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康熙雍正都膽戰心驚的朱三太子到底有多少能力?吳三桂都服從他

2021-01-13 靜說歷史

清朝統治者最怕的就是明朝的皇族後裔,清朝取得江山來得過於「僥倖」,根基不穩,又加上祖先一直在關外生活,無論從精神凝聚力上還是從文化歸屬感的營造方面,清朝統治者跟漢人王朝的統治者相距甚遠。

於是清朝統治者不得不在殘酷的文字獄散去後,挨家挨戶上門求漢人的飽學之士出來做官,就是想利用他們的名聲和威望以及文化內涵,給清政府製造點影響力和凝聚力。

再者說滿清當時也沒什麼文化,畢竟是關外進來的,對漢人傳統的文化不甚熟悉,所以康熙非常用功學習漢人文化,他也需要漢臣為朝廷效力,但另一方面,皇帝又對漢人多加防備,重用滿人來壓制漢人,害怕漢人的勢力坐大。

不過他們擔心的事情還是會發生的,明朝在民間依然有很高的威望,經常有人打著大明皇族後裔的旗號在民間秘密結社,而且這些人似乎殺不光,剛殺了一波又出來一波。

在當時民間呼聲最高、威望最大的是朱三太子,這個朱三太子一直活了三四個朝代,熬死了三個皇帝,像幽靈一樣困擾著清朝統治者。

從康熙開始他就沒消停過,一直在鬧事,到乾隆時期還有人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起義,而這朱三太子一直沒找到,成了高層的心病。

崇禎帝總共有三個兒子,朱慈烺、朱慈炯和朱慈煥,朱三太子是哪個兒子呢?當時崇禎帝希望他三個兒子突圍,還讓人護送,他計劃只要有一個兒子逃亡到南京就可以重新建立大明王朝。

但這三個兒子據說都被李自成抓了,一個也沒逃出去,成了李自成的俘虜。

後來李自成在與吳三桂作戰,將太子放在前線,打算招降李自成,但吳三桂連他爹都不要了,還能要太子?所以吳三桂還是賣力地打李自成軍隊,不顧太子和皇子的安危。

最終三個皇子下落不明,但過了一年,京城和南京各發現了一個太子朱慈烺,南京掌握在南明手中。比較坑爹的是,北京和南京都殺了「太子」,分不清楚哪個是真的,乾脆都殺了,他們都覺得對自己政權是個威脅。

福王朱由崧已經稱帝,他也不願意將皇位讓出來,所以也痛下殺令。

崇禎的小兒子朱慈煥倒是活了下來,他在江蘇、山東一代教書,隱姓埋名,一直活到七十歲,但還是被清朝政府找到了,不僅殺了他,而且殺了他的兒子和孫子,可見清廷十分心狠手辣。

南明的各位王爺,福王、唐王、潞王、桂王等人,最終還是都死在了清廷的手裡。

朱慈炯排行第三,就是我們說的朱三太子,此人一直沒找到,據說當年死在亂軍之中,但後來民間的起義活動都是打著朱三太子的名號,讓清朝恨得咬牙切齒,又恐懼不已。

這就像懸掛在王位上的劍,隨時都有可能將搶來的寶座劈成兩半。

比較搞笑的是,由於一直找不到朱三太子,吳三桂也用朱三太子的旗號起義,不管朱三太子是活了多大死的,總之所有的民間組織,比如天地會,都號稱得到朱三太子的諭令,朱三太子就在他們手裡。

在康熙、雍正時期,就一直在抓朱三太子,他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而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朱三太子更活躍了,按算他應該早掛了,但有人說他在呂宋島,隨時威脅廣東、廣西。

在朱三太子的口號下,大明民間起義此起彼伏,後來爆發了八個省的起義,雖然打著白蓮教的旗號,但也是朱三太子引起的,結果清朝為了鎮壓起義掏空了國庫,從此由盛轉衰。

相關焦點

  • 清朝:太子朱慈炯到底有多少能力?雍正乾隆康熙都被搞得腦袋疼
    清朝:太子朱慈炯到底有多少能力?雍正乾隆康熙都被搞得腦袋疼。在看清朝電視劇的時候,就會想起一個人。這個人是明朝皇帝的三個兒子叫朱慈炯,在鄉下有這麼一種說法。朱慈炯是皇上的第三個兒子。所以都稱他是朱三太子。這個人很神秘。
  • 明「朱三太子」七十多歲被康熙凌遲處死,這位太子到底是真是假?
    這位朱三太子到底是真是假,已成永遠懸案。但是這已不重要了,關鍵是康熙帝已被層出不窮的「朱三太子」們搞得疲憊不堪了,他決定要來個最終的了結。然而,康熙的最終決斷,也不能終止「朱三太子」的慣性,甚至到了雍正年間,在江南又有人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活動.........
  • 雍正皇帝:大清得天下於李自成,為什麼總有人以朱三太子為名作亂
    看過《康熙王朝》的都知道,康熙初年,朱三太子在京城作亂,還曾將康熙皇帝騙出京城,差點將其殺死。其實這只是民間以朱三太子名號反抗清朝的案例之一。鑲黃旗拜他喇布勒哈番鄂克孫首先入內,官兵隨即跟進,最終將陳益等人拿獲。但是所謂的朱三太子卻在發現事情敗露後逃竄。其實這次謀亂並不像影視劇中所講,楊起隆只是其中的一個小頭目而已,主使之人乃是吳三桂之子吳應熊。而且這次行動也並沒有造成多大危害。此次行動是為了響應南方的吳三桂等三藩起事。楊起隆離開京城,又改姓任,裝扮成道士,逃至漢中。
  • 明朝滅亡留下的虛幻人物「朱三太子,」為何康熙帝也懼怕?
    不過隨著平定三藩的時候,清軍抓獲了一個自稱朱三太子的人物,後來經過調查,這個人只是吳三桂用來提升漢人對自己好感的傀儡,他並不是朱三太子,而只是朱家的一個遠房旁系。1662年南明永曆帝被吳三桂殺死,南明最後一個割據政權滅亡,清朝也進入了康熙時代,思念明朝的人才打出「朱三太子」的旗幟,所謂朱三太子僅是清康熙年間的人懷念明朝後代的一種通稱,不一定確指是誰,稱朱三太子乃是因為崇禎末年見存的皇子有太子、定王、永王三人。
  • 朱三太子:一個神奇的名字,康熙被騷擾一生,乾隆也不得安寧
    康熙大帝可謂明君,擒鰲拜、收臺灣、御外敵、安四方。凡是與他作對的,都沒有好下場。不過,事有例外。有個人成了他的陰影,他無處不在,四處興風作浪。每每成功鎮壓,不久之後又重現江湖…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朱三太子。早在順治時期,朱三太子就已經冒頭了。
  • 一個人困擾了清朝三代皇帝,朱三太子到底有多少實力?
    在清朝初期的電視劇中,經常提到一個人物,那就是朱三太子朱慈炯。在民間的說法,朱慈炯是明朝崇禎皇帝第三個兒子,因此被稱為朱三太子。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中,朱三太子從來沒有出現過,反倒是各股勢力都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那麼,清朝建立以後,明朝皇室的殘餘勢力究竟有多少實力?有沒有能力對付清朝?
  • 康熙年間的朱三太子案——七十五歲的崇禎帝之子朱慈煥被凌遲處死
    在之後的歲月裡,不少反清志士紛紛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以恢復皇明江山為名起事反清,這也就是困擾康熙帝數十年的「朱三太子案」的由來。在康熙一朝,「朱三太子案」爆發了十次之多,但每次都在清廷的重壓之下而失敗。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假稱「朱三太子」率眾起事的楊起隆。
  • 朱三太子有何實力可以攪得大清康雍乾三代帝王都不得安寧?
    想反清就得有號召力有領頭人,這時候大家就開始思念前明政權,而前明政權最有號召力的就是崇禎的第三子朱三太子。因此來說朱三太子在當時就是一塊金字招牌,不代表他有著多強的實力,更多的是號召力。下面就來詳細的說一說關於朱三太子的號召力有多麼大。
  • 吳三桂和朱三太子什麼關係?他為何要藉此反清復明?努力洗白自己
    一切都是為了利益而已。當年做漢奸,是為了保全自己,後來反清復明還是為了保全自己,吳三桂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但是等到他打著朱三太子的名義起兵時,已經沒什麼人願意響應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任何人起兵反清復明,都值得託付。唯獨吳三桂這種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是不可以相信的,他這麼做,肯定還是為了自己。朱三太子是什麼人?為何總是用這個招牌?
  • 明末的朱三太子是誰,他擁有多少將士,竟令康熙都感到害怕
    朱慈煥與四哥(同父同母)朱慈炤同歲,人們習慣把他稱作「朱三太子」,當然也有人稱朱慈炤為「朱三太子」,不過比較廣泛的但是稱朱慈煥為「朱三太子」。這一個十分愚蠢的決定,雖然說藉口太子是假的,可以毫無顧忌的殺掉,但同時也是昭告天下,真正的太子還沒有被抓到,「朱三太子」還是活著的,既然崇禎皇帝的兒子還沒死,那麼他就是法理上的繼承人,在中原稱帝的清朝皇帝,就不具有合法性和正統性,埋下了動亂的禍根。
  • 困擾康熙幾十年的「朱三太子」,不是楊起隆朱慈炯,是崇禎另一子
    很多人在看完《康熙王朝》之後,認為朱三太子要麼是楊起隆,要麼就根本沒這個人。其實電視劇是經過藝術加工的,不可全信。歷史上楊起隆確有其人,他也確實曾起兵反清,但是他只是詐稱自己是朱三太子以此來加強號召力而已,不是真的朱三太子。歷史上冒充朱三太子的人很多,康熙時期就多達十幾人,但真正的朱三太子不是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
  • 讓清朝3個皇帝飽受折磨的「朱三太子」到底是誰?他很可能不是人
    儘管如此,明朝的殘餘勢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仍然在威脅著清朝的統治,其中就有一個叫做「朱三太子」的人,硬是「折磨」了清朝的三位皇帝,即順治、康熙和雍正。那麼,這個「朱三太子」究竟是誰呢?他很可能不是人,此話怎講呢?
  • 朱三太子到底是誰?為什麼有那麼大號召力,讓清朝如芒刺在背
    明朝的藩王遍布各地,因此清朝入關的初期,有了這些大明的後裔,也就有了抗清的旗幟,至少把反清復明的旗幟豎起來就可以拉起一批鐵桿粉絲去鬧革命了,所以最初的反清復明並沒有去考慮崇禎皇帝的太子。這件事情其實清朝做錯了,雖然說藉口太子是假的,可以毫無顧忌地殺掉,但同時也是昭告天下,真正的太子還沒有被抓到,等於給了天下一個口實,在最初由於有很多藩王,所以有沒有太子都沒關係,但是當永曆帝被吳三桂殺死以後,太子就顯得尤為重要。
  • 康熙活捉朱三太子,康熙說:他必須死,只因佟國維說了這8個字
    當年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帝殺掉妻女,他的三個兒子逃了出去,最後被李自成活捉 。因為朱慈煥是崇禎存活的三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所以又被人稱為朱三太子。李自成失敗後,朱慈煥逃走,因為他年紀小,又下落不明,所以他的名字被很多人冒充,用來組織義軍。康熙之所以一定要找到朱慈煥,就是因為太多人以「朱三太子」的名義謀反,而康熙一直抓不住真正的朱三太子。
  • 朱三太子是真實存在的嗎?為何會引起一場風波呢?
    朱三太子是真實存在的嗎?依據朱三太子掀起「反清復明」的這股南明勢力來看的話,其實從他本身乃至這個團體來看,是不具備多少實力的,之所以「朱三太子」這個陰影能夠活在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和乾隆)的噩夢當中,還是要從當時清朝整體的綜合實力和當時的國內環境來看待的!
  • 《康熙王朝》周培公暗示冊立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言聽計從了?
    那當時康熙處在什麼環境之下呢?電視劇中周培公是如此說的,周培公說:「當前外有三藩反叛,內有逆賊作亂,可謂非常之時。」這就是康熙當時所處的局勢環境,康熙削藩引起了吳三桂的三藩叛亂,這是當時的外部壓力,而內部壓力則還有皇宮內鬼勾結朱三太子企圖謀害康熙。
  • 明朝最後一個皇子,朱三太子是怎麼暴露的?被康熙斬草除根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了不起的朝代,也是一個很有骨氣的朝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當明朝被清朝取代,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後,他的後代有沒有活下來呢?有的,但是他的下場也非常慘,那就是崇禎的第五子朱慈煥。明朝最後一個皇子,朱三太子是怎麼死的?
  • 浙江一農民自稱朱三太子後人,拿出太子手牌作證,專家:有來頭!
    這名字聽著陌生,可提起他的外號來,很多人便豁然開朗,「朱三太子」是朱慈煥在江湖中的稱號。朱慈煥聞名於世不是因為他這個人如何,而是因為後人的推捧和冒充,目的就是前文所說,為起義擁兵貼一個正義的標籤。尤其在清朝國基不穩的順治康熙二朝,明朝遺老虎視眈眈,降清大將歸心不定,朱三太子作為前朝漢人皇帝之子,是成為精神領袖的最佳人選。
  • 讓清朝三代頭疼的前朝餘孽,朱三太子不知所蹤,卻折磨清朝三代
    朱三太子,是歷史中最特殊的人物,有的人說他活著,也有人說他早已死去,但無論如何,他的影響力都是極大的,是反清復明的精神領袖,無論生死,都折磨清朝三代君主,讓清朝三代君主頭疼不已。朱三太子,是明朝崇禎皇帝的三兒子,名為朱慈炯,明朝滅亡後,朱家三位皇子各奔東西,隱藏在俗世中,而其他兩位皇子都被抓住並且斬殺,唯獨朱三太子一直不知所蹤,也讓康熙、雍正、乾隆為此頭疼。明朝滅亡是必然的,闖王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入京城,崇禎皇帝嚇得直接自殺,也沒有安置自己三位皇子,三位皇子也成為李自成的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