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乞丐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大明王朝,中國歷史又一次回到了中原統治者的手中,開始了所謂的正統王朝統治之列,但是,歷史真的會如朱氏皇帝們預想的那樣,一帆風順,延綿萬古呢?也許他們還未看清王朝統治自身存在的絕對問題。
從我們後世的上帝視角來看的話,當時大明王朝的統治時期,正是世界歷史大變革的時期。15世紀的世界地理大發現、17、18世紀的資本主義萌芽,之後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都或多或少的與大明的時代有著必然的聯繫,畢竟世界的巨大變革,明王朝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即使我們一直以所謂的「天朝上國」所自稱,對周邊以及更遠的國家嗤之以鼻,認為他們都是蠻夷地區未開化的人群,但是,這也絲毫不能阻擋文化對一個國家的滲透。
縱觀明朝的歷史,從1368年建國,到1644年滅國,近300年的建國史,在整個封建王朝的歷史中也不是特別長期的國家,但卻經歷中國歷史上最突出的變革,皇位之爭、宦官亂政、邊境之禍、土地兼併、官員體系的腐敗、甚至於近代科技的萌芽等諸多方面,在之前的王朝或者之後的王朝所經歷的問題,在明朝時期得到了一次突出的爆發,尤其是明末的一場遍及全國的農民大起義,讓明朝的歷史註定了不是一段平凡的經歷。後世總是把明朝的衰弱與近代科技的變革和統治者的無能掛鈎在一起,只是真的如此嗎。
首先,我們對明朝歷史上的皇帝作一個分析,在前期的幾個皇帝中,朱元璋、朱棣,甚至於之後的朱高熾也絕對不是泛泛無能之輩,這一時期的中國財力能夠支撐起鄭和七次大規模的遠洋航行,也就註定了它的經濟實力的強大,甚至於有人認為這就是中國早期的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只不過積累沒有發生作用就被自己給揮霍一空,也確實是意見愚蠢的事。至於之後的皇帝,要不就是少不更事,要不就是無心政治,即使最後的崇禎皇帝想要憑自己的一己之力改造中國也才會發現無濟於事,這些皇帝也並非像之前朝代中出現的兒皇帝、傻子皇帝或者一些大臣勢力下的皇帝,只是當時的統治中央的認知問題,絲毫沒有認清世界局勢的變化。
之後我們再看一下明朝的軍事實力以及科技實力。很多人都習慣於將明朝的衰弱歸罪於這一時期整體軍隊實力的下降以及科技實力與世界差距的拉大。朱棣的神機營、三千營、五軍營組成的軍隊方陣,將步兵與火器運用組合到一起,即使在整個世界歷史上都具有領先地位,何來落後之說。至於所謂的武器落後之說,則更是無稽之談。在16世紀的時候,奧斯曼帝國對歐洲傳來的火器進行了改良,這種改良了的火槍傳到了中國,明朝的專家對此進一步改良,造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好的火槍。也就是當時的中國軍隊的裝備上,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更不用說所謂的其他如火炮系列的軍事武器,具有碾壓一切的實力。
可是,既然如此,為何近代的中國卻是走向一個不斷衰落的過程呢?我們必須要認清中國自古以來的一個處事傳統,所謂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即使有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也始終於沉醉於自我安慰之中,並沒有發揮它的真正效用。而在一件技術達到一定程度之時,常常會沉醉於自我的滿足之中,在清朝時期,清朝軍隊使用的火器也依然是明朝流傳下來的技術甚至於還是原原本本的明朝武器,也就自然理解了在近代與世界第一次的碰撞的鴉片戰爭中,我們為何會潰敗的那樣迅速。
明朝末年中國還研製出了世界上製作黑色火藥的最好配方,只是這一切對中國當時的統治者以及下層民眾來說,只是與他們無關罷了。在他們的眼中,享一時之樂,與己無關便是最好的事情,這也就是羈絆中國民眾幾千年來的思想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