴重,戰敗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恥辱,要剖腹自殺來謝罪。並且日本士兵絕不會讓自己成為俘虜,在戰敗的時候誓死不肯繳槍。這也給八路軍的抓捕俘虜帶來了難題,既然日本士兵如此蠻橫,那麼八路軍中誰第一個抓到了日軍俘虜?
  • 抗日戰爭騰衝反擊戰,日軍兵力嚴重不足,國軍為何卻傷亡慘重?
    騰衝是日軍在西南地區最重要的據點之一,但是此時日本緬甸方面軍因為遭受夾擊而損失慘重,駐守各地的兵力也早已捉襟見肘。因此駐守騰衝的日軍便僅剩下藏重康美率領的一個日軍聯隊,而即便如此在騰衝戰役爆發之前,日本第五十六師團長松山佑三依然下令從騰衝抽調部隊支援師團主力。原本藏重康美準備以騰衝城外的四座高山為屏障,憑藉地利優勢據險死守,然而松山佑三抽調兵力的命令直接打亂了藏重康美的防禦計劃。
  • 明朝打的贏拿火槍的日軍,為何卻在薩爾滸敗給了拿冷兵器的後金?
    雖然明朝在萬曆朝後期再次走上了下坡路,但明朝在萬曆的帶領下,還是取得了一系列戰役的勝利,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抗倭援朝。公元1592年,剛剛完成統一的日本,在豐臣秀吉的帶領下,發起了對朝鮮的戰爭。在裝備精良火器的日軍面前,朝軍不堪一擊,國都淪陷,萬曆皇帝一聲令下,明軍抗倭援朝戰役打響。
  • 太平洋戰爭最慘烈戰役,美日殘酷對峙70天,日軍斷糧集體自殺
    最著名的島嶼戰有瓜島戰役、琉磺島戰役、衝繩島戰役、貝裡琉島戰役等等。在這些島嶼戰中,貝裡琉島戰役又是最血腥慘烈的一場戰役,美日殘酷對峙了70天。最終美國佔領了該島,但付出了高達60%的傷亡率,而日軍在斷糧後集體自殺,全軍覆沒。
  • 近2萬日軍被蘇軍痛打,日軍少將死法太窩囊,不好意思公開
    在抗日時期,有不少日軍高級將領死法窩囊,如有著日本「軍神」之稱的飯冢國五郎,在擺拍照片的時候被中國士兵擊斃,死法讓人想起都好笑,還有另一位死法特別窩囊的日軍少將。更可悲的是他的運氣還很差,1939年7月1日,岡本德三跟隨日軍小林少將一起到了中國蒙古的哈拉哈河東岸,當時日軍為了在這裡防禦蒙古軍隊和蘇軍,小林少將率部近2萬人。當時日軍在東岸駐紮和蒙古軍和蘇軍在西岸,一次在巡視過程中出現矛盾,雙方開火,當時蘇軍在坦克偵查,在交火過程中佔了便宜,殺了不少日軍士兵,日軍小林少將不甘心吃虧。
  • 日軍做法最狡猾
    注意這不是後來1938年組建的五大隊制旅團,而是以各師團的一個「步兵旅團」為基幹,加強騎工炮輜等特種兵分隊組成的。不過打完淞滬會戰、南京戰役和武漢會戰後,日軍各師團現役士兵損失很大,開始補充預備役和後備役士兵,其中的預備役士兵(基本是在鄉軍人)只有一定比例是參加過戰鬥的,而後備役士兵則基本沒有實戰經驗。
  • 胡亂指揮數萬大軍進攻的牟田口,最後把數萬日本士兵活活餓死
    如果提起日本二戰的陸軍將領,多半大家也想不到幾個太出名的,畢竟大多數日本陸軍將領在二戰裡都是默默無聞的存在,少數幾個也就贏了一陣就被盟軍打翻在地。不過有一位日本將軍卻比較特殊,此人名為牟田口廉也,他時至今日都是大家談論的對象。不過他被談論可不是說他多麼能打,而是因為他頗有神論,而且在英帕爾戰役裡進行了神奇操作,一口氣餓死了數萬日本兵。
  • 塞班島戰役中,日軍將領的一道指令,讓兩萬平民自願跳海自殺
    這場聲勢浩大的世界大戰,為全世界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也在很多人心中都留下了戰爭的陰影。在那個混亂的年代,無數家庭支離破碎,無數孩子失去父母成為了孤兒,更有無數人為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今天,小編就來講一件二戰時期發生在塞班島的一個悲劇。我們都知道,塞班島是馬裡亞納群島的第二大島嶼。由於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所以被迫將北馬裡亞納群島讓給了日本,這其中就包括塞班島。
  • 現代版韋小寶,二戰日軍撤退時他和七名女子被遺忘在荒島上
    日軍趁美國被打的還沒回過味,迅速派兵佔領了太平洋上的很多島嶼,他們稱之為「國土絕對防禦圈。」日軍憑藉這些島嶼,給後來反攻的美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但美軍將領麥克阿瑟在痛定思痛之後,研究出了一個打法——跳島戰術,就是藉助自己強大的海空優勢,切斷這些島嶼互相之間的聯繫和補給,然後跳過這些島嶼,去攻打戰略地位更好的島嶼。
  • 二戰日軍如何處置受傷士兵?通常有兩種辦法,不過都非常殘忍
    二戰時期,曾有一個在國際上引起很大反響的經典場面,一個美國士兵在打掃硫磺島戰場時,發現一個瀕死的日本士兵,當時,這名日本士兵身邊有一顆手雷,他隨時可能引爆然後跟其他人同歸於盡。只不過後來他發現這個日軍並沒有引爆手雷的意思,於是走上前,往他嘴邊送去一根香菸。點燃後,瀕死的士兵滿足地抽了幾口,最終一瞑不視。
  • 日軍師團名稱為何總是變,自認文明、高端的日軍竟還有地域黑
    這場以西鄉隆盛為首的舊士族的叛亂給天皇提了一個醒,想要江山永固,必須集軍政大權與一身。在山縣有朋的幫助下,天皇大力推行兵制改革,將原本的鎮臺制改成師團制,標誌著日本正式走向軍國主義道路。鎮臺制和清軍軍制類似,部隊長期駐紮一地,主要任務是鎮壓農民起義。改編為師團後,部隊又多了「野戰」的任務,說白了就是為天皇「布國威於四方」。
  • 韓戰,一個死在戰俘營的美軍士兵遺骸的故事
    這個27歲的黑人姑娘還有一個願望,她希望愛神能眷顧自己,把心愛的人送到身邊。那個人會是誰,他們會以什麼方式相遇?他也許會是一個新來的同事,也許是久別重逢的同學,或者會是一個黃色皮膚的亞洲人。克拉拉充滿了期待。紅娘圓了她的夢,而這個紅娘竟是一列疾馳的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