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火槍隊出現在明朝,于謙率領5000「神機營」,大敗蒙古鐵騎

2020-12-03 尋歷史長河

明朝經過和蒙古的土木堡之戰後,損失慘重,徹底改變了明朝對蒙古的上百年的軍事優勢。

土木堡之戰

蒙古鐵騎已經直接攻打到了北京城外,明朝的將士們都無心迎戰,紛紛想要逃跑。

就在這個時候,兵部的于謙就下達命令:將領私自逃跑,殺!士兵私自逃跑,殺!集體私自逃跑,殺!

幾個命令頒布後,面對橫豎都是死的情緒,將士們的軍心反而穩定下來。

軍心穩定了之後,于謙便提出了新的作戰方案,在德勝門的大街附近找到一列房子,將神機營安排在裡面。

神機營

話說「神機營」是一個怎樣的部隊呢?

從名字上可以得知,這應該是一個機動部隊,這個部隊一共有5000人,分別為步兵3600人、炮兵400人,騎兵1000人,不同工種分別配置不同的武器,步兵配火銃、炮兵配野戰重炮和大連珠炮。

神機營

將神機營安排好後,現在就需要做的就是引蛇出洞,于謙讓三三兩兩的騎兵,在德勝門附近作出軍心渙散的狀態,迷惑蒙古軍,讓對方認為明軍已經無抵抗之心。這樣發動突然襲擊的時候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蒙古騎兵來到德勝門附近時,藏於屋內的神機營便對敵軍開槍。當時的火槍對的大的問題是不能連續射擊,但他們也有辦法,第一排的士兵進行射擊,第三排的士兵進行裝彈藥,第二排的士兵進行雙方的運輸。藏於房內的神機營便源源不斷的對外面攻擊,並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

這麼一來,蒙古的騎兵被火炮突然襲擊打散了,瞬間就死傷慘重,面對突如其來的失利,蒙古軍只能潰退,此時的神機營已經完全是佔領了上風,贏得了先機,明軍也趁勢追擊,就這樣連續五天的戰鬥,蒙古軍慘敗,無奈之下,最終逃回了大漠。

這一仗的勝利完全展示了于謙過人的智慧與謀略,而這個神機營的相互配合作戰方法,其實是由名將沐英創立的,這一方法也是先於世界200多年。

相關焦點

  • 明朝神機營,當時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部隊,比歐洲使用火槍還要早100年
    可以說,明朝的神機營是當時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部隊,類似於現在的特種部隊。神機營位於三大營之首(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當然古時候的營和我們現在的營級單位並不一樣,神機營的營本身就是指軍隊的意思而不是指軍隊的規模編制,實際上當時獨立的軍隊一般都叫營,比如神機營下屬部隊5000下營,其實就是5000戰馬組成的騎兵部隊。
  • 明朝最精銳的三支部隊,第一支裝備世界一流,第二支吊打蒙古騎兵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明朝是通過農民起義建立起來的,所以有強大的軍隊作為保證。當然,這些軍隊不僅建立了明朝,也保護了明朝幾百年的時間。和其他王朝一樣,明朝的部隊種類也非常多,戰鬥力也不一樣。我們今天看一下明朝最競對的三支部隊,可以說戰鬥力都爆表。
  • 明朝的神機營比歐洲的火槍隊都早100年,竟然抵擋不了滿清的進攻
    在明朝的時候,朱棣就建立了一支用火藥作為武器的軍隊,叫做神機營,這個部隊甚至比歐洲的火槍兵都要早快100年。可以想像,當時的人們是多麼的聰明,了解了火藥的威力之後,能夠把它作為武器。這支部隊也成了明朝當時最直接管理指揮的機動部隊,沒有戰爭的時候,就保衛都城,成了明朝禁衛軍之一,可想而知,有著很至高的地位。有戰爭的時候,就可以對外打仗,完全壓住對對手的進攻。
  • 明朝統治者打爛了一副好牌,即使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火槍也無濟於事
    縱觀明朝的歷史,從1368年建國,到1644年滅國,近300年的建國史,在整個封建王朝的歷史中也不是特別長期的國家,但卻經歷中國歷史上最突出的變革,皇位之爭、宦官亂政、邊境之禍、土地兼併、官員體系的腐敗、甚至於近代科技的萌芽等諸多方面,在之前的王朝或者之後的王朝所經歷的問題,在明朝時期得到了一次突出的爆發,尤其是明末的一場遍及全國的農民大起義,讓明朝的歷史註定了不是一段平凡的經歷
  • 曾經不可一世的30萬蒙古騎兵,為何就打不過初出茅廬的明朝軍隊
    明軍兵分兩路:西路軍由大將徐達親自率領,自潼關出西安,進兵定西;東路軍由李文中率領,由北平經萬全,過野狐嶺,直趨應昌。西路軍大敗擴廓帖木兒軍於沈兒峪(今甘肅定西縣以北),俘獲將士八萬餘人,擴廓帖木兒僅與少數軍士取道寧夏渡黃河北走和林。東路軍也大獲全勝,俘虜元昭宗之子買的裡八剌及后妃、宮人、諸王家屬等,元昭宗愛猷識理答臘北走和林。
  • 明代火器的實力,介紹明朝出現過的火器!
    在朝鮮,日本的火槍隊是無法正面對抗這樣的明軍的。  十三.大口徑左輪槍:五雷神機    這真是世界最早的左輪槍了,戚繼光在北方戰線防衛蒙古軍隊的發明,有三眼,五眼,七眼各種規格,一般使用時二人一組射擊,一人支架,轉動槍管,一人瞄準射擊。射程180米。
  • 明朝火器有多牛?先進程度曾驚豔世界,清朝卻一件都造不出來
    明朝建立初期和陳友諒的鄱陽湖水戰,堪稱世界上最早的一次火炮對抗的大水戰。 明朝火器曾經在鄭和下西洋的時代隨鄭和船隊遠渡重洋,成為了大明王朝軍事力量的鮮明體現。明朝火器不但有火炮,而且也有類似現代槍械的火銃,甚至也有了現代魚類和火箭的原型。
  • 撒馬爾罕陷落之戰,蒙古鐵騎是如何攻佔固若金湯的天堂之城的?
    1219年,成吉思汗以「為商團復仇」為由發動了蒙古的第一次西徵。20萬鐵騎從蒙古高原出發,兵分三路直撲中亞新興大國花刺子模。當時的花刺子模雖然號稱擁兵40萬,但其蘇丹摩柯末卻選擇了錯誤的防禦方略,將兵力分散。死守國內的各個戰略要地,遂被蒙軍逐個擊破。
  • 三峰山之戰——蒙古滅金的最關鍵戰役
    公元1206年,孛兒只斤·鐵木真統一了蒙古諸部落,自稱成吉思汗,強大的蒙古自此開始崛起。1211年,成吉思汗率領蒙古鐵騎南侵金朝,蒙金之間長達二十多年的戰爭由此開始。
  • 一匹蒙古戰馬保衛了明朝許多年,失去戰馬明朝亡了,得馬者興,失馬者...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明朝購買蒙古戰馬的一個重要原因,從馬種的角度來看,就是蒙古戰馬品種優良 那麼明朝購買蒙古戰馬,是為了防禦還是作戰?如果是防禦,防誰?作戰又是要攻打誰?
  • 救時宰相于謙,從救國英雄到負罪抄家,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也先的鐵騎步步逼近。于謙請求皇太后立郕王為帝。太后也是憂心忡忡,不知所措,但她知道于謙是忠臣,對大明是忠貞不渝的,同意了于謙的請求。無意間,于謙立下了擁立之功,這一切都是瞬間發生了,來得太快了。郕王感激不盡,再三感謝。于謙當眾說道:「我所做的確實是為國家著想,沒有絲毫的私心。」正統十四年九月,郕王即位,是為明景帝。
  • 據說蒙古鐵騎用的弓拉力至少166磅,真的能拉開嗎?
    眾所周知,13世紀的蒙古鐵騎憑藉彎刀烈馬、強弓利箭縱橫歐亞大陸,建立了版圖空前的大元帝國。在這支與匈奴王阿提拉有著同樣「上帝之鞭」稱號的強大軍隊裡,排除軍事高層所具備的敏銳洞察與準確判斷能力、中級將官良好的軍事素養與戰術執行能力等優勢因素以外,基層士兵精良的武器裝備也是其一路凱歌的重要原因,史料記載蒙古鐵騎用的弓拉力至少166磅,到底是真是假?這種說法是真實的。
  • 蒙古三次西徵造就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帝國
    唐朝之後,蒙古各部移居到蒙古高原。公元10世紀到12世紀,蒙古高原先後臣服於遼朝和金朝。至公元1200年左右,蒙古勢力逐漸強盛。公元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即蒙古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
  • 明朝神器三眼火銃威力如何?現代人說無敵,戚繼光說只能當號炮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種神奇「三眼火銃」。在作者的筆下,三眼火銃可以說是進可攻、退可守,離遠了可以當作火槍來個三連發,離近了可以當作大棍子呼呼地掄。簡直是明朝之最神奇偉岸之兵器。一、作者描述《明朝那些事兒》作者對於三眼火銃的描述:「三眼神銃,全長約120釐米,共有三個槍管,槍頭突出,全槍由純鐵打造,射擊時可以輪流發射,是遼東鐵騎的標準裝備。發起衝鋒時,遼東鐵騎即衝入戰陣,於戰馬上發動齊射,基本上三輪下來,就能衝垮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