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啊,有人聽說我是雲南人,就會好奇的問我,是哪個少數民族,我說我是漢族,然後,他們就會說,雲南不是有很多少數民族嗎?
其實,雲南少數民族眾多並不假,但是,雲南少數民族只是多在種類上,而不是人口數量上。雲南有四千八百多玩人口,就有三千二百多萬漢族,漢族人佔雲南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那雲南的漢族人是怎麼來的呢?
內地漢人最早移民雲南,應該是戰國時代開始的,《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楚威王命大將莊礄從長江逆流而上,經黔中進軍雲南,取得勝利後,在返回的途中,黔中已經被秦國佔領,莊礄無奈,只得領兵返回滇池,被當地少數民族擁戴為王,建立滇國,這應該是歷史上中原漢人移民雲南的開始。
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從大夏國帶回蜀錦和邛竹,張騫認為蜀地的東西能買到大夏國,一定是從西南經身毒國(印度)而去的。於是,張騫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漢武帝,漢武帝便派使者前往雲南,尋找通往印度的道路。使者到達雲南後,在探路途中,受到洱海附近昆明族的阻撓。
於是,漢朝進軍滇地,滇人臣服。雲南被納入漢朝版圖,並在雲南建立益州郡。內地少量官員和部分漢人移民滇地。到東漢時,滇地發生民族叛亂,於是便出現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
到了唐朝,雲南的南詔國十分強悍,經常進攻四川,在天寶年間還曾經聯合吐蕃打敗唐軍,殺死唐軍三萬多人,俘虜擄一萬多唐軍作為奴隸;鑑於唐朝的前車之鑑,宋朝的建立者趙匡胤就以大渡河為界,劃分大理國與宋朝邊界;蒙古徵服大理,滅亡南宋,建立元朝,中原漢族再次移民雲南,估計人數不多。
元朝末年,朱元璋起義,趕走蒙元統治者,建立明朝,雖然平定北方,但盤踞在雲南的殘元勢力梁王,死不投降,於是,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任潁川侯付友德為調北徵南大元帥,沐英、藍玉為左右將軍,領三十萬大軍進軍雲南,梁王自縊身亡,雲南平定。
雲南平定後,為了雲貴高原不至於再次成為中原王朝的真空地帶,明朝便在雲貴地區屯軍,建立衛所,拱衛邊疆,幾十萬明軍將士就地安家落戶,屯田戍邊。之後,明王朝為了分化雲貴高原的少數民族勢力,又多次向雲貴派兵和移民。
我們這一支雲貴川交界地的吳姓,就是那個時候去的,我們的雲貴始祖,是當時藍玉軍隊裡的一名先鋒,相當於現在軍隊裡的市級幹部。雲南平定後,我祖接受朝廷命令,屯軍於今天貴州畢節的青場鎮,被朝廷任命為千戶衛所領導人,管理畢節至鎮雄一帶的軍民事務。青場的吳家屯就是我們的吳氏的起源地。
在雲南,好多人家的家譜上,都記載其祖上來自南京,就是那一次調北徵南戰爭去的。其實,所謂祖籍南京,那也不一定都是,只是南京作為明初首都,是明朝軍隊集集地,是南徵雲南的發兵地,明軍的主要組成是中原各地,包括河南、山東、安徽、湖北、江蘇、江西、浙江等地,只是南京人相對較多一些。因此,有很多人家族譜多以南京為祖籍地。。我們的的雲貴始祖來自湖北麻城,其祖籍在江蘇淮安。
現在雲南滇西一帶的方言,聽起來還有南京話的味道,滇東北昭通大山包一帶的口音,則有河南話的音韻。我們鎮雄方言,因為地處雲貴川三省交界地,口音屬於三省的綜合,幾百年來卻始終沒有脫離中原官話和江淮官話的基調。因此,鎮雄人走到湖北、河南、南京等地,說家鄉話,這幾個省市的人都能聽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