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歷史上,因為各種原因,國號經常被重複使用,比如說「周」、「魏」、「漢」等國號,就拿「周」這個國號為例,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周朝(周武王建立)」、「北周(宇文覺建立)」、「武周(武則天建立)」、「後周(郭威建立)」。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這麼一個國號,他在歷史上曾經被用過兩次,比較巧合的是,這兩個國家還是「同一個民族」在同一個地區建立的政權,很多人可能已經猜出來了,那就是女真人在我國東北地區建立的「金國」!
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這兩個「金國」的歷史,第一個「金國」是完顏阿骨打於1115年建立,後來分別滅了遼國和北宋,曾一手導演了著名的「靖康之恥」,只不過這個「金國」後來也被蒙古聯合南宋滅掉。第二個「金國」是明末努爾哈赤於1616年建立,為了區別起見,所以也被稱為「後金」。皇太極繼位後,隨著「後金」實力的不斷增強,產生了取代明朝的想法,為適應形勢,他將「女真」改為「滿族」,「後金」國號改為「大清」,後來他的兒子福臨(即順治皇帝)在多爾袞的幫助下果然順利入主中原,建立了統一的「大清」王朝。

有意思的是,據歷史記載,這兩個「金國」雖然都由「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女真人建立,很多人會覺得奇怪,建立這前後兩個「金國」的女真人好像風格明顯迥然不同(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影視劇中可以看出來,前者好像沒有留辮子的習俗,而且金國建國後佔據中原北方地區足有一百多年,女真人應該早已經被漢化),難道是我們弄錯了:兩個「女真人」不是一個民族?

這個問題其實現代很多歷史學家曾經討論過,有一種說法基本得到了大眾的認可,那就是宋朝時期的女真人和明朝時期的女真人的確不是同一個概念。宋朝時期女真人建立「金國」在中原北方存在了一百多年,基本已經被漢人同化,而明朝時期的女真人則是遼東除了漢人與朝鮮人之外所有民族的統稱,有人認為宋朝時期的女真人南下後,其東北地區根據地被西伯利亞地區的通古斯人佔據,這些人後來被統稱為「女真人」,當然他們就是後來建立清朝的主力,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滿族」。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也沒有必要去深究,因為現在我國是一個大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兩個歷史時期的「女真人」是不是一個民族都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下我們所有的民族要緊密團結在一起,來共同擔負「中華民族」崛起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