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後一個皇子,朱三太子是怎麼暴露的?被康熙斬草除根

2021-01-13 玥玥說歷史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了不起的朝代,也是一個很有骨氣的朝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當明朝被清朝取代,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後,他的後代有沒有活下來呢?有的,但是他的下場也非常慘,那就是崇禎的第五子朱慈煥。

明朝最後一個皇子,朱三太子是怎麼死的?被康熙斬草除根

朱慈煥出生在1633年,被稱為「朱三太子」。當李自成攻進北京時,年僅11歲的朱慈煥倉皇逃命,從北京流落到了河南。而他的三個哥哥朱慈悢、朱慈炯和朱慈炤,都已經失去了聯繫。後來,朱慈煥13歲時流浪到鳳陽,也就是祖先朱元璋出生的地方,也許是先祖庇佑,他被一位鄉紳收留下來,改名王士元。

明朝最後一個皇子,朱三太子是怎麼死的?被康熙斬草除根

然而朱慈炤19歲時,鄉紳病亡,他不得不再次流亡。這一次他選擇了寺廟出家,走上跟朱元璋一樣的路。寺廟生活清苦,僧人也時常飢腸轆轆,朱慈煥一路來到浙江,總算是能吃的好一點。在餘姚他遇上一位前朝官員,這位官員發現朱慈煥氣質出眾,富有才華,覺得他是人中龍鳳,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明朝最後一個皇子,朱三太子是怎麼死的?被康熙斬草除根

後來朱慈煥就在這裡安定下來,用王士元的名字教書,一直平安活到75歲。然而他犯了致命的錯誤,有時朱慈煥憤恨自己出身尊貴,卻一生苟延殘喘,就時不時發些牢騷,卻被有心的人聽見了。於是被官差抓獲他全家,連夜押到京城。

明朝最後一個皇子,朱三太子是怎麼死的?被康熙斬草除根

在康熙親自審迅之下,朱慈煥堅決不承認身份,並振振有詞說道:「吾今七十五歲,血氣已衰,鬢髮皆白,乃不作反於三藩叛亂之時,而反於清寧無事之日乎?且所謂謀反者,必佔據城池,積草屯糧,招買軍馬,打造軍器,吾曾有一此乎?」

明朝最後一個皇子,朱三太子是怎麼死的?被康熙斬草除根

然而兩個細節暴露了他的身份,第一當官差抓捕他的時候,全家六口人集體上吊自殺,說明家人都知道朱慈煥的身份。其次一個鄉間老頭,如果真的不是本人,應該回答非常慌忙,語無倫次才對。而朱慈煥不慌不忙,回答條理清晰,顯然是見過世面早有準備,反而非常可疑。

所以在審迅完以後,康熙馬上下令將其凌遲,兒子全部斬首。這樣明朝最後的血脈也斷了。

相關焦點

  • 朱三太子隱姓埋名幾十年,被康熙一個套路釣出,75歲慘遭凌遲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前夕,明朝最節儉也最迂腐的皇帝崇禎,在景山一根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李自成攻進北京城,對明朝皇室來了個大雜燴,幾乎全部被殺。其中有一個幸運兒,崇禎五兒子朱慈煥(後來被稱為朱三太子)機緣巧合,逃出魔窟,假扮成一個可憐的乞丐一路南逃。
  • 朱三太子:一個神奇的名字,康熙被騷擾一生,乾隆也不得安寧
    順治八年,一個賣茶葉的被人舉報是太子,雖沒有查出證據,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直接斬掉;順治十二年,江西又冒出個朱三太子,私通海盜準備謀反被抓,一查此人名為朱周,和崇禎帝也沒關係,因罪名成立又被斬首。到了康熙年間,"朱三太子"們越來越能折騰了。康熙十二年,楊起隆自稱朱三太子,在康熙眼皮底下又建了一個朝廷。
  • 明「朱三太子」七十多歲被康熙凌遲處死,這位太子到底是真是假?
    其次,崇禎帝自殺後,世傳除太子外,尚有皇三子定王朱慈燦,四子永王朱慈煥在世。按皇子輩分排序的話,第三個皇子,也就是朱家三皇子,應該是定王朱慈燦,而官方一直在追捕的「朱三太子」卻是朱家第四個皇子永王朱慈煥。最致命的是,「朱三太子」主要活動在康熙時期,此時前明宮中舊臣紛已代謝,已無人能夠為「朱三太子」驗明正身了。因此,雖然多次拿獲「朱三太子」,朝廷卻無法判斷真偽。
  • 滿清殺了真正的「朱三太子」,為何不敢承認?
    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當屬屢屢被反清人士奉為旗幟的「朱三太子」一事,更是讓滿清統治者近百年難以安穩。我們知道,滿清統治者入關後,打的旗幟是「撥亂反正」,消滅李自成,為大明報仇。為此,滿清入關,攻入北京,四處尋找崇禎皇帝後代,聲稱要善待明朝宗室以及崇禎帝的後代。為了作秀,康熙還不止一次拜謁明孝陵,昭告天下,尋找崇禎後代。
  • 困擾康熙幾十年的「朱三太子」,不是楊起隆朱慈炯,是崇禎另一子
    很多人在看完《康熙王朝》之後,認為朱三太子要麼是楊起隆,要麼就根本沒這個人。其實電視劇是經過藝術加工的,不可全信。歷史上楊起隆確有其人,他也確實曾起兵反清,但是他只是詐稱自己是朱三太子以此來加強號召力而已,不是真的朱三太子。歷史上冒充朱三太子的人很多,康熙時期就多達十幾人,但真正的朱三太子不是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
  • 明朝滅亡留下的虛幻人物「朱三太子,」為何康熙帝也懼怕?
    他成為了康熙皇帝心中最大的心魔,這個人也成為大清最具威脅的隱患,他就是傳說中的明朝滅亡僥倖逃脫的朱家後代「朱三太子」。一,明朝滅亡留下的隱患清王朝是建立在壓迫漢人的基礎上,當清王朝軍隊入關之後,各地的漢人百姓就激烈的抵抗。甚至當清王朝一統天下後,漢人反清復明的聲音依舊是一聲更比一聲高。
  • 康熙活捉朱三太子,康熙說:他必須死,只因佟國維說了這8個字
    當年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帝殺掉妻女,他的三個兒子逃了出去,最後被李自成活捉 。因為朱慈煥是崇禎存活的三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所以又被人稱為朱三太子。李自成失敗後,朱慈煥逃走,因為他年紀小,又下落不明,所以他的名字被很多人冒充,用來組織義軍。康熙之所以一定要找到朱慈煥,就是因為太多人以「朱三太子」的名義謀反,而康熙一直抓不住真正的朱三太子。
  • 真假太子之謎:一個神秘敵人,折磨了大清80年
    在這個過程中,三個皇子被大順軍裹挾著撤退,隨後不知所蹤。2幾個月後,北京城中,一個落魄少年叩響了明朝最後一任國丈周奎家的大門。崇禎的大女兒長平公主,當時在外祖父周奎家裡,與少年相見之後,掩面而泣。史書記載,周奎也給少年「跪獻酒食」。他認定這個少年正是自己的外孫、太子朱慈烺。
  • 讓康熙雍正都膽戰心驚的朱三太子到底有多少能力?吳三桂都服從他
    再者說滿清當時也沒什麼文化,畢竟是關外進來的,對漢人傳統的文化不甚熟悉,所以康熙非常用功學習漢人文化,他也需要漢臣為朝廷效力,但另一方面,皇帝又對漢人多加防備,重用滿人來壓制漢人,害怕漢人的勢力坐大。不過他們擔心的事情還是會發生的,明朝在民間依然有很高的威望,經常有人打著大明皇族後裔的旗號在民間秘密結社,而且這些人似乎殺不光,剛殺了一波又出來一波。
  • 「朱三太子」折磨清廷60年,只因為他的背後是「人性」
    他從順治元年,便糾纏於大清朝,自此延綿不絕,直到康熙四十七年為止,困擾了大清王朝60餘年。他既是民間的起義,又是王朝的延續,他就是「朱三太子」。「朱三太子案」可以說是清朝最大的疑案。憑藉「一己之力」困擾大清王朝三代皇帝,「朱三太子」,究竟何許人也?確切一點指的是崇禎皇帝的第三個皇子朱慈炯,也可以統稱崇禎皇帝死後留下的三個皇子。
  • 一個人困擾了清朝三代皇帝,朱三太子到底有多少實力?
    在清朝初期的電視劇中,經常提到一個人物,那就是朱三太子朱慈炯。在民間的說法,朱慈炯是明朝崇禎皇帝第三個兒子,因此被稱為朱三太子。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中,朱三太子從來沒有出現過,反倒是各股勢力都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那麼,清朝建立以後,明朝皇室的殘餘勢力究竟有多少實力?有沒有能力對付清朝?
  • 讓清朝三代頭疼的前朝餘孽,朱三太子不知所蹤,卻折磨清朝三代
    朱三太子,是明朝崇禎皇帝的三兒子,名為朱慈炯,明朝滅亡後,朱家三位皇子各奔東西,隱藏在俗世中,而其他兩位皇子都被抓住並且斬殺,唯獨朱三太子一直不知所蹤,也讓康熙、雍正、乾隆為此頭疼。明朝滅亡是必然的,闖王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入京城,崇禎皇帝嚇得直接自殺,也沒有安置自己三位皇子,三位皇子也成為李自成的俘虜。
  • 讓清朝3個皇帝飽受折磨的「朱三太子」到底是誰?他很可能不是人
    儘管如此,明朝的殘餘勢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仍然在威脅著清朝的統治,其中就有一個叫做「朱三太子」的人,硬是「折磨」了清朝的三位皇帝,即順治、康熙和雍正。那麼,這個「朱三太子」究竟是誰呢?他很可能不是人,此話怎講呢?
  • 康熙年間的朱三太子案——七十五歲的崇禎帝之子朱慈煥被凌遲處死
    在之後的歲月裡,不少反清志士紛紛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以恢復皇明江山為名起事反清,這也就是困擾康熙帝數十年的「朱三太子案」的由來。在康熙一朝,「朱三太子案」爆發了十次之多,但每次都在清廷的重壓之下而失敗。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假稱「朱三太子」率眾起事的楊起隆。
  • 朱三太子晚年受審,康熙:你不是五歲就死了嗎?那就再凌遲一次
    引言一直以來,康熙都以仁愛治國,愛民如子,深受百姓愛戴。可在1708年的時候,康熙卻對一個連碗都拿不穩的75歲老翁痛下殺手,不由分說便將他凌遲處死,手段殘忍至極。這位老翁究竟犯了什麼錯?會讓康熙如此痛恨呢?
  • 朱三太子有何實力可以攪得大清康雍乾三代帝王都不得安寧?
    這其實是康熙不得已的招數,因為在此之前康熙已經嚴重受困於各地區的朱三太子起兵反清一事,而且朱三太子號召力極強,每次不管真假都有很多人響應,因此康熙想藉此找出真正的朱三太子,至於是真封爵還是想滅口看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王士元案就知道了。康熙四十七年除了發生了康熙一廢太子胤礽,還發生了一起王士元冒充明朝皇子案。
  • 明末的朱三太子是誰,他擁有多少將士,竟令康熙都感到害怕
    他先到了一佛寺中削髮為僧,苟且度日, 後又往浙中,結識一個姓胡的餘姚人,也是明朝官員後裔,朱慈煥在此時還俗,還娶了他的女兒,從此就留在了餘姚。在餘姚被發現之後,他再次開始流亡,最後在山東汶上縣朱慈煥被捕,押解京師受審。可是清廷卻說王士元是假冒的崇禎兒子,把他凌遲處死了。
  • 朱三太子到底是誰?為什麼有那麼大號召力,讓清朝如芒刺在背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由於中國曆朝歷代受到皇漢思想的影響,導致當時的官員和人們都不能接受來自關外的女真人來統治中國,因此,在清朝的前期和中期發生了很多反對清朝統治的起義,讓清朝統治者應接不暇,甚至到了清朝末年,孫中山起義還打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 為何康熙最後還是要殺70歲的老人朱慈煥?
    為何康熙還要殺朱慈煥。眾所周知,康熙朝有個朱三太子案,當時朱慈煥已經70歲的老人了,他還有什麼造反的能力?可是就是這樣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依舊被康熙判處凌遲。一般朝代,只要歸順了,對前朝皇族都是禮遇有加的,哪怕是元朝對趙宋皇室都能做到善待,唯獨滿清要把朱明皇室後裔趕盡殺絕,可見滿清之心胸狹隘。
  • 雍正皇帝:大清得天下於李自成,為什麼總有人以朱三太子為名作亂
    看過《康熙王朝》的都知道,康熙初年,朱三太子在京城作亂,還曾將康熙皇帝騙出京城,差點將其殺死。其實這只是民間以朱三太子名號反抗清朝的案例之一。最後這些人都被凌遲處死了。朱一貴是臺灣人,康熙六十年(1721)三月於臺灣冒稱呼朱三太子,聚眾倡亂。此次作亂之事影響重大,規模相對較廣。當地的總兵官歐陽凱率兵抓捕,結果被其殺害。不久之後,朱一貴等人霸佔府城。地方有司官俱奔赴澎湖。只有淡水營守備陳策率領兵民堅守淡水營地方,以待救援。福建、浙江總督覺羅滿保聽聞此事後,自福州前赴廈門,辦理軍務。福建水師提督施世驃前赴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