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善良的無可置疑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中國,四大發明可是怎麼都不能忘卻的,正因為這些的發明,促使了世界文明史的進程,也加速了工業化的發展,實實在在為人類的前進做出了貢獻。在四大發明當中,當屬火藥的威力最為強大。在明朝的時候,朱棣就建立了一支用火藥作為武器的軍隊,叫做神機營,這個部隊甚至比歐洲的火槍兵都要早快100年。可以想像,當時的人們是多麼的聰明,了解了火藥的威力之後,能夠把它作為武器。這支部隊也成了明朝當時最直接管理指揮的機動部隊,沒有戰爭的時候,就保衛都城,成了明朝禁衛軍之一,可想而知,有著很至高的地位。有戰爭的時候,就可以對外打仗,完全壓住對對手的進攻。
這在當時是多麼強勁有威力的一支部隊,既然這麼厲害,很多人就要問了,為什麼明朝還是衰落了,沒有阻擋滿清的入關,也擋不住李自成農民軍的起義。其實到了明末的時候,神機營已經沒有想像的那麼強大了,畢竟剛開始建立的時候還在朱棣那時期,到了明末已經開始衰敗了,也沒有傳說中擁有世界上最先進武器的軍隊了。畢竟當時的世界都在一刻不停的進步,而中國開始自我驕傲,甚至那時候的技術科技水平有局限,沒所以神機營是絕對沒有到達百戰百勝的地步,也不可能左右整個戰局,只是很多時候,大家被現在的影視作品給誤導了。
雖然神機營一直屬於三大營,是明朝軍隊精英中的精英,不過經過這麼多代的更迭,因為外界時局的變化,也導致神機營的變化。比如說在明朝中期,那時候國力還很強盛,可以擁有上千,甚至上萬的神機營官兵,來搭配一臺火器,並且還有很多的火藥和土炮,可以說後備力量是很充足的。但是到了明朝後期,因為國力衰落了,經濟發展都不明朗了,哪裡還有質量儘量的彈藥,很多時候為了利益,都是以次充好,甚至更差的時候,都沒有彈藥。這樣整體的戰鬥力就沒有了。
又因為科技的限制,很多技術都是不完善的,火藥威力雖然猛,但是萬一應用不當,就會造成人員傷亡,這個比例其實還是蠻高的。當時戚繼光在抗倭的時候,他的部隊其實已經是明朝軍事的最巔峰了。後來他帶兵來到北邊跟朝鮮打仗,沒想到北邊的兵力完全沒有戰鬥力,要求自己南方抗倭時候的軍隊過來打仗,並且教北面軍隊使用火炮,沒想到一直都沒有成功,最後連自己的軍隊都倒下了,這裡也可以看出,神機營的火炮並不是很容易就學會,或者說很厲害的。
從戰鬥武器自身不說,當時的明朝將士也沒有一心抗敵的決心。明朝後期,因為政治上的腐敗,導致士兵都很討厭打仗了,甚至害怕打仗,因為知道一打戰就要輸,甚至會丟掉性命。就算武器還可以,但是使用的人沒有了信心,也是不可能打贏戰爭的。最後的崇禎皇帝雖然曾經下旨要重新整頓軍隊,但那時候已經無法挽回了,名義上軍隊裡有幾十萬人,但實際上每天訓練都只不過幾百人。國家沒有散去,軍隊卻已經無法成型。等到崇禎後期,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打過來的時候,京城中的軍隊只聽到炮聲,就開始逃跑了,完全沒有想振作起來對抗敵人的雄心。
壓倒明朝最後的一根稻草就是滿清的軍隊,那時候其實滿洲的軍事已經很發達了,軍隊中也有很多武器是火藥製造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當時明朝軍心不穩,已經有很大一批將士都投降到了清軍當中,並且帶著神機營中最好的人員和武器,所以實際上兩隊在火炮的運用上,沒有很大的區別。並且那時候的彈藥射程也沒有相信當中的遠,沒多少火了,彈藥的概念和現代軍事中的是不可相比的,所在在面對滿清大舉進攻的騎兵,神機營幾乎沒有了任何的優勢。
所以明朝最終會滅亡,是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並不是一個神機營可以控制局面的。不能說明末的對手實在太強大,而是當時自身的能力就不夠,朝廷的腐敗,百姓的不信任,將士的軍心渙散,這一切都改變不了明朝的命運。當然也是因為滿清當時軍事力量也逐漸強大,而且信念堅定,有一定要入主中原的雄心氣概,所以明朝怎麼都擋不住這股歷史的趨勢。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系作者善良的無可置疑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