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打的贏拿火槍的日軍,為何卻在薩爾滸敗給了拿冷兵器的後金?

2020-12-03 秦皇漢武記

明朝的萬曆皇帝被後世稱為半個明君,他的前半生在張居正的輔助下,讓明朝出現了中興之象,府庫充盈,軍隊戰力彪悍。然而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卻突然性情大變,躲在後宮中再也沒有出現在臣民面前。

《明史》評價說:「明之亡,實亡於神宗」。雖然明朝在萬曆朝後期再次走上了下坡路,但明朝在萬曆的帶領下,還是取得了一系列戰役的勝利,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抗倭援朝。

公元1592年,剛剛完成統一的日本,在豐臣秀吉的帶領下,發起了對朝鮮的戰爭。在裝備精良火器的日軍面前,朝軍不堪一擊,國都淪陷,萬曆皇帝一聲令下,明軍抗倭援朝戰役打響。

前後耗時6年,明軍成功擊退了倭寇,挽救了風雨飄搖的李氏王國。但僅僅過了20餘年,當年的那支明軍卻在薩爾滸一役,慘敗給了只有冷兵器的後金軍隊。

為什麼明軍可以打的贏拿著火槍的日軍,卻在薩爾滸中被拿著冷兵器的後金軍隊擊垮了呢?

首先,萬曆抗倭時,日本並非不堪一擊,明朝打的其實非常艱難,這個時候明朝贏得已經非常吃力了。

萬曆朝後期,承平日久,國力衰退,軍隊戰鬥力也在下降。而日本剛剛經歷了戰國時代,從戰火中走出,士兵的嗜血欲望和掠奪欲望非常強烈。

此外,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日本當時所用的火繩槍是要比明朝的鳥銃先進的,這也讓初期入朝作戰的明軍吃了大虧。第一階段失利後才引起了明朝上下警覺,調集重炮入朝,由於明朝的火炮性能遠比日本先進,所以靠火炮壓制了對方。

從1592年到1598年,明朝的抗倭戰爭斷斷續續打了6年,最後直至豐臣秀吉病死,日軍才徹底退出朝鮮半島。不僅如此,明朝打這場仗時,無法就地取得補給,反而要長途跋涉從國內運輸糧草軍需,此外,朝鮮國王也不斷上書要求明朝援助自己糧食,這更加重了明朝負擔。

其次,由於抗倭戰前,薩爾滸之戰在後,所以為後金的崛起創造了有利條件。

明朝雖然打贏了抗倭戰爭,但卻也耗費了大量國力,同期爆發的寧夏之役、播州之役,更是進一步拖垮了明朝經濟,使得張居正改革後給明朝留下的家底全部耗光。

所以,當後金崛起時,明朝精銳多半已經喪失在朝鮮半島,而國內經濟又出現了嚴重問題,使得明朝拖不起,在對後金的戰略選擇上也就被迫採取了速戰,這也為失敗埋下了伏筆。事實上,明朝對後金的最佳策略應該是持久戰,畢竟後金的國力遠遠比不上明朝。

第三,對後金作戰時,明朝戰略失誤太多。

戰爭的勝敗要受到戰術、將領、兵力、糧草甚至是天氣等諸多因素影響,明朝對後金的薩爾滸之戰之所以失敗,有輕敵冒進和配合不暢等多種原因在內,但這並不代表明朝打不過後金。

事實上,在明末時,袁崇煥堅城大炮戰術就曾擊潰了清軍,還擊傷了努爾哈赤,而後來洪承疇採取的穩紮穩打戰術也成功擊退了八旗兵的多次進攻,只可惜在朝廷催促下,洪承疇被迫改變策略,急打急攻,導致慘敗。

清朝立國之初存在一大弱勢:火器。清軍在對明朝的戰役中,多次因火炮不行而被打的大敗,這種情況直到孔有德叛變投降,將明朝最先進的火炮技術帶到了清朝才改變。

相關焦點

  • 明朝擁有「紅夷大炮」,還被使用刀劍的八旗軍吊打,這是為何?
    在古代的戰場上,冷兵器作為古代戰場最重要的作戰武器。但是,隨著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出現傳入西方國家後,人類就進入了火器時代。火器與冷兵器相比有著巨大優勢,跨時代的兵器作戰,往往就能決定戰爭的勝負,甚至是國家的存亡。也是結束了冷兵器在戰場上千百年來的統治。
  • 清朝的「山寨」紅衣大炮,為何能戰勝明朝的原裝進口大炮?
    1599年,努爾哈赤從朝鮮擄掠來鐵匠,幫助後金炒鐵成功。炒鐵就是單純礦石冶鐵,從礦石中煉出生鐵,再放入高溫爐中加熱,然後捶打成型,製成各種箭頭、刀槍、甲冑等。薩爾滸之戰以明軍大敗結束,這場戰役是後金在武器裝備升級之後主動對明開戰。明朝科學家徐光啟對此感嘆:「甲杖器械,行陣軍馬,我們也事事不如」。此時裝備精良的後金軍兵強馬壯,明軍的步兵已經無法抵抗了。
  • 薩爾滸改變中國命運之戰:明軍精銳一戰全滅
    薩爾滸會戰改變中國歷史進程之戰1619年,大明萬曆47年,歷史轉折之年,在這一年明軍與努爾哈赤爆發改變中國乃至亞洲歷史進程的戰役-薩爾滸戰役。明朝全國精銳一戰全滅,為挽回敗局,明朝開始增兵增餉、計畝加派,導致農民暴動,朝黨爭權,天不佑明,小冰河期降臨中國,從此天下糜爛,不可收拾。
  • 宋朝時期的「金國」和明朝時期的「後金」是同一個民族建立的嗎?
    在中國的歷史上,因為各種原因,國號經常被重複使用,比如說「周」、「魏」、「漢」等國號,就拿「周」這個國號為例,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周朝(周武王建立)」、「北周(宇文覺建立)」、「武周(武則天建立)」、「後周(郭威建立)」。
  • 別怪滿清和李自成,明朝滅亡難道是因為小冰河時期?
    明王朝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陷明朝都城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殉國,可以說是兩百餘年的大明朝就此結束。從這裡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明朝滅亡的原因在於李自成,因為是他,北京陷落。往往一個國家的首都攻佔和統治者身死,代表著這個國家滅亡了。
  • 欲用紅夷大炮續命卻加速帝國滅亡,明朝火器為何會落後於清軍
    萬曆四十七年,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的慘敗讓朝廷上下大為驚恐。為了克制精於騎射、善於野戰的後金騎兵,明朝將希望寄託於西洋最新型的紅夷大炮。然而誰也沒料到,明朝花費巨資買回來的火炮竟成了帝國的埋葬者。自朱元璋起兵之始,明軍就大量裝備火器。
  • 明朝三眼火銃的威力怎麼樣?
    在那個時代的中國和東亞,真正具備一定威力和射擊精度的火槍應該是,日本稱其為鐵炮,二者統稱火繩槍。通俗說,三眼銃就是三根火綁在一起,說來說去還是火銃。火銃是明初的典型火器,屬於火門槍,無論是威力還是射擊精度都無法和火繩槍相提並論。
  • DOTA2:愛玩4號位火槍?抱歉吃的就是你的分
    版本節奏變緩,壯漢被削弱,特別適合火槍發揮。 既然4號位火槍越來越常見,那麼研究如何吃火槍上分越來越顯得重要了。我自己玩過這麼40來把輔助火槍,難打和好打的對線和陣容都還是有點把握的,想分享給大家來吃火槍上分。
  • 明朝和後金的寧遠之戰,紅夷大炮力挽狂瀾
    在明朝和後金的寧遠之戰中,紅夷大炮對明朝此戰的勝利,幾乎起到了力挽狂瀾的作用。1.孫承宗被閹黨排擠,袁崇煥孤守寧遠。努爾哈赤率領的後金,先後攻陷了大明的遼東重鎮遼陽和瀋陽,此時明朝在遼東的勢力急劇壓縮,在經略遼東的東林黨幹將孫承宗的支持下,袁崇煥不斷加固寧遠城。
  • 明朝統治者打爛了一副好牌,即使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火槍也無濟於事
    縱觀明朝的歷史,從1368年建國,到1644年滅國,近300年的建國史,在整個封建王朝的歷史中也不是特別長期的國家,但卻經歷中國歷史上最突出的變革,皇位之爭、宦官亂政、邊境之禍、土地兼併、官員體系的腐敗、甚至於近代科技的萌芽等諸多方面,在之前的王朝或者之後的王朝所經歷的問題,在明朝時期得到了一次突出的爆發,尤其是明末的一場遍及全國的農民大起義,讓明朝的歷史註定了不是一段平凡的經歷
  • 被譽為「古今第一戰具」的火器,為何在明朝時期從鼎盛走向沒落?
    他們最好的靠山便是去求助於火器的使用,因為冷兵器的作戰能力完全不是明朝軍隊士兵們的擅長本領。也是在這時間段裡面明代的軍隊逐漸的開始腐敗起來,官員們將撥到軍隊的財政款,紛紛的裝進了自己的口袋,這時候明朝軍隊的戰鬥力更加的就依賴上火器。
  • 明粉和皇漢為何噴的他體無完膚?
    1616年,以十三副鎧甲起兵的努爾哈赤平建州、統女真、創後金、稱大汗,在他的統率下女真人勇猛好戰,大明遼東丟城失地岌岌可危,而在關乎女真人生死存亡的薩爾滸之戰中,努爾哈赤更是以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提出「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打」的方針,在短短五天內將十一萬明朝大軍殺的人仰馬翻、大敗而回。
  • 明朝「高科技部隊」覆滅記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NO.1685-明朝「高科技部隊」作者:昆布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薩爾滸之痛萬曆朝鮮戰爭結束後整整二十年,後金起兵徵明,一時間攻無不克,薩爾滸一戰更是在旦夕間全殲大明舉天下之力拼湊的野戰精銳。本以為就是長白山一東北豪酋沒想到大明薊遼邊防已是如此千瘡百孔不堪一擊▼
  • 明朝神機營,當時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部隊,比歐洲使用火槍還要早100年
    可以說,明朝的神機營是當時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部隊,類似於現在的特種部隊。神機營位於三大營之首(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當然古時候的營和我們現在的營級單位並不一樣,神機營的營本身就是指軍隊的意思而不是指軍隊的規模編制,實際上當時獨立的軍隊一般都叫營,比如神機營下屬部隊5000下營,其實就是5000戰馬組成的騎兵部隊。
  • 那怎麼拿得動?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
    其是一種長柄尖頭的冷兵器,也是古代最為普及的兵器之一。不管是士兵行軍打仗,還是鏢師押鏢護鏢,甚至在火槍已經完全普及的晚清時期,義和團裡還有不少團員將長槍作為稱手兵器。如此沉重的武器,趙雲他拿得動嗎?退一萬步講,就算趙雲拿得動,他又怎麼能在馬上揮舞自如? 事實上,三國那會還沒有長槍這種武器。趙雲之所以拿亮銀槍,無非是後來羅貫中以兩宋和明代的馬槊槍為原型,進行藝術加工的結果。而趙雲那種槍柄也用精鐵做的長槍,歷史上其實是不存在的。
  • 明代有少林武僧抗倭抵禦外侮,抗戰時期少林寺武僧為何卻恰恰相反!
    明代的少林武僧曾團結抗倭,抵禦外侮,抗戰時期少林寺武僧為何卻恰恰相反,沒有關於他們抗日殺敵的事跡呢? 明代少林,掃滅倭寇明朝嘉靖時期,日本倭寇入侵我國沿海地區,常年尋釁滋事,擾得周邊百姓不得安寧。
  • sKyHigh:機械化用法不同 在重要的比賽拿分是關鍵
    翻譯:Wooyeon問:獲得勝利的感言答:之前打KT我們也贏了,而這次打SKT,我貢獻了一勝。他們都是很難打的對手,能在他們身上取勝我感到很開心。本賽季我是2勝2負,勝率達到五成,這已經讓我很高興了。問:你準備了機械化打法答:我一開始是準備打非機械化的。
  • 日軍多次入侵中國,為何中國不主動滅亡日本?此人3句話揭露真相
    坦白來說,在這些戰爭中,日軍多次入侵中國,為何中國不主動滅亡日本?此人3句話揭露真相,他便是朱元璋的首席軍師劉伯溫。想必大家都知道,日本只是一個資源十分匱乏的島國,並且千百年來,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無論是在生活習慣上,還是在語言文字上,都和中國十分相似,在漢朝時期,日本只是中國的一個藩屬國。
  • 為啥冷兵器和熱兵器都叫「槍」?為何不繼續用「銃」稱呼火器?
    絕大多數人應該會想到現代最普遍的輕武器,什麼手槍,步槍,機槍…同時,也有一些人會想到古代一種冷兵器,杆端有尖刃,用於戳刺。那這就有些意思了,漢字那麼多,為啥一個「槍」字同時會用來表示兩種完全不同的兵器呢?這種情況是非常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