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明朝皇帝頭疼的「瓦剌」,到今天是哪個民族?你可能永遠想不到

2020-12-04 一個人的家常事啊

從封建社會到中國古代近兩千年的時間裡,除秦漢唐宋之外,還有中原王朝。另外,也有一部分少數民族政權,比如秦漢時期的匈奴,唐時期的吐蕃,宋時期的遼,金,西夏。各時期雖與中原王朝相異,但同樣也令中原王朝頭疼不已。而且明朝最頭疼的是,除了後期的努爾哈赤外,中期還有一個遊牧民族政權在折騰他們。

該政權就是瓦剌政權,相信了解明歷史,或對明朝略知一二的人一定聽說過它的名字。近年來,有關明朝和瓦剌的電視連續劇也不少,《女醫明妃傳》、《大明風華》等都已問世。自然,這也是由於朱祁鎮,它委實出了個大風頭。所以,明朝現在這個令人頭疼、心煩的瓦剌民族是什麼民族?

#事實上,以前的唐、元都曾出現瓦剌,但有不同的稱謂,唐朝稱為瓦剌噶。元、明時期稱為斡亦剌,清代又稱衛喇特,明時期稱為瓦剌。歷史上蒙古族主要有兩個部分,即草原民族(蒙古本族)和林中民族(斡亦剌、不裡牙惕)。根據《蒙古—衛拉特法典》,瓦剌的意思是近鄰,並非蒙古人,而是被劃為蒙古族。

早先,他們還與成吉思汗家族有過世代通婚的經歷,男尚公主,女適皇室。唯有明初,瓦剌算得了一把威風,也在史書上留下了厚厚的一筆。明代建立後,瓦剌當時並不算很強,直到明朝用兵對付韃靼為止。韃靼人是被打服了,瓦剌則因此乘機崛起,又一次改朝換代。正好,此時他們碰上了具有非凡軍事才能的明成祖朱棣。

永和十二年(1414年),朱棣帶兵徵伐瓦剌,瓦剌不得不向明朝謝罪。永樂二十年(1423年)七月,成祖第四次北伐,攻打阿魯臺。可是聽說瓦剌也打過阿魯臺,於是打算再教訓一次瓦剌,瓦剌在三月後被降。遺憾的是,朱家出了朱祁鎮這樣一個敗家子,在土堡之變之後,明朝銳氣盡失。瓦剌勢力達到極盛,若不是于謙把北京軍民團結在一起,搞不好瓦剌也可以成為中原王朝皇帝。

#不久,也就是在名義上的汗脫不花之間發生了內鬥,瓦剌走下了下坡。先帝死後,瓦剌四散,清朝時有準噶爾(綽羅斯、厄魯特)、和碩特、土爾扈特、杜爾伯特四部。那就是康熙徵伐的噶爾丹,當年就是瓦剌的一支,瓦剌之所以能夠擊敗明朝,實在是昏君與奸臣的功勞。康熙身處險境,得力之處不多,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平定。

他們後來屬於哪一個民族?實際上和早期匈奴類似,他們或者被滿洲化,或者被漢化,或者被藏匿。隨著時間的流逝,瓦剌已不復存在,並逐漸融入不同的民族群體。這就是說,現在部分蒙古人,漢人,藏族人的祖先,有可能就是當年的瓦剌,就不再叫這個名字了。當然,並非所有地方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在這些地方更有可能出現。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在杜爾伯特的其他四大部落中,有一支屬於杜爾伯特部的分支,即現在的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地區。這些地方大多是當年的瓦剌後代,此外還有外蒙古的烏布蘇省,以及阿爾泰共和國、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

住在上邊幾個地方的人便多為當年的瓦剌後裔,值得一提的是,阿爾泰、卡爾梅克並非完全是瓦剌後代。經過漫長的衍化過程,一些俄羅斯族也加入進來,阿爾泰人也曾經受到突厥語系吉爾吉斯語的影響。

參考書:《明史》、《清史稿》、《蒙古源流》

相關焦點

  • 明朝16位皇帝的血緣關係是什麼脈絡,混亂嗎?看完一目了然!
    你見哪一個皇帝打下江山讓給了別人,除非是刀架在脖子上,都是自己的嫡系子孫才能坐江山,享受世襲待遇。那時候皇帝的妃子們不配備司機保鏢,宮裡能出現在她們面前的都是如真包換的假男人。只要沒有假太監混入,嬪妃們生的孩子都是老朱家的,沒摻外人的血緣,純正的朱元璋後人。所以這乞丐皇帝打下江山一代一代往下傳,血緣是不會亂的。
  • 明朝的一些冷知識:明朝就有詳細的世界地圖
    明朝冷知識,你知道多少?1、年齡最大的太子明朝年齡最大的太子是朱高熾,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在第五次北徵蒙古的途中病逝,按照遺旨,由太子朱高熾繼位,而這時的他已經46歲了。2、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明朝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鎮,就是那個「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的皇帝,他繼位時才9歲。3、在位最長的皇帝明朝在位最長的皇帝是萬曆皇帝,在位時間共48年,然後就是嘉靖皇帝的45年。明朝國運共276年,而他們兩個加起來就佔了三分之一還要多。
  • 盤點明朝16帝的歷史冷知識
    明朝是漢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國祚276年,歷經16個皇帝。有天子守國門,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親的美稱。然而,明朝皇帝都是比較有個性,也是非常奇特的。今天我們來看看明朝16個皇帝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在講明朝16個皇帝之前,首先講一下明朝的皇帝和親王的一些有趣的冷知識。
  • 明朝歷代皇帝聊天群,明太祖朱元璋該打誰
    如果歷史有假如,那麼假如明朝歷代皇帝齊聚一堂,明太祖朱元璋會對他們說什麼? 明太祖朱元璋:想我朱元璋一生,誅陳友諒,滅張士誠,北伐大元,建立明朝,廢宰相集皇權,興科舉,懲貪官。你們這些臭小子告訴我,為什麼我大明卻只有276年而已。孫兒你先說,今天我一定要找出那毀我大明江山的敗家子。
  • 崇禎皇帝有堯舜之志還勤政,為何丟掉江山,兩個細節預示明朝命運
    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漢民族建立的王朝,同時也是夾在少數民族前後兩個朝代的一個鐵血王朝;前面趕跑了蒙古人,後面又被女真人打敗,不得不說大明王朝這波操作讓人費解;如果明太祖朱元璋九泉下得知自己的江山又被少數民族佔據,估計非得氣死。那麼大明崇禎年間,明朝真的沒救了嗎?其實那時候明朝還是有一線希望,但希望卻被崇禎皇帝生生掐滅。
  • 明朝胡善祥皇后無罪被廢,令天下人同情,卻無意延長了明朝歷史
    明朝初期,明宣帝朱瞻基的結髮妻胡善祥,為人端莊賢良,卻不得皇帝喜愛,最後無罪被廢,並送入長安宮中做了16年道姑,死後19年才得以恢復名譽。 歷來皇帝廢后,大多是因為皇后犯了大忌。由「宣德間,海內宴安,車駕頗事遊幸。後每乘間規諷,無媚順態,居常服食侍從澹如也。」可知胡善祥基本沒把柄給朱瞻基拿去利用,要真說把柄的話,可能是子嗣問題,孫若微為朱瞻基誕下長子時,胡善祥只庶出了兩位公主。若朱瞻基執意無辜廢后自然會使朝廷上下議論紛紛,可這能難倒他麼?
  • 明朝的16位皇帝,他們的名字都有一個共同點?你發現了嗎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很多的帝王,也有過很多的朝代,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明朝的歷史。明朝的歷史共有276年,明朝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王朝,在這276年的歷史中,明朝共出現了十六位皇帝。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明朝皇帝們的名字,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仔細觀察一下他們的名字,你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1、 明朝的強盛時期在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後,在明朝的初期,就經歷了三個強盛的時期,這三個時期分別是"洪武之治"、"永樂盛世"還有"仁宣之治"。在這三個時期的時候,明朝不僅政治清明,國力也是十分強盛的。
  • 宵衣旰食,日理萬機的明朝亡國之君朱由檢,為何沒能挽救大明王朝
    明朝不但沒有實現朱由檢所期望的中興願景,反而被李自成的大軍給毀滅了!而朱由檢也成了亡國之君,他在北京皇城內的煤山上吊自殺身亡。那麼,勵精圖治的明朝皇帝朱由檢,為何會以悲慘的結局收場?下文將深入分析崇禎帝朱由檢個人的悲劇產生的根源,以及他對於明帝國的影響和滅亡的根本原因所在。
  • 宋朝時期的「金國」和明朝時期的「後金」是同一個民族建立的嗎?
    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這麼一個國號,他在歷史上曾經被用過兩次,比較巧合的是,這兩個國家還是「同一個民族」在同一個地區建立的政權,很多人可能已經猜出來了,那就是女真人在我國東北地區建立的「金國」!皇太極繼位後,隨著「後金」實力的不斷增強,產生了取代明朝的想法,為適應形勢,他將「女真」改為「滿族」,「後金」國號改為「大清」,後來他的兒子福臨(即順治皇帝)在多爾袞的幫助下果然順利入主中原,建立了統一的「大清」王朝。
  • 明朝的「發明家」皇帝,後宮只有一人,發明一物現代人天天用
    說起明朝的趣談,那可不要太多,明朝存在的276年中,為後世留下了太多的談資。作為一個悠長而富足的朝代,明朝多了些許風花雪月的韻味,也有著自己的「立體感」。因為明朝的十六位皇帝,每一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
  • 為何書蟲拯救了明朝,最後卻被皇帝殺掉?答案全在這首詩裡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徵瓦剌,在土木堡兵敗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之後瓦剌趁機反撲北京,北京此時軍備空虛,形勢十分嚴峻。正在危難之際,一個書蟲挺身而出,他在輿論上徹底壓制投降派的聲音,在軍事上調動各方兵力火速到京支援,終於力挽狂瀾,贏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然而,這個書生最後卻被皇帝下令殺死了。為什麼會這樣?
  • 明朝這位太監權傾天下,還是皇帝的大伴,盟友死後就被皇帝抄了家
    明朝這位太監權傾天下,還是皇帝的大伴,盟友死後就被皇帝抄了家文│小先生提到太監,我們心目當中大多會浮出一個奸佞或者權臣的形象,因為諸如魏忠賢,王振,劉瑾,十常侍這樣權勢滔天的大太監實在是太多了,他們的惡劣影響一直流傳到了今天,以至於人們提起太監這個詞語的時候,腦海裡往往都是一些不好的印象
  • 《大明風華》:明朝皇帝何以恁多短命鬼?
    本劇雖然號稱「歷史正劇」,但甫一開播,就頻頻出現「明朝皇后看摺子」、「禮部尚書兼錦衣衛指揮使」之類低級錯誤,更不要提宣宗孫皇后是靖難遺孤這種玄幻設定了。可以說,除了幾個主要人物的生卒年和最基本的歷史大事件,其他都屬於編劇自由發揮創作的範疇。而國產編劇瞎編亂造的水平,你懂得。
  • 崇禎皇帝做了一件事,加快了大明朝滅亡的步伐
    一個朝代的興亡,事實上都有軌跡可循,大明朝也是如此。本來大明朝經過幾代不負責任的皇帝的耽誤,已經是風雨飄搖,換了一個崇禎後又是志大才疏,疑心很大,而且不懂得體恤百姓,對大臣也是反覆無常,頻換內閣,甚至還沒等官員緩過神來做出成績就換掉,徹底葬送了大明朝的江山。
  • 問吧精選 | 古代王朝那麼多,為何明朝的皇帝多"奇葩"?
    關於明代的歷史與文化,你有何疑問和想法,歡迎與我交流!▍為什麼明朝皇帝奇葩較多?ywq:彭老師,為什麼明朝皇帝奇葩較多?是否與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有關係呢?朱元璋的畫像是否如真人一般鞋拔子臉,還是後來清朝統治者歪曲的呢?
  • 明朝內官權力的擴張進程,越過皇帝,到達權力的頂峰
    雖然說朱元璋是農民出身,可能沒有多少學識,但是他在治國的策略上卻是非常有一套,而且該動手時就動手,殺伐果決,絕不會優柔寡斷。以致於後世對朱元璋有著殘暴的評價。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系列手段,給他的子孫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為明朝數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也許朱元璋的初衷就是為後世子孫鋪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