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封建社會到中國古代近兩千年的時間裡,除秦漢唐宋之外,還有中原王朝。另外,也有一部分少數民族政權,比如秦漢時期的匈奴,唐時期的吐蕃,宋時期的遼,金,西夏。各時期雖與中原王朝相異,但同樣也令中原王朝頭疼不已。而且明朝最頭疼的是,除了後期的努爾哈赤外,中期還有一個遊牧民族政權在折騰他們。
該政權就是瓦剌政權,相信了解明歷史,或對明朝略知一二的人一定聽說過它的名字。近年來,有關明朝和瓦剌的電視連續劇也不少,《女醫明妃傳》、《大明風華》等都已問世。自然,這也是由於朱祁鎮,它委實出了個大風頭。所以,明朝現在這個令人頭疼、心煩的瓦剌民族是什麼民族?
#事實上,以前的唐、元都曾出現瓦剌,但有不同的稱謂,唐朝稱為瓦剌噶。元、明時期稱為斡亦剌,清代又稱衛喇特,明時期稱為瓦剌。歷史上蒙古族主要有兩個部分,即草原民族(蒙古本族)和林中民族(斡亦剌、不裡牙惕)。根據《蒙古—衛拉特法典》,瓦剌的意思是近鄰,並非蒙古人,而是被劃為蒙古族。
早先,他們還與成吉思汗家族有過世代通婚的經歷,男尚公主,女適皇室。唯有明初,瓦剌算得了一把威風,也在史書上留下了厚厚的一筆。明代建立後,瓦剌當時並不算很強,直到明朝用兵對付韃靼為止。韃靼人是被打服了,瓦剌則因此乘機崛起,又一次改朝換代。正好,此時他們碰上了具有非凡軍事才能的明成祖朱棣。
永和十二年(1414年),朱棣帶兵徵伐瓦剌,瓦剌不得不向明朝謝罪。永樂二十年(1423年)七月,成祖第四次北伐,攻打阿魯臺。可是聽說瓦剌也打過阿魯臺,於是打算再教訓一次瓦剌,瓦剌在三月後被降。遺憾的是,朱家出了朱祁鎮這樣一個敗家子,在土堡之變之後,明朝銳氣盡失。瓦剌勢力達到極盛,若不是于謙把北京軍民團結在一起,搞不好瓦剌也可以成為中原王朝皇帝。
#不久,也就是在名義上的汗脫不花之間發生了內鬥,瓦剌走下了下坡。先帝死後,瓦剌四散,清朝時有準噶爾(綽羅斯、厄魯特)、和碩特、土爾扈特、杜爾伯特四部。那就是康熙徵伐的噶爾丹,當年就是瓦剌的一支,瓦剌之所以能夠擊敗明朝,實在是昏君與奸臣的功勞。康熙身處險境,得力之處不多,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平定。
他們後來屬於哪一個民族?實際上和早期匈奴類似,他們或者被滿洲化,或者被漢化,或者被藏匿。隨著時間的流逝,瓦剌已不復存在,並逐漸融入不同的民族群體。這就是說,現在部分蒙古人,漢人,藏族人的祖先,有可能就是當年的瓦剌,就不再叫這個名字了。當然,並非所有地方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在這些地方更有可能出現。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在杜爾伯特的其他四大部落中,有一支屬於杜爾伯特部的分支,即現在的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地區。這些地方大多是當年的瓦剌後代,此外還有外蒙古的烏布蘇省,以及阿爾泰共和國、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
住在上邊幾個地方的人便多為當年的瓦剌後裔,值得一提的是,阿爾泰、卡爾梅克並非完全是瓦剌後代。經過漫長的衍化過程,一些俄羅斯族也加入進來,阿爾泰人也曾經受到突厥語系吉爾吉斯語的影響。
參考書:《明史》、《清史稿》、《蒙古源流》