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13世紀的蒙古鐵騎憑藉彎刀烈馬、強弓利箭縱橫歐亞大陸,建立了版圖空前的大元帝國。在這支與匈奴王阿提拉有著同樣「上帝之鞭」稱號的強大軍隊裡,排除軍事高層所具備的敏銳洞察與準確判斷能力、中級將官良好的軍事素養與戰術執行能力等優勢因素以外,基層士兵精良的武器裝備也是其一路凱歌的重要原因,史料記載蒙古鐵騎用的弓拉力至少166磅,到底是真是假?
這種說法是真實的。以騎射見長的蒙古軍隊並不採用當時其他國家的募兵制度進行軍隊體系的建設,生於草原、長於馬背的蒙古人可以保證戰時全員皆兵的可怕動員能力,而且蒙古人在非戰時的遠行、放牧、圍獵等活動的進行也都與騎射二字密不可分。
久而久之,蒙古弓的製作技藝越發考究:以優質木材為弓體主幹,放置一年以上時間使其徹底乾燥之後鋪上處理好的牛角與牛筋,再用上好的魚鰾膠將這三者牢固結合在一起,最後纏上絲線並塗上漆,一張無堅不摧的蒙古騎兵弓便打造完畢。由於具有選材精良、技術成熟等優勢因素,再結合史料記載蒙古騎兵的戰法、殺傷敵人的距離以及敵人中箭後的慘烈狀態,都可以判斷出166磅的蒙古弓絕非天方夜譚,而是真實存在的大殺器。
值得一提的是弓箭磅數與正常拉力的換算比例為1:0.45,即將1磅的弓拉到標準拉距所用的拉力與在相同距離上提升0.45公斤重物所用的拉力大小相同。所以蒙古士兵的平均拉力達到75公斤,遠超現在傳統弓箭愛好者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見,基層士兵的體力與裝備都是蒙古鐵騎橫行沙場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