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殺了真正的「朱三太子」,為何不敢承認?

2021-01-13 千古浪

康熙年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朱三太子」不僅被滿清殘忍凌遲,還被極盡污衊。

明亡後,滿清統治者對如何處置崇禎帝後代一事上煞費苦心,就其言行而言,稱得上是「既要當婊子,又要立貞節牌坊」,讓人大跌眼鏡。

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當屬屢屢被反清人士奉為旗幟的「朱三太子」一事,更是讓滿清統治者近百年難以安穩。

我們知道,滿清統治者入關後,打的旗幟是「撥亂反正」,消滅李自成,為大明報仇。為此,滿清入關,攻入北京,四處尋找崇禎皇帝後代,聲稱要善待明朝宗室以及崇禎帝的後代。為了作秀,康熙還不止一次拜謁明孝陵,昭告天下,尋找崇禎後代。

然而事實上,在此期間,滿清以仁義之名,行欺騙之實。不僅將明朝宗室屠戮殆盡,在對待崇禎帝的後代子孫方面,更是毫不手軟。對於崇禎的後代,滿清奉行的政策是善待崇禎女兒,至於皇子們,則斬草除根,一個不留。

直接殺皇子,這與自己的宣傳不符,有損自己的形象。但對於野蠻的滿清統治者來說,又不能不殺。所以,滿清政府於是採取了無論抓到任何自稱為皇子的人,無論真假,一律冠以「假冒」之名,以誅殺冒名頂替者的藉口,為自己掃除障礙。

雖然滿清統治者一直對外宣稱,明朝滅亡後,朱三太子失蹤,但事實上,朱三太子在垂暮之年被滿清凌遲而死,其家人也全部被滿清處死,為了掩蓋真相,滿清統治者拒不承認自己抓到的是真正的朱三太子,反而污衊稱朱三太子為假冒之人。

對於滿清的所作所為,中國近代清史第一人,清史學科奠基者,史學家孟森為朱三太子補錄正傳,並指出「康熙四十七年所獲朱三太子,實為崇禎第四子封為永王者,清廷在朱三太子一事上,「顛倒耳目者二三百年,帝王之用機心刻深長久,為振古所未有」。於是,滿清在戕害朱三太子,屠戮明朝宗室方面極盡掩蓋數百年之後,終於被揭掉了醜陋的面紗。滿清統治者心機之深,人世含有。

朱三太子原名為朱慈炤,為皇四子,在崇禎存活的兒子中排第三,所以又被稱為朱三太子。滿清入城後,12歲的朱慈炤與李自成軍一起出逃,後被李自成部下拋棄,獨自流浪到朱元璋故裡鳳陽,被一個曾經做過官的王姓鄉紳收留,得知朱慈炤的身世後,將其改名為王士元(意為原是王之意),隱居家中。

朱慈炤19歲時,離開鳳陽,流落到浙江餘姚,在一間破廟中出家當了和尚,後還俗並娶妻生子,以到各處教書為主,安穩生活。

1708年,已經75歲的朱慈炤被滿清在山東逮捕,朱慈炤承認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但是不承認謀反的罪名。此時,既顧慮名聲又不甘放棄的滿清統治者再次用起了老辦法,以「假冒」的名義將朱慈炤一家全部處死。

滿清給出的理由是,朱慈炤自稱皇四子,然而皇四子朱慈煥在5歲的時候就已經死去,所以,朱慈炤是假冒的。朱慈煥為崇禎第五子,且死亡日期十分明確,他與朱慈炤的身份關係十分清楚,但是滿清統治者卻不顧事實,裝聾作啞,為了達到殺戮朱慈炤的目的,刻意將兩者的身份混談,將崇禎第五子朱慈煥當成崇禎第四子。然而,後來滿清在自己修改的明史中再次稱,崇禎皇四子的結果是失蹤,這種說法直接推翻了此前滿清在殺害真實的皇四子朱慈炤時聲稱的皇四子已經在5歲時死亡的說法。滿清自己將朱慈炤殺害,卻又裝聾作啞。

不過,對於千古一帝康熙來說,穿不穿衣服都無所謂,只要把人殺了就行了,就算不穿衣服,誰又敢說半個不字呢?

相關焦點

  • 吳三桂和朱三太子什麼關係?他為何要藉此反清復明?努力洗白自己
    當年做漢奸,是為了保全自己,後來反清復明還是為了保全自己,吳三桂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但是等到他打著朱三太子的名義起兵時,已經沒什麼人願意響應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任何人起兵反清復明,都值得託付。唯獨吳三桂這種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是不可以相信的,他這麼做,肯定還是為了自己。朱三太子是什麼人?為何總是用這個招牌?
  • 朱三太子是真實存在的嗎?為何會引起一場風波呢?
    朱三太子是真實存在的嗎?依據朱三太子掀起「反清復明」的這股南明勢力來看的話,其實從他本身乃至這個團體來看,是不具備多少實力的,之所以「朱三太子」這個陰影能夠活在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和乾隆)的噩夢當中,還是要從當時清朝整體的綜合實力和當時的國內環境來看待的!
  • 「朱三太子」折磨清廷60年,只因為他的背後是「人性」
    李自成打入北京城後,山海關外早已虎視眈眈的滿清就打著替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殺入了京城,繼而踏平了割據東南半壁的南明朝廷。從此穩固政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李自成攻破城池的前夜,崇禎皇帝秘密命令心腹太監帶著太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偷渡出宮,也就是這樣的舉動,為此後清朝統治,遭受無休止的困擾,埋下了導火索。
  • 朱三太子:一個神奇的名字,康熙被騷擾一生,乾隆也不得安寧
    每每成功鎮壓,不久之後又重現江湖…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朱三太子。早在順治時期,朱三太子就已經冒頭了。順治八年,一個賣茶葉的被人舉報是太子,雖沒有查出證據,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直接斬掉;順治十二年,江西又冒出個朱三太子,私通海盜準備謀反被抓,一查此人名為朱周,和崇禎帝也沒關係,因罪名成立又被斬首。到了康熙年間,"朱三太子"們越來越能折騰了。
  • 讓康熙雍正都膽戰心驚的朱三太子到底有多少能力?吳三桂都服從他
    再者說滿清當時也沒什麼文化,畢竟是關外進來的,對漢人傳統的文化不甚熟悉,所以康熙非常用功學習漢人文化,他也需要漢臣為朝廷效力,但另一方面,皇帝又對漢人多加防備,重用滿人來壓制漢人,害怕漢人的勢力坐大。不過他們擔心的事情還是會發生的,明朝在民間依然有很高的威望,經常有人打著大明皇族後裔的旗號在民間秘密結社,而且這些人似乎殺不光,剛殺了一波又出來一波。
  • 為何康熙最後還是要殺70歲的老人朱慈煥?
    為何康熙還要殺朱慈煥。眾所周知,康熙朝有個朱三太子案,當時朱慈煥已經70歲的老人了,他還有什麼造反的能力?可是就是這樣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依舊被康熙判處凌遲。一般朝代,只要歸順了,對前朝皇族都是禮遇有加的,哪怕是元朝對趙宋皇室都能做到善待,唯獨滿清要把朱明皇室後裔趕盡殺絕,可見滿清之心胸狹隘。
  • 康熙活捉朱三太子,康熙說:他必須死,只因佟國維說了這8個字
    康熙之所以一定要找到朱慈煥,就是因為太多人以「朱三太子」的名義謀反,而康熙一直抓不住真正的朱三太子。康熙十二年,北京秀才楊起隆造反,最終落網,楊起隆一直說自己是朱三太子,而且他還有明朝宮廷裡的印信,讓康熙深信不疑。直到楊起隆死前,他才承認自己姓楊,並不是朱慈煥。
  • 朱三太子有何實力可以攪得大清康雍乾三代帝王都不得安寧?
    想反清就得有號召力有領頭人,這時候大家就開始思念前明政權,而前明政權最有號召力的就是崇禎的第三子朱三太子。因此來說朱三太子在當時就是一塊金字招牌,不代表他有著多強的實力,更多的是號召力。下面就來詳細的說一說關於朱三太子的號召力有多麼大。
  • 朱三太子到底是誰?為什麼有那麼大號召力,讓清朝如芒刺在背
    清朝最初運氣也不錯,李自成攻進北京,崇禎皇帝逼周皇后在坤寧宮自縊後,又用劍砍了袁貴妃和女兒長平公主,與對待女兒的方式不同,崇禎在死前命太子、皇三子、皇四子分別藏匿於公卿貴戚家中,於是這三個兒子就活了下來,而李自成在得到皇三子和四子之後,並沒有殺他,而是好好養著,後來清兵入關,李自成也沒有殺掉皇四子,可能是想把燙手的山芋留給清朝吧。
  • 朱三太子晚年受審,康熙:你不是五歲就死了嗎?那就再凌遲一次
    可在1708年的時候,康熙卻對一個連碗都拿不穩的75歲老翁痛下殺手,不由分說便將他凌遲處死,手段殘忍至極。這位老翁究竟犯了什麼錯?會讓康熙如此痛恨呢?其實,這位老翁並不是一個普通人,他擁有一個令康熙十分忌憚的身份,他便是明朝的朱三太子,崇禎帝的第五個兒子朱慈煥。既然是老五,為何要叫三太子呢?
  • 朱三太子隱姓埋名幾十年,被康熙一個套路釣出,75歲慘遭凌遲
    李自成攻進北京城,對明朝皇室來了個大雜燴,幾乎全部被殺。其中有一個幸運兒,崇禎五兒子朱慈煥(後來被稱為朱三太子)機緣巧合,逃出魔窟,假扮成一個可憐的乞丐一路南逃。乞丐的裝扮,擋不住細皮嫩肉的雙手,乞丐的衣服擋不住昔日王者的氣質。當朱慈煥逃到一個王姓鄉紳家中,被王鄉紳一眼認出。朱慈煥逃命生涯也有點厭倦,就把自己皇子身份和盤託出。
  • 困擾康熙幾十年的「朱三太子」,不是楊起隆朱慈炯,是崇禎另一子
    很多人在看完《康熙王朝》之後,認為朱三太子要麼是楊起隆,要麼就根本沒這個人。其實電視劇是經過藝術加工的,不可全信。歷史上楊起隆確有其人,他也確實曾起兵反清,但是他只是詐稱自己是朱三太子以此來加強號召力而已,不是真的朱三太子。歷史上冒充朱三太子的人很多,康熙時期就多達十幾人,但真正的朱三太子不是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
  • 一個人困擾了清朝三代皇帝,朱三太子到底有多少實力?
    在清朝初期的電視劇中,經常提到一個人物,那就是朱三太子朱慈炯。在民間的說法,朱慈炯是明朝崇禎皇帝第三個兒子,因此被稱為朱三太子。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中,朱三太子從來沒有出現過,反倒是各股勢力都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那麼,清朝建立以後,明朝皇室的殘餘勢力究竟有多少實力?有沒有能力對付清朝?
  • 明「朱三太子」七十多歲被康熙凌遲處死,這位太子到底是真是假?
    這位朱三太子到底是真是假,已成永遠懸案。但是這已不重要了,關鍵是康熙帝已被層出不窮的「朱三太子」們搞得疲憊不堪了,他決定要來個最終的了結。然而,康熙的最終決斷,也不能終止「朱三太子」的慣性,甚至到了雍正年間,在江南又有人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活動.........
  • 明朝滅亡留下的虛幻人物「朱三太子,」為何康熙帝也懼怕?
    追根溯源,這個隱患其實就是一個人,只不過這個人身上所蘊含的號召力十分的龐大,他就是崇禎帝的兒子——朱三太子。歷史上講的朱三太子應該就是朱慈煥,不過也有人說應該是朱慈炯。到底是誰不重要,但是這個人物的存在讓大清統治漢人存在著極大不安全因素。
  • 明末的朱三太子是誰,他擁有多少將士,竟令康熙都感到害怕
    朱慈煥與四哥(同父同母)朱慈炤同歲,人們習慣把他稱作「朱三太子」,當然也有人稱朱慈炤為「朱三太子」,不過比較廣泛的但是稱朱慈煥為「朱三太子」。崇禎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崇禎帝於煤山自縊身亡,在自殺前,崇禎皇帝先是逼周皇后在坤寧宮自縊後,然後又用劍殺了袁貴妃和女兒長平公主
  • 明朝最後一個皇子,朱三太子是怎麼暴露的?被康熙斬草除根
    明朝最後一個皇子,朱三太子是怎麼死的?被康熙斬草除根朱慈煥出生在1633年,被稱為「朱三太子」。當李自成攻進北京時,年僅11歲的朱慈煥倉皇逃命,從北京流落到了河南。而他的三個哥哥朱慈悢、朱慈炯和朱慈炤,都已經失去了聯繫。後來,朱慈煥13歲時流浪到鳳陽,也就是祖先朱元璋出生的地方,也許是先祖庇佑,他被一位鄉紳收留下來,改名王士元。
  • 讓清朝3個皇帝飽受折磨的「朱三太子」到底是誰?他很可能不是人
    儘管如此,明朝的殘餘勢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仍然在威脅著清朝的統治,其中就有一個叫做「朱三太子」的人,硬是「折磨」了清朝的三位皇帝,即順治、康熙和雍正。那麼,這個「朱三太子」究竟是誰呢?他很可能不是人,此話怎講呢?
  • 讓清朝三代頭疼的前朝餘孽,朱三太子不知所蹤,卻折磨清朝三代
    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李自成俘虜三位皇子後,三位皇子在押送途中消失了,三個皇子都不在了,不知是自己逃脫,還是被人救走。三位前朝皇子流落民間,身為新的統治者,必須清除前朝餘孽,發動全國之力,緝拿逃走的三位皇子。
  • 浙江一農民自稱朱三太子後人,拿出太子手牌作證,專家:有來頭!
    三國曹操就是以天子之名號令諸侯,既然生殺大權皆掌於他手,為什麼他不直接弒君自立而非要等到兒子來完成這件事呢?就因為曹操的權力名不正言不順。劉皇叔的故事也頗有相同,自稱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以漢朝正統姓氏的名義南徵北戰,獲得了不少對劉漢忠心之人的協助,但劉備真是皇族之後嗎?並不然,關於劉備的身世《三國志》是沒有交代的,演義風雲首先將這一觀點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